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HP物理特性等值建模的气-电-热混合能流统一分析方法
1
作者 彭石 谢宁 +1 位作者 王承民 田沛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79-2593,I0011,共16页
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且余热锅炉不补燃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power and heat unit,CHP),首先,基于能量守恒建立天然气流量与电力电压、电流的等值关系,进而考虑功率进行变换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电变换等效电路;考虑功率进行传... 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且余热锅炉不补燃的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power and heat unit,CHP),首先,基于能量守恒建立天然气流量与电力电压、电流的等值关系,进而考虑功率进行变换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电变换等效电路;考虑功率进行传递、释放的物理特性,构建CHP的气热转换、烟气排放及运行热损失方程;据此,确立CHP的物理特性等值模型,并定义该模型“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策略下的控制参量。其次,利用牛顿法和管网水力计算基本原理,推导电潮流和气、热能流的修正方程及其雅可比元素表达式,提出计及CHP固有特性参数随系统运行状态变化的气-电-热混合能流统一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具有不同CHP控制策略的气-电-热混合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联合循环 锅炉 变换 转换 排放 CHP物理特性等值模型 气-电-热混合能流统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混合能流计算方法及算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郭祚刚 袁智勇 +3 位作者 徐敏 雷金勇 李朋岳 谈赢杰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2年第7期58-65,共8页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系统利用多能源之间的耦合机制实现多能互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了电-气-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混合能流计算模型,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算法进行混...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系统利用多能源之间的耦合机制实现多能互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了电-气-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混合能流计算模型,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算法进行混合能流计算。为验证混合能流算法的有效性,构建了724节点电-气-热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混合能流仿真算例,其中275节点电力网络接入了14处分布式电源,228节点热力网络包含了99节点供蒸汽热力网络及129节点供生活热水网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可以实现时间断面的混合能流仿真,同时具备连续时间混合能流仿真能力,可用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状态以及多能源网络供能品质等场景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综合能源系统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 混合能流算法 牛顿-拉夫逊迭代算法 多能互补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经济效益目标的源网荷储综合能源系统动态最优能流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梅 周喜超 +2 位作者 魏强 梁大伟 吴茂乾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2年第11期63-69,共7页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将呈现显著的“双侧随机性”和“双峰双高”的“三双”特征。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必须加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通过综合能源系统(IES)建设,保障大规模新能源顺利消纳。在综合...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将呈现显著的“双侧随机性”和“双峰双高”的“三双”特征。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必须加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通过综合能源系统(IES)建设,保障大规模新能源顺利消纳。在综合能源框架下,各能源子系统间的能量交互更加频繁,为获得源网荷储各环节的交互特性、响应时间尺度及调节速率等信息,着眼于综合能源系统动态最优能流分析,以经济、高效为目标分析源网荷储动态最优潮流特性。首先,分别建立了IES中电力网络、天然气网络和热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源网储侧经济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为目标,构建了考虑源网荷储互动的多能流系统的整体动态分析模型;最后,基于包含1个6节点的电力系统和1个6节点的供热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分析了多能流系统的动态响应和调控特性,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互联系统 能流 最优能流分析 动态分析 源网荷储 双峰双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