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深施用控释肥对机插中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立才 李艳大 +4 位作者 秦战强 黄俊宝 吴罗发 王康军 周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5期839-844,共6页
针对水稻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大、施肥方式不合理及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九香粘’品种为材料,在5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进行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研究了侧深施用控释肥对机插中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对照,采用侧深施用... 针对水稻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大、施肥方式不合理及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九香粘’品种为材料,在5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进行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研究了侧深施用控释肥对机插中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对照,采用侧深施用控释肥处理的水稻茎蘖数显著增多,植株器官干物质重和收获指数均较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提高显著,株高和千粒重差异不明显,侧深施用控释尿素、控释尿素减氮20%和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9.98%、7.53%和8.37%,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34.57%、57.62%和29.02%。处理效果以控释尿素最好,控释复合肥优于常规尿素。机插中稻侧深施用控释肥可改变机插中稻群体质量,促进产量形成,提高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中稻 侧深施肥 控释肥 产量 氮肥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水平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徐银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7-8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肥施用水平下啤酒大麦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啤酒大麦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7号"为材料,设7个施肥处理,分别为:N0P0(对照...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肥施用水平下啤酒大麦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氮肥农学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啤酒大麦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7号"为材料,设7个施肥处理,分别为:N0P0(对照,CK),N 0kg/hm2+P2O5 0kg/hm2;N45P45,N 45kg/hm2+P2O5 45kg/hm2;N90P90,N 90kg/hm2+P2O590kg/hm2;N135P135,N 135kg/hm2+P2O5135kg/hm2;N180P180,N 180kg/hm2+P2O5180kg/hm2;N225P225,N 225kg/hm2+P2O5225kg/hm2;N270P270,N 270kg/hm2+P2O5270kg/hm2,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氮肥农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氮磷施用水平低于135kg/hm2时,啤酒大麦籽粒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氮磷肥施用水平超过135kg/hm2时,籽粒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施肥处理对成穗数和穗粒数总体有显著影响,对千粒质量影响不显著;产量与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株高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表明成穗数和穗粒数对籽粒产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而籽粒饱满度和氮肥农学效率总体降低。氮磷肥施用水平在90~135kg/hm2时,啤酒大麦各项测定指标综合表现较优,籽粒产量较对照增产37%~47%,氮肥农学效率为23.36~27.91kg/kg,蛋白质含量在12.0%~13.0%,饱满度均在92%以上,符合啤酒大麦酿造要求,而且此时纯经济收入也较高,为14 184.8~14 691.1元/hm2。【结论】综合考虑"甘啤7号"高产、优质和氮肥高效利用,推荐该区"甘啤7号"适宜氮磷肥施用量为90~13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氮磷肥水平 氮肥农学效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失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影响
3
作者 黄露颖 陈明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的】控失肥可以减少肥料流失,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控失复合肥,而控失尿素对水稻生产的研究还较少,为探究控失尿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特征、产量、干物质量和氮肥效率等影响。【方法】试验以籼稻杂交稻品种隆8优丝苗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 【目的】控失肥可以减少肥料流失,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控失复合肥,而控失尿素对水稻生产的研究还较少,为探究控失尿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特征、产量、干物质量和氮肥效率等影响。【方法】试验以籼稻杂交稻品种隆8优丝苗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肥处理、不施肥、常规尿素施肥处理和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调查参试水稻品种生育特征、实际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成熟期干物质量和氮肥农学效率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控失尿素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影响较小,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较常规尿素施肥处理增产5.5%,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9.5%,单位面积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提升2.3%以上,增产效果主要来源于均衡的产量结构和良好的干物质积累。同时,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较常规尿素施肥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增加27.9%,可以在相同氮肥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产量。【结论】控失尿素施肥可较常规尿素施肥产量结构均衡,干物质积累增加,增加实际产量,提高氮肥农学效率,控失尿素精确释放周期以及控失尿素最佳使用总量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失肥 产量 氮肥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参数估算滴灌小麦干物质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 被引量:2
