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灰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方法探讨
1
作者 石晓 刘汉彬 +5 位作者 张建锋 张佳 李军杰 金贵善 韩娟 郭东侨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219-225,230,共8页
磷酸盐氧同位素在古气候重建及示踪磷来源等研究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生物残骸及海水中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较早,但对于地质样品中磷灰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的研究工作较少。以磷灰石为研究对象,通过CePO4沉淀、阳离子树脂、Ag3PO... 磷酸盐氧同位素在古气候重建及示踪磷来源等研究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生物残骸及海水中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较早,但对于地质样品中磷灰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的研究工作较少。以磷灰石为研究对象,通过CePO4沉淀、阳离子树脂、Ag3PO4沉淀等前处理过程,最终将磷灰石转化为Ag3PO4,并利用常规BrF5法对其进行测试。探讨了Ag3PO4试样在常规BrF5法中的最佳反应温度区间为475~650℃,最佳反应时间区间为6~14 h。通过常规BrF5法和高温裂解-同位素比值质谱法(TC/EA IRMS)两种方法对Ag3PO4标准物质USGS 80和USGS 81中氧同位素组成测试,测定结果与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常规BrF5法测量精密度小于±0.2‰,优于TC/EA IRMS法±0.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同位素组成 常规BrF5法 高温裂解-同位素比值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和矿物中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制样装置改进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锋 刘汉彬 +5 位作者 金贵善 韩娟 石晓 李军杰 张佳 郭东侨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97-105,共9页
对五氟化溴法氧同位素组成样品制备装置进行改进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优化。改进的样品制备装置包含12个镍反应器,可完成12件氧同位素样品制备,提高了制备效率;采用O 2作为工作气体对样品中的氧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避免了向CO 2转化过程中... 对五氟化溴法氧同位素组成样品制备装置进行改进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优化。改进的样品制备装置包含12个镍反应器,可完成12件氧同位素样品制备,提高了制备效率;采用O 2作为工作气体对样品中的氧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避免了向CO 2转化过程中潜在的氧同位素分馏,还可同时获取δ18 O与δ17 O值;通过5A分子筛直接对O 2进行吸附,提高了收集效率;采用电容真空规对提取的O 2进行产率测量,确定了制样装置中石英单矿物质量与O 2压强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国家标准物质GBW 04409、石英单矿物以及花岗岩地质样品为参考,在改进的装置上进行氧同位素样品制备分析,其分析精度分别为0.09‰、0.09‰和0.10‰,均优于0.2‰,标准物质δ18 O VSMOW的测量平均值为11.09‰,在误差范围内与标准值11.11‰相吻合。样品制备效率及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氧同位素样品制备装置及分析方法测量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五氟化溴法 制备装置 5A分子筛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磷酸盐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晗 王佳妮 +2 位作者 郭庆军 张娴 朱永官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7,共9页
在一定温度下磷酸盐和周边水体氧的同位素分馏仅受生物活动控制,因此磷酸盐氧同位素成为生态系统中磷源和磷循环研究的良好示踪剂。介绍了磷酸盐氧同位素研究应用的理论基础和近几年来针对土壤富含有机质,氧元素来源多样的特点发展起来... 在一定温度下磷酸盐和周边水体氧的同位素分馏仅受生物活动控制,因此磷酸盐氧同位素成为生态系统中磷源和磷循环研究的良好示踪剂。介绍了磷酸盐氧同位素研究应用的理论基础和近几年来针对土壤富含有机质,氧元素来源多样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土壤磷酸盐氧同位素的分析和纯化方法,综述了磷酸盐氧同位素在土壤磷源示踪和磷循环应用研究中的初步进展,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酸盐 同位素组成 磷源 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SHRIMP锆石微区原位氧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4
作者 尉鹏飞 耿科 +6 位作者 刘建辉 张岩 李大鹏 蔡娜 张超 刘强 谢伟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3-733,共11页
