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粒两相流与夹套耦合传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美丽 毛羽 +1 位作者 王娟 王江云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6,132,共7页
采用夹套对造粒塔内的气粒两相流体进行冷却是一个既有多相流对流换热、单相流对流换热,又有固体导热不同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采用分区耦合的计算方法对该过程进行模拟,获得了造粒塔和夹套内详细的温度分布。考察了冷却水入口... 采用夹套对造粒塔内的气粒两相流体进行冷却是一个既有多相流对流换热、单相流对流换热,又有固体导热不同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采用分区耦合的计算方法对该过程进行模拟,获得了造粒塔和夹套内详细的温度分布。考察了冷却水入口温度、冷却水总量和3段夹套的冷却水比例对造粒塔内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水入口温度显著影响造粒塔内的温度,冷却水总量影响次之,3段夹套的冷却水比例对造粒塔内温度的影响较小,且3种因素对提高传热系数均无显著影响:夹套合适的操作条件为冷却水总量2667kg/h,冷却水入口温度310K,3段夹套的冷却水比例为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粒两相流 夹套 耦合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旋流数下湍流气粒两相流动特性的PDPA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柳朝晖 郑楚光 王汉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0-494,共5页
利用相位多普勒仪 (PDPA)系统研究了不同旋流数下突扩旋风筒内气粒两相湍流特性的变化规律 .在相同的进口形状和总风量的条件下 ,分别测量了旋流数为 0、 0 .5和 1.0时气相和颗粒相的轴向、切向的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 .结果表明 :旋流数... 利用相位多普勒仪 (PDPA)系统研究了不同旋流数下突扩旋风筒内气粒两相湍流特性的变化规律 .在相同的进口形状和总风量的条件下 ,分别测量了旋流数为 0、 0 .5和 1.0时气相和颗粒相的轴向、切向的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 .结果表明 :旋流数的变化对轴向速度的分布和切向速度的似固核 -位涡结构 ,以及两相脉动速度和两相湍流各向异性都有比较明显的规律性影响 ;总体上 ,旋流对两相湍流起抑制作用 ,但随旋流数的增大 ,两相湍流脉动及其各向异性都有先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粒两相流 旋流 PDPA测量 相位多普勒仪 流动特性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稠密气体理论建立气粒两相流流动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印诚 陈新国 徐春明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6-423,共8页
循环流化床内的复杂流动特征使其工业放大较困难,迄今对其流动特征尚缺乏充足的理论解释。本文从流体力学及稠密气体分子运动的相关理论出发,定义了“颗粒温度”;对双颗粒碰撞分布函数建立了Boltzm an Integral-d... 循环流化床内的复杂流动特征使其工业放大较困难,迄今对其流动特征尚缺乏充足的理论解释。本文从流体力学及稠密气体分子运动的相关理论出发,定义了“颗粒温度”;对双颗粒碰撞分布函数建立了Boltzm an Integral-differential方程,简单介绍了该方程的求解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导出颗粒相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拟热能(颗粒温度)方程,给出了颗粒相的压力、粘度和关于颗粒温度传递系数的表达式,建立了完整的颗粒相湍流动力学模型,并把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气粒两相流 湍流 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密可压缩气粒两相流动中的等熵声速计算建模及物理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大伟 王裴 +2 位作者 蔚喜军 孙海权 马东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7-194,共8页
气体相与颗粒相混合流场的声速研究,由于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价值与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逐渐受到人们重视.针对稠密可压缩气粒两相流动,综合考虑颗粒相所占空间体积以及颗粒间相互作用,推导给出了新的等熵声速计算公式;新公式包含了已有... 气体相与颗粒相混合流场的声速研究,由于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价值与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逐渐受到人们重视.针对稠密可压缩气粒两相流动,综合考虑颗粒相所占空间体积以及颗粒间相互作用,推导给出了新的等熵声速计算公式;新公式包含了已有的纯气体、稀疏气粒两相流情形的计算公式作为其特例,一方面验证了公式推导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说明新公式更具有通用性;分析了不同颗粒质量分数条件下的声速变化规律,相应结果与普朗特的理论分析符合,特别对于稠密气粒两相流动工况得到了一些新的物理认识;开展了颗粒间相互作用建模参数的物理分析,揭示了其对气粒两相流动声速的影响机理.