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氧化诱导期评价天然生胶的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北龙 邓维用 +3 位作者 陆衡湘 刘培铭 丁丽 陈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663-667,共5页
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方法研究天然橡胶(NR)生胶的氧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动力学,根据Dolye氧化反应诱导期方程得到NR生胶的氧化反应诱导期,并与塑性保持率(PRI)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氧化反应诱导期能较准确反映NR抗氧化的能力,且不... 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方法研究天然橡胶(NR)生胶的氧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动力学,根据Dolye氧化反应诱导期方程得到NR生胶的氧化反应诱导期,并与塑性保持率(PRI)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氧化反应诱导期能较准确反映NR抗氧化的能力,且不受NR制胶工艺的影响;制胶工艺相同时,NR的氧化反应诱导期与PRI的趋向性一致,制胶工艺不相同时,NR的氧化反应诱导期与PRI的趋向性不一致。这一方法克服了制胶工艺对评价NR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是一个评价NR抗氧化能力的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天然生胶 氧化诱导期 性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脂过氧化值的脂质氧化诱导期分析及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毛锐 王欣 +1 位作者 成实 刘宝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99,共6页
分析了5种油脂在65~105℃下加速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变化,进行了脂质氧化诱导期分析及货架期预测。结果表明:温度及脂肪酸组成对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亚麻籽油具有最高的过氧化值初始值,且增加较快,活化能最小,氧化稳定性最弱;... 分析了5种油脂在65~105℃下加速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变化,进行了脂质氧化诱导期分析及货架期预测。结果表明:温度及脂肪酸组成对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亚麻籽油具有最高的过氧化值初始值,且增加较快,活化能最小,氧化稳定性最弱;整体而言,初始氧化阶段,5种油样的活化能介于63.83~93.87 k J/mol之间;随饱和脂肪酸含量及MUFA/PUFA值的增大,油样过氧化值的变化趋缓,诱导期延长,氧化速率常数减小,活化能增大,氧化稳定性提高,货架期延长;加速氧化阶段的氧化速率常数显著增大,而活化能相对降低(花生油除外);随温度升高,过氧化值变化加剧,氧化诱导时间缩短,氧化速率常数增大,货架期缩短;经验证实测货架期与预测值间具有较好的相符性,说明基于油脂过氧化值的脂质氧化诱导期分析可有效预测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氧化 氧化诱导期 货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塑料材料氧化诱导期和长期热稳定性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杰 夏飞 时凯 《塑料助剂》 CAS 2022年第1期50-53,共4页
氧化诱导期和长期热稳定性,是表征塑料材料或制品耐热、耐氧化的两项重要数据。使用适当、适量的抗氧剂,可以有效提高塑料材料和制品的氧化诱导期或长期热稳定性。氧化诱导期和长期热稳定性没有必然的线性对应关系,设计配方时需以试验... 氧化诱导期和长期热稳定性,是表征塑料材料或制品耐热、耐氧化的两项重要数据。使用适当、适量的抗氧剂,可以有效提高塑料材料和制品的氧化诱导期或长期热稳定性。氧化诱导期和长期热稳定性没有必然的线性对应关系,设计配方时需以试验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材料和制品 氧化诱导期 热稳定性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类可可脂氧化诱导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彦萍 高荫榆 +1 位作者 熊春红 陈才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39,共3页
乌桕类可可脂(简称CTCBE)是天然可可脂(简称CB)的高档替代品,但可可脂稳定性好,而乌桕类可可脂易发生氧化酸败。借助Rancimat法对乌桕类可可脂氧化诱导期测定的结果表明,CTCBE在90~115℃的诱导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从9.54h减短至0.58h... 乌桕类可可脂(简称CTCBE)是天然可可脂(简称CB)的高档替代品,但可可脂稳定性好,而乌桕类可可脂易发生氧化酸败。借助Rancimat法对乌桕类可可脂氧化诱导期测定的结果表明,CTCBE在90~115℃的诱导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从9.54h减短至0.58h。CTCBE在120℃及以上温度直接进入快速氧化阶段,不出现任何诱导期。CTCBE在90~115℃的氧化诱导期规律用方程模型表征为lnti=14705/T-38.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类可可脂 氧化诱导期 氧化酸败 RANCIMAT法 测定 巧克力 动力学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诱导期法评价聚烯烃管材的抗热氧稳定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向青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5期32-36,共5页
采用氧化诱导期(OIT)法探讨了聚烯烃管材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交联聚乙烯管材进行4点温度OIT测试,并分析在所拟合的直线方程中与抗氧剂损耗活性相关的斜率对热氧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外推使用温度下的热氧寿命,并以95℃... 采用氧化诱导期(OIT)法探讨了聚烯烃管材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交联聚乙烯管材进行4点温度OIT测试,并分析在所拟合的直线方程中与抗氧剂损耗活性相关的斜率对热氧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外推使用温度下的热氧寿命,并以95℃热水浸泡后200℃时的OIT保留率作为辅助手段,找出内在关联,建立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诱导期 评价 聚烯烃 管材 抗热氧稳定性 交联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氧化诱导期的热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熊大方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9-53,共5页