氧同位素分析能够为岩石、热液及矿床形成演化提供重要的成因信息,是岩石学与矿床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以其独特的微区原位优势,广泛应用于锆石等矿物氧同位素分析,往代型号SHRIMP存在三维机械样品台在移动过程中... 氧同位素分析能够为岩石、热液及矿床形成演化提供重要的成因信息,是岩石学与矿床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以其独特的微区原位优势,广泛应用于锆石等矿物氧同位素分析,往代型号SHRIMP存在三维机械样品台在移动过程中发热甚至放气破坏样品腔真空的风险。为了维持样品腔稳定的高真空,保证氧同位素测试精度,本次研究首次利用升级压电陶瓷驱动高真空样品台的第五代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二次离子质谱仪(SHRIMPⅤ),建立了氧同位素微区原位分析测试方法。在一次离子强度为3nA,电子枪能量为−1.9keV,束斑大小为25μm,入射狭缝宽度为120μm,^(18)O−和^(16)O−两个接收器狭缝宽度均为300μm的条件下,用锆石标样Temora 2和Qinghu对系统进行调试,获得^(16)O信号强度约为1.2×10^(9)cps,并对标样R33、FC1和Tanz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标样氧同位素δ^(18)O分析结果与其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δ^(18)O单点内在分析精度优于0.30‰(2SE),外在精度优于0.50‰(2SD),测试精度整体与国内外原有SHRIMP相当,验证了仪器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升级高真空样品台后,SHRIMPⅤ样品腔真空度优于2.5×10^(−8)torr(原有SHRIMP为4.0×10^(−8)torr),进一步提高了极限真空及重复定位能力和分辨力,更有利于氧等稳定同位素分析,并为今后传统无水矿物水含量的测试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SHRIMPⅤ 高真空样品台 锆石 微区原位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元素分析仪测定有机氧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庆乐 文启彬 +3 位作者 刘卫国 王政 曹蕴宁 宁有丰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0-224,共5页
对质谱 -元素分析仪 ( TC/ EA-MS)系统测定有机物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 ,通过不同条件下对几种有机物的实验对比 ,给出了利用 TC/ EA-MS在线测定有机物氧同位素组成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 :当 GC温度为 85℃ ,炉温为 1 32 5℃ ,载气氦压... 对质谱 -元素分析仪 ( TC/ EA-MS)系统测定有机物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 ,通过不同条件下对几种有机物的实验对比 ,给出了利用 TC/ EA-MS在线测定有机物氧同位素组成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 :当 GC温度为 85℃ ,炉温为 1 32 5℃ ,载气氦压为 0 .0 8~ 0 .1 0 MPa,高压为 3k V,参考气 CO的压力为 0 .0 5 MPa时 ,测定的实验结果误差小于 0 .0 5 % ,达到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学 有机 同位素组成 测量 质普-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还原法分析硫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德芳 李延河 秦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9-753,共5页
硫酸盐矿物是自然界最常见矿物,也是自然界少数具有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的矿物之一。硫酸盐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以为研究其形成过程和生成条件提供大量信息。目前,在国内外分析硫酸盐氧同位素的3种方法中,碳还原方法乃是分析硫酸盐... 硫酸盐矿物是自然界最常见矿物,也是自然界少数具有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的矿物之一。硫酸盐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以为研究其形成过程和生成条件提供大量信息。目前,在国内外分析硫酸盐氧同位素的3种方法中,碳还原方法乃是分析硫酸盐中氧同位素组成的最精准方法。本次研究建立了分析硫酸盐中氧同位素组成的碳还原方法,介绍了硫酸钡的分析流程,分析了硫酸盐氧同位素国际标样NBS-127、实验室工作标准化学试剂硫酸钡S04-1、S04-2等样品的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该测试技术流程简单、操作便捷、分析精密度为±0.2‰(1σ),达到国际同类实验的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碳还原法 硫酸盐 同位素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F_5法分析难熔矿物氧同位素组成的反应温度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石晓 刘汉彬 +5 位作者 张建锋 张佳 李军杰 金贵善 韩娟 田清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52-59,共8页
