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2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牙周炎治疗中应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的应用前景
1
作者 王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86-0090,共5页
牙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口。目前临床上,对于牙周炎的治疗方法虽然在不断更新与改进,但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牙周炎主要与嘌呤代谢有关,其中,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在牙周炎的发病机... 牙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口。目前临床上,对于牙周炎的治疗方法虽然在不断更新与改进,但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牙周炎主要与嘌呤代谢有关,其中,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在牙周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发现XOR抑制剂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骨质疏松的效应,并且在治疗感染性、炎症性和溶骨性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已显示出效果。尽管目前缺乏直接证据表明XOR抑制剂能改善牙周微生态失衡,但它们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失衡,并且有间接证据支持其对牙周微生态有益。因此,XOR抑制剂可能作为免疫调节剂,通过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和抗破骨作用,对牙周炎的治疗发挥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 牙周炎 治疗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抑制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及其抗艰难梭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丽君 赵文静 +2 位作者 齐晓怡 吕沐瀚 梁思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考察木犀草素对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PFOR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艰难梭菌活性。方法将艰难梭菌PFOR编码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a,转染至感受态大肠杆菌,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 目的考察木犀草素对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PFOR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艰难梭菌活性。方法将艰难梭菌PFOR编码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a,转染至感受态大肠杆菌,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粗酶液制备。40μmol·L^(-1)待测化合物与PFOR酶在厌氧25℃条件反应8 h后,测定待测化合物对PFOR酶的抑制率。通过对菌液OD_(600)的考察,测定PFOR酶强抑制剂对艰难梭菌细菌(ATCC BAA 1382和ATCC BAA 1870)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借助分子对接技术考察PFOR-抑制剂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在所测化合物中,黄酮木犀草素对PFOR的抑制活性最强,单点抑制率约为33%,与阳性抑制剂硝唑尼特的抑制率(40%)相当。分子对接发现木犀草素可与PFOR结构域中的Asp428、Val431、Gly429、Asp456、Lys458、Lys459等形成氢键。木犀草素对艰难梭菌的MIC约为32μg·mL^(-1)。结论木犀草素具有较好的抗艰难梭菌活性,PFOR酶可能是其抗菌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 艰难梭菌 PFOR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氧化还原酶协同催化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进展
3
作者 卓宇晴 崔宝东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369-380,392,共13页
氧化还原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它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转换。含有黄素和烟酰胺的酶如酮还原酶、烯烃还原酶等氧化还原酶可以在光能的激发下产生自由基中间体,从而引发进一步的转化反应,还能引发酶的非天然反应活性,获得新酶催化功能。这... 氧化还原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它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转换。含有黄素和烟酰胺的酶如酮还原酶、烯烃还原酶等氧化还原酶可以在光能的激发下产生自由基中间体,从而引发进一步的转化反应,还能引发酶的非天然反应活性,获得新酶催化功能。这种光/氧化还原酶协同催化比单一的光催化和酶催化更能实现具有挑战性的反应。光/酶协同催化研究虽然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在可见光与烯烃还原酶催化解锁酶的非天然反应研究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光/氧化还原酶协同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烯烃异构化/不对称还原反应、α-乙酰氧基苯并环己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烯烃/酮/烯酰胺的不对称还原反应、β-烷基取代的环己酮原位消旋化/不对称还原反应和分子内/分子间的不对称氧化还原偶联反应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 光催化 酶催化 协同催化 烯烃还原酶 不对称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检测氧化还原酶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韩正浩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1746-1749,共4页
传统的酶检测生化方法主要基于抗体的免疫测定,缺乏监测酶在活细胞和体内的时空分布,特别是酶的氧化还原活性的能力。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在小分子和基于材料的荧光探针开发方面取得的进展,这些荧光探针用于灵敏检测与许多人类疾病相关的... 传统的酶检测生化方法主要基于抗体的免疫测定,缺乏监测酶在活细胞和体内的时空分布,特别是酶的氧化还原活性的能力。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在小分子和基于材料的荧光探针开发方面取得的进展,这些荧光探针用于灵敏检测与许多人类疾病相关的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 生物治疗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与代谢性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5
