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白杨素-7-氨基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波谱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晓岚 张守仁 +4 位作者 屈凌波 袁金伟 周亚东 柳乃方 赵玉芬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6,共8页
以5,7-二羟基黄酮和磷酰化氨基酸酯为原料,利用磷酰化反应将磷酰化氨基酸酯引入到白杨素中,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白杨素-7-氨基磷酸酯衍生物.通过DEPT、1H-1H COSY、13C-1HHSQC和13C-1H HMBC等2DNMR核磁共振技术对该化合物的1H、13C NMR谱... 以5,7-二羟基黄酮和磷酰化氨基酸酯为原料,利用磷酰化反应将磷酰化氨基酸酯引入到白杨素中,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白杨素-7-氨基磷酸酯衍生物.通过DEPT、1H-1H COSY、13C-1HHSQC和13C-1H HMBC等2DNMR核磁共振技术对该化合物的1H、13C NMR谱的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并探讨了其ESIMS/MS质谱裂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归属 2D NMR 白杨素 氨基磷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喹啉-4-氨基磷酸酯衍生物的波谱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袁金伟 陈晓岚 +3 位作者 屈凌波 屈智博 卢建莎 赵玉芬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102,共8页
以2-苯基-4-喹啉酮为原料,通过磷酰化反应将磷酰氮芥引入到2-苯基-4-喹啉酮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喹啉-4-氨基磷酸酯衍生物.应用DEPT、1H-1HCOSY、13C-1HHSQC、13C-1HHMBC等2D NMR核磁共振技术,对该化合物的1H、13C NMR谱的信号进行了全归... 以2-苯基-4-喹啉酮为原料,通过磷酰化反应将磷酰氮芥引入到2-苯基-4-喹啉酮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喹啉-4-氨基磷酸酯衍生物.应用DEPT、1H-1HCOSY、13C-1HHSQC、13C-1HHMBC等2D NMR核磁共振技术,对该化合物的1H、13C NMR谱的信号进行了全归属;通过飞行时间质谱(TOF-MS)对这种新型的喹啉-4-氨基磷酸酯衍生物的裂解途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归属 飞行时间质谱 喹啉-4-氨基磷酸酯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α-氨基磷酸酯及其在聚氨酯阻燃泡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立强 张猛 周永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采用微波辅助法,以苯胺、苯甲醛、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在80℃、功率为300 W的条件下反应2 min,生成α-氨基磷酸酯,并将其作为阻燃剂应用在聚氨酯阻燃泡沫材料中。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31P-NMR)、质谱(MS)对α... 采用微波辅助法,以苯胺、苯甲醛、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在80℃、功率为300 W的条件下反应2 min,生成α-氨基磷酸酯,并将其作为阻燃剂应用在聚氨酯阻燃泡沫材料中。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31P-NMR)、质谱(MS)对α-氨基磷酸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失重分析、极限氧指数、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聚氨酯泡沫的热稳定性、阻燃性、机械性能及聚氨酯泡沫孔的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反应方法相比,微波辅助法大大提高了反应的产率,产率高达98%;而且α-氨基磷酸酯能够提高聚氨酯泡沫的热稳定性、阻燃性、压缩强度和聚氨酯泡沫孔的规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α-氨基磷酸酯 聚氨酯 阻燃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1-氨基蒽醌基团的α-氨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路线研究
4
作者 宋伟 徐雪丽 +2 位作者 高伟霞 马兵 张莉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1-氨基蒽醌的α-氨基磷酸酯,两条合成路线分别为分步法和"一锅煮"法,对这两条合成路线的优劣进行了讨论.并且利用核磁、红外光谱、质谱和熔点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1-氨基蒽醌 α-氨基磷酸酯 合成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苯并噻唑基团的α-氨基磷酸酯的合成路线研究
5
作者 徐雪丽 宋伟 高伟霞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0-414,共5页
设计了以3-硝基-4-巯基苯甲酸为底物,经过环合、酯化、还原、氧化和加成等6步反应,合成了14个标题化合物。并且利用熔点、核磁、质谱和红外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苯并噻唑 α-氨基磷酸酯 合成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三氮唑的硫代(或二硫代)氨基磷酸酯类衍生物研究
6
