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机制
1
作者 吕梦姣 杨毅 +6 位作者 田晓寒 廖礼彬 阿不都热西提·库提彼丁 王梦慈 周晓丹 袁孙强 白生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24-31,共8页
目的探究低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机制。方法将鼠源性巨噬细胞系(RAW264.7)与鼠源性BMSCs系CP-M131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白细胞介素-4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提取并鉴定常氧与低氧... 目的探究低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机制。方法将鼠源性巨噬细胞系(RAW264.7)与鼠源性BMSCs系CP-M131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白细胞介素-4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提取并鉴定常氧与低氧培养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的外泌体。将CP-M131细胞分为PBS组、N-M2 exo组与H-M2 exo组,分别与PBS、90 ng/mL N-M2 exo及90 ng/mL H-M2 exo共孵育72 h。孵育结束后,通过免疫荧光观察BMSCs系CP-M131细胞对不同氧气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的摄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BMSCs中摄取不同实验组外泌体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碱性磷酸酶(ALP)、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的蛋白表达。采用ALP染色评估不同氧气条件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对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且提取到不同处理组的外泌体。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N-M2 exo组比较,H-M2 exo组的CP-M131细胞BMP-2、ALP、Runx基因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H-M2 exo组的ERK与p-ERK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ALP染色观察到低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促进CP-M131细胞成骨分化。结论低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可以促进BM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外泌体 骨分化 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在贫氧条件下升温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瑞旭 赵波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
针对煤体低温氧化引发煤自燃灾害的问题,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测定了煤样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升温过程中自由基浓度、g因子和线宽的变化,研究了煤样在贫氧条件下的自由基反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初始阶段3种煤样原生自由基浓度的相... 针对煤体低温氧化引发煤自燃灾害的问题,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测定了煤样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升温过程中自由基浓度、g因子和线宽的变化,研究了煤样在贫氧条件下的自由基反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初始阶段3种煤样原生自由基浓度的相对大小为无烟煤>烟煤>褐煤,而通过计算得出在0%、10%和21%氧气浓度下自由基浓度增长率相对大小为褐煤>烟煤>无烟煤,这表明褐煤在贫氧条件下的自由基反应更剧烈。3种煤样的g因子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相同温度下g因子与氧气浓度呈正比,与煤样的变质程度呈反比。在氧化过程中,褐煤的线宽高于烟煤和无烟煤,但褐煤线宽的降低幅度小于烟煤和无烟煤,3种煤样的线宽受氧气浓度的影响均较小。实验得到不同变质程度煤在贫氧条件下的自由基反应特征,对研究煤自燃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氧条件 低温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类杂环芳香族有机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途径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莹莹 叶彩云 +1 位作者 范延臻 顾继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用红树林的底泥通过富集培养得到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能完全矿化吲哚的细菌 ,并对降解过程及中间代谢产物进行了鉴定。此研究中 ,吲哚化合物是培养液中的唯一碳和能量来源 ,而厌氧条件包括有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结果表明 ,不论在哪种条... 