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临床氧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锡凤 孙维敏 +3 位作者 陈志萍 支秀琴 周敏 崔小川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3期395-396,共2页
目的研究COPD伴SAHS稳定期患者在夜间睡眠状态时吸氧前后的动态血氧饱和度变化规律,并根据此规律给予相适应的氧疗方式,为临床氧疗提供依据,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认知。方法对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 目的研究COPD伴SAHS稳定期患者在夜间睡眠状态时吸氧前后的动态血氧饱和度变化规律,并根据此规律给予相适应的氧疗方式,为临床氧疗提供依据,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认知。方法对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重叠综合症的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研究吸氧前后的夜间睡眠动态血氧饱和度变化规律,并根据此规律给予相对应的氧疗方式。结果重叠综合症患者夜间吸氧与未吸氧有显著差异。结论纠正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夜间缺氧能明显地改善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COPD 临床 氧疗效果 夜间睡眠状态 持续低流量吸 饱和度 重叠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吸氧方法与氧疗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新寨 李跟娥 侯冉 《临床医药实践》 2007年第8期776-778,共3页
关键词 方法 面罩 患者 舒适度 氧疗效果 鼻导管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鼻导管吸氧方式氧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君 李勤 卜源芬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7期61-62,共2页
鼻导管吸氧法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有研究认为,使用单腔鼻导管比双腔鼻导管氧疗效果好。事实上,使用单腔鼻导管患者普遍感到不舒服,甚至不配合治疗;反之,双腔鼻导管则较易为患者所接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临床观察,旨在探讨... 鼻导管吸氧法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有研究认为,使用单腔鼻导管比双腔鼻导管氧疗效果好。事实上,使用单腔鼻导管患者普遍感到不舒服,甚至不配合治疗;反之,双腔鼻导管则较易为患者所接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临床观察,旨在探讨2种鼻导管对氧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鼻导管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导管吸 临床观察 氧疗效果 方式 配合治 参考依据 临床选择 双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种不同吸氧方法氧疗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祝娟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10期1124-1124,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方法 氧疗效果 综合性治 COPD患者 临床效果 老年人健康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面罩给氧与气管内插管给氧在心肺复苏中氧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时兢 谢卫星 +1 位作者 喻立新 许琴芬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气囊-面罩给 气管内插管 心肺复苏 氧疗效果 RESUSCITATION 临床观察 口对口人工呼吸 Pulmonary 胸外按压 心搏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矽肺病人长期家庭氧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朝森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长期家庭 矽肺病人 氧疗效果 病例报道 肺纤维化 呼吸困难 劳动能力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氧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疗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肖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5期102-103,共2页
目的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病人探讨一种疗效确切,易接受的吸氧方法。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将随机选用的90例COPD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单侧鼻塞吸氧,B组采用单侧鼻导管吸氧,C组采用双孔吸氧管吸氧,均与吸氧前,吸氧后2 h... 目的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病人探讨一种疗效确切,易接受的吸氧方法。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将随机选用的90例COPD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单侧鼻塞吸氧,B组采用单侧鼻导管吸氧,C组采用双孔吸氧管吸氧,均与吸氧前,吸氧后2 h,吸氧后6 h分别作动脉血气分析,结合问卷调查,从而详细了解患者的耐受性。结果三种吸氧方法之间的氧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且双孔吸氧管吸氧的方法对鼻咽部无剌激,病人更愿意接受。结论双孔吸氧管吸氧在COPD患者的治疗中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部疾病 耐受性 氧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氧方法与氧疗效果及监测 被引量:7
8
作者 唐志敏 《医学文选》 2001年第1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方法 氧疗效果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鼻咽部给氧对呼吸衰竭危重患者氧疗效果的探讨
9
作者 林瑛 吴婉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5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后鼻咽部给 呼吸衰竭 氧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吸氧方式对昏迷病人氧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周涓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 探讨有效提高昏迷病人动脉血气指标的吸氧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 5 7例采用口咽通气导管同时用鼻导管口腔内吸氧的昏迷病人为观察组 ;另外 5 7例采用鼻导管鼻腔内吸氧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能有效提高昏迷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及血... 目的 探讨有效提高昏迷病人动脉血气指标的吸氧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 5 7例采用口咽通气导管同时用鼻导管口腔内吸氧的昏迷病人为观察组 ;另外 5 7例采用鼻导管鼻腔内吸氧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能有效提高昏迷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 <0 0 5 ,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昏迷病人采用口咽通气导管的同时用鼻导管口腔内吸氧疗效优于传统的鼻腔内吸氧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病人 方式 氧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对人工气道管理病人气道湿化及氧疗效果、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林林 刘莹 石冰心 《全科护理》 2020年第33期4593-4596,共4页