本试验采用GB2951.37—83和ASTM3895—80方法对高密度聚乙烯树脂CH—HDPE和GM5010T_2进行OIT测定。发现对同种试样,ASTM测得的OIT大大小于GB测得的OIT,而对不同试样两种方法测得的OIT大小趋势正好相反;同时用两种方法分别测定了CH和GM... 本试验采用GB2951.37—83和ASTM3895—80方法对高密度聚乙烯树脂CH—HDPE和GM5010T_2进行OIT测定。发现对同种试样,ASTM测得的OIT大大小于GB测得的OIT,而对不同试样两种方法测得的OIT大小趋势正好相反;同时用两种方法分别测定了CH和GM料在不同温度下的OIT,进行了等温动力学分析,计算了各自的寿命方程,活化能和耐温指数,并考察了ASTM试验中铜皿的氧化程度对稳定化高密度聚乙烯OIT测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诱导期 聚乙烯 热分析 A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测定润滑脂热焓和氧化诱导期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勇 王夕明 +3 位作者 杨洪滨 吴宝杰 张晓凯 王兆坤 《石油商技》 2017年第3期38-40,共3页
差热扫描分析法(DSC)在分析润滑脂高温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本文采用DSC测定了不同配方润滑脂的热焓和氧化诱导期(OIT)。结果表明:润滑脂的稠化剂含量与热焓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2);OIT能够很好... 差热扫描分析法(DSC)在分析润滑脂高温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本文采用DSC测定了不同配方润滑脂的热焓和氧化诱导期(OIT)。结果表明:润滑脂的稠化剂含量与热焓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2);OIT能够很好地评价不同润滑脂的静态高温氧化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诱导期 润滑脂 DSC 热焓 测定 差热扫描分析法 高温氧化安定性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氧化诱导期测试结焦现象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静 柯友胜 +1 位作者 李峻峰 何军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3,共5页
对变压器油氧化诱导期测试过程中发生爆炸生成结焦现象进行了探讨,对不同质变压器油的氧化诱导期进行了测试,给出了测试结果。
关键词 氧化诱导期 变压器油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诱导期法评价聚烯烃原材料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伟新 《塑料制造》 2007年第8期106-108,共3页
介绍了氧化诱导测试方法,探讨了聚烯烃材料氧化诱导期的影响因素,总结出了温度、流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聚烯烃材料 氧化诱导期(简称OIT) 温度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诱导期法评价聚烯烃原材料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伟新 《化工之友》 2007年第8期38-39,共2页
本文介绍了氧化诱导期测试方法,探讨了聚烯烃材料氧化诱导期的影响因素,总结出温度、流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裴烯烃材料 氧化诱导期(简称OIT) 温度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氧化诱导期为性能变化指标推算三元乙丙橡胶O型密封圈的贮存寿命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力伟 孙秀茹 +1 位作者 熊英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111,共7页
商品化的橡胶制品常常由于尺寸小、异形等原因难以使用传统的力学性能作为寿命推算的性能指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首次提出将氧化诱导期(OIT)作为性能变化指标来推算三元乙丙橡胶O型密封圈的贮存寿命。分别在80℃,100℃,120℃,140℃... 商品化的橡胶制品常常由于尺寸小、异形等原因难以使用传统的力学性能作为寿命推算的性能指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首次提出将氧化诱导期(OIT)作为性能变化指标来推算三元乙丙橡胶O型密封圈的贮存寿命。分别在80℃,100℃,120℃,140℃和160℃对EPDM O型圈进行数小时至2年的热空气加速老化,测试老化前后样品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氧化诱导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和老化温度的升高,OIT的变化趋势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一致;使用OIT作为性能变化指标计算出的EPDM O型圈的贮存寿命为28.6年,与以拉伸强度为性能变化指标时基本一致,充分证明了以OIT作为寿命推算指标的可行性,解决了微小或异形制品的寿命估算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O型圈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氧化诱导期 寿命推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热收缩带氧化诱导期与热老化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金霞 张其滨 +2 位作者 徐翠竹 那骥宇 赫连建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57-659,665,共4页
对聚乙烯热收缩带基材和胶层的氧化诱导期以及热老化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氧化诱导期与热收缩带热老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聚乙烯热收缩带基材的氧化诱导期与其热老化性能没有对应关系,氧化诱导期指标不适合用来评价聚乙烯热收... 对聚乙烯热收缩带基材和胶层的氧化诱导期以及热老化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氧化诱导期与热收缩带热老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聚乙烯热收缩带基材的氧化诱导期与其热老化性能没有对应关系,氧化诱导期指标不适合用来评价聚乙烯热收缩带基材的热老化性能;安装过程中烘烤对热收缩带胶层的热氧老化影响较小,运行过程中的热降解不存在热氧老化的诱因,因此不能用氧化诱导期指标评价热收缩带胶层的热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收缩带 补口 氧化诱导期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氧化诱导期的测试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瑾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8年第6期25-27,共3页
详细介绍了光缆和电缆护套和绝缘用聚烯烃的OIT(氧化诱导期)的具体测试方法。并介绍用功率补偿式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在OIT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确定适当的测试条件,使测试结果尽可能真正反映材料本身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聚烯烃 氧化诱导期 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诱导期测试条件的选择与确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强 《电线电缆》 2000年第6期38-40,共3页