用红树林的底泥通过富集培养得到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能完全矿化吲哚的细菌 ,并对降解过程及中间代谢产物进行了鉴定。此研究中 ,吲哚化合物是培养液中的唯一碳和能量来源 ,而厌氧条件包括有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结果表明 ,不论在哪种条件下 ,吲哚降解过程分二步羰基化反应 ,分别发生在 2和 3位上 ,形成氧化吲哚和靛红。同时 ,1、2或 3位上的甲基替代使 1 甲基吲哚 ,2 甲基吲哚和 3 甲基吲哚的降解受到严重抑制。显然 ,杂环类芳香族化合物的代谢有其共同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类有机物 氧条件 产甲烷条件 硫酸盐还原条件 杂环芳香族有机物 降解途径 氧条件 底泥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限氧条件下SBR反应器中的部分亚硝化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田智勇 李冬 +3 位作者 曹相生 张树德 杨宏 张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1-936,共6页
常温下(14.1-24.2℃)以二级出水(NH4^+-N 30-100 mg/L)为原水,在限氧条件下(DO为0.3-0.4 mg/L)的SBR反应器中研究了适合ANAMMOX工艺进水的部分亚硝化工艺.ANAMMOX反应器进水要求NH4^+/NO2^-=1/1.31,即仅有一部分氨氮形成亚硝酸... 常温下(14.1-24.2℃)以二级出水(NH4^+-N 30-100 mg/L)为原水,在限氧条件下(DO为0.3-0.4 mg/L)的SBR反应器中研究了适合ANAMMOX工艺进水的部分亚硝化工艺.ANAMMOX反应器进水要求NH4^+/NO2^-=1/1.31,即仅有一部分氨氮形成亚硝酸盐.研究中通过控制进水碱度,以在线DO趋势线为指示,实现部分亚硝化,最终获得NH4^+-N/NO2^--N合适比例的出水.当约57%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时,同等比例的HCO3^-/NH4^+消耗会导致pH值的自然下降.当pH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氨氧化细菌代谢速率的减小导致了耗氧速率(OUR)的急剧下降,DO趋势线就会出现突跃的特征点(本研究以DO突跃至1.0 mg/L为判别),指示出部分亚硝化反应的终点.试验对30-100 mg/L范围内4种氨氮浓度条件下部分亚硝化的最佳碱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中进水碱度与氨氮浓度的比率是影响部分亚硝化工艺出水亚硝化比率(NO2^-/NH4^+)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进水碱度的控制完全可以实现向ANAMMOX反应器提供进水的部分亚硝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深度处理 氧条件 部分亚硝化 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贵金属催化剂上丙烯选择性还原NO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俊华 郝吉明 +2 位作者 傅立新 朱天乐 程玲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60-2064,共5页
用溶胶 -凝胶 ( Sol-gel)法制备了以 γ-Al2 O3 为载体 ,以 Pt,Pd和 Rh等为活性组分的单组分及双组分催化剂 ,在稀燃汽油机条件下评价了丙烯对 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 .结果表明 ,在单组分催化剂中 ,催化剂的活性及顺序为 Rh( 73 % ) &... 用溶胶 -凝胶 ( Sol-gel)法制备了以 γ-Al2 O3 为载体 ,以 Pt,Pd和 Rh等为活性组分的单组分及双组分催化剂 ,在稀燃汽油机条件下评价了丙烯对 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 .结果表明 ,在单组分催化剂中 ,催化剂的活性及顺序为 Rh( 73 % ) >Pt( 65 % ) >Pd( 4 7% ) ,最高活性对应的温度分别为 Pt( 2 2 5℃ ) ,Pd( 2 75℃ )和 Rh( 3 75℃ ) ,N2 选择性顺序为 Rh,Pd( >80 % ) >Pt( 4 8% ) ,氧化性顺序为 Pt>Rh>Pd. Sol-gel制备的双组分催化剂中的不同贵金属活性位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可明显拓宽活性温度范围 ,其中以 Pt-Rh组合活性最好 . Rh/ Al2 O3 和 Pt/ Al2 O3 两种催化剂分层有序填装时 ,可提高 C3 H6的利用率 ,在 2 0 0~ 45 0℃范围内 ,可有效地催化净化 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条件 贵金属 催化剂 丙烯 选择性还原 NO 协同效应 分子筛 稀燃车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Ag、Co和Cu/Al_2O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崔翔宇 郝吉明 +3 位作者 傅立新 李俊华 朱天乐 刘志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22,共5页