[目的]探究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对人工气道管理病人气道湿化及氧疗效果、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某院进行人工气道治疗的9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 [目的]探究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对人工气道管理病人气道湿化及氧疗效果、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某院进行人工气道治疗的9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吸氧,观察组采用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气道湿化效果、氧疗效果、肺功能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湿化满意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湿化后观察组病人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湿化前(P<0.05),湿化后观察组病人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湿化前(P<0.05),两组病人治疗期间出现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刺激性咳嗽、痰栓、气道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且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气道管理病人采取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病人气道湿化效果、氧疗效果及肺功能水平,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温湿化技术 人工气道管理 气道湿化 氧疗效果 肺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疗湿化液温度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氧疗舒适度和效果影响 被引量:47
12
作者 庄淑梅 王春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9期2294-2296,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接近人体鼻腔温度(30℃~35℃)的湿化液进行加温湿化氧疗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氧疗舒适度和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呼吸系统疾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室温湿化氧疗,试验组病人接受加温湿化氧疗... [目的]探讨使用接近人体鼻腔温度(30℃~35℃)的湿化液进行加温湿化氧疗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氧疗舒适度和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呼吸系统疾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室温湿化氧疗,试验组病人接受加温湿化氧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氧疗舒适度和氧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氧气温度、湿度、鼻咽部感觉、咳嗽程度、咳痰难度、痰量、痰液性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采用加温湿化氧疗较室温湿化氧疗更利于提高病人的氧疗舒适度和氧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 湿化液温度 舒适度 氧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衰竭病人使用不同氧疗装置治疗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新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S1期257-259,共3页
目的:氧疗法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对纠正缺氧、挽救病人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比两种一次性氧气湿化及输送装置对呼吸衰竭病人的氧疗效果,对治疗呼吸衰竭病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今后的研究提供文献数据。方法:选择... 目的:氧疗法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对纠正缺氧、挽救病人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比两种一次性氧气湿化及输送装置对呼吸衰竭病人的氧疗效果,对治疗呼吸衰竭病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今后的研究提供文献数据。方法: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呼吸衰竭病人41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水凝胶,另一组应用希舒宝,对比两组病人吸氧24h后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值,研究两种一次性氧气湿化及输送装置那种氧疗效果更好。结果:使用水凝胶的病人吸氧24h后吸氧有效的是18例,无效的是2例;使用希舒宝的病人吸氧24h后吸氧有效的是15例,无效的是6例。两组研究对象使用两种不同氧疗装置吸氧24h后氧疗效果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凝胶这种一次性氧气湿化及输送装置对呼吸衰竭病人的氧疗效果更好,病人使用此种氧疗装置吸氧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 呼吸衰竭 氧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丘里加热湿化罐给氧对患者气道湿化及氧疗效果和肺功能影响
14
作者 罗贵玲 宋宏 朱虹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文丘里加热湿化罐给氧与传统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吸氧对人工气道管理患者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气道湿化及氧疗效果、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01-2021-01-01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人工气道治疗患者94例... 目的探讨文丘里加热湿化罐给氧与传统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吸氧对人工气道管理患者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气道湿化及氧疗效果、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01-2021-01-01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人工气道治疗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依照等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吸氧,给予观察组患者文丘里加热湿化罐吸氧,对比2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血气指标、肺功能治疗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差异进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湿化过度与湿化不足为1例(2.13%),低于对照组10例(21.28%);观察组湿化满意44例(93.62%),高于对照组29例(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和0.001。气道管理前2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72、0.923和0.925;气道管理后2组患者SaO_(2)、PaO_(2)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5和0.001。