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虎交战针法联合六经辨证手法推拿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郜锋 李水琴 魏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7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 分析龙虎交战针法联合六经辨证手法推拿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西安市第三医院采取六经辨证手法推拿治疗的90例CSR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采取龙虎交战针... 目的 分析龙虎交战针法联合六经辨证手法推拿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西安市第三医院采取六经辨证手法推拿治疗的90例CSR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采取龙虎交战针法联合六经辨证手法推拿治疗的90例CSR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40.86±5.51)岁;体重指数(22.66±1.32)kg/m^(2);病程(15.33±5.24)个月。观察组男47例,女43例;年龄(40.12±5.23)岁;体重指数(22.54±1.26)kg/m^(2);病程(15.57±2.25)个月。龙虎交战针法、六经辨证手法推拿治疗均每天一次,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56%(86/90)比86.67%(78/90)](P<0.05)。两组NDI、VAS评分、IL-6、IL-1β、TNF-α水平均随治疗时间呈下降趋势;治疗1、2周,观察组NDI[(25.14±3.21)%、(17.55±2.12)%]、VAS评分[(3.54±0.67)分、(1.96±0.55)分]、IL-6[(35.44±4.52)ng/L、(25.14±3.54)ng/L]、IL-1β[(7.54±1.12)ng/L、(4.86±1.02)ng/L]、TNF-α[(12.86±2.65)mg/L、(9.20±1.46)m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8.25±3.02)%、(20.54±3.11)%、(4.63±0.75)分、(2.74±0.64)分、(46.23±4.84)ng/L、(34.28±4.54)ng/L、(8.62±1.06)ng/L、(6.52±1.11)ng/L、(15.45±2.04)mg/L、(12.57±1.22)mg/L](均P<0.05)。结论 龙虎交战针法联合六经辨证手法推拿可以有效改善气滞血瘀证CSR患者的颈椎功能,缓解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龙虎交战针法 六经辨证手法推拿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傍刺法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临床研究
2
作者 周爱珍 陈筱 +2 位作者 王立新 李正祥 李思斌 《新中医》 2025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观察傍刺法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温岭市中医院治疗的183例CSR气滞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联合组,每组61例。对照1组予傍刺法治疗... 目的:观察傍刺法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温岭市中医院治疗的183例CSR气滞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联合组,每组61例。对照1组予傍刺法治疗,对照2组予整脊推拿治疗,联合组予傍刺法联合整脊推拿治疗。3组均治疗4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颈椎生理曲度、颈椎活动度、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及疼痛介质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联合组93.44%(57/61),均高于对照1组75.41%(46/61)、对照2组73.77%(45/61)(P<0.017)。3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3组颈椎生理曲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联合组颈椎生理曲度均大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3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联合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均大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3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PRI、VAS、PPI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3组前列腺素E2、P物质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前列腺素E2、P物质水平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傍刺法联合整脊推拿可缓解CSR气滞血瘀证患者的颈部症状、体征,改善颈椎活动度,疗效优于仅使用傍刺法或整脊推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傍刺法 整脊推拿 颈椎活动度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玲 马晓微 穆新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分析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方案中辅助实施温针灸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时间范畴从2023.1月至2024.10月,样本总计病例数占90例,疾病类型选择我院治疗的CSR(气滞血瘀证)患者,入组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以同等容量(n... 分析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方案中辅助实施温针灸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时间范畴从2023.1月至2024.10月,样本总计病例数占90例,疾病类型选择我院治疗的CSR(气滞血瘀证)患者,入组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以同等容量(n=45例)划分至两组中(对照,观察),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疗法,观察组增加温针灸疗法;比较2组患者颈椎活动度、中医症状积分、症状体征康复情况、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颈椎活动度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观察组数值以程度不等的下降趋势呈现P<0.05;观察组CASCS各项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观察组显示出明显的缓解P<0.05。结论 选择温针灸应用到CSR(气滞血瘀证)患者临床治疗中,便于提高患者颈椎活动程度,加速改善症状积分和体征康复效果,降低机体疼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神经颈椎(C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联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
4
作者 王建伍 于婕 +4 位作者 王海腾 王君实 张洁瑛 潘明柱 房纬 《吉林中医药》 2025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前屈活动度、中医症状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以及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ND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I低于对照组(P<0.05),PSV与TMF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促进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供应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气虚血 推拿 加味黄芪赤风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邪瘀理论下的酸枣仁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5
作者 陈伟 《光明中医》 202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组成的酸枣仁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市中医院骨伤科确诊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艾灸联合中药塌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组成的酸枣仁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市中医院骨伤科确诊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艾灸联合中药塌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酸枣仁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组成的中药汤剂可以减轻患者颈肩部疼痛,改善肌肉僵硬及头颈部活动受限,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神经颈椎 虚邪理论 中药汤剂 中药塌渍 艾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字形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加重期(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徐莺 卜天生 张数理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观察“Z”字形拨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加重期(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拨针组和针刺组,分别给予“Z”字形拨针联合常规护理宣教和针刺联合常规护理宣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 目的观察“Z”字形拨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加重期(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拨针组和针刺组,分别给予“Z”字形拨针联合常规护理宣教和针刺联合常规护理宣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头夹肌及头半棘肌E值的变化和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及功能评价均有明显改善,但拨针组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拨针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头夹肌及头半棘肌E值均下降,拨针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拨针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Z”字形拨针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加重期(气滞血瘀证)患者的颈椎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降低相关肌肉的E值,且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发挥治疗作用,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拨针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针刀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57例