前人对BrF_5法的反应条件已经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但针对难熔矿物的反应温度,研究结果各不相同。选取磁铁矿、石榴子石和橄榄石等典型的难熔矿物,采用BrF_5法探讨其最佳反应温度,并用石英标准物质和石英样品进行参考比对。结果表明:石... 前人对BrF_5法的反应条件已经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但针对难熔矿物的反应温度,研究结果各不相同。选取磁铁矿、石榴子石和橄榄石等典型的难熔矿物,采用BrF_5法探讨其最佳反应温度,并用石英标准物质和石英样品进行参考比对。结果表明:石英最佳反应温度为550~640℃,石榴子石最佳反应温度为600~680℃,磁铁矿最佳反应温度为650~680℃,橄榄石的最佳反应温度区间较大,在450~680℃之间,可能是由于橄榄石氧同位素组成与其产率关系不大。此外,比较了磁铁矿试样分析前后石英δ18O值的变化,发现磁铁矿试样确实对后续样品的分析有较大影响,会增加分析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F5法 难熔矿物 同位素组成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去2 ka全球洞穴堆积物氧同位素集成与分析
8
作者 李向磊 刘金召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6期889-901,共13页
对过去2 ka以来气候的研究,是了解和认识现代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也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背景值。几十年来的古气候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代用指标记录。选取全球范围过去2 ka以来连续的高分辨率洞穴堆积物氧同位素记录(数据以.xlsx格... 对过去2 ka以来气候的研究,是了解和认识现代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也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背景值。几十年来的古气候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代用指标记录。选取全球范围过去2 ka以来连续的高分辨率洞穴堆积物氧同位素记录(数据以.xlsx格式进行存储),对其在地理分布上、气候因素上以及变化范围和变化幅度上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指出全球洞穴δ^(18)O的变化范围在-1‰—-12‰,而变化幅度不超过3‰。通过进一步的数据集成分析发现:高分辨率的集成记录具有30—50 a的准波动周期;而且集成的过去2 ka全球洞穴δ^(18)O记录在长期趋势上表现为倒“Z”型变化特征,与重建的2 ka以来全球气温变化曲线较为相似。有关的变化特征为过去2 ka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堆积物 同位素组成 变化特征 集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光氟化系统分析硅酸盐矿物的三氧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熙 邓文峰 +1 位作者 魏静娴 韦刚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8-453,400-401,共6页
本文报道了利用激光氟化系统对一系列硅酸盐标准矿物三氧同位素组成(δ^(17)OV-SMOW、δ^(18)OV-SMOW和Δ17O)高精度的分析结果。由于目前国际上缺乏已知δ^(17)OV-SMOW的标准物质,利用空气中O2的Δ17O和已知的参考气体δ^(18)OV-SMOW... 本文报道了利用激光氟化系统对一系列硅酸盐标准矿物三氧同位素组成(δ^(17)OV-SMOW、δ^(18)OV-SMOW和Δ17O)高精度的分析结果。由于目前国际上缺乏已知δ^(17)OV-SMOW的标准物质,利用空气中O2的Δ17O和已知的参考气体δ^(18)OV-SMOW对实验室参考气体的δ^(17)OV-SMOW进行了标定;据此测定的标准矿物的Δ17O结果与前人发表的利用V-SMOW直接标定参考气体δ^(17)OV-SMOW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被分析矿物的δ^(17)OV-SMOW和δ^(18)OV-SMOW之间展示了很好的质量控制分馏关系,其回归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0.525(±0.006)和-0.160(±0.05)。随着分析次数的增加,新纯化的Br F5中NF3的量会持续降低,这对更准确地把握δ^(17)OV-SMOW的测定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氟化系统 硅酸盐矿物 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硅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俊霖 王微 魏海珍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5-288,共14页
