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采空区自燃“三带”微循环理论及漏风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
107
1
作者
杨胜强
徐全
+1 位作者
黄金
褚廷湘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9-773,788,共6页
为掌握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及其自然发火规律,通过唐口煤矿2307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现场温度和气样观测,利用FLUENT软件对采空区漏风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空区自燃是一个氧热微循环过程,当漏风供氧大于氧化耗氧、氧化...
为掌握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及其自然发火规律,通过唐口煤矿2307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现场温度和气样观测,利用FLUENT软件对采空区漏风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空区自燃是一个氧热微循环过程,当漏风供氧大于氧化耗氧、氧化生热大于漏风散热时,氧热微循环可持续进行,直至自燃;得出工作面不同风量下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区域.进风巷侧采空区可能自燃带范围在48.2~98.6m,而回风巷侧采空区可能自燃带范围在24.3~98.6m.经对比分析,得出最有利于采空区防灭火的最佳供风量为1200~1440m3/min,可满足防灭火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燃“三带”
氧热微循环
最佳供风量
原文传递
题名
采空区自燃“三带”微循环理论及漏风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
107
1
作者
杨胜强
徐全
黄金
褚廷湘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9-773,788,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HKLGF200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406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2005CB221503)
文摘
为掌握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及其自然发火规律,通过唐口煤矿2307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现场温度和气样观测,利用FLUENT软件对采空区漏风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空区自燃是一个氧热微循环过程,当漏风供氧大于氧化耗氧、氧化生热大于漏风散热时,氧热微循环可持续进行,直至自燃;得出工作面不同风量下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区域.进风巷侧采空区可能自燃带范围在48.2~98.6m,而回风巷侧采空区可能自燃带范围在24.3~98.6m.经对比分析,得出最有利于采空区防灭火的最佳供风量为1200~1440m3/min,可满足防灭火的需要.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燃“三带”
氧热微循环
最佳供风量
Keywords
goa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Three Zones"; microcirculation of oxygen and thermal; optimum air supply amount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采空区自燃“三带”微循环理论及漏风流场数值模拟
杨胜强
徐全
黄金
褚廷湘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