作者 许良忠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合成了7种含三氮唑的硫代(或二硫代)氨基磷酸酯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IR及1HNMR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杀菌、除草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关键词 硫代 氨基磷酸酯 三唑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催化在α-氨基磷酸酯合成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培卫 孟飞飞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6期19-21,共3页
α-氨基膦酸酯作为天然氨基酸的类似物,具有抗肿瘤、抗植物病毒、植物生长调节、除草、杀菌、抑制酶活性、抗氧化及防辐射、破坏生物细胞膜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很多科学家的关注。通常合成的α-氨基膦酸酯都是以外消旋体形式存在的,... α-氨基膦酸酯作为天然氨基酸的类似物,具有抗肿瘤、抗植物病毒、植物生长调节、除草、杀菌、抑制酶活性、抗氧化及防辐射、破坏生物细胞膜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很多科学家的关注。通常合成的α-氨基膦酸酯都是以外消旋体形式存在的,而其生物活性与它的绝对构型有密切关系,所以研究这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不对称合成α-氨基磷酸酯的研究进展,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氨基磷酸酯 不对称 有机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羟基氨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蔡英利 王怀芳 朱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0-685,共6页
以亚磷酸二甲酯和二乙醇胺为原料,通过Atherton-Todd反应合成了双羟基氨基磷酸酯(DMHPA),并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对DMHPA的结构进行表征。以丁烷四羧酸(BTCA)为交联剂,采用轧烘焙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利用红外、电镜、能谱仪(EDS)对棉织... 以亚磷酸二甲酯和二乙醇胺为原料,通过Atherton-Todd反应合成了双羟基氨基磷酸酯(DMHPA),并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对DMHPA的结构进行表征。以丁烷四羧酸(BTCA)为交联剂,采用轧烘焙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利用红外、电镜、能谱仪(EDS)对棉织物表面化学构成和形貌进行分析,利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性能测试(VFT)、热重(TG)对整理棉织物的阻燃性能、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阻燃剂成功整理至棉织物上,整理后棉织物增重22.3%,极限氧指数可达到30.5%,损毁长度从300 mm下降到80 mm,在氮气条件下的残炭率提高到46.4%增加了30.5%,最大热分解速率下降了72.6%,经水洗15次极限氧指数下降到25.1%。结果表明,整理后棉织物有着良好的阻燃性和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羟基氨基磷酸酯 棉织物 阻燃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氨基保护下的α-羟基-γ-氨基磷酸酯的氟化反应
9
作者 卢冬静 何延红 官智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5-349,共5页
比较了不同氨基保护基对α-羟基-γ-氨基磷酸酯亲核氟化反应的影响,以Boc,Ts和Bz保护氨基时未得到预期的氟化产物;以Phth,Fmo和CH3OCO-保护氨基时可得到氟化产物,其中Phth保护氨基的效果最好,氟化产物的收率42%
关键词 氨基保护 氨基磷酸酯 亲核氟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B-降胆甾-3,5-二烯-α-氨基磷酸酯及细胞活性研究
10
作者 陈勇 戚彬彬 +3 位作者 刘志平 黄燕敏 甘春芳 崔建国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1期6-9,共4页
从胆甾醇(1)出发,通过臭氧氧化、羟醛缩合等反应,合成了B-降-3,5-二羟基胆甾-6-醛(2),然后采用一锅法,与不同结构的伯胺及亚磷酸二乙酯合成了8个结构新颖的B-降胆甾-3,5-二烯-α-氨基磷酸酯(3a~3h)。采用IR、NMR及HR-MS等分析手段进行... 从胆甾醇(1)出发,通过臭氧氧化、羟醛缩合等反应,合成了B-降-3,5-二羟基胆甾-6-醛(2),然后采用一锅法,与不同结构的伯胺及亚磷酸二乙酯合成了8个结构新颖的B-降胆甾-3,5-二烯-α-氨基磷酸酯(3a~3h)。采用IR、NMR及HR-MS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3a~3h对人体人肝癌细胞(HEPG2)、人鼻咽癌细胞(CNE-2)及宫颈癌细胞株(HeLa)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甾醇 氨基磷酸酯 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盐引发MMA/氨基树脂磷酸酯共聚物的合成
11
作者 马志领 裴建发 陈明辉 《广东化工》 CAS 2008年第1期22-24,45,共4页
酸性条件下,以硫酸铈(Ⅳ)为引发剂,合成了MMA/氨基树脂磷酸酯(ARP)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与ARP体积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其最佳合成工艺为:V[MMA]︰V[ARP]=4︰8;C[Ce(Ⅳ)]=3.95×10-3 mol/L;反应... 酸性条件下,以硫酸铈(Ⅳ)为引发剂,合成了MMA/氨基树脂磷酸酯(ARP)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与ARP体积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其最佳合成工艺为:V[MMA]︰V[ARP]=4︰8;C[Ce(Ⅳ)]=3.95×10-3 mol/L;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 h。经红外光谱、磷含量测定证明了接枝反应的可行性,热分析结果表明接枝产物比PMMA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铈 氨基树脂磷酸酯 接枝共聚合 MMA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氨基苄基磷酸酯类化合物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高糖损伤的离体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晓庆 刘莹 +3 位作者 吴宁 杨日芳 胡刚 李锦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605-610,共6页
