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热聚法固定指示剂的光纤氧气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姜德生 陈兴 黄俊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281-1286,共6页
采用热聚法将甲叉双丙烯酰胺 (MBBA)聚合并共价交联在硅烷化的玻璃微珠上 ,同时将指示剂Ru(Ⅱ ) 邻啡咯啉配合物物理包埋于聚合物中 ,研制了一种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氧气传感器 .采用NaHSO3 O2 MnSO4体系引发MBBA水溶液热聚合反... 采用热聚法将甲叉双丙烯酰胺 (MBBA)聚合并共价交联在硅烷化的玻璃微珠上 ,同时将指示剂Ru(Ⅱ ) 邻啡咯啉配合物物理包埋于聚合物中 ,研制了一种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氧气传感器 .采用NaHSO3 O2 MnSO4体系引发MBBA水溶液热聚合反应 ,通过确定NaHSO3 ,MnSO4,MBBA和Ru(phen) 3 Cl2 的最佳反应浓度以及玻璃微珠的尺寸 ,优化了聚合反应条件 ,改善了指示剂的固定效果 ,制备了性能较好的传感器探头 .该传感器的检测下限为 5× 10 -6(V/V) ,响应时间为 10s .该传感器连续工作 5 0min ,重复性标准偏差为±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聚法 指示剂 光纤氧气传感器 荧光猝灭 共价交联 物理包理 氧气浓度 环境监测 甲叉双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共烧结极限电流氧气传感器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明军 程迎国 +2 位作者 李慧颖 李凯 武强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99,共3页
利用陶瓷共烧结技术研制了一种极限电流氧气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为一体式结构,制作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无需玻璃封接工艺,就能实现良好的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并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所制得的传感器敏感芯体尺寸为4mm×7 mm,厚... 利用陶瓷共烧结技术研制了一种极限电流氧气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为一体式结构,制作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无需玻璃封接工艺,就能实现良好的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并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所制得的传感器敏感芯体尺寸为4mm×7 mm,厚度仅为0.4 mm,并形成一个厚度约为50μm的内腔室,扩散孔直径约10μm。传感器性能通过实验验证,功耗可以达到1.8 W以下,能够测量体积分数为0%~90%的氧气,响应时间低于10 s,测量误差在0.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传感器 极限电流 陶瓷共烧结 扩散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腔室结构对氧气传感器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程迎国 周明军 +2 位作者 郝玉芳 朱保峰 刘智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0,共2页
介绍了一种制作陶瓷内腔室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制作氧化锆氧气传感器内部的气体腔室,包含极限电流氧气传感器、分压型氧气传感器等,并可以对腔室体积自由控制,屏弃了传统方法利用玻璃封接来实现的工艺步骤。以极限电流氧气传感... 介绍了一种制作陶瓷内腔室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制作氧化锆氧气传感器内部的气体腔室,包含极限电流氧气传感器、分压型氧气传感器等,并可以对腔室体积自由控制,屏弃了传统方法利用玻璃封接来实现的工艺步骤。以极限电流氧气传感器为例,研究了内腔室结构对传感器的性能影响,对提高氧气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可靠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传感器 极限电流 气体内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Fe^(3+)TiO_2薄膜型氧气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巍 王晓磊 +4 位作者 代作海 唐政维 李银国 徐洋 白晨旭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3-446,共4页
讨论了TiO2对氧气的吸附过程及敏感机理,重点分析了掺铁对氧敏特性的影响。设计出了基于TiO2薄膜结构氧气传感器,通过硅工艺制作了Fe3+掺杂的TiO2薄膜型氧气传感器、并在400℃下对传感器的氧敏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氧气传感... 讨论了TiO2对氧气的吸附过程及敏感机理,重点分析了掺铁对氧敏特性的影响。设计出了基于TiO2薄膜结构氧气传感器,通过硅工艺制作了Fe3+掺杂的TiO2薄膜型氧气传感器、并在400℃下对传感器的氧敏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氧气传感器在高温条件下对氧气含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响应,且具有低电阻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FE^3+ 氧气传感器 薄膜气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氧气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俊 姜德生 +1 位作者 王立新 曹于青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6-99,共4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氧气传感器 .采用锁相放大技术 ,通过测定传感器探头的荧光滞后相移来测定氧气的浓度 .该传感器响应时间快 ,抗干扰能力强 ,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