本文取得的成果为稠密可压缩气粒两相流动研究以及相关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密气粒两相流 可压缩流 等熵声速 计算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气粒两相流动的SPH-FVM耦合方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福振 强洪夫 +1 位作者 高巍然 周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为解决现有数值模型在求解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颗粒的燃烧流动等问题时所遇到的难题,基于拟流体模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 (SPH)求解离散颗粒相,追踪颗粒运动轨迹,采用有限体积方法 (FVM)对气体连续相进行描述,捕捉流场特性,两相间... 为解决现有数值模型在求解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颗粒的燃烧流动等问题时所遇到的难题,基于拟流体模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 (SPH)求解离散颗粒相,追踪颗粒运动轨迹,采用有限体积方法 (FVM)对气体连续相进行描述,捕捉流场特性,两相间通过曳力、压力梯度、热传导、体积分数等参量进行耦合,建立了两种不同坐标系下方法间的耦合框架。耦合方法模拟了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喷管中气粒两相流动过程,得到了气相和颗粒相的参数分布规律,与相关实验结果及离散颗粒模型(DPM)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吻合较好。针对Φ315mm实验发动机工作状态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发动机燃烧室内过载条件下的气粒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分析了纵、横加速度载荷对发动机燃烧室内粒子场和聚集带的影响,与已有的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新方法求解发动机气粒两相流问题准确可靠,适用于发动机内更为复杂的两相流问题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气粒两相流 SPH FVM 耦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粒两相流层流平板边界层强声作用下的颗粒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东兴 周永源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01期510-514,共5页
本文提出了气粒两相流层流边界在强声作用下的颗粒运动方程,求得解析解,并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强声对加速颗粒碰撞凝聚,特别在高温度压下的颗粒凝聚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的重要结论。
关键词 气粒两相流 强声 凝聚 层流平板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工业振动流化床干燥器气粒两相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志锋 乐建波 +2 位作者 蒋鹏 刘俊 涂云海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干燥是饲料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振动流化床干燥具有提质、增效、降耗等优点。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建立干燥模型,采用欧拉-欧拉方程描述振动流化床干燥(VFBD)过程中的气固两相流动,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该模型,并对干燥... 干燥是饲料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振动流化床干燥具有提质、增效、降耗等优点。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建立干燥模型,采用欧拉-欧拉方程描述振动流化床干燥(VFBD)过程中的气固两相流动,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该模型,并对干燥室内的气粒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振动频率和入口热空气速度对干燥室气粒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振动流化床干燥器的振动频率和进口热空气速度对颗粒饲料的体积分数分布和流态化影响显著,当振动频率12 Hz、进口热空气速度0.8 m/s时,干燥室饲料颗粒流态化最佳,颗粒相体积分数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颗 振动流化床干燥 数值模拟 气粒两相流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粒两相流与动响应结构耦合下的颗粒动力分析
8
作者 傅炳忠 周永源 《辽宁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0-22,共3页
研究振动结构在湍流气粒两相流的绕流下,颗粒的动力学问题。就颗粒与振动结构相撞或粘附在结构上进行了动力分析,导出了以上两种情况下颗粒动力学方程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 气粒两相流 湍流 动力学 振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粒两相流传热问题的光滑离散颗粒流体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福振 强洪夫 高巍然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6-82,共17页