目的研究α-氨基苄基膦酸酯类化合物哌芳安他和定哌安他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高糖诱导离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建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高糖诱导的离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检测... 目的研究α-氨基苄基膦酸酯类化合物哌芳安他和定哌安他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高糖诱导离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建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高糖诱导的离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评价哌芳安他、定哌安他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荧光法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一氧化氮浓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或高糖处理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细胞上清一氧化氮浓度降低(P<0.01),内皮细胞内ICAM-1、VCAM-1和MCP-1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呈上调趋势;与模型组相比,哌芳安他(100和300μmol/L)、定哌安他(10和100μmol/L)处理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哌芳安他(300μmol/L)及定哌安他(100μmol/L)作用最显著。此外,与模型组相比,哌芳安他(300μmol/L)、定哌安他(100μmol/L)处理组细胞上清一氧化氮浓度升高(P<0.05),内皮细胞内VCAM-1和MCP-1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ICAM-1 mRNA表达呈下调的趋势。结论α-氨基苄基磷酸酯类化合物哌芳安他和定哌安他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释放及降低细胞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氨基苄基磷酸酯 哌芳安他 定哌安他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保护 一氧化氮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氨基膦酸酯与N-氯乙酰基甘氨酸乙酯反应机理的研究
13
作者 严波 赖城明 +2 位作者 林少凡 张跃华 陈茹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用MMX分子力学程序以及分子图形学方法对α-氨基膦酸酯与N-氯乙酰基甘氨酸乙酯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此类反应热力学因素不起主要作用,动力学因素起主要作用,取代基空间效应是影响反应历程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分子力学 空间效应 构象 反应历程 α-氨基磷酸酯 N-氯乙酰基甘氨酸乙酯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O-二(β,β′-二叠氮异丙基)-α-对甲苯磺酰氨基-间硝基苄基磷酸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14
作者 叶玲 张锦楠 李奇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96-701,共6页
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2 0 H2 3 N14 O7PS ,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四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 ,这四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每两个分子之间... 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2 0 H2 3 N14 O7PS ,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四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 ,这四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每两个分子之间以一对N—H…O氢键连接 ,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 ,组成二聚体的两个分子侧链局部构象存在明显的差异。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vanderWaals作用力堆积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 O-二(β β′-二叠氮异丙基)-α-对甲苯磺酰氨基-间硝基苄基磷酸酯 MANNICH碱 合成 晶体结构
原文传递
抗癌核苷类似物 被引量:34
15
作者 吴耀文 蒋宇扬 +2 位作者 付华 杨杰 赵玉芬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91-1098,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核苷类抗癌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分别介绍了具有抗癌活性的核苷类似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代谢机理、各种核苷类似物抗癌剂的分类、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IMPDH)抑制剂以及核苷氨基磷酸酯前药的结构与抗癌活性关系 .