7
作者 徐军 黄移生 +3 位作者 殷文俊 李银花 范舟云 张玉丰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69-73,共5页
目的:观察症状针刀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中药组,每组各60例。2组均予以针刺、理疗等常规治疗,中药组加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联合组... 目的:观察症状针刀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中药组,每组各60例。2组均予以针刺、理疗等常规治疗,中药组加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联合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用症状针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脱落3例,中药组脱落4例。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6.49%(55/57),中药组为85.71%(48/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联合组为66.67%(38/57),中药组为39.29(2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评分、NDI、IL-1β、IL-6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症状针刀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可明显改善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颈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症状针刀 加味桃红四物汤
原文传递
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电生理评价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意侗 梁晖 +4 位作者 陈欣宇 谢秋芳 解纪惠 刘世欢 张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目的 观察舒筋通络颗粒对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石家庄市中医院骨科门诊CSR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服用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 观察舒筋通络颗粒对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石家庄市中医院骨科门诊CSR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服用甲钴胺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舒筋通络颗粒,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波潜伏期、F波传导速度、F波出现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1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31例,治疗组有2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30例。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F波出现率较治疗前均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VAS、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CSR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筋通络颗粒 神经颈椎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文金 陈美君 林凤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8期1420-142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基础上联合清宫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气滞血瘀证)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SR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基础上采用清宫正骨手法,... 目的观察针刺基础上联合清宫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气滞血瘀证)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SR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基础上采用清宫正骨手法,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症状、疼痛及颈部功能障碍评分的差异性,比较临床效果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疼痛、颈椎功能障碍评分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CSR疗效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清宫正骨手法 针刺 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诗静 薛鸿 肖敬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260-1266,共7页
中医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刺治疗、推拿治疗等,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但现有研究仍存在局限性:(1)临床研究中患者疗效评价指标多应用量表评价,较为单一和主观,存在大量偏倚因素,需增加更为客观... 中医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刺治疗、推拿治疗等,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但现有研究仍存在局限性:(1)临床研究中患者疗效评价指标多应用量表评价,较为单一和主观,存在大量偏倚因素,需增加更为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2)治疗手段多依赖医师个人经验及好恶,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治疗指征参考,以及相对应条件下不同治疗手段应用后疗效对比;(3)基础研究作用机制的支持不足,部分研究作了动物模型或炎性因子检测,但仅仅停留于现象,机制多为推测,缺乏深入的药物或物理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探索;(4)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明确药效学评价和药物安全性与毒性。今后,应从各类名家医典思想上吸取精华,丰富治疗方式及手段,同时也要在联合治疗上进行探索,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后期的生活质量,并且注重明确各类治疗的应用规范和治疗指征,积极进行机制研究,完善现代科学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中药治疗 针刺治疗 推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宏州 丁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6期149-152,共4页
目的:对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明确诊断为气滞血瘀型CSR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 目的:对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明确诊断为气滞血瘀型CSR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颈痛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艾灸。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0%(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症状积分及N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CSR效果明显,可以减轻患者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状,使颈椎功能障碍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神经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整复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玉 肖杰 王云凤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7期3514-3517,共4页
目的 探讨理筋整复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CSR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35例)行理筋整复手法联合温针... 目的 探讨理筋整复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CSR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35例)行理筋整复手法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田中靖久颈椎量表20分法(CSR20)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R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CSR2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整复手法与温针灸合用能够改善CSR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与血液黏度,促进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神经颈椎 温针灸 理筋整复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赟 王慧 陈敏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8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200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红篮球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针灸,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中药熏...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200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红篮球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针灸,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用于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PSQI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熏蒸 神经颈椎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棒穴位按摩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航 周金苹 +1 位作者 金念 王岚 《护理学》 2024年第5期521-528,共8页