在气粒两相流动问题中,颗粒间以及气体与颗粒间的传热问题不可忽略.光滑离散颗粒流体动力学(SDPH)模型作为一种新的求解气粒两相流动问题的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模拟风沙运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DPH方法的热传导模型,模拟了气粒两... 在气粒两相流动问题中,颗粒间以及气体与颗粒间的传热问题不可忽略.光滑离散颗粒流体动力学(SDPH)模型作为一种新的求解气粒两相流动问题的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模拟风沙运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DPH方法的热传导模型,模拟了气粒两相流动问题中的热传导过程以及颗粒蒸发过程.首先引入各相的能量方程,利用有限差分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一阶导数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各相内部热传导项中的二阶导数问题,基于气粒两相间温度差及对流换热系数计算颗粒与气体间的热传导量,推导得到了含热传导模型的气粒两相流SDPH计算方程组,模拟计算了圆盘形颗粒团算例及鼓泡流化床内部热传导算例,并与双流体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基本符合;其次利用离散液滴模型中的颗粒蒸发传质传热定律计算颗粒的蒸发过程,数值模拟了颗粒射流蒸发过程,并与离散颗粒模型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符合得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离散颗流体动力学 气粒两相流 热传导 蒸发
原文传递
空间发展湍流气粒两相平面混合层的大涡模拟与统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柳朝晖 李勇 +1 位作者 郑楚光 周向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498,共4页
本文对空间发展的湍流气固两相平面混合层流动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其中气相亚网格尺度(SGS)使用结构函数模型,气相控制方程组采用SIMPLE方法求解,固体颗粒运动用拉格朗日方法计算。计算结果正确重现了流体涡结构的卷起、合并和破碎过... 本文对空间发展的湍流气固两相平面混合层流动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其中气相亚网格尺度(SGS)使用结构函数模型,气相控制方程组采用SIMPLE方法求解,固体颗粒运动用拉格朗日方法计算。计算结果正确重现了流体涡结构的卷起、合并和破碎过程,以及小尺寸颗粒在涡边缘(低涡度区)的局部富集现象。对直径分别为42μm、72μm和135μm分别进行了模拟,并将统计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Hishida et al[1])比较,表明两者的平均速度吻合很好,但颗粒数密度和脉动速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亚网格应力和颗粒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拟序结构的三维性对颗粒运动的影响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气粒两相流 平面混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薄气-粒两相流的蒙特卡洛颗粒辐射模型研究
11
作者 徐振富 李洁 +2 位作者 石于中 刘英 胡建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9-484,共6页
在气-粒两相相变模型及液态和固态颗粒碰撞、聚合和分离模型的基础上,发展稀薄条件下考虑颗粒辐射的蒙特卡洛颗粒辐射模型。通过对高超声速稀薄环境中的气-粒两相喷流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气-粒两相流的流场参数,利用所得流场参数作为颗... 在气-粒两相相变模型及液态和固态颗粒碰撞、聚合和分离模型的基础上,发展稀薄条件下考虑颗粒辐射的蒙特卡洛颗粒辐射模型。通过对高超声速稀薄环境中的气-粒两相喷流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气-粒两相流的流场参数,利用所得流场参数作为颗粒辐射模型的初始参数进行颗粒辐射计算,同时考虑了有无探照发射时的光谱辐射强度。结果表明,在颗粒浓度较大时计算两相稀薄流的流场参数,考虑颗粒辐射是必要的,并且考虑有无探照发射对光谱辐射强度数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薄体动力学 辐射 -相流 DSM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油惰气发生器燃烧室气雾两相流场数值模拟
12
作者 杜扬 陈思维 张东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22-124,共3页
