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微结构特性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超群 任小华 +6 位作者 蒋文全 周辉 贺万宁 傅钟臻 李莉 邢政良 李国勋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3期94-98,共5页
根据X射线衍射(XRD)分析、拉曼散射谱(RamanSpectroscopy)和电子显微术等方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探讨了MH-Ni电池用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微结构特性及其分析研究方法。高性能氢氧化镍粉末粒子是由许多带... 根据X射线衍射(XRD)分析、拉曼散射谱(RamanSpectroscopy)和电子显微术等方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探讨了MH-Ni电池用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微结构特性及其分析研究方法。高性能氢氧化镍粉末粒子是由许多带微孔的微晶组成的,其X射线衍射谱线呈各向异性宽化特征,由XRD确定的微晶结构参数,可以用于建立氢氧化镍正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与这些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拉曼谱是迄今用于分析镍电极材料微细结构的最灵敏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电子显微术可以直接、有效地表征这些镍电极颗粒的微结构特征。XRD和Raman谱可以有效地用于预测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电极 微结构 放电容量 MH-NI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镍电极及其添加剂 被引量:34
2
作者 曹晓燕 毛立彩 周作祥 《电池》 CAS CSCD 1994年第5期236-239,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有关氢氧化镍电极的制备,其活性物质类型和电化学特征以及对电极活性有重要影响的添加剂方面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氧化镍电极 氧化镍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氢氧化镍电极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红兵 浦坦 李道火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05期146-147,共2页
纳米氢氧化镍材料是一种高效的镍电极材料 ,纳米级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对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很大。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处理的纳米氢氧化镍颗粒制备的镍电极在容量与放电平台方面高于未处理的电极 ;纳米复合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优于纳米... 纳米氢氧化镍材料是一种高效的镍电极材料 ,纳米级镍电极的制备方法对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很大。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处理的纳米氢氧化镍颗粒制备的镍电极在容量与放电平台方面高于未处理的电极 ;纳米复合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优于纳米镍电极。分散处理的纳米氢氧化镍颗粒组装而成的纳米复合镍电极电化学性能超过了常规球镍电极。纳米颗粒团聚的减轻与纳米颗粒的流动性 ,使纳米复合电极的导电性能与质子传导性能明显改善是分散处理纳米复合镍电极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容量 放电平台 纳米复合氢氧化镍电极 分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钴镀层的粘接式氢氧化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先友 张允什 +2 位作者 阎杰 袁华堂 宋德瑛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6-93,共8页
研究了在碱性可充电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球型氢氧化镍粒子表面化学镀钴后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通过比较充放电曲线和循环伏安试验结果,讨论了电极的放电容量、活性物质利用率和Ni(OH)2/NiOOH氧化还原可逆性.实验还发现镀... 研究了在碱性可充电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球型氢氧化镍粒子表面化学镀钴后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通过比较充放电曲线和循环伏安试验结果,讨论了电极的放电容量、活性物质利用率和Ni(OH)2/NiOOH氧化还原可逆性.实验还发现镀钴后的氢氧化镍电极有更好的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电极特性.测定了化学镀钴前后氢氧化镍电极的交流阻抗,表明镀钴后氢氧化镍的基体之间的有较低接触电阻.此外,本文还对钴镀层改进氢氧化镍性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 充电电池 氧化镍电极 化学镀钴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镍电极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文化 张登君 柯家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35-237,251,共4页
良好结晶性的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并不具有电化学活性,电极活化要吸收一些水分,但水的精确性质和位置并不清楚.本文借助FTIR和TG-DTA在进一步确定活性材料中含有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基础上,考虑到水分子的存在与镍电极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 良好结晶性的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并不具有电化学活性,电极活化要吸收一些水分,但水的精确性质和位置并不清楚.本文借助FTIR和TG-DTA在进一步确定活性材料中含有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基础上,考虑到水分子的存在与镍电极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进而提出水分子是电极/电解液界面质子运动载体的设想,并得到相应的电极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电极 反应机理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对氢氧化镍电极高温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守韫 方庆 +4 位作者 成艳 简旭宇 朱磊 王忠 尉海军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0-576,共7页