基于碱熔法的改进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MC-ICP-MS)的发展,近年来高精度Si同位素组成(δ30Si)分析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分析精度(2SD)自气体质谱仪(GS-MS)时代的±0.15‰~±0.30‰提高到优于±0.10‰,足以辨析高温... 基于碱熔法的改进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MC-ICP-MS)的发展,近年来高精度Si同位素组成(δ30Si)分析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分析精度(2SD)自气体质谱仪(GS-MS)时代的±0.15‰~±0.30‰提高到优于±0.10‰,足以辨析高温过程中Si同位素发生的微小分馏,并且避免了实验流程中使用含氟等危险化学品。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飞秒激光剥蚀(fs LA)的发展使得原位Si同位素组成分析精度近期也优化到±0.10‰~±0.22‰。文章对近年来Si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发展沿革进行综述,探讨建立溶液法MC-ICP-MS的高精度Si同位素分析方法的进展与局限,并比对了国内外各个实验室已发表国际国内Si同位素标准物质测定值,最后总结了硅酸盐地球(BSE)、地壳和陨石等主要地质储库的δ^(30)Si组成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同位素 高精度分析方法 碱熔法 地质储库硅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同位素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永胜 《陆相石油地质》 1990年第3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的流体组成及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铭杰 王先彬 +2 位作者 刘刚 文启彬 李立武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2-457,共6页
利用热分解质谱法测定了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流体挥发分的组成,并对不同温度段释放出的CO2气体测定了C、O同位素值。流体组成和CO2的C、O同位素值表明中国东部上地幔源区的不均一性,与其中所含幔源岩捕虏体相比,碱性玄武岩浆... 利用热分解质谱法测定了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流体挥发分的组成,并对不同温度段释放出的CO2气体测定了C、O同位素值。流体组成和CO2的C、O同位素值表明中国东部上地幔源区的不均一性,与其中所含幔源岩捕虏体相比,碱性玄武岩浆发育在相对氧化的环境中,并有外来流体组分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组成 同位素 同位素 碱性玄武岩 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氧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59
13
作者 王琪 禚喜准 +1 位作者 陈国俊 李小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8-32,共5页
碳酸盐胶结物中氧碳同位素组成研究有助于阐明成岩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机理。为此,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中普遍存在的不同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因机理和物质来源进行了系统研究... 碳酸盐胶结物中氧碳同位素组成研究有助于阐明成岩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机理。为此,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中普遍存在的不同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因机理和物质来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其碳同位素值相对较重,为-0.3‰~-0.1‰,氧同位素值较轻,分布范围为-22.1‰~-19.5‰,与碱性湖水中碳酸钙发生过饱和沉淀有关。铁方解石的碳同位素值相对较轻,为-8.02‰~-3.23‰,氧同位素值也较轻,分布范围为-22.9‰~-19.7‰,它的形成明显与早成岩阶段晚期—晚成岩阶段早期的有机质脱羧基作用有关,属于成岩阶段中晚期产物,可以作为指示烃类在油气储层中正在发生显著运移的标型自生矿物。晚期铁白云石的碳同位素值相对较重,为-1.92‰~-0.84‰,氧同位素值变化较大,分布范围为-20.5‰~-12.6‰,它的形成与晚成岩阶段中晚期形成的碱性成岩环境及古代海相碳酸盐岩岩屑提供的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纪 碎屑岩 储集层 碳酸盐胶结物 同位素 同位素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165
14
作者 刘家军 何明勤 +5 位作者 李志明 刘玉平 李朝阳 张乾 杨伟光 杨爱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探讨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水_岩反应的可能性 ,对矿集区的热液矿物、蚀变岩石和原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菱铁矿、菱锶矿的δ13 CPDB 值为-8.3‰~ + 2 .7‰ ,相对变... 为探讨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水_岩反应的可能性 ,对矿集区的热液矿物、蚀变岩石和原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菱铁矿、菱锶矿的δ13 CPDB 值为-8.3‰~ + 2 .7‰ ,相对变化较小 ;而δ18OSMOW 值为 -2 .5‰~ + 2 4.3‰ ,变化较大 ,且出现了自然界中少见的极低值(± 0‰ )。水岩交换模拟反应显示 ,在成矿早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7‰和 + 7‰ ,与岩浆水组成特征相似 ,它是一种具有深源CO2 的热卤水。在此流体中 ,可溶性碳以HCO-3 为主 ,方解石等热液矿物的形成温度为3 0 0~ 160℃ ,水岩交换比值较小 (0~ 0 .4)。