以新型燃油惰气发生器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对气相采用重整化群(renormalizationgroup,RNG)k-ε双方程模型,对颗粒相采用随机颗粒轨道模型,考虑气雾两相间的耦合作用,采用二阶迎风差分和SIMPLE算法,数值模拟燃烧室内的气雾两相三维流场,得... 以新型燃油惰气发生器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对气相采用重整化群(renormalizationgroup,RNG)k-ε双方程模型,对颗粒相采用随机颗粒轨道模型,考虑气雾两相间的耦合作用,采用二阶迎风差分和SIMPLE算法,数值模拟燃烧室内的气雾两相三维流场,得到了燃烧室内空气—油雾两相流动动力学特性,比较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旋流射流、壁面圆孔射流及燃烧室特殊几何结构的共同作用下,燃烧室内充满旋流,同时存在多个回流区,油气掺混剧烈而充分,有助于燃料点火、稳定火焰和提高燃烧效率。本文结果有助于燃油惰气发生器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分析及结构与工艺参数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发生器燃烧室 气粒两相流 重整化群k-ε模型 随机颗轨道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方法求解可压缩气固两相流动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茂昌 蔚喜军 +2 位作者 陈大伟 黄朝宝 安娜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1-640,共10页
给出求解双向耦合可压缩气固两相流的间断有限元方法,对所得到的气固两相流方程组不需要采用分裂的方法离散,对气相、颗粒相方程及其对流部分和源项可以统一处理,两相都采用基于近似Riemann解的数值通量.数值模拟低压含尘激波管内的两... 给出求解双向耦合可压缩气固两相流的间断有限元方法,对所得到的气固两相流方程组不需要采用分裂的方法离散,对气相、颗粒相方程及其对流部分和源项可以统一处理,两相都采用基于近似Riemann解的数值通量.数值模拟低压含尘激波管内的两相非平衡流动,并与平衡流、冻结流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颗粒相的存在对气体运动的影响,及激波后松弛区域内两相间相互作用规律.发现颗粒质量比决定两相平衡后的最终状态,而颗粒直径决定两相流从非平衡到平衡的过渡过程,即不同尺寸颗粒对应的驰豫时间、松弛距离不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对求解可压缩气固两相流是可行的,为研究复杂的气固两相流动问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有限元 稀疏气粒两相流 可压缩相流 含尘体激波管 松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附连的气粒两项流层的颗粒运动研究
14
作者 张东兴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3期267-270,共4页
研究结构在脉动气粒两相流的绕流下,在结构周围附连层中的颗粒进行动力分析,导出颗粒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气粒两相流 结构 振动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切向燃烧锅炉上炉膛屏区两相流场近流线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泽 徐旭常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7-102,共6页
本文采用近流线的数值模拟方法 ,在较好地解决了四角切圆炉内流场计算中的伪扩散问题的基础上 ,对炉膛以及屏式受热面区域复杂结构、复杂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在受到燃烧器喷入气流旋转流动的影响下 ,由于屏式受热面的阻... 本文采用近流线的数值模拟方法 ,在较好地解决了四角切圆炉内流场计算中的伪扩散问题的基础上 ,对炉膛以及屏式受热面区域复杂结构、复杂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在受到燃烧器喷入气流旋转流动的影响下 ,由于屏式受热面的阻挡和整流作用 ,使上炉膛两侧气粒两相流呈现不同的流动形式 ,且左右两侧颗粒流动特性出现不对称且不均匀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膛 屏式受热面 气粒两相流 数值模拟 切向燃烧锅炉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uler-Lagrange模型的电弧风洞喷管两相流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万清 李海燕 梁剑寒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6,共11页
电弧风洞设备中试验气体采用电弧加热,电极烧蚀产生部分微小金属颗粒进入喷管内部进而形成气粒两相流,由此对喷管流场特性和试验段模型上热载荷等的影响值得关注.通过改进时间步长提高了颗粒跟踪算法的计算效率,并基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 电弧风洞设备中试验气体采用电弧加热,电极烧蚀产生部分微小金属颗粒进入喷管内部进而形成气粒两相流,由此对喷管流场特性和试验段模型上热载荷等的影响值得关注.通过改进时间步长提高了颗粒跟踪算法的计算效率,并基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耦合喷管内部气相和颗粒相的流动,采用Euler-Lagrange模型建立了一定简化条件下喷管内部气粒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对典型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的颗粒质量分数条件下,颗粒越小,喷管出口区域的流场越均匀.如果颗粒相质量分数较小,喷管出口位置两相流场和纯气相流场差异不明显.该研究工作为深入研究电弧风洞内部两相流场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风洞 气粒两相流 Euler-Lagrange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管两相湍流数值模拟及湍流模型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良兵 廖紫默 +1 位作者 刘难生 万振华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4,共11页