本文从样品因素、操作因素和仪器因素三方面出发 ,探讨了测试条件的选择对聚合物材料氧化诱导期 ( OIT)测试结果的影响 ,发现只有实现温度的准确测量和气体氛围的纯净 ,才能消除非材料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氧化诱导期 热分析 测试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氧化诱导期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孟祥艳 王雪蓉 +3 位作者 王倩倩 王康 周燕萍 刘运传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8年第6期427-430,437,共5页
以一种黑色聚乙烯颗粒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19466.6-2009测定样品在220℃恒温时的氧化诱导期,探讨了样品质量、恒温温度、氧气流量等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依据JJF1059.1-2012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 以一种黑色聚乙烯颗粒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19466.6-2009测定样品在220℃恒温时的氧化诱导期,探讨了样品质量、恒温温度、氧气流量等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依据JJF1059.1-2012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影响氧化诱导期测定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测量重复性和恒温温度,氧气流量和样品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较小;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该聚乙烯氧化诱导期的扩展不确定度U=1.5min(包含因子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氧化诱导期 差示扫描量热法 影响因素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电缆材料氧化诱导期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新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4-105,108,共3页
通过DSC热分析方法研究了RF电缆芯线绝缘的热氧老化性能。对绝缘材料添加不同用量的抗氧化剂以提高其氧化诱导期时间(OIT);确定了添加抗氧化剂的有效浓度为(500~1500)×10-6。最终改进了原材料的配比以及不同规格RF电缆的成芯工艺... 通过DSC热分析方法研究了RF电缆芯线绝缘的热氧老化性能。对绝缘材料添加不同用量的抗氧化剂以提高其氧化诱导期时间(OIT);确定了添加抗氧化剂的有效浓度为(500~1500)×10-6。最终改进了原材料的配比以及不同规格RF电缆的成芯工艺,改善了电缆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提高了电缆的老化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电缆 热氧老化 氧化诱导期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硫铁化合物氧化诱导期试验研究
17
作者 张丽君 赵雪娥 +1 位作者 蔡鑫 席飞月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6-1819,共4页
以设备腐蚀样品和均相沉淀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硫铁化合物的氧化诱导期,并考察了粒径、升温速率和空气流量对硫铁化合物氧化诱导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样品在125~200℃范围内均处于活跃的自热阶段,热稳定性较差,样... 以设备腐蚀样品和均相沉淀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硫铁化合物的氧化诱导期,并考察了粒径、升温速率和空气流量对硫铁化合物氧化诱导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样品在125~200℃范围内均处于活跃的自热阶段,热稳定性较差,样品粒径在44~74μm范围内,升温速率越小,空气流量越大,样品自燃倾向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氧化诱导期 硫铁化合物 自热 热稳定性 自燃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电缆材料氧化诱导期的研究
18
作者 刘新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04-105,108,共3页
通过DSC热分析方法研究了RF电缆芯线绝缘的热氧老化性能。对绝缘材料添加不同用量的抗氧化剂以提高其氧化诱导期时间(OIT);确定了添加抗氧化剂的有效浓度为(500~1500)×10^-6最终改进了原材料的配比以及不同规格RF电缆的成芯... 通过DSC热分析方法研究了RF电缆芯线绝缘的热氧老化性能。对绝缘材料添加不同用量的抗氧化剂以提高其氧化诱导期时间(OIT);确定了添加抗氧化剂的有效浓度为(500~1500)×10^-6最终改进了原材料的配比以及不同规格RF电缆的成芯工艺,改善了电缆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提高了电缆的老化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电缆 热氧老化 氧化诱导期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填料对高密度聚乙烯氧化诱导期的影响
19
作者 成薇 温浩宇 徐刚 《材料科学》 2018年第5期509-514,共6页
分别用碳酸钙和两种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钛为填料与高密度聚乙烯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DSC测试以及实验室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不同无机填料对高密度聚乙烯氧化诱导期(OIT)的影响以及不同无机填料对瓶盖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与锐钛... 分别用碳酸钙和两种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钛为填料与高密度聚乙烯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DSC测试以及实验室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不同无机填料对高密度聚乙烯氧化诱导期(OIT)的影响以及不同无机填料对瓶盖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与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均使高密度聚乙烯氧化诱导期降低,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在含量低于1.08%时使高密度聚乙烯氧化诱导期升高。无机填料的加入使高密度聚乙烯的氧化诱导期降低,同时也使其抗老化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诱导期 高密度聚乙烯 碳酸钙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诱导期法探讨滴灌带的热氧稳定性
20
作者 宗金三 《天津化工》 CAS 2014年第5期25-28,共4页
通过氧化诱导期方法研究了内镶贴片式滴灌带的热氧稳定性,探讨了滴灌带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考察了温度、氧气流量对滴灌带氧化诱导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及氧气流量的增加,滴灌带的氧化诱导期呈现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氧化诱导期 滴灌带 热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