在成矿晚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2 .5‰和 -12 .5‰ ,可溶性碳以H2 CO3 为主 ,方解石等形成温度为 2 50~ 150℃ ,水岩交换比值稍大 (0 .2~ 0 .6) ,显示出晚阶段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的特征。δ13 C值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 热液碳酸盐 水-岩反应 多金属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与碳氧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亚强 曹军骥 +2 位作者 张小曳 沈振兴 梅凡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在中国的主要沙漠和戈壁等粉尘源区采集了地表沙或土壤(统称为表土)样品,分析了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大致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 在中国的主要沙漠和戈壁等粉尘源区采集了地表沙或土壤(统称为表土)样品,分析了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大致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碳酸盐δ13C值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偏负,δ18O值缺乏规律性;塔克拉玛干沙漠细颗粒物质中碳酸盐含量相对偏高,但不同粒级颗粒中碳酸盐的δ13C值基本一致,表明风蚀时粒度的分选并不影响源区的同位素组成特征;由于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和δ13C值均具有区域特征,因此利用大气粉尘的碳酸盐含量和δ13C值示踪不同的源区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源区 表土 碳酸盐含量 同位素组成 源区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矿地质样品的稳定同位素组成测试方法 被引量:54
16
作者 刘汉彬 金贵善 +5 位作者 李军杰 韩娟 张建锋 张佳 钟芳文 郭东侨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74-179,共6页
介绍了铀矿地质进行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时,所需样品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测定C、H、O、S、N、Si同位素组成的离线方法和连续流(在线)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岩石、矿物成因及物质来源时,样品应选择无后期改造的适量矿物或岩石。利用... 介绍了铀矿地质进行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时,所需样品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测定C、H、O、S、N、Si同位素组成的离线方法和连续流(在线)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岩石、矿物成因及物质来源时,样品应选择无后期改造的适量矿物或岩石。利用矿物对研究成岩、成矿温度时,样品要选择同一时代的共生矿物对,样品新鲜且无后期改造。离线方法分析的同位素组成测试种类包括:不含氧矿物包裹体中水、硅酸盐、氧化物、硫酸盐中氧、硫化物及硫酸盐、全岩中硫,碳酸盐矿物中碳、氧,不含碳的矿物包裹体中碳,硅酸盐或含硅矿物中硅。在线方法分析的同位素组成测试种类包括:石英包裹体中氢,水的氢、氧,碳酸盐及碳酸盐胶结物中碳、氧,溶解无机碳中碳,有机质中碳、氮,水中硝酸盐氮,烃类样品中碳、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地质 稳定同位素组成 样品种类和用量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沉积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古环境记录 被引量:37
17
作者 蔡观强 郭锋 +1 位作者 刘显太 隋淑玲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7-354,共8页
分析了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沉积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沉积碳酸盐δ13CPDB值介于-2.45‰~+6.44‰之间,平均值为+2.43‰;δ18OPDB值介于-13.98‰~-5.68‰之间,平均值为-9.47‰。δ13CPDB、δ18OPDB之间具有良... 分析了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沉积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沉积碳酸盐δ13CPDB值介于-2.45‰~+6.44‰之间,平均值为+2.43‰;δ18OPDB值介于-13.98‰~-5.68‰之间,平均值为-9.47‰。δ13CPDB、δ18OPDB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指示沙河街组沉积时期,东营凹陷为相对封闭的湖泊环境。在纵向上,沙三段沉积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发生了负漂移,具有最低的δ18OPDB和δ13CPDB,而沙二段沉积碳酸盐具有最高的δ18OPDB和δ13CPDB。