覆Co(Ⅲ)球镍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是镍氢动力电池较理想的活性材料,然而其高温性能仍待提高。本文研究了通过不同方式在覆Co(Ⅲ)球镍中添加铒改善镍电极的高温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混合在球镍中添加1%(原子分数)Er2O3以及表面化学... 覆Co(Ⅲ)球镍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是镍氢动力电池较理想的活性材料,然而其高温性能仍待提高。本文研究了通过不同方式在覆Co(Ⅲ)球镍中添加铒改善镍电极的高温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混合在球镍中添加1%(原子分数)Er2O3以及表面化学沉积方式在球镍表面包覆1%Er(OH)3的电极70℃时1C充/放电效率分别比无添加的电极提高11.7%和12.6%。循环伏安测试表明,铒的添加提高了镍电极在高温下的析氧过电位,明显提高了电极在高温环境下的充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氢电池 氧化镍电极 稀土添加剂 表面包覆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电极研究(Ⅱ)——柔性粘结式氧化镍电极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俊强 燕惠 +1 位作者 李群 李国栋 《电池》 CAS CSCD 1991年第6期12-14,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卷绕的柔性粘结式氧化镍电极,并用这种电极与柔性粘结式镉电极相匹配,装配成具有实用价值的粘结式R6型圆柱密封镍镉电池。这种电极采用碾压成型方法制备,厚度<1mm,不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可卷绕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充...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卷绕的柔性粘结式氧化镍电极,并用这种电极与柔性粘结式镉电极相匹配,装配成具有实用价值的粘结式R6型圆柱密封镍镉电池。这种电极采用碾压成型方法制备,厚度<1mm,不但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可卷绕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充放电特性和长时间的使用寿命,其最高放电倍率可达到5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粘结 碾压 氧化镍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γ-CoOOH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常照荣 李华吉 +1 位作者 汤宏伟 吕豪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41-1544,共4页
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3.40价的钴化合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γ-NiOOH相同,属于准六方层状结构。粉末电阻测试表明,这种高价钴化合物的电阻仅为二价Co(OH)3的1/3,添加到氢氧化镍电极中,可以与氢氧化镍颗粒形成一整体... 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3.40价的钴化合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γ-NiOOH相同,属于准六方层状结构。粉末电阻测试表明,这种高价钴化合物的电阻仅为二价Co(OH)3的1/3,添加到氢氧化镍电极中,可以与氢氧化镍颗粒形成一整体的导电网络,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充放电过程中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和循环性能,而且大大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和电极活化速度,在0.2C倍率充放电条件下,活性物质利用率经一次循环就能达到1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电极 钴添加剂 氧化 粉末电阻 γ-CoO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稀土元素对氢氧化镍电极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方庆 谢守韫 +3 位作者 成艳 简旭宇 朱磊 尉海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研究了在覆钴球镍中低量添加重稀土元素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时添加1%(原子分数)重稀土的镍电极的1C充放电效率比无添加剂的镍电极有所提高;重稀土氧化物的添加对镍电极的常温高倍率放电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常温时,重... 研究了在覆钴球镍中低量添加重稀土元素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时添加1%(原子分数)重稀土的镍电极的1C充放电效率比无添加剂的镍电极有所提高;重稀土氧化物的添加对镍电极的常温高倍率放电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常温时,重稀土氧化物的加入增大镍电极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差,从而增大电极反应的不可逆性,其中添加氧化铥与氧化镥的电极最为明显;在60℃时,添加重稀土氧化物的镍电极的氧化峰与析氧峰区别明显,且镍电极的氧化峰电位与析氧电位普遍负移,还原峰电位普遍正移,显著提高镍电极在高温下的析氧过电位以及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氢电池 氧化镍电极 重稀土元素 高温性能 析氧过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H)_2和Ni粉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洪寿 张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8-632,共5页
采用三角波电位扫描、X射线衍射及恒流充放电曲线法研究了在氢氧化镍电极中添加Co( OH) 2 和 Ni粉后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氢氧化镍电极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8% Co( OH) 2和 13% Ni粉时 ,电极的放电容量最高 ,电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 采用三角波电位扫描、X射线衍射及恒流充放电曲线法研究了在氢氧化镍电极中添加Co( OH) 2 和 Ni粉后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氢氧化镍电极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8% Co( OH) 2和 13% Ni粉时 ,电极的放电容量最高 ,电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膨胀最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氧化镍电极 CO(OH)2 Ni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镍电极导电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原鲜霞 王荫东 詹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研究了镍粉、镍粉和石墨的混合物、石墨以及石墨和乙炔黑的混合物分别作为导电剂以机械混合的方式添加到电极活性物质中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并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分析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 :在这四种导电剂中 ,镍粉作导电... 