目的:观察药棒穴位按摩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药棒穴... 目的:观察药棒穴位按摩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药棒穴位按摩治疗,分别治疗14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得到改善(P < 0.05),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药棒穴位按摩在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者颈部不适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棒穴位按摩 颈椎功能 神经颈椎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井亮 张晨静 李欣 《大医生》 2024年第24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扬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80例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扬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80例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证、次证的中医证候积分及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的WHOQOL-BREF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病情,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神经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联合上肢牵抖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杨振 马允 周文俊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156-160,共5页
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联合上肢牵抖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8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试验组(n=32)。对照... 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联合上肢牵抖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8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试验组(n=32)。对照组予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试验组采用身痛逐瘀汤联合上肢牵抖治疗,以10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颈椎功能、肌电图、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6.88%相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指数、阻力指数(RI)均降低,且组间比较试验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颈椎等长肌力的前屈、后伸、左屈、右屈,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搏动指数(PI)、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均升高,且组间比较试验组更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上肢牵抖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可改善颈椎功能,分析与其调节肌电图、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上肢牵抖 身痛逐 颈椎功能 肌电图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针刺、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营血虚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焦权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联合针刺、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营血虚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营血虚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联合针刺、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营血虚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营血虚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联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肢体麻木、颈椎疼痛、头晕头痛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针刺、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营血虚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恢复颈椎功能,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血虚 神经颈椎 桃红四物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颈椎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宋红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R)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市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气滞血瘀型C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加...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R)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市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气滞血瘀型C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加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颈椎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麻木、眩晕头痛、上肢刺痛以及目眩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滞血瘀型CR患者中应用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改善,加快颈椎功能转归,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穴位贴敷 温针灸 临床疗效 颈椎功能 症状
原文传递
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后效果观察
19
作者 宇文宝英 罗郝琪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4期82-84,92,共4页
目的观察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在汉中铁路中心医院接受治疗气滞血瘀型CSR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在汉中铁路中心医院接受治疗气滞血瘀型CSR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颈痛程度、颈椎活动度及功能障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N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等颈椎活动度指标,心理、躯体、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CSR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减轻颈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痛点针刺 温针灸 神经颈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中药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朱群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8-0071,共4页
研究针灸联合中药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1-2023.6月收治的52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针灸联合中药熏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疗效高于... 研究针灸联合中药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1-2023.6月收治的52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针灸联合中药熏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JOA、VAS、NPQ评分分别(8.85±1.82)分、(7.72±1.81)分、(32.25±5.25)分,(9.00±1.80)分、(7.68±1.77)分、(32.71±5.33)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研究组JOA、VAS、NPQ评分分别(14.28±2.02)分、(1.25±0.34)分、(15.38±3.19)分,高于对照组的(11.50±2.14)分、(3.33±0.71)分、(23.60±4.21)分,P<0.05。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Barthel评分分别(38.52±8.60)分、(39.10±8.45)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研究组(68.14±10.53)分,高于对照组的(53.01±8.72)分,P<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熏药用于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当中,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颈椎和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感,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熏药 神经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