4
作者 刁万英 李少昆 +6 位作者 王克如 金秀良 陈兵 王方永 王琼 房林峰 肖春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2-668,共7页
为了解应用遥感技术估测滴灌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可行性,以新春17号、新春6号和新春22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小麦干物质氮肥偏生产力(RDN)和干物质氮肥农学效率(DMAEn)与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小麦RDN和DMAEn... 为了解应用遥感技术估测滴灌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可行性,以新春17号、新春6号和新春22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小麦干物质氮肥偏生产力(RDN)和干物质氮肥农学效率(DMAEn)与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小麦RDN和DMAEn的光谱参数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在分蘖、抽穗和开花期RDN与绿度植被指数和比值植被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拔节和抽穗期DMAEn与土壤调整比值植被指数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光谱参数估算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7.64~33.31,说明利用光谱参数可以有效地估算小麦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评价指标 干氮比 干物质氮肥农学效率 光谱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添加剂NAM对盐渍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孙艳 张士荣 +4 位作者 丁效东 曾路生 丁芳 王玲莉 石元亮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86-91,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肥料中添加NAM抑制剂对盐渍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添加NAM、常规施肥80%添加NAM四个处理。结果表明,添加NAM抑制剂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肥料中添加NAM抑制剂对盐渍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添加NAM、常规施肥80%添加NAM四个处理。结果表明,添加NAM抑制剂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有效降低土壤电导率和p H值。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添加NAM处理的0~10、10~2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90.52%、83.60%;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11.11%、122.22%。添加NAM处理的土壤CEC值高于对照,而ESP值明显低于对照,说明NAM抑制剂可有效影响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NAM抑制剂可提高水稻对全氮、全磷、全钾养分的吸收;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常规施肥并添加NAM处理水稻增产22.39%。肥料减施20%添加NAM处理,其产量与常规施肥处理相当,但却有更高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说明肥料中添加NAM抑制剂可明显提高氮肥利用率,这对节约肥料用量、促进水稻增产和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M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土壤养分 水稻 盐渍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剂NAM对盐渍土壤玉米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国艳春 孙显旻 +4 位作者 曾路生 李旭霖 宋祥云 柳新伟 崔德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5期43-48,共6页
为了提高盐碱土壤中氮肥的利用率,降低硝化作用,减少氮素营养的流失,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处理设置为:不施肥为对照、常规施肥、常规施肥+NAM(长效复合肥添加剂)、常规施肥80%+NAM,研究了不同处理盐渍土壤养分离子及玉米产量的变化。... 为了提高盐碱土壤中氮肥的利用率,降低硝化作用,减少氮素营养的流失,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处理设置为:不施肥为对照、常规施肥、常规施肥+NAM(长效复合肥添加剂)、常规施肥80%+NAM,研究了不同处理盐渍土壤养分离子及玉米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常规施肥+NAM处理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等含量,降低土壤碱化度。增加了土壤CEC(Cation exchange capacty,阳离子交换量)及水溶性盐基离子K^(+)、Ca^(2+)与Mg^(2+)含量。pH变化不明显,电导率有一定下降。玉米产量提高了10.30%,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提高了34.38%。常规施肥80%+NAM处理玉米产量与常规施肥相当,但具有更高的肥料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可推荐在生产实践中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剂NAM 盐碱土壤 玉米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NAM对盐碱地棉花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国艳春 孙显旻 +4 位作者 曾路生 李旭霖 柳新伟 宋祥云 崔德杰 《中国棉花》 2020年第5期27-31,43,共6页
本研究旨在提高盐碱土壤中氮肥的利用率,降低硝化作用,减少氮素营养的流失。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常规施肥+NAM(长效复合肥添加剂)、常规施肥量80%+NAM,研究了不同处理盐渍土壤养分离子及棉花产量的变化。... 本研究旨在提高盐碱土壤中氮肥的利用率,降低硝化作用,减少氮素营养的流失。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常规施肥+NAM(长效复合肥添加剂)、常规施肥量80%+NAM,研究了不同处理盐渍土壤养分离子及棉花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肥料中加入NAM后,与常规施肥比较,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等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碱化度,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及水溶性盐基离子K+、Ca2+与Mg2+含量。pH与电导率变化不明显。棉花产量提高了6.72%,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提高了19.3%。常规施肥量80%+NAM处理的棉花产量与常规施肥相当,但具有更高的肥料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可推荐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NAM 盐碱土壤 棉花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氮素积累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亚静 郭振清 +5 位作者 杨敏 张敏 刘添 李翠平 秦保平 蔡瑞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350,共8页