研究了镍粉、镍粉和石墨的混合物、石墨以及石墨和乙炔黑的混合物分别作为导电剂以机械混合的方式添加到电极活性物质中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并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分析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 :在这四种导电剂中 ,镍粉作导电剂时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最好 ,其次是以石墨或镍粉和石墨的混合物作导电剂的氢氧化镍电极 ,当石墨和乙炔黑的混合物作导电剂时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最差。这是因为当镍作导电剂时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最小 ,质子扩散最容易 ,电极的可逆性最好 ,且氧气析出最困难 ;而当石墨和乙炔黑的混合物作导电剂时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最大 ,质子扩散最困难 ,电极充电过程和析氧过程几乎同时进行 ,因而充电效率最低 ,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最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电极 导电剂 循环伏安法 交流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曹晓燕 王一菁 +4 位作者 王彩云 袁华堂 周作样 张允什 王利杰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6-71,共6页
本文利用阴极极化电沉积法和化学浸渍法分别制备了含Cd量在5%以内的薄膜式和烧结式氢氧化镍电极,借助循环伏安和恒电位阶跃等技术考察了薄膜电极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质子的扩散系数,结果为10(-10)~10(-9)cm2/s;并研究了烧结式电极恒... 本文利用阴极极化电沉积法和化学浸渍法分别制备了含Cd量在5%以内的薄膜式和烧结式氢氧化镍电极,借助循环伏安和恒电位阶跃等技术考察了薄膜电极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质子的扩散系数,结果为10(-10)~10(-9)cm2/s;并研究了烧结式电极恒电流放电性能,其放电中值电位较好,在与Co同时添加的情况下,该值决定于两者的含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电极 薄膜电极 碱性电池 电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电极研究(Ⅰ)——粘结式氧化镍电极
13
作者 陈俊强 燕惠 +1 位作者 李群 李国栋 《电池》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0-22,共3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包含有两个以上集流体的多网结构粘结式氧化镍电极,并用这种镍电极与粘结式镉电极相匹配,装配成额定容量为2.4Ah的粘结式镍镉电池。实验表明,这种镍电极结构稳定,机械强度高,不但具有良好的放电性能,而且具有长时间... 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包含有两个以上集流体的多网结构粘结式氧化镍电极,并用这种镍电极与粘结式镉电极相匹配,装配成额定容量为2.4Ah的粘结式镍镉电池。实验表明,这种镍电极结构稳定,机械强度高,不但具有良好的放电性能,而且具有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电极 多网结构 氧化镍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镍电极制作工艺的正交实验
14
作者 原鲜霞 王荫东 詹锋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3,共3页
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烘干温度、轧制厚度、轧压方式等制作工艺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并用极差法分析了各工艺因素对镍电极性能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 :在实验所用的 9种工艺中 ,工艺 8(烘干温度 12 0℃ ,0 .6~ 0 .7cm厚 ,油压 +轨压 )是... 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烘干温度、轧制厚度、轧压方式等制作工艺对镍电极性能的影响 ,并用极差法分析了各工艺因素对镍电极性能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 :在实验所用的 9种工艺中 ,工艺 8(烘干温度 12 0℃ ,0 .6~ 0 .7cm厚 ,油压 +轨压 )是制作性能优良的镍电极的最佳工艺条件。用极差法对文中所用的所有因素水平的综合分析表明 ,制作性能优良的镍电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烘干温度 5 0℃、厚度 0 .6~ 0 .7cm、轧压 ,各工艺因素对镍电极性能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轧压方式 >烘干温度 >轧制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电极 制备工艺 正交实验 碱性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镍电极制备工艺的研究
15
作者 蒋洪寿 张昊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7-270,共4页
MH Ni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制备高比容量MH Ni电池的关键是提高氢氧化镍电极的比容量。电极的制备工艺及粘合剂的选择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放电容量、极化曲线和SEM等测量方法 ,研究了MH Ni电... MH Ni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氢氧化镍电极的性能。制备高比容量MH Ni电池的关键是提高氢氧化镍电极的比容量。电极的制备工艺及粘合剂的选择对氢氧化镍电极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放电容量、极化曲线和SEM等测量方法 ,研究了MH Ni电池中Ni(OH) 2 电极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性能。最佳工艺参数 :活性物质填充量为 2 .2~ 2 .6g/cm3;电极成型压力为 70~ 75kg/cm2 ;压制成型温度约为 1 2 5℃ ;粘合剂由 2 %CMC和 60 %PTFE乳液配制 ,其中PTFE用量为 1 .5 %~ 2 .5 %。SEM图证实了当电极达 2 0 0次充放电循环时 ,电极表面的形貌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氧化镍电极 正极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对氢氧化镍电极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晓燕 魏进平 +1 位作者 袁华堂 周作祥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41-243,共3页