作者 池曦 岑洋洋 +1 位作者 杨博雯 张艳男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296-1300,共5页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作为催化嘌呤代谢最终步骤的限速酶,在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近年来,XOR活性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关联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旨在总结XOR在代谢性...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作为催化嘌呤代谢最终步骤的限速酶,在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近年来,XOR活性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关联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旨在总结XOR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其相关的发病机制,以及XOR抑制剂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 代谢性疾病 发病机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450氧化还原酶遗传多态性对CYP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路 阳国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7期818-823,共6页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CytochromeP450oxidoreductase,POR)是将电子从NADPH转运至所有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tochrome P450monooxygenases,CYP)中的唯一供体。药物、类固醇激素等物质的代谢和转化需要CYP参与。POR基因具有...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CytochromeP450oxidoreductase,POR)是将电子从NADPH转运至所有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tochrome P450monooxygenases,CYP)中的唯一供体。药物、类固醇激素等物质的代谢和转化需要CYP参与。POR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遗传变异可以改变CYP活性,引起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P450 oxidoreductase deficiency,PORD)、临床药物代谢和反应差异。本文将从POR的结构功能、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及其对酶活性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总结近年来POR遗传多态性对CYP酶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450氧化还原酶 细胞色素P450氧化 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 遗传多态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其对季节性冻融的响应 被引量:22
7
作者 谭波 吴福忠 +4 位作者 杨万勤 余胜 刘利 王奥 杨玉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670-6678,共9页
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通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冻融特征。为深入了解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冬季土壤生态过程,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土壤初冻期、冻结期和融化期及生长季节,研究了不同海拔(3582 m、3292 m和3023 m)岷江冷杉林的土... 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通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冻融特征。为深入了解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冬季土壤生态过程,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土壤初冻期、冻结期和融化期及生长季节,研究了不同海拔(3582 m、3292 m和3023 m)岷江冷杉林的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其对土壤冻融的响应。土壤冻结时间和冻融循环次数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冻融格局显著影响了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但不同土壤酶在不同海拔表现出明显差异。土壤过氧化物酶和脱氢酶活性受初冻期冻融循环和温度降低影响显著下降,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上升。3种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在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冻结期变化不显著,但在融化期随着土壤温度急剧增加经历一个明显的活性高峰后快速降低,且冻结时间最长和冻融循环次数最多的3582 m变化更为显著。此外,海拔和土层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过氧化物物活性,但对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显著。脱氢酶活性与土壤温度极显著相关,但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随海拔差异而不同。这些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冬季土壤氧化还原酶仍然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受到季节性冻融及其变化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生态学 季节性冻融 土壤氧化还原酶 亚高山 高山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D与间羧基苯磺酰氯及Fe^(3+)构筑氧化还原酶 被引量:21
8
作者 丁志刚 刘学群 +2 位作者 詹国庆 古元冬 杨向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用β-CD与间羧基苯磺酰氯及三氯化铁反应,制得了双(6-氧-间羧基苯磺酰基)-β-CD·Fe^(3+)配合物,以此配合物作催化剂,将苯甲醇高速率氧化成苯甲醛和苯甲酸,其反应速率是三氯化铁的1.4×10~4倍.