为探究冀东平原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佳施氮量,在大田选用石优20号和中麦998两个强筋小麦品种,设置施氮量0(N0)、180(N1)和240(N2)kg·hm^-2,研究了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效应。结果表明,小麦花... 为探究冀东平原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佳施氮量,在大田选用石优20号和中麦998两个强筋小麦品种,设置施氮量0(N0)、180(N1)和240(N2)kg·hm^-2,研究了施氮量对强筋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效应。结果表明,小麦花前氮素积累量占成熟期植株地上部总氮素积累量的59%~66%,花后占34%~41%。随施氮量增加,小麦植株花前氮素积累量和转运量均提高,叶是花前氮素积累和转运的主要器官。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营养器官的氮素积累量逐渐下降,籽粒氮素积累量逐渐提高,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高峰与籽粒氮素积累高峰一致,石优20号为花后14~21 d,中麦998为花后7~21 d。施氮量从180 kg·hm^-2增加到240 kg·hm^-2,石优20号和中麦998的产量分别提高了6.10%和7.58%,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68%和3.73%,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降低了25.68%和23.93%。综上所述,促进花前氮素的积累和转运可提高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适当减少施氮量可实现强筋小麦的提质增效。本试验条件下,冀东平原强筋小麦生产的适宜施氮量为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施氮量 氮素积累与转运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杂交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利 余延丰 +7 位作者 游艾青 范先鹏 熊桂云 费震江 刘凯 陈志军 丁亨虎 李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34-1837,共4页
以湖北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两个水稻品种培两优986和培两优3076为材料,研究了其在中氮和较高氮水平下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结果表明,在中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都相对较高,达27%;而在较高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都比较... 以湖北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两个水稻品种培两优986和培两优3076为材料,研究了其在中氮和较高氮水平下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结果表明,在中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都相对较高,达27%;而在较高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都比较低;在两个供氮水平之间氮肥农学效率培两优986没有差异,而培两优3076则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两优3076 培两优986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肥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荐施肥量下控释肥替代普通尿素提高高粱产量和氮肥生产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泽碧 黄娟 +2 位作者 张亚勤 王秋月 周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2,共14页
【目的】高粱生产中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利用效率低,研究适宜重庆地区高粱种植的控释氮肥减施比例,在减少氮肥用量的同时,确保高粱稳产高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方法】田间定位试验于2021、2022年在重庆永川进行,供试高粱品种为晋渝糯... 【目的】高粱生产中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利用效率低,研究适宜重庆地区高粱种植的控释氮肥减施比例,在减少氮肥用量的同时,确保高粱稳产高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方法】田间定位试验于2021、2022年在重庆永川进行,供试高粱品种为晋渝糯3号和金糯粱1号。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CK);习惯尿素施肥量(U,N 180 kg/hm^(2));尿素推荐施用量(U1,减N 20%,N 144 kg/hm^(2));控释氮肥减施氮量20%(C1,N144 kg/hm^(2));控释氮肥减施氮量30%(C2,N 126 kg/hm^(2));控释氮肥减施氮量40%(C3,N 108 kg/hm^(2))。在高粱开花期和成熟期,调查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量,成熟期调查植株和籽粒氮素含量、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开花期和成熟期高粱干物质积累量均以C1和U1处理最高,C1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又显著高于U1。C1处理叶片花前干物质转运量显著高于U。花后干物质积累量C1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U1和C2处理显著高于U处理。C1处理晋渝糯3号和金糯粱1号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较U分别显著提高了11.54%和12.41%。C1处理的高粱产量最高(晋渝糯3号6611 kg/hm^(2),金糯粱1号5690 kg/hm^(2)),较其他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5.40%~18.66%;其次为C2和U1处理,二者的产量均显著高于U和C3处理。各施氮处理的氮肥生理利用率(NPE)差异不显著;减氮处理间氮肥农学利用率(NAE)无显著差异,氮肥偏生产力(NPFP)差异显著,其NAE和NPFP均显著高于习惯施氮处理U;控释肥各减氮处理的NPFP显著高于普通氮肥推荐量处理U1。C1处理较U处理大幅提高了NAE、NPFP和氮肥利用率(NUE),晋渝糯3号分别提高了58.54%、39.61%和59.28%,金糯粱1号分别提高了80.97%、48.30%和63.08%;与U1处理相比,晋渝糯3号的NPFP、NUE分别提高了5.38%和22.19%,金糯粱1号分别提高了5.82%和4.42%。【结论】推荐施氮量下,用控释肥替代普通氮肥增加了高粱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叶片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提升了高粱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可作为西南地区高粱生产的推荐氮肥施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控释氮肥 氮肥用量 干物质积累转运 产量 氮肥农学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氮肥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及氮效率的协同调控效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易媛 苏盛楠 +6 位作者 李福建 徐凯峰 朱新开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郭文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65-1472,共8页