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技术 ,研究了电解液中添加LiOH、Li2 CO3、Na3PO4、K2 CO3等物质对氢氧化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并分析了氢氧化镍在反应过程中的存在状态。与常用的添加剂相比 ,适量的Li2 CO3和Na3PO4能够提高电极的电化... 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技术 ,研究了电解液中添加LiOH、Li2 CO3、Na3PO4、K2 CO3等物质对氢氧化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并分析了氢氧化镍在反应过程中的存在状态。与常用的添加剂相比 ,适量的Li2 CO3和Na3PO4能够提高电极的电化学容量以及电极反应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 循环伏安 恒电流法 氧化镍电极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法制备纳米氧化镍电极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校飞 左小华 +1 位作者 汪汝武 张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1-436,共6页
采用醇水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镍粉体材料并分析了其粉体形成过程,重点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镍粉体的相组成、形态以及氧化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镍粉体由前驱体Ni2(OH)2CO3·xH2O在270℃附近分解产生;热处理温度对... 采用醇水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镍粉体材料并分析了其粉体形成过程,重点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镍粉体的相组成、形态以及氧化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镍粉体由前驱体Ni2(OH)2CO3·xH2O在270℃附近分解产生;热处理温度对合成粉体的结晶度和比表面积具有显著影响,而粉体的结晶度和比表面积又是影响氧化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粉体结晶度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当氧化镍粉体热处理温度为250℃时,所制氧化镍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测试电流密度为5mA/cm2的条件下,其比电容达到1180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镍 氧化镍电极 醇水法 电化学性能 比电容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镍电极过程数学模拟的研究现状
18
作者 刘学虎 程杰 +1 位作者 谢自立 曹高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综述了氧化镍电极过程数学模拟的研究现状,详细说明了主要数学模型的建模及其数学处理。氧化镍电极过程数学模型主要包括反应电流、液相及固相传质和液相及固相电位分布等,不同的建模细节及其模拟方法和方程存在较大差别,同时电极内各... 综述了氧化镍电极过程数学模拟的研究现状,详细说明了主要数学模型的建模及其数学处理。氧化镍电极过程数学模型主要包括反应电流、液相及固相传质和液相及固相电位分布等,不同的建模细节及其模拟方法和方程存在较大差别,同时电极内各种模拟参数的确定方法也有区别。最后分析了氧化镍电极数学模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电极 数学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镍蓄电池中氢氧化镍电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俊丽 《上海航天》 2001年第4期54-59,共6页
从镍电极的反应机理、应用、制备方法及其活性物质、添加剂等方面 ,对镉镍蓄电池中的氢氧化镍电极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指出 :通过改变镍电极的制备方法 ,控制氢氧化镍的晶形结构 ,以及添加钴、锂等元素 ,可以有效改善镍电极的电化学性... 从镍电极的反应机理、应用、制备方法及其活性物质、添加剂等方面 ,对镉镍蓄电池中的氢氧化镍电极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指出 :通过改变镍电极的制备方法 ,控制氢氧化镍的晶形结构 ,以及添加钴、锂等元素 ,可以有效改善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从而进一步拓展镍电极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电极 氧化镍 镉镍蓄电池 航天领域 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基底表面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原位生长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瑞婷 《河南科技》 2023年第18期66-69,共4页
【目的】以泡沫镍网为基底和镍源,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低内阻的氢氧化镍电极材料。【方法】不加入任何镍源,应用两步活化法,在镍网表面原位生长出镍的氢氧化物,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电极表面进行形貌分析,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探讨了活... 【目的】以泡沫镍网为基底和镍源,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低内阻的氢氧化镍电极材料。【方法】不加入任何镍源,应用两步活化法,在镍网表面原位生长出镍的氢氧化物,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电极表面进行形貌分析,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探讨了活化方式、浸泡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所得电极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电压窗口0~1.2 V,扫描圈数100圈,浸泡时间50 h所得电极在2 mA/cm2时,面积比电容高达1059 mF/cm2,远大于未活化或单一活化的电极。【结论】该方法温和、简单,原位生长的方式能够提高活性物质的机械附着性和利用率,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电极 原位生长 活化法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