研究了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的Ag、Co和Cu 3种金属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以丙烯为还原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活性 ,考察了这 3种金属单独负载时其负载量与活性的关系 ,并尝试探讨了这几种金属活性组分之间的一些组合效应 .研究表明 ,单组分... 研究了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的Ag、Co和Cu 3种金属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以丙烯为还原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活性 ,考察了这 3种金属单独负载时其负载量与活性的关系 ,并尝试探讨了这几种金属活性组分之间的一些组合效应 .研究表明 ,单组分催化剂以Ag的活性最佳 ,达近 90 % ,Co其次 ,Cu最低 .相应的最佳活性温度则是Cu最低 ,Ag最高 .对于单组分Ag催化剂 ,相同负载量的分步浸渍与一步浸渍样品活性无明显差异 .机械混合样品的活性不是单组分样品活性的简单加和 .其中 ,以Ag Co机械混合样品的活性最佳 ,最高活性高于 80 % .复合催化剂一步浸渍与分步浸渍样品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步浸渍的几个样品的活性下降尤为明显 ,最高活性只有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化氮 组合 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条件下有机氯代烃污染物的氧化降解 被引量:11
7
作者 卢晓霞 李广贺 +1 位作者 张旭 章卫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1,共5页
根据土柱实验 ,对 3种弱还原条件下氯乙烷和氯乙烯类化合物的氧化降解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在硝酸盐和氧化锰存在条件下 ,1 ,2 二氯乙烷 (1 ,2 DCA)和一氯乙烯 (VC)可发生氧化降解 ,其中 ,1 ,2 DCA转化速率在反硝化和锰还原过程中... 根据土柱实验 ,对 3种弱还原条件下氯乙烷和氯乙烯类化合物的氧化降解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在硝酸盐和氧化锰存在条件下 ,1 ,2 二氯乙烷 (1 ,2 DCA)和一氯乙烯 (VC)可发生氧化降解 ,其中 ,1 ,2 DCA转化速率在反硝化和锰还原过程中分别为 1 1 8/h和 0 5 4/h ,VC转化速率分别为 0 2 9/h和 0 1 5 /h .在Fe(OH) 3存在条件下 ,VC无明显降解 ,1 ,2 DCA的降解亦受到抑制 .其它有机氯代烃 ,如 1 ,1 ,1 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及二氯乙烯异构体等 ,在 3种氧化还原条件下均未发生降解 .氯苯尽管显示了较高的去除率 ,但由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潜力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条件 有机氯代烃 污染物 降解 电子受体 转化速率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在好气和厌氧条件下的腐解规律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景 陈曦 魏俊岭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9-65,共7页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在好气和厌氧条件下的腐解规律。结果表明:在0~3个月的培养时间内,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腐解较快,腐解率达55%以上。在好气培养条件下,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质量减少50%所需要的时间(t_(1/...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在好气和厌氧条件下的腐解规律。结果表明:在0~3个月的培养时间内,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腐解较快,腐解率达55%以上。在好气培养条件下,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质量减少50%所需要的时间(t_(1/2))分别为59.2 d和52.9 d,而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的t_(1/2)分别为72.6 d和79.9 d。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在好气培养条件下的碳释放速率常数k(0.61~0.6月^(-1))高于其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的碳释放速率常数k(0.55~0.57月^(-1))。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在好气培养条件下的氮释放速率常数k(0.25~2.36月^(-1))也高于其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的氮释放速率常数k(0.16~2.32月^(-1))。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在好气培养条件下的减少速率高于其在厌氧培养条件下的减少速率。综上所述,好气培养条件有利于作物秸秆降解和营养物质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玉米秸秆 腐解特征 好气条件 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除氧条件下喹啉的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性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琪 李隆弟 童爱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1-274,共4页