2组患者气道管理前肺一氧化碳扩散量(DL-CO)、残余量与总肺容积之比(RV/TLV)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65、0.881和0.775;气道管理后2组患者DL-CO、FEV1/FVC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RV/TLV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和0.001。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气道黏膜损伤、痰栓、刺激性咳嗽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55%、6.38%、2.13%、6.38%,低于对照组的19.15%、23.40%、17.02%、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23、0.014和0.011。结论对人工气道管理患者应用文丘里加热湿化罐给氧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湿化效果,进行更充分的吸痰,提升氧疗效果与肺功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加热湿化罐 人工气道管理 气道湿化 氧疗效果 肺功能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海玉 余正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1151-1151,共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g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防止与延缓COPD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是治疗目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合理氧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期。但由于多种原因可影响氧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g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防止与延缓COPD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是治疗目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合理氧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期。但由于多种原因可影响氧疗效果,我科对COPD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以提高COPD患者氧疗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氧疗效果 护理干预 COPD患者 呼吸系统疾病 综合治 生命质量 合理
原文传递
恒温湿化给氧法在气管切开患者氧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凌华 徐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12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恒温湿化给氧在心脏外科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例心脏外科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例。恒温湿化组给予恒温湿化给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导管法给氧,对2组给氧前,给氧后30、60 min,12、... 目的观察恒温湿化给氧在心脏外科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例心脏外科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例。恒温湿化组给予恒温湿化给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导管法给氧,对2组给氧前,给氧后30、60 min,12、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进行比较,并观察痰痂及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恒温湿化组各时段的PaO2和SpO2均高于对照组,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痰痂的形成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恒温湿化给氧法能更好的提高人工气道患者的氧疗效果,同时减少人工气道患者氧疗时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湿化给 导管给 气管切开 氧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病人巧用双孔鼻氧管氧疗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娟 刘于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4期1032-1032,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病人 氧疗效果 鼻塞 双孔 临床应用效果 头皮针软管 一次性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吸氧装置应用于临床吸氧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翠竹 刘应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24期89-89,共1页
目的探讨YYX型一次性吸氧装置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对照组应用传统吸氧装置,比较2组吸氧舒适度及吸氧装置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吸氧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吸氧装... 目的探讨YYX型一次性吸氧装置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对照组应用传统吸氧装置,比较2组吸氧舒适度及吸氧装置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吸氧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吸氧装置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YX型一次性吸氧装置在有效保证湿化效果的情况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氧装置,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是一种可靠、方便的吸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X型一次性吸装置 传统吸装置 氧疗效果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氧疗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颜彩红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19-62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氧疗效果 护理 呼吸机辅助呼吸 鼻导管吸 慢性肺部疾病 化碳潴留 药物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给氧方式在重症哮喘急诊救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立琴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516-517,522,共3页
目的探讨面罩给氧和鼻导管给氧在重症哮喘急诊救治中的氧疗效果。方法将48例重症哮喘患者在药物综合治疗的同时,随机分为面罩组和鼻导管组,分别给予面罩和鼻导管吸氧方式,观察就诊时、给氧10min、20min、30min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 目的探讨面罩给氧和鼻导管给氧在重症哮喘急诊救治中的氧疗效果。方法将48例重症哮喘患者在药物综合治疗的同时,随机分为面罩组和鼻导管组,分别给予面罩和鼻导管吸氧方式,观察就诊时、给氧10min、20min、30min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静息心率(RHR)、静息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面罩组的氧疗效果明显优于鼻导管组(P<0.01,P<0.05)。结论面罩给氧较鼻导管给氧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的低氧血症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面罩给 鼻导管给 氧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