为探讨江苏淮北地区稻茬半冬性小麦节氮增效的可行性,以半冬性小麦徐麦33为材料,研究了稻茬条件下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和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群体生长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提高产量与与氮效率的协同性。结果表明,密度与... 为探讨江苏淮北地区稻茬半冬性小麦节氮增效的可行性,以半冬性小麦徐麦33为材料,研究了稻茬条件下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和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群体生长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提高产量与与氮效率的协同性。结果表明,密度与氮肥施用存在一定的互作补偿作用。当密度由150×10~4株·hm^(-2)增至225×10~4株·hm^(-2)时,在不降低籽粒产量的基础上可减少15%~30%的施氮量,并显著提高氮肥农学效率(NAE)。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产量与NAE、氮素吸收效率(RE)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实现了产量及氮效率同步提升。产量及氮效率的提高与优良的群体结构密切相关,籽粒产量、NAE、RE与孕穗期叶面积指数(LAI)、花后21dLAI、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群体总结实粒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与LAI下降速率呈显著负相关。本试验中,在密度225×10~4株·hm^(-2)、施氮量229.5kg·hm^(-2)、施氮比例为5∶1∶2∶2的组合下小麦籽粒产量、NAE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密度 减施氮肥 产量 氮肥农学效率 群体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减量缓释对夏玉米农艺指标、产量性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许海涛 许波 +5 位作者 王友华 冯晓曦 张军刚 郭海斌 陈书强 王成业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16,共6页
以普通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氮肥减量缓释对夏玉米驻玉216农艺指标、产量性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同量普通氮肥(T2处理)相比,缓释氮肥减量10%、20%时株高增加1.22%~3.32%,穗位高增加6.67%~10.56%,茎粗增加10.27%~15.14%,基部... 以普通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氮肥减量缓释对夏玉米驻玉216农艺指标、产量性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同量普通氮肥(T2处理)相比,缓释氮肥减量10%、20%时株高增加1.22%~3.32%,穗位高增加6.67%~10.56%,茎粗增加10.27%~15.14%,基部茎节间长度增加4.55%~10.23%,地上总干物质量增加1.26%~7.66%,氮素营养总量提高6.89%~12.70%.氮肥减量缓释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无明显影响,但提高了氮肥表观利用效率、氮肥农学效率;减量过度(30%,T6处理)会显著降低玉米地上干物质的积累和氮素营养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玉216 缓释肥 减量缓释 农艺指标 氮肥表观利用效率 氮肥农学效率 地上干物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中旱农区不同品种马铃薯水氮利用效率研究
13
作者 蒲宁 罗珠珠 张耀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6,161,共10页
以12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连续2 a(2022—2023年)设置不施氮(0 kg·hm^(-2))和施氮(180 kg·hm^(-2))2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和水氮效率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马铃薯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种、氮水... 以12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连续2 a(2022—2023年)设置不施氮(0 kg·hm^(-2))和施氮(180 kg·hm^(-2))2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和水氮效率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马铃薯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种、氮水平和品种×氮水平都对晚熟马铃薯产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而氮水平×品种对中熟品种无显著影响。连续2 a供氮条件下中熟品种产量变幅为8289.39~22011.61 kg·hm^(-2),晚熟品种产量变幅为8192.57~20308.58 kg·hm^(-2)。基于2 a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各品种块茎产量,将不同马铃薯品种按照不同氮效率划分为4种类型,即双高型(‘京张薯1号’、‘陇薯20号’、‘青薯9号’、‘陇薯15号’、‘陇薯16号’)、低氮高效型(‘V7’、‘陇薯14号’)、高氮高效型(‘陇薯10号’)和双低型(‘冀张薯12号’、‘希森6号’、‘定薯3号’、‘陇薯22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氮素吸收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4438**,R^(2)=0.4211**),马铃薯产量与块茎含氮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5302**,R^(2)=0.4357**),说明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含氮量越高则其产量越高。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中熟品种‘京张薯1号’(D i=0.90)、晚熟品种‘青薯9号’(D i=0.90)和‘陇薯10号’(D i=0.87)具有较高的综合水氮效率和产量表现,可作为水氮高效品种在陇中旱作区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农学效率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变异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包启平 韩晓日 +3 位作者 殷源 崔志刚 张慧 刘小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1,共6页