关键词 抗癌化疗剂 核苷类似物 IMPDH抑制剂 核苷氨基磷酸酯前药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手性Schiff碱的合成及其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齐传民 张关心 +2 位作者 郭雪峰 王蕴峰 陈许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5-539,共5页
合成了4个手性Schiff碱,探讨了它们与亚磷酸酯的不对称加成,立体选择性对加成反应的影响为:Me<Et<n-Pr<i-Pr,即R的体积效应与立体选择性相一致,合成并分离出了8个新手性(+)或(-)α-(3-莰2’-... 合成了4个手性Schiff碱,探讨了它们与亚磷酸酯的不对称加成,立体选择性对加成反应的影响为:Me<Et<n-Pr<i-Pr,即R的体积效应与立体选择性相一致,合成并分离出了8个新手性(+)或(-)α-(3-莰2’-基脲基)氨基卤苄基膦酸二烃基酯,它们的结构均经过IR,31PNMR,1HNMR等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加成 氨基磷酸酯 SCHIFF碱 手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宏静 方应权 +3 位作者 沈庆坤 尚凡凡 全哲山 张训浩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以冬凌草甲素为原料,丁二酸为连接臂在其C-14位引入氨基磷酸酯及含氮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所有衍生物均经过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进行结构确认,并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人结肠癌HCT-11... 以冬凌草甲素为原料,丁二酸为连接臂在其C-14位引入氨基磷酸酯及含氮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所有衍生物均经过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进行结构确认,并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人结肠癌HCT-116、人肝癌BEL-7402、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抗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增殖作用,其中(1S,4aR,5S,6S,6aR,9S,11aS,11bS,14R)-1,5,6-三羟基-4,4-二甲基-8-亚甲基-7-氧代十二氢-1H-6,11b-(环氧甲酰基)-6a,9-甲基环庚[a]萘-14-基4-(((二乙氧基磷酰基)(苯基)甲基)氨基)-4-氧代丁酸酯表现出最强的抗增殖作用,尤其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最好,其IC_(50)值仅为2.73μmol/L,活性提高约4.61倍,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合成 抗肿瘤 氨基磷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浓度硫酸体系中提取铀的螯合树脂的研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树森 任宇 +3 位作者 勾阳飞 丁海云 王凤菊 宿延涛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借助化学改性手段合成以聚苯乙烯为骨架的氨基磷酸酯(SAPP)螯合树脂,利用红外光谱、比表面积仪等对树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SAPP树脂的耐酸性、对铀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结果表明:溶液酸度接近100g/L(以硫酸计)时,SAPP树脂对铀的吸附容量... 借助化学改性手段合成以聚苯乙烯为骨架的氨基磷酸酯(SAPP)螯合树脂,利用红外光谱、比表面积仪等对树脂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SAPP树脂的耐酸性、对铀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结果表明:溶液酸度接近100g/L(以硫酸计)时,SAPP树脂对铀的吸附容量可保持在110 mg/g(干)以上;在实际的铀矿石浸出液中,SAPP树脂对铀的吸附容量达60mg/g(干);用2mol/L硫酸溶液对负载铀的SAPP树脂进行静态淋洗,铀解吸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磷酸酯 螯合树脂 化学改性 耐酸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氮阻燃剂的合成及其与三聚氰胺氰脲酸盐在PA6中的协效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苗迎彬 李光 +3 位作者 林天峰 彭志汉 金俊弘 江建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3,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磷-氮阻燃剂N,N′-哌嗪四苯氧基氨基磷酸酯(PTPP),将PTPP与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的复合物添加到聚酰胺6(PA6)中,发现复配体系的阻燃性能优于添加单一PTPP或MC的体系。添加8%的PTPP和11%的MC可使PA6的极限氧指数提高到29%... 合成了一种新型磷-氮阻燃剂N,N′-哌嗪四苯氧基氨基磷酸酯(PTPP),将PTPP与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的复合物添加到聚酰胺6(PA6)中,发现复配体系的阻燃性能优于添加单一PTPP或MC的体系。添加8%的PTPP和11%的MC可使PA6的极限氧指数提高到29%,阻燃级别达UL94V-O级。采用热重分析研究了不同组分的热降解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研究了高温氧化后的炭层形态及其组成变化。结果表明,PTPP与MC并用可在气相和凝聚相同时发挥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哌嗪四苯氧基氨基磷酸酯 阻燃剂 合成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聚酰胺 协效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棉产品采用双变性淀粉的上浆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怀义 于艳飞 +1 位作者 续跃平 王媛媛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59,共2页
探讨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在涤棉产品上的上浆效果。介绍了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的性能特点,并将其用于T/C 65/35 13 tex纱的上浆,对其上浆工艺、浆纱质量、织造效果和用浆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 探讨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在涤棉产品上的上浆效果。介绍了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的性能特点,并将其用于T/C 65/35 13 tex纱的上浆,对其上浆工艺、浆纱质量、织造效果和用浆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适宜于涤棉产品上浆,上浆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小浆纱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 浆料配方 浆纱质量 织造效果 浆纱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