关键词 配合物 氧化还原酶 羧基苯 磺酰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水解酶及氧化还原酶活性对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的响应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玉兰 张丽莉 +1 位作者 陈利军 武志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014-1018,共5页
研究了FACE条件下 (CO2 浓度增加 2 0 0 μmol·mol-1 )水稻、小麦不同生育期 0~ 1 0cm土层土壤脲酶、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FACE条件下 ,土壤脲酶活性在冬小麦生育前期低于对照 ,在孕穗期高于对照 ... 研究了FACE条件下 (CO2 浓度增加 2 0 0 μmol·mol-1 )水稻、小麦不同生育期 0~ 1 0cm土层土壤脲酶、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FACE条件下 ,土壤脲酶活性在冬小麦生育前期低于对照 ,在孕穗期高于对照 ;在水稻生育前期高于对照 ,在成熟期低于对照 .磷酸单酯酶活性在冬小麦生育期高于对照 ;在水稻分蘖期高于对照 ,在生育后期 (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 )低于对照 .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在小麦越冬期和孕穗期低于对照 ,在分蘖期和成熟期高于对照 ;在水稻生育期间均高于对照 .脱氢酶活性在小麦和水稻的生育前期低于对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增高 土壤水解酶 土壤氧化还原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中草甘膦氧化还原酶基因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家华 潘良文 +2 位作者 沈禹飞 胡永强 陶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3-67,共5页
应用PCR技术 ,分析草甘膦氧化还原酶基因 (GOX)和修饰草甘膦氧化还原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表达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
关键词 抗草甘膦油菜籽 草甘膦氧化还原酶 PCR 基因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450氧化还原酶的遗传多态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范岚 彭向东 +1 位作者 郭志华 周宏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31-1133,共3页
CYP450氧化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oxidoreductase,POR)是所有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CYP)的唯一电子供体,其中一些CYP是I相药物代谢酶,负责临床上超过80%药物的氧化代谢。另外,POR直接介导了... CYP450氧化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oxidoreductase,POR)是所有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CYP)的唯一电子供体,其中一些CYP是I相药物代谢酶,负责临床上超过80%药物的氧化代谢。另外,POR直接介导了一些抗肿瘤前体药物的代谢。因此,POR的遗传多态引起其活性的改变,对临床药物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总结了近年来POR的遗传多态影响药物代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450氧化还原酶 细胞色素P450氧化 药物代谢 遗传多态 药物基因组学 电子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生长期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磊 谷洁 +3 位作者 高华 张社奇 夏雪 解媛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6,共5页
在有机肥和氮肥配施条件下,设置不同有机肥和氮肥的施肥梯度,研究了小麦各生育期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包括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氮肥相比,有机肥和氮肥配施条件下,土壤过氧... 在有机肥和氮肥配施条件下,设置不同有机肥和氮肥的施肥梯度,研究了小麦各生育期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包括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氮肥相比,有机肥和氮肥配施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在有机肥用量22500kg/hm2、氮肥用量120kg/hm2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1750ml/(g.20min)和15.7931ug/(g.d)。但是,随着肥料的施加,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当有机肥用量和氮肥用量达到最大时,多酚氧化酶活性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 有机肥 氮肥 小麦生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酒精废液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氧化还原酶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苏天明 李杨瑞 +1 位作者 韦广泼 江泽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6-1110,共5页