分析东北地区春玉米肥料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的变异,研究其变异机制,对提高东北玉米氮肥利用效率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以2010年以来东北地区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的921个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氮肥农学利用效... 分析东北地区春玉米肥料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的变异,研究其变异机制,对提高东北玉米氮肥利用效率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以2010年以来东北地区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的921个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AEN)的变异机制。AEN随着施氮量和Y0/YG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增产量(DY)的增加而增加,随着FN/(1-Y0/YG)的增加而明显减小;PFPN随着Y0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施肥量的情况下随着Y0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YO/FN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Y0代表不施肥的基础产量,YG代表施肥后的目标产量,FN代表施氮量。研究发现,FN和Y0/YG是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两条变异途径,土壤氮素供应强度是影响AEN的主要因素;Y0和FN是氮肥偏生产力的两条变异途径,肥料氮素供给是影响PFPN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基础产量 施氮量 农学氮肥利用效率(AEN) 氮肥偏生产力(PF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分析 被引量:180
15
作者 于飞 施卫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1-1324,共14页
利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研究时间为2004年以来的中文氮肥效应研究相关文献及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三大粮食作物可获得的不施氮肥的基础产量可达到施氮条件下最高产量的67.9%~75.9%;... 利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研究时间为2004年以来的中文氮肥效应研究相关文献及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三大粮食作物可获得的不施氮肥的基础产量可达到施氮条件下最高产量的67.9%~75.9%;根据施氮量与相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水稻、小麦、玉米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为246、250、274kghm-1。近10年我国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有所提高,水稻、小麦、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39.0%、34.8%、29.1%,农学效率分别为12.7、9.2、11.1kgkg-1;氮肥表观利用率较2001—2005年统计结果提高6.8百分点,基本达到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水平(35%)。三大粮食作物的氮肥施用量与氮肥偏生产力的相关性均可以用幂指数方程拟合,且拟合效果均较好,水稻R2=0.8489,小麦R2=0.6575,玉米R2=0.7917,偏生产力是现阶段评价氮肥料效应的适宜指标。综合考虑三大粮食作物的产量要求和氮肥利用率,本研究认为180~240kghm“的施氮量是目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较适宜的施氮量范围。这与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区域大配方与施肥建议》的推荐施氮量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表观利用率 氮肥农学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粮食作物 适宜施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青菜生长及氮素营养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璐璐 金海洋 +3 位作者 王站付 徐春花 丁爱华 林天杰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4期51-56,共6页
以青菜‘五月慢’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青菜生长和氮素营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菜的氮肥当季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为270.0kg/hm2时,青菜产量最高,达到49 535.60 kg/hm2,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4.08%,... 以青菜‘五月慢’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青菜生长和氮素营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菜的氮肥当季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为270.0kg/hm2时,青菜产量最高,达到49 535.60 kg/hm2,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4.08%,能较好地保持较高产量的同时使氮肥当季利用率处在合理的水平.当施氮量达到337.5 kg/hm2时,青菜产量为43081.05 kg/hm2,氮肥当季利用率下降明显,为22.06%.青菜叶片亚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为337.5 kg/hm2时,亚硝酸盐含量达到20 mg/kg,处于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 氮肥当季利用率 氮肥农学效率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稻氮肥减量后移增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从党 龙瑞平 +3 位作者 夏琼梅 邓安凤 朱海平 李贵勇 《中国稻米》 2019年第3期53-56,59,共5页