不除氧条件下,在含20μL二溴烷(DBE)的10mL体系中,喹啉就能产生强而稳定的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CD-RTP)信号,最大λex/λem=276/496nm,喹啉浓度在2.0×10-6~4.0×010-4... 不除氧条件下,在含20μL二溴烷(DBE)的10mL体系中,喹啉就能产生强而稳定的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CD-RTP)信号,最大λex/λem=276/496nm,喹啉浓度在2.0×10-6~4.0×010-4mol/L范围内与RTP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2.0×10-7mol/L。由于所用重原子微扰剂DBE的量很少,本发光体系仅均匀地呈轻微的雾状,而无明显沉淀,使测量精度明显改善。实验还发现,Na2SO3化学除氧可使体系RTP强度稍有增加,而通氮除氧反而因DBE的挥发损失使体系的RTP强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环糊精诱导 室温磷光法 不除氧条件 R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Cu/Al_2O_3催化剂上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长斌 贺泓 +1 位作者 余运波 张润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以 Cu/Al2 O3 为催化剂 ,对富氧条件下 C3H6 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NO反应进行了研究 .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与高活性的 Ag/Al2 O3 催化剂相比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的活性较低 ,N O的最高转化率仅为 4 0 % .在所考察的温度范... 以 Cu/Al2 O3 为催化剂 ,对富氧条件下 C3H6 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NO反应进行了研究 .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与高活性的 Ag/Al2 O3 催化剂相比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的活性较低 ,N O的最高转化率仅为 4 0 % .在所考察的温度范围 ( 473~ 72 3K)内 ,红外谱图中不存在有机含氮化合物 ( R— ONO和R— NO2 )的特征振动吸收峰 .作为反应中间体—NCO的前驱体 ,有机含氮化合物在 Cu/Al2 O3 催化剂表面难以生成是造成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活性低的直接原因 .在 Cu/Al2 O3 催化剂上 ,N O2 吸附能够优先发生 ,并以 NO3-物种的形式覆盖在大部分催化剂表面 .动态原位红外光谱实验发现 ,这种 NO3-表面物种与C3H6 的反应性较差 ,使生成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关键反应难以发生 ,但此时的催化剂表面有利于 C3H6 和 O2的完全氧化反应 ,这是导致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较低的根本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条件 Cu/Al2O3 负载型催化剂 C3H6 选择性还原 NO 化铝 丙烯 尾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富氧条件下喷煤极限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子宗 张丙怀 徐楚韶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2-87,共6页
通过对攀钢4号高炉富氧条件下煤粉在风口回旋区内的燃烧率的数学模拟研究可知:在攀钢4号高炉入炉焦比580kg/t,风温1050℃等生产条件下,当喷煤量超过155kg/t,风中富氧率高于2%,才能使高炉顺行。如果风中富氧... 通过对攀钢4号高炉富氧条件下煤粉在风口回旋区内的燃烧率的数学模拟研究可知:在攀钢4号高炉入炉焦比580kg/t,风温1050℃等生产条件下,当喷煤量超过155kg/t,风中富氧率高于2%,才能使高炉顺行。如果风中富氧低于4%,吨铁最大喷煤量为175kg/t.当喷煤量超过210kg/t,风中富氧率即使达到10%,也不能满足高炉最佳热状态,将造成未燃煤粉量过高,导致高炉不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喷煤 极限 燃烧率 氧条件 煤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代有机污染物在厌氧条件下还原脱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左剑恶 肖晶华 陈莉莉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8,共6页
对氯代有机污染物在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条件下还原脱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并介绍了国内外加速厌氧条件下还原脱氯的方法与成果以及缓释氢物质 (hydrogenreleasecompounds ,HRC)的工作原理与工程应用。此外 。
关键词 氯代有机污染物 氧条件 还原脱氯 缓释氢物质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条件下培养AOB-Anammox颗粒污泥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大文 窦元 王小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2-1468,1590,共8页