在蔗地上设计不施肥(CK1)、施化肥(CK2)和4个直接喷施甘蔗酒精废液处理,研究不同用量废液施用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两种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地施用废液提高了土壤全氮、Cl-、有机质、腐殖质含量,使甘蔗苗期土壤过氧化氢酶和... 在蔗地上设计不施肥(CK1)、施化肥(CK2)和4个直接喷施甘蔗酒精废液处理,研究不同用量废液施用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两种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地施用废液提高了土壤全氮、Cl-、有机质、腐殖质含量,使甘蔗苗期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异常升高,随后迅速下降,成熟期下降到接近或小于CK2的土壤酶活性水平。甘蔗苗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全氮、有机质、腐殖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富里酸、胡敏酸、Cl-呈显著正相关(r0.05=0.811,r0.01=0.917,n=6);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有机质、腐殖质、Cl-呈显著正相关。与不种植甘蔗的75tCK废液处理相比,种植甘蔗的75t废液处理甘蔗生长后期土壤全氮、有机质、Cl-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说明与施用化肥或不施肥处理相比,蔗地施用废液有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机质、腐殖质含量的作用,但也使施用初期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异常升高,施废液的土壤种植甘蔗对废液养分吸收和环境净化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酒精废液 土壤理化性状 氧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氧化还原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起利 梁威 +2 位作者 贺锋 成水平 吴振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98,共5页
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IVCW)基质中5种常见的氧化还原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还原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季节差异,过氧化物酶在春、夏、秋三季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冬季的酶活性(P<0.05);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高在秋季... 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IVCW)基质中5种常见的氧化还原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还原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季节差异,过氧化物酶在春、夏、秋三季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冬季的酶活性(P<0.05);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高在秋季;脱氢酶在夏、冬两季时酶活性显著高于秋季和春季的酶活性(P<0.05);硝酸盐还原酶在春、冬季时显著高于夏、秋季(P<0.01).空间分布上,除过氧化物酶外,湿地下行流池的酶活性显著高于上行流池,并且随着基质深度的增加递减;但基质硝酸盐还原酶各层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基质 氧化还原酶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丽书 陈献华 +2 位作者 邵叶波 刘璇 徐平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参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并且是这一代谢过程的限速酶。其终产物是活性氧(包括OH·、H2O2和O2-)和尿酸。这两种产物参与体内多种生理活动。从XOR基因的结构、XOR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基本功能、控制XOR活性的多个环...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参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并且是这一代谢过程的限速酶。其终产物是活性氧(包括OH·、H2O2和O2-)和尿酸。这两种产物参与体内多种生理活动。从XOR基因的结构、XOR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基本功能、控制XOR活性的多个环节以及XOR的两种催化产物活性氧和尿酸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功能及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对XOR的发现、研究历史及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 尿酸 生理 嘌呤代谢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基因yqhD的克隆与高效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晓梅 唐雪明 +4 位作者 诸葛斌 沈微 饶志明 方慧英 诸葛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80,共4页
利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扩增出1.16 kb的编码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的基因yqhD,将其连接到温控表达载体pHsh,得到重组载体pHsh-yqhD,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JM109中得到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表达产物的... 利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扩增出1.16 kb的编码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的基因yqhD,将其连接到温控表达载体pHsh,得到重组载体pHsh-yqhD,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JM109中得到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3 000,同核酸序列测定所推导的值相符。对含有yqhD的基因工程菌进行表达研究表明:42℃诱导4 h,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的酶活力达到100 IU/mg,而对照菌株的酶活力仅为0.5I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 克隆 表达 基因 温控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生产过程中氧化还原酶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廖惟 顾国贤 +1 位作者 赵光鳌 潘学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共7页