为了探索减量增效施肥技术,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云南省不同生态稻作区进行了氮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降低和氮肥后移比例的增加,籼稻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粳稻产量均比对照增产3.0%左右;籼稻... 为了探索减量增效施肥技术,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云南省不同生态稻作区进行了氮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降低和氮肥后移比例的增加,籼稻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粳稻产量均比对照增产3.0%左右;籼稻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由7.11kg/kg提高到11.35kg/kg,粳稻由10.10kg/kg提高到19.59kg/kg;有效穗数和群体颖花量随着氮肥用量和基蘖肥比例的降低呈下降趋势,而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总之,采用氮肥减量后移技术可以实现水稻减肥增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减量后移 产量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韦正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桂中双季稻区水稻氮肥施用效应,为当地水稻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不同控释氮肥用量对该地区早稻生长性状、产量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施氮对桂中... 【目的】探讨桂中双季稻区水稻氮肥施用效应,为当地水稻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不同控释氮肥用量对该地区早稻生长性状、产量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施氮对桂中稻区早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地改善水稻的产量结构,与不施氮(N0)相比,两年早稻施氮处理的株高与有效穗数分别平均提高16.07%与28.76%,与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分别平均提高12.54%与1.34%,产量平均提高41.26%,当氮肥施用量〉330kg/ha时,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桂中稻区早稻施氮165~330kg/ha,既能确保水稻高产,又能保证肥料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是桂中地区早稻比较合理的施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释氮肥 生长性状 产量 氮肥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英 刘景辉 +4 位作者 武俊英 米俊珍 孙梦媛 张兰英 冯学颖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7-1197,共11页
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区糜子生产中氮肥种类单一、“一炮轰”等施肥方式造成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当地常规施氮(尿素N120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控释氮肥减量处理探究糜子产量、成熟期氮素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效率对控释氮肥的响应,... 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区糜子生产中氮肥种类单一、“一炮轰”等施肥方式造成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当地常规施氮(尿素N120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控释氮肥减量处理探究糜子产量、成熟期氮素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效率对控释氮肥的响应,分析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建立旱地糜子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轻简栽培技术提供支撑。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重显著提高了糜子产量,两年分别增产3.88%和4.97%,控释氮肥减量20%以下时糜子产量与尿素差异不显著。施用控释氮肥可提高糜子成熟期氮素积累量1.97%~3.21%,增加糜子氮素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0.55%~1.18%,控释氮肥减量20%以上时糜子氮素积累量显著低于尿素全量基施处理。施用控释氮肥提高了糜子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素生理利用率,其中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3.88%~4.14%。与施用尿素相比,等量控释氮肥可显著提高糜子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5.41%~11.80%和4.04%~14.77%。随着控释氮肥减量,糜子田各形态氮素均呈降低趋势,减氮20%以上时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糜子氮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素利用效率指标与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关性最强。综上,施用控释氮肥可显著提高糜子生育中后期土壤供氮能力,促进糜子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进而增加产量并提高经济效益,且在适量减氮20%时并未显著降低糜子产量,因此控释氮肥在糜子生产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及减氮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积累及分配 硝态氮 微生物生物量氮 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和生物复合肥对日光温室番茄品质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俊洋 国艳春 +7 位作者 田素波 王冠杰 林俊凤 王蕾 国家进 李英杰 辛晓菲 王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76,共5页
为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氮素利用率,在减施化肥的情况下研究肥料增效剂聚天门冬氨酸和ETS生物复合肥对设施番茄品质、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早春茬和秋冬茬,设5个处理:不施肥(CK0);常规化肥(CK);化肥+聚天门冬氨酸(T1),氮素为CK... 为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氮素利用率,在减施化肥的情况下研究肥料增效剂聚天门冬氨酸和ETS生物复合肥对设施番茄品质、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早春茬和秋冬茬,设5个处理:不施肥(CK0);常规化肥(CK);化肥+聚天门冬氨酸(T1),氮素为CK的80%;ETS生物复合肥(T2);ETS生物复合肥+聚天门冬氨酸(T3),氮素为T2的80%。结果表明,施用聚天门冬氨酸和ETS生物复合肥可使番茄产量显著提高,营养品质也得到改善,植株各部分干质量增加,番茄植株对氮素吸收能力增强。早春茬和秋冬茬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早春茬T3处理较CK番茄产量平均提高了16.47%,糖酸比提高38.12%,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13.77百分点;T2处理较CK番茄产量提高18.83%,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8.11百分点。综上,使用ETS生物复合肥替代化肥,在氮素减施20%的前提下配施聚天门冬氨酸可有效增加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提高氮肥农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门冬氨酸 生物复合肥 番茄 产量 化肥减施 氮肥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