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中颗粒质量流率对两相流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RANS模型对该问题的预测性能,可为喷管设计等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在欧拉-拉格朗日(Euler-Lagrange)框架下,通过3D大涡模拟(3D LES)研究了颗粒质量流率对喷管两相流... 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中颗粒质量流率对两相流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RANS模型对该问题的预测性能,可为喷管设计等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在欧拉-拉格朗日(Euler-Lagrange)框架下,通过3D大涡模拟(3D LES)研究了颗粒质量流率对喷管两相流场的影响规律,以3D LES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分析了不同RANS模型针对喷管两相流在2D轴对称和3D模拟中的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扩张段内颗粒集中在中轴线附近区域,颗粒质量流率越大,该区域马赫数越低,温度越高;壁面附近存在无颗粒区,故边界层内流动几乎不受颗粒影响。另外,采用不同湍流模型计算得到的颗粒分布与LES基本相同。在2D轴对称RANS模拟中,发现RNG k-ε模型所预测的气相质量流率和喷管比冲与LES结果吻合最好;在高颗粒质量分数下(约30%),不同湍流模型预测的相对比冲损失差别可超过3%。在3D RANS模拟中,发现Realizable k-ε模型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所预测的物理量沿中轴线分布的准确性均优于其他模型。当颗粒质量分数约为31.2%时,Realizable k-ε模型所预测的比冲为与LES结果相比误差仅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喷管 气粒两相流 湍流模型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相内流场的连续介质-离散颗粒耦合混合模型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伟 谢飞 +1 位作者 宁超 苏庆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7-1117,共11页
为解决含Al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问题,采用将颗粒相视为连续介质和离散颗粒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建立起气相与颗粒相的双向耦合混合模型。针对颗粒类型与粒径尺寸的不同,采用拉格朗日法描述大粒径颗粒,平衡欧拉法... 为解决含Al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问题,采用将颗粒相视为连续介质和离散颗粒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建立起气相与颗粒相的双向耦合混合模型。针对颗粒类型与粒径尺寸的不同,采用拉格朗日法描述大粒径颗粒,平衡欧拉法描述小粒径颗粒,克服了现有模型难以全面考虑颗粒尺寸效应而使模拟精度下降的困难,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混合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针对含Al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湍流气粒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粒径尺寸颗粒的分布及其对发动机内流场和结构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大颗粒粒径在跨喷管段变化明显,平均减小30%。粒径40μm以上的颗粒易破碎,且燃烧效率进入平台区,较10μm颗粒下降50%以上,其Al含量均大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拉格朗日法 平衡欧拉法 耦合混合模型 气粒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排气冷却降噪装置性能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柳贡民 黄亮 +3 位作者 张文平 高兴华 贺林 缪旭弘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在特定情况下,船用大功率柴油机排气温度和噪声会受到严格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在柴油机后安装冷却降噪装置.现应用湍流气粒两相流动的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对冷却降噪装置的冷却效果及阻力特性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和试验吻合较好.
关键词 柴油机 船用柴油机 冷却降噪 阻力特性 气粒两相流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悬浮颗粒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孔清 龚光彩 汤广发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4,共5页
应用多流体模型和小滑移模型模拟了一个1000级洁净厂房的流场、温度场和颗粒分布,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多流体模型比小滑移模型更适合模拟洁净室中稀疏悬浮颗粒。
关键词 室内空 数值模拟 悬浮颗 多流体模型 小滑移模型 气粒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