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磷灰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方法探讨 |
石晓
刘汉彬
张建锋
张佳
李军杰
金贵善
韩娟
郭东侨
|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
2020 |
0 |
|
2
|
岩石和矿物中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制样装置改进及分析方法 |
张建锋
刘汉彬
金贵善
韩娟
石晓
李军杰
张佳
郭东侨
|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
2021 |
2
|
|
3
|
土壤磷酸盐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
张晗
王佳妮
郭庆军
张娴
朱永官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4
|
第五代SHRIMP锆石微区原位氧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
尉鹏飞
耿科
刘建辉
张岩
李大鹏
蔡娜
张超
刘强
谢伟
|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质谱-元素分析仪测定有机氧同位素组成 |
张庆乐
文启彬
刘卫国
王政
曹蕴宁
宁有丰
|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
2002 |
2
|
|
6
|
碳还原法分析硫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 |
万德芳
李延河
秦燕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7
|
BrF_5法分析难熔矿物氧同位素组成的反应温度探讨 |
石晓
刘汉彬
张建锋
张佳
李军杰
金贵善
韩娟
田清
|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
2018 |
2
|
|
8
|
过去2 ka全球洞穴堆积物氧同位素集成与分析 |
李向磊
刘金召
|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
2024 |
0 |
|
9
|
利用激光氟化系统分析硅酸盐矿物的三氧同位素组成 |
刘熙
邓文峰
魏静娴
韦刚健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0
|
高精度硅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王俊霖
王微
魏海珍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1
|
氢同位素分析方法 |
廖永胜
|
《陆相石油地质》
|
1990 |
2
|
|
12
|
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流体组成及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张铭杰
王先彬
刘刚
文启彬
李立武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
13
|
延长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王琪
禚喜准
陈国俊
李小燕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9
|
|
14
|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
刘家军
何明勤
李志明
刘玉平
李朝阳
张乾
杨伟光
杨爱平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65
|
|
15
|
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与碳氧同位素组成 |
王亚强
曹军骥
张小曳
沈振兴
梅凡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4
|
|
16
|
铀矿地质样品的稳定同位素组成测试方法 |
刘汉彬
金贵善
李军杰
韩娟
张建锋
张佳
钟芳文
郭东侨
|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
2013 |
54
|
|
17
|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沉积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古环境记录 |
蔡观强
郭锋
刘显太
隋淑玲
|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7
|
|
18
|
地下水溶解碳酸盐中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演化规律 |
陈陆望
桂和荣
殷晓曦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19
|
塔里木盆地下第三系储层砂岩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及流体来源讨论 |
叶瑛
沈忠悦
彭晓彤
周宇航
郑丽波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
2001 |
9
|
|
20
|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黑色页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大洋缺氧事件的讨论 |
尹观
王成善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