关键词 光纤氧气传感器 锁相放大 相位滞后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电化学氧气传感器寿命测试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秦浩 尤佳 +4 位作者 刘智敏 徐振忠 张巍 祁欣 周明军 《轻工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选取温度、低气压、振动三个应力因素,通过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分析不同应力因素对常温电化学氧气传感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传感器寿命影响较大,当温度由40℃上升为50℃时,传感器寿命便由6个月缩短为3个月;低气压对传感器寿命... 选取温度、低气压、振动三个应力因素,通过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分析不同应力因素对常温电化学氧气传感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传感器寿命影响较大,当温度由40℃上升为50℃时,传感器寿命便由6个月缩短为3个月;低气压对传感器寿命的影响较温度应力弱,当绝对压力由50 k Pa降至10 k Pa,传感器寿命缩短1/3;振动应力对传感器寿命影响极小.因此,研制开发耐高温及耐低气压的低挥发高稳定新型电解液材料将成为常温电化学氧气传感器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气传感器 传感器寿命 加速寿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氢氧反应热的催化氧气传感器 被引量:1
7
作者 谭峰 关亚风 +2 位作者 杨丙成 陈令新 马继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4-96,99,共4页
基于对氢氧反应热的测量 ,设计了1种测量气体中微量氧气含量的传感器 ,它由嵌入反应池的微型薄膜铂电阻 ,氧化锰 -钯催化剂构成 ,铂电阻构成惠斯顿电桥 ;在催化剂作用下 ,氢氧反应放热使反应池内温度升高 ,引起铂电阻值变化 ,使电桥偏... 基于对氢氧反应热的测量 ,设计了1种测量气体中微量氧气含量的传感器 ,它由嵌入反应池的微型薄膜铂电阻 ,氧化锰 -钯催化剂构成 ,铂电阻构成惠斯顿电桥 ;在催化剂作用下 ,氢氧反应放热使反应池内温度升高 ,引起铂电阻值变化 ,使电桥偏移产生响应信号 ;采用直通全消耗微反应池 ,待测氧气可被完全利用 ,使用参比池和恒温装置减小环境温度和湿度波动影响 ;设计的传感器对1~1200×10 -6(w)的氧气呈线性响应 ,定量下限为1×10-6(w) ,90%信号响应时间小于5s;该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响应迅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反应热 催化氧气传感器 氧气 含量测定 惠斯顿电桥 热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电解质氧气传感器抗电极中毒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少臣 郝玉芳 +1 位作者 陈昕 张洪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3-55,59,共4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粒径较小的氧化锆粉体,基于固体电解质成型与烧结工艺.制作出氧传感器,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准动态测试条件下,氧气传感器在测量范围1%~95%,特征电流与氧气体积分数成指数关系,研究了多孔电极中毒机理,提出...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粒径较小的氧化锆粉体,基于固体电解质成型与烧结工艺.制作出氧传感器,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准动态测试条件下,氧气传感器在测量范围1%~95%,特征电流与氧气体积分数成指数关系,研究了多孔电极中毒机理,提出了2种中毒失效模式,研究了添加责金属钯和钌来改善电极抗中毒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传感器 固体电解质 中毒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电流型氧气传感器动态测量与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郝玉芳 李慧颖 +2 位作者 汪洋 王少臣 张洪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114,共3页
根据极限电流型氧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传感器电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给出了准确的计算公式。采用组装的动态气体测量系统,研究了电性能测量方法,实现了对传感器测量误差和响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准确,其响应时间不大于5s,具... 根据极限电流型氧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传感器电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给出了准确的计算公式。采用组装的动态气体测量系统,研究了电性能测量方法,实现了对传感器测量误差和响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准确,其响应时间不大于5s,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传感器 测量 计算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氧气传感器的传感膜制备及弱荧光检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俊 张建标 +1 位作者 姜德生 王立新 《化学传感器》 CAS 2001年第1期25-29,共5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氧气传感器。制备了醋酸纤维素传感膜并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该传感膜均匀、稳定、响应快。采用锁相放大技术,实现了对弱荧光信号的检测。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光纤氧气传感器 传感膜 锁相放大 相位滞后 制备 弱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传感器及其在火电厂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庆柏 厉鹏 《传感器世界》 2001年第9期19-21,共3页