采用絮状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利用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在微氧曝气条件下,培养自养脱氮(氨氧化AOB-厌氧氨氧化Anammox)颗粒污泥.在无机高氨氮进水条件下,维持反应器运行58 d,成功培养出AOB-Anammox颗粒污泥.在模... 采用絮状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利用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在微氧曝气条件下,培养自养脱氮(氨氧化AOB-厌氧氨氧化Anammox)颗粒污泥.在无机高氨氮进水条件下,维持反应器运行58 d,成功培养出AOB-Anammox颗粒污泥.在模拟生活污水条件下,颗粒污泥脱氮效果稳定,氨氮和总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2.3%、71.2%,平均总氮去除负荷达1.237 kg·N/(m^3·d).SEM及FISH结果表明:AOB-Anammox颗粒污泥微生物组成以2种菌群为主,AOB细菌密集排布于颗粒污泥表面,Anammox细菌均匀分布在颗粒污泥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脱氮 氧条件 膨胀颗粒污泥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除氧条件下6-溴萘硫酸钾超分子组合室温燐光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海容 晋卫军 刘长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83-1186,共4页
极少量环己烷存在下 ,由于超分子化合物 β CD BNS 环己烷的形成 ,不经除氧可观察到强的室温光(RTP)发射。同时 ,对影响超分子化合物发光性质的各种因素如形成三元包合物、空间匹配效应。
关键词 非除氧条件 6-溴萘硫酸钾 超分子化学 环己烷 室温Lin光 环糊精 光谱分析 RTP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好氧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蓝惠霞 陈中豪 +1 位作者 陈元彩 陈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7-41,46,共6页
在微好氧条件下(曝气槽中溶解氧量在0.2~0.7 mg/L之间)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进行了研究.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考察了培养过程中厌氧污泥外观、尺寸、反应器中絮状污泥的MLSS(混合固体悬浮物)、SV(污泥体积)、SVI(污泥体积指数)和V... 在微好氧条件下(曝气槽中溶解氧量在0.2~0.7 mg/L之间)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进行了研究.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考察了培养过程中厌氧污泥外观、尺寸、反应器中絮状污泥的MLSS(混合固体悬浮物)、SV(污泥体积)、SVI(污泥体积指数)和VSS(挥发性固体悬浮物),以及颗粒化污泥体积的变化.发现培养5 d后,厌氧颗粒污泥完全解体,培养10d后出现新的颗粒污泥,培养40 d后污泥完全颗粒化.培养成熟的颗粒污泥呈浅褐色,粒径主要集中于500~3000μm之间,SVI达18.147mL/g,比重达1.020g/cm3,含水率(质量分数)达95.7%,有机组分的质量分数达74.1%,沉降速率达52 m/h,各项指标均优于普通活性污泥和常规曝气条件下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好氧条件 颗粒污泥 培养 颗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氧条件下橡胶的燃烧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浩生 周琥 陆继东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应用 TGA/FTIR研究了橡胶的三种单体 :天然橡胶 (Nr)、丁苯橡胶 (Sbr)和顺丁橡胶 (Br)在 N2 和 O2 的体积分数为 2 %的气氛中的燃烧特性。橡胶单体的热解可分为 2~ 3个阶段 ,其中 Sbr的初始失重温度和 Nr完全失重的温度最低 ;在失重... :应用 TGA/FTIR研究了橡胶的三种单体 :天然橡胶 (Nr)、丁苯橡胶 (Sbr)和顺丁橡胶 (Br)在 N2 和 O2 的体积分数为 2 %的气氛中的燃烧特性。橡胶单体的热解可分为 2~ 3个阶段 ,其中 Sbr的初始失重温度和 Nr完全失重的温度最低 ;在失重过程中析出气体的燃烧和橡胶热解相对量的变化引起吸热与放热现象的交替变化 ;热解与燃烧产物主要为 CO、CO2 和 CHn,它们的生成速率随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加 ,其总量保持不变。最后应用 Phadin提出的方法计算了动力学参数和确定了反应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燃烧 动力学模型 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氧条件煤自燃产热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凯 王德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7-132,共6页
为探究煤自燃规律,选取陕西彬长集团大佛寺煤矿40106工作面不同回采时期的2组煤样作为试验样品,开展贫氧条件下煤放热特性试验研究。采用计算机智能动态稳定配气装置,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煤样放热数据。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随... 为探究煤自燃规律,选取陕西彬长集团大佛寺煤矿40106工作面不同回采时期的2组煤样作为试验样品,开展贫氧条件下煤放热特性试验研究。采用计算机智能动态稳定配气装置,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煤样放热数据。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随着煤样温度的升高,煤样放热量受氧体积分数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随着环境贫氧程度的增大,即氧体积分数从21%降至5%,煤自燃过程放热速率的分界点温度基本呈线性增高趋势,煤自燃加速氧化阶段被延迟;由分界点确定的缓慢放热阶段与加速放热阶段的活化能均随着氧体积分数的降低而呈线性缓慢升高,贫氧条件对煤样反应及热效应有饱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条件 放热 动态稳定配气装置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自然发火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条件下剩余污泥中磷及相关指标的释放和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连鹏 谭锦欣 +2 位作者 郭五珍 叶挺进 欧伟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5-299,共5页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富含大量的氮磷元素,从剩余污泥中回收磷是解决磷资源日益缺乏的一种有效途径。