东营凹陷古近系湖泊沉积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是沉积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指示了区域古气候条件由沙四期的干旱气候,向沙三期的湿润气候转变,至沙二期,气候又经历了短暂的干热阶段。东营凹陷沙河街期的沉积环境特征直接控制了各阶段发育的泥质岩类型及其沉积有机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东营凹陷 沙河街组 沉积岩 环境记录 干旱气候 碳酸盐 有机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溶解碳酸盐中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演化规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陆望 桂和荣 殷晓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7-542,共6页
利用任楼井田及所在的临涣矿区生产矿井常观孔、矿井出水点,从上而下分别取第四系第四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岩溶含水层及奥陶系岩溶含水层24个水样,测试溶解碳酸盐中δ13C与δ18O,分析13C与18O组成特征与演化规律... 利用任楼井田及所在的临涣矿区生产矿井常观孔、矿井出水点,从上而下分别取第四系第四含水层、二叠系煤系砂岩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岩溶含水层及奥陶系岩溶含水层24个水样,测试溶解碳酸盐中δ13C与δ18O,分析13C与18O组成特征与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任楼井田及所在的临涣矿区地下水溶解碳酸盐δ13C变化幅度大,碳循环复杂,土壤水补给机理、同位素交换反应机理和含水层围岩成分溶解机理明显;含水层碳酸盐岩含量决定溶解碳酸盐δ13C与δ18O的变化关系,碳酸盐岩含量越高,δ13C随δ18O变化斜率减小;四含水因埋藏较浅并受煤层开采影响,处于相对"开放"系统内进行地下水循环,煤系水循环系统相对比较封闭,岩溶含水层虽然埋藏深,水循环系统相比四含"封闭",但地下水径流速度快,补给源区水力梯度大,可能为山区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碳酸盐 稳定同位素 组成 演化 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第三系储层砂岩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及流体来源讨论 被引量:9
19
作者 叶瑛 沈忠悦 +2 位作者 彭晓彤 周宇航 郑丽波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21-326,共6页
在塔里木盆地下第三系储层砂岩中 ,碳酸盐是分布最广的自生矿物之一 .其形成从早成岩期延续到了晚成岩期 .成分以方解石为主 ,白云石亦常见 ,二者均含数量不等的铁锰 .分析结果显示 ,自生碳酸盐 δ13C值分布范围在 - 31‰~ +6‰ ,大部... 在塔里木盆地下第三系储层砂岩中 ,碳酸盐是分布最广的自生矿物之一 .其形成从早成岩期延续到了晚成岩期 .成分以方解石为主 ,白云石亦常见 ,二者均含数量不等的铁锰 .分析结果显示 ,自生碳酸盐 δ13C值分布范围在 - 31‰~ +6‰ ,大部分样品介于 - 12‰~ +3‰之间 .δ18O值变化范围在12 .4‰~ 2 8.5‰ ,样品在 18‰~ 2 4‰组区间相对集中 .其碳氧同位素变化范围远远高于沉积碳酸盐 ,并且有不同的众数计算表明与自生碳酸盐平衡的水相氧同位素组成具双峰正态分布 .δ18O值在 - 4‰~ - 2‰和 4‰~ 6‰各有一个峰值 ,前者具封存盐卤水特征 ,后者反映了成岩过程泥质沉积物的脱水作用及水岩反应 .与自生碳酸盐平衡的 CO2 δ13C值最高频数出现在 - 4‰~ - 8‰组区间 .此类 CO2 应来自上地幔 .另有部分 CO2 来自生油岩热解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下第三系储层砂层 自生碳酸盐 同位素 矿物组成 流体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黑色页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大洋缺氧事件的讨论 被引量:16
20
作者 尹观 王成善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5-101,共7页
本文对西藏南部中白垩世黑色页岩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和两次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讨论。西藏南部中白垩世期内,在仲玛期及其稍后的沉积时期存在两次大洋缺氧事件,这两次缺氧事件在时间上可与国际上的C... 本文对西藏南部中白垩世黑色页岩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和两次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发展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讨论。西藏南部中白垩世期内,在仲玛期及其稍后的沉积时期存在两次大洋缺氧事件,这两次缺氧事件在时间上可与国际上的Cen-Tur和Con-Sant时期的全球大洋缺氧事件相对应;该区这两次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发展,是与当时全球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全球性的地壳构造运动、大规模的海侵、火山喷发等重大地质灾变事件直接有关。热盐卤流体入侵只是局部、地区性因素;该地这两次大洋缺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缺氧强度上有所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黑色页岩 同位素组成 大洋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