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淀粉材料迁移物的体外肾毒性
1
作者 王旭锴 陈聪颖 +4 位作者 让一峰 肖雪蔓 李银焕 王俊明 柳春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94,共12页
为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肾脏毒性,本实验以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食品模拟液迁移物为对象,通过人肾细胞系(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HK-2)模型探讨... 为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肾脏毒性,本实验以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食品模拟液迁移物为对象,通过人肾细胞系(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HK-2)模型探讨迁移物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sirtuin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l alpha,PGC-1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介导的肾脏毒性效应。结果显示迁移物能够增加HK-2细胞的肾脏损伤分子1质量浓度,升高炎症因子水平和降低抗氧化因子水平。同时,迁移物能够上调HK-2细胞p-AMPK/AMPK比值,下调p-mTOR/mTOR比值和SIRT1、PGC-1α、NRF1、TFAM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表明,PBAT-改性淀粉材料在接触不同种类食品模拟液时,其迁移物会诱发HK-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并且可能通过AMPK通路介导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肾损伤,从而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淀粉共混材料 迁移物 肾损伤 氧化应激和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2
作者 冯焱 蒙爱 +5 位作者 魏思昂 李旭旭 王磊 赵燕 薛智权 丁志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05-7319,共15页
本试验利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Ⅱ型糖尿病(T2D)模型,旨在探究菊粉对T2D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单笼饲养。正常组(Con组)饲喂普通饲粮,模型组(T2D组)饲喂高脂饲粮,菊粉干预组(DI组)饲喂添加10%菊... 本试验利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Ⅱ型糖尿病(T2D)模型,旨在探究菊粉对T2D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单笼饲养。正常组(Con组)饲喂普通饲粮,模型组(T2D组)饲喂高脂饲粮,菊粉干预组(DI组)饲喂添加10%菊粉的高脂饲粮,适应性饲喂1周后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菊粉可显著缓解T2D小鼠体重损失(从第4周开始)(P<0.05),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空腹血糖(从第4周开始)(P<0.05或P<0.01);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P<0.05),并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此外,菊粉可改善T2D小鼠认知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显著或极显著上调海马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极显著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1);显著降低血清与海马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海马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5);显著降低海马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极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1)。T2D小鼠结肠中乳球菌属(Lact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杜氏杆菌属(Dubosiella)、库特氏菌属(Kurthia)和丹毒丝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f_Erysipelotrichaceae)等富集,结肠内容物中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和总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菊粉的添加使T2D小鼠结肠中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和回肠杆菌属(Ileobacterium)等富集,结肠内容物中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和己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综上可知,菊粉可调节结肠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SCFAs的产生,改善T2D小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调节血脂水平、血清与海马中炎症因子含量,调控海马中Nrf2、HO-1和HMGB1表达,同时改善海马中氧化应激指标,对T2D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认知行为起到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 T2D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和炎症 SCFAs 结肠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戒烟时间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丙二醛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曾高峰 周胜华 祁述善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3-205,共3页
分析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戒烟时间对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丙二醛浓度的影响。将 10 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及戒烟组 ,其中戒烟组又根据戒烟时间长短分为近期戒烟组和长期戒烟组。分别用颗粒增强超敏透射比浊... 分析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戒烟时间对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丙二醛浓度的影响。将 10 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及戒烟组 ,其中戒烟组又根据戒烟时间长短分为近期戒烟组和长期戒烟组。分别用颗粒增强超敏透射比浊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丙二醛浓度。结果发现 ,吸烟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丙二醛浓度较不吸烟组明显升高 (分别为 4 .82± 0 .37mg L比 1.74± 0 .31mg L和 1.0 8± 0 .31mmol L比 0 .86± 0 .2 0mmol L ,P均 <0 .0 1) ;长期戒烟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近期戒烟组相比明显降低 (1.91± 0 .2 6mg L比 4 .6 6± 0 .2 4mg L ,P <0 .0 1) ;但丙二醛浓度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0 .93± 0 .17mmol L比 0 .95± 0 .14mmol L ,P >0 .0 5 )。结果提示 ,吸烟对氧化应激及炎症介质均有影响 ,但对两者的作用时间长短可能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戒烟时间长短对氧化应激和炎症介质的影响 颗粒增强超敏透射比浊法 高敏C反应蛋白 丙二醛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高星 吕英雷 +3 位作者 魏依兰 张云鹏 李静 窦志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糖尿病是指由胰岛素产生和(或)作用不足继而引起糖、脂、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的一类综合征,特点是慢性高血糖。糖尿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它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及引起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脑灌注不足、脑... 糖尿病是指由胰岛素产生和(或)作用不足继而引起糖、脂、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的一类综合征,特点是慢性高血糖。糖尿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它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及引起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脑灌注不足、脑细胞凋亡。1966年,Reske-Nielsen等[1]通过尸检发现,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脑组织退行性改变,并首次提出“糖尿病脑病”。Biessels等[2]研究表明,糖尿病增加了认知功能损害,并提高了痴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胰岛素抵抗 脑灌注不足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