文中阐述了氧气传感器的基本测量原理,介绍了氧气传感器在火电厂的应用,讨论了烟气含氧量的软测量。
关键词 氧气传感器 火电厂 烟气含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氧气传感器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乐峰 丁元元 《中学生物学》 2015年第5期37-40,共4页
用氧气传感器进行实验,直观地观察到单位时间产生氧气量。通过控制外界条件的变化,结合氧气含量的变化值,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不仅节约了课堂的有限时间,对于树立学生的实证意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构建光合作用的概念都有... 用氧气传感器进行实验,直观地观察到单位时间产生氧气量。通过控制外界条件的变化,结合氧气含量的变化值,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不仅节约了课堂的有限时间,对于树立学生的实证意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构建光合作用的概念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光合作用 氧气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铜阳极原电池型氧气传感器
13
作者 董汉鹏 张威 郝一龙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7,共3页
使用活性铜电极作为阳极、以金电极为阴极、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制备了原电池型氧气传感器,并对活性铜电极的制备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实验表明:以电镀铜锌合金为基础,在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液中除去合金中的锌组分,所得到的多孔活... 使用活性铜电极作为阳极、以金电极为阴极、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制备了原电池型氧气传感器,并对活性铜电极的制备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实验表明:以电镀铜锌合金为基础,在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液中除去合金中的锌组分,所得到的多孔活性铜具有较高的活性,所制传感器性能稳定,在氧气体积分数为0~30%的范围内,传感器输出具有较好的线性,以空气条件为零点的传感器,对体积分数为18%的氧气响应时间小于15s.以活性铜为阳极的原电池型氧气传感器不受空气中CO2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原电池 氧气传感器 活性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电流型氧气传感器的压力补偿
14
作者 王伟荣 葛江亚 +1 位作者 蔡红华 魏鸿雁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164,共3页
在氧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对极限电流氧气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气压变化将导致传感器测量值与真实值存在测试误差较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极限电流氧气传感器低压条件下压力补偿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压力补偿后发现,... 在氧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对极限电流氧气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气压变化将导致传感器测量值与真实值存在测试误差较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极限电流氧气传感器低压条件下压力补偿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压力补偿后发现,在15~95 kPa压力范围内,在10%~90%氧气测量范围内,传感器最大测量误差范围由-6%~3%减小至-1%~1%,极大地减小了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为传感器在低压环境中准确测量提供了实验依据,扩大了极限电流传感器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电流 氧气传感器 压力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域型氧气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斌 王超 肖建中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3-1717,共5页
采用流延技术制备了YSZ电解质膜,并在其两面丝网印刷了电极和扩散障,将它们叠层共烧获得了氧气传感器。再将它与在氧化铝基片上丝网印刷铂浆制备的加热器组装获得了传感器器件,并测试了相关性能。加热器温度随输入电压增大而迅速上升,在... 采用流延技术制备了YSZ电解质膜,并在其两面丝网印刷了电极和扩散障,将它们叠层共烧获得了氧气传感器。再将它与在氧化铝基片上丝网印刷铂浆制备的加热器组装获得了传感器器件,并测试了相关性能。加热器温度随输入电压增大而迅速上升,在13 V时可达690℃。通过对传感器在空气中线性电压扫描测试,典型的极限电流平台在输入电压为9 V、11 V和13 V时均被发现,表明它在此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监测21%以下氧气浓度的能力。扫描电压固定在0.7 V,又在这三种工作温度下测试了它对1%~21%范围内不同浓度氧气的响应电流信号。发现传感器可在10 s内快速响应,信号值与氧气浓度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且重复性好,表明它具有快速监测宽域氧气浓度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传感器 宽域型 丝网印刷 极限电流 加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不同类型氧气传感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天鹰 顾伟 +1 位作者 周阳 罗叶辉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4期177-179,共3页