啤酒生产过程中的氧化还原酶与啤酒风味陈化紧密相关。低水分下,其耐温活性远高于其它几种酶,在麦芽中酶活升高比例最大(与大麦中的酶活相比),其在糖化过程中氧化多酚的能力远大于多酚氧化酶。糖化过程中迅速失活,而脂肪酸氧化酶... 啤酒生产过程中的氧化还原酶与啤酒风味陈化紧密相关。低水分下,其耐温活性远高于其它几种酶,在麦芽中酶活升高比例最大(与大麦中的酶活相比),其在糖化过程中氧化多酚的能力远大于多酚氧化酶。糖化过程中迅速失活,而脂肪酸氧化酶在糖化起始的低温阶段仍有部分酶活,影响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焙燥过程中适当延长50~70℃温度段时间,可有效降低麦芽中氧化还原酶的酶活。结合这些酶的性质,从部分抑制它们的活性角度出发,在糖化过程中,于50~60℃进行隔氧处理,可经济、有效的减少影响风味氧化的前驱物质的含量。同一质量等级不同品种的麦芽的氧化还原酶系差别相当大,相应制得的麦汁中与风味氧化有关的物质含量也有较大差别,这可能是造成不同批次原料酿造的成品啤酒风味保鲜期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生产 氧化还原酶 多酚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辣椒根际土壤氧化还原酶及水解酶活性与疫病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春蕾 刘长远 +4 位作者 王丽萍 王辉 辛彬 孙宝山 姜闯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探讨嫁接辣椒抗疫病特性与嫁接苗土壤根际部分氧化还原酶及水解酶活性变化关系,采用灌根法鉴定4个辣椒砧木品种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筛选出CM334(免疫)、"神威"(抗)作为砧木,以Early Calwonder(感病)为接穗进行嫁... 为探讨嫁接辣椒抗疫病特性与嫁接苗土壤根际部分氧化还原酶及水解酶活性变化关系,采用灌根法鉴定4个辣椒砧木品种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筛选出CM334(免疫)、"神威"(抗)作为砧木,以Early Calwonder(感病)为接穗进行嫁接,以接穗自根嫁接为对照,研究其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嫁接苗根际土壤中PPO、POD、CAT、脲酶、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嫁接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嫁接苗抗病性越强。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前后各时间点,以"神威"、CM334为砧木的嫁接苗根际土壤中PPO、CAT、脲酶、蛋白酶活性皆高于自根嫁接对照,经相关性分析,上述四种酶活性与嫁接苗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即嫁接苗抗病性越强,这四种酶在根际土壤中活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嫁接 砧木 疫病 土壤氧化还原酶 土壤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水稻NADPH氧化还原酶相似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静 姜华 +4 位作者 万佳 高晓玲 王平荣 席江 徐正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8-242,共5页
采用荧光差显(fluorescent differential display,FDD)技术,比较分析了干旱处理与未处理水稻叶片及根中的mRNA表达,并利用H.A.Yellow-PAGE(含0.1%H.A.Yellow)再分离与大矩阵(macroarray)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发现1个与拟南芥NADPH氧化还原... 采用荧光差显(fluorescent differential display,FDD)技术,比较分析了干旱处理与未处理水稻叶片及根中的mRNA表达,并利用H.A.Yellow-PAGE(含0.1%H.A.Yellow)再分离与大矩阵(macroarray)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发现1个与拟南芥NADPH氧化还原酶高度相似(96%)的差异片段。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1423bp,编码一个具有345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在正常情况下该基因表达量很低,而在干旱处理中高表达。讨论了干旱胁迫下NADPH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可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旱胁迫 NADPH氧化还原酶相似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尿潴留大鼠膀胱组织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活性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文刚 方强 +2 位作者 卢根生 宋波 贾卓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尿潴留时大鼠膀胱组织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anth ine oxidoreductase,XOD)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以2倍于正常膀胱容量充盈膀胱2 h建立大鼠急性尿潴留模型。分别于充盈2 h及排空后1、2、3、4 h检测膀胱功能及膀胱组织中XOD活... 目的探讨在急性尿潴留时大鼠膀胱组织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anth ine oxidoreductase,XOD)活性变化的意义。方法以2倍于正常膀胱容量充盈膀胱2 h建立大鼠急性尿潴留模型。分别于充盈2 h及排空后1、2、3、4 h检测膀胱功能及膀胱组织中X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 alond ialdehyde,MDA)含量;并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SOD)对膀胱的保护作用。结果急性尿潴留期膀胱不稳定性收缩频率无显著改变,而排空后其不稳定性收缩频率增加。XOD活性在尿潴留期增高,排空后1 h活性降低,排空后2 h再次升高,随后逐渐降至正常。MDA在尿潴留期轻度增高,排空后早期明显增高,4 h后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SOD治疗后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频率、XOD活性及MDA含量与排空后2 h比较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AUR时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活性变化特征呈双相性改变。提示AUR后膀胱再灌注损害中内源性活性氧可能起诱导、促进炎症损害作用,外源活性氧在急性尿潴留排空后膀胱功能损害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尿潴留 逼尿肌不稳定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 丙二醛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