探寻出剩余污泥中磷的释放规律是实现剩余污泥中磷回收的首要前提。因此,以实际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建立污泥停留时...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富含大量的氮磷元素,从剩余污泥中回收磷是解决磷资源日益缺乏的一种有效途径。探寻出剩余污泥中磷的释放规律是实现剩余污泥中磷回收的首要前提。因此,以实际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建立污泥停留时间为5d的中试模型系统。通过系统分析5d停留时间的厌氧条件下污泥中污泥浓度、上清液总磷和氨氮浓度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污泥磷回收提供支撑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试系统污泥停留时间5d的厌氧条件下,剩余污泥微生物衰亡自溶或被分解,胞内物质释放,从而使固态物质转化为液态,污泥中磷及相关的氮等物质得到了较大的释放,污泥上清液总磷和氨氮质量浓度可分别达到100和40 mg·L^-1以上。所释放出的氮磷浓度足以满足鸟粪石回收氮磷方法所需的最低经济性要求,为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后采用鸟粪石的方法回收释放的氮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研究中还发现5d停留时间下, SS和VSS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二者分别减少8.34%和10.14%以上,其中VSS的减少量占SS减少量的65%左右。同时,进入厌氧反应系统的初始污泥浓度对于氮磷的释放有着较大的影响,反应系统的SS在6300~7200 mg·L^-1的条件下,磷和氮的单位质量污泥释放量达到最佳,分别达到单位干污泥0.015和0.006 mg·mg^-1。研究结果为剩余污泥中回收氮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氧条件 磷释放 氨氮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及富氧条件下CuFe_2O_4催化热解酸性红B的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荣成 曲久辉 +1 位作者 余运波 贺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用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研究了在缺氧及富氧条件下CuFe2O4催化热解酸性红B(ARB)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两种反应气氛对染料分子中磺酸基团的热分解没有影响,但对偶氮基团及芳环的氧化分解影响显著。在空气中,ARB的热解更迅速,300℃时可... 用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研究了在缺氧及富氧条件下CuFe2O4催化热解酸性红B(ARB)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两种反应气氛对染料分子中磺酸基团的热分解没有影响,但对偶氮基团及芳环的氧化分解影响显著。在空气中,ARB的热解更迅速,300℃时可完全氧化为CO2及硝酸盐。而在N2气氛中,加热至300℃时ARB难以完全氧化热解,此时即使再通空气也不易将其完全氧化,而要在更高温度下(500℃)才能快速、彻底氧化成CO2及硝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B 再通 影响 空气 原位 漫反射光谱 酸性红B 氧条件 催化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乙醇喷雾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昊 李宁 +2 位作者 李源 赵梦豪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21-1827,1836,共8页
利用McKenna型平面火焰燃烧器搭建乙醇喷雾燃烧实验台架,研究富氧条件下乙醇喷雾的燃烧特性.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喷雾火焰特征参数和CH*自由基分布特征参数.其中,火焰特征参数包括火焰面积、火焰高度、火焰平均亮度.分析伴流气体O_... 利用McKenna型平面火焰燃烧器搭建乙醇喷雾燃烧实验台架,研究富氧条件下乙醇喷雾的燃烧特性.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喷雾火焰特征参数和CH*自由基分布特征参数.其中,火焰特征参数包括火焰面积、火焰高度、火焰平均亮度.分析伴流气体O_2浓度、伴流气体CO_2浓度、乙醇与雾化N_2质量流量比对喷雾火焰特性及CH*自由基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O_2浓度为21%~55%时,随着O_2浓度的增加,火焰高度和火焰面积均呈降低趋势,而火焰平均亮度呈升高趋势.通过对CH*自由基分布特性的分析发现,O_2浓度越高,燃烧反应区域的分布范围越小,反应强度越大.CO_2浓度对喷雾火焰尺寸与火焰平均亮度的影响与O_2浓度的影响相反,并且CO_2浓度对喷雾火焰平均亮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其对喷雾火焰尺寸的影响.随着乙醇与雾化N_2质量流量比的增加,火焰尺寸及燃烧反应强度均呈显著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条件 喷雾燃烧 图像处理 C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