呼吸机作为生命支持的急救类设备在医疗诊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呼吸机的日常使用中,其重要部件氧气传感器的重要性及准确性容易被忽视,直接对医疗工作产生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比较当前市场上电化学氧气传感器、超声波氧气传感器和顺磁... 呼吸机作为生命支持的急救类设备在医疗诊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呼吸机的日常使用中,其重要部件氧气传感器的重要性及准确性容易被忽视,直接对医疗工作产生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比较当前市场上电化学氧气传感器、超声波氧气传感器和顺磁性氧气传感器3种不同类别氧气传感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后发现,电化学氧气传感器技术成熟,采购成本低,广泛适用于临床,但其使用成本高,超声波氧气传感器和顺磁性氧气传感器采购成本高,但基本免维护,但使用成本低。使用者应结合科室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气传感器配置,以提高呼吸机部件的可用性、安全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氧气传感器 电化学 超声波 顺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TiO_3氧气传感器的贵金属催化特性研究
17
作者 李恒喜 曹全喜 +1 位作者 姚娇艳 郭明光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对于SrTiO3氧气传感器,氧离子在材料表面的吸附控制着材料表面电导率的变化,所以吸附和脱附速率决定氧敏材料的响应时间。研究表明,贵金属作为表面催化剂,可加快气体分子的吸附和脱附速率,提高气敏元件的响应特性。该文在SrTiO3的n型掺... 对于SrTiO3氧气传感器,氧离子在材料表面的吸附控制着材料表面电导率的变化,所以吸附和脱附速率决定氧敏材料的响应时间。研究表明,贵金属作为表面催化剂,可加快气体分子的吸附和脱附速率,提高气敏元件的响应特性。该文在SrTiO3的n型掺杂基础上,加入贵金属Pd作为表面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以Pd作为催化剂的样品,其响应时间缩短,接近气体传感器的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传感器 SRTIO3 贵金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温度补偿的高精度矿用氧气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鸿建 唐茂锋 +2 位作者 汪学明 刘炎 盛男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5,共3页
分析了电化学氧气探头的温度影响特性及补偿方法,介绍了具有温度补偿的高精度矿用氧气传感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实验测试过程。该传感器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补偿,在10℃和40℃时的测量误差仅为0.1%,表明温度补偿效果较好。
关键词 矿用氧气传感器 电化学氧气探头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干涉技术的超声波氧气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志浩 《传感器世界》 2014年第1期24-27,共4页
系统依据二元混合气体检测理论采用超声波技术测量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并针对超声波测量过程中渡越时间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自干涉技术的超声波式氧气传感器。本文首先介绍了二元混合气体检测理论,之后详细介绍了超声... 系统依据二元混合气体检测理论采用超声波技术测量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并针对超声波测量过程中渡越时间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自干涉技术的超声波式氧气传感器。本文首先介绍了二元混合气体检测理论,之后详细介绍了超声波自干涉现象产生机理,最后完成了系统中整个自干涉激励,检测电路的设计,其中详细介绍了系统核心EPM1270内的各个模块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完全能够实现对氮,氧混合气体中氧气浓度的实时测量,相比传统的超声波式氧气传感器,该系统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氧气传感器 自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2氧气传感器加热电极漂移分析及改进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树新 刘智敏 +1 位作者 郑伟 周明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7期50-52,共3页
针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传感器加热电极漂移进行分析,其机理印刷烧结的加热电极,内部存在应力,晶体缺陷,颗粒共熔体等不稳定因素,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针对失效机理提出了加热电极过载工作温度老化措施及改进了加热电路,并通过试验验证... 针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传感器加热电极漂移进行分析,其机理印刷烧结的加热电极,内部存在应力,晶体缺陷,颗粒共熔体等不稳定因素,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针对失效机理提出了加热电极过载工作温度老化措施及改进了加热电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措施有效性。8只试验样品通过过载试验,剔除2只不稳定产品,6只样品进入相对稳定期;采用改进后加热电路,6只样品连续通电4个月后,输出稳定。试验结果表明:加热电极过载老化及改进加热电路措施有效,可减少加热电极漂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传感器 加热电极 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