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电液复合控制系统方向控制阀技术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安维峥 孙钦 +3 位作者 魏娟 左信 张岱峰 岳元龙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3年第1期1-9,43,共10页
方向控制阀是水下电液复合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以方向控制阀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的国际标准对方向控制阀的具体规定,了解方向控制阀的脱锁压力、性能要求、泄漏测试及清洁度要求等;其次分析国外知名厂家生产的方向控... 方向控制阀是水下电液复合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以方向控制阀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的国际标准对方向控制阀的具体规定,了解方向控制阀的脱锁压力、性能要求、泄漏测试及清洁度要求等;其次分析国外知名厂家生产的方向控制阀的设计参数、结构原理及解决方案等,介绍了国外知名特种化学品公司提供的特制液压油;再次总结了国内方向控制阀的技术研究现状;最后结合我国海洋油气田开发迫切需求,提出方向控制阀研制建议,为方向控制阀国产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电液复合控制系统 方向控制 脱锁压力 液压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电液同步系统开闭环复合控制研究
2
作者 孙春耕 谭颖 +1 位作者 段志杰 李骥鹏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22,共6页
针对大流量电液同步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外部扰动等问题,本文先是采用同步分流马达开环液压同步系统,然后针对各执行元件存在加工精度和负载波动等问题导致双缸同步效果不理想,提出采用同步分流马达与电液伺服阀并联的开闭环复合控... 针对大流量电液同步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外部扰动等问题,本文先是采用同步分流马达开环液压同步系统,然后针对各执行元件存在加工精度和负载波动等问题导致双缸同步效果不理想,提出采用同步分流马达与电液伺服阀并联的开闭环复合控制。该闭环控制器采用非线性自抗扰控制(ADRC),利用非线性扩张观测器对外扰动的实时估计,采用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给予补偿,消除跟踪的扰动误差,并与传统PID和模糊PID控制仿真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采用误差反馈的同步控制方式,降低跟踪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DRC比模糊PID响应效率提高了85%,比传统PID响应效率提高了98%,对加入的扰动起着更好的抑制作用并能减小系统的同步误差。基于误差反馈的同步控制策略使双缸的同步误差缩小了56%,极大降低了大流量电液同步系统的控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分流马达 电液系统 误差反馈 自抗扰控制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压力流量复合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郝双晖 石晶合 +2 位作者 郝明晖 宋宝玉 唐梓力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3-1118,共6页
为实现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优化的压力流量复合控制,建立了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流量和压力控制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压力差切换参数的恒压力限流量控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压力流量切换控制方式进行修正。这种复合控制在满足系统稳定性... 为实现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优化的压力流量复合控制,建立了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流量和压力控制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压力差切换参数的恒压力限流量控制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压力流量切换控制方式进行修正。这种复合控制在满足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积分及死区调节,两种控制方式均可使压力流量平稳切换,系统对执行机构及负载参数变化的敏感性降低,系统响应性能得到提高。这些结果证实所提出方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 压力流量复合控制 恒压力限流量控制 压力流量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液复合控制系统功能的浅水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立新 苏锋 +4 位作者 肖仕红 陈斌 梁政 范玉杨 张汝彬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共5页
为掌握水下液控系统浅水测试技术,以常用的电液复合控制系统为基础展开研究。分析电液复合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要求,结合现有标准要求和国内外测试现状,提出浅水测试场需配置的测试系统及其连接方式,明确测试内容,编制测试流... 为掌握水下液控系统浅水测试技术,以常用的电液复合控制系统为基础展开研究。分析电液复合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要求,结合现有标准要求和国内外测试现状,提出浅水测试场需配置的测试系统及其连接方式,明确测试内容,编制测试流程,并阐述具体的测试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国内浅水测试场建设及水下液控系统浅水测试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测试技术 水下生产装备 电液复合控制系统 测试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器人电液速度控制系统的模糊-线性复合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高英杰 王益群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3-166,172,共5页
本文针对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特点,综合运用优化理论和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并联机器人电液速度控制系统的模糊-线性复合控制策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电液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复合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福尚 魏建华 +2 位作者 吴根茂 赵克定 刘庆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9-11,31,共4页
单纯用反馈校正并不能满足仿真转台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对频率响应的要求,本文提出用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方法,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改善系统的频率特性.特别是满足高精度转台对─10°和─90°频宽均有较高要求的特性... 单纯用反馈校正并不能满足仿真转台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对频率响应的要求,本文提出用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方法,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改善系统的频率特性.特别是满足高精度转台对─10°和─90°频宽均有较高要求的特性,效果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 频宽 复合控制 电液位置 电液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PID校正复合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勇 王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11,共4页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具有节能、成本低等优点,然而与传统电液伺服系统相比其性能较差。为提高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在建立泵控缸式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最优状态反馈控制与观测器预估负载干扰前馈控制相结合的...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具有节能、成本低等优点,然而与传统电液伺服系统相比其性能较差。为提高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在建立泵控缸式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最优状态反馈控制与观测器预估负载干扰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并用PID调节器对位置环节进行校正。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动静态性能得到大幅改善。研究成果对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 最优状态反馈 观测器 复合控制 PID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XI电液复合控制的测控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彬 孙卫华 +1 位作者 王若宾 王静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7-199,共3页
设计了电液复合控制系统的测控平台,介绍了电机调速、节流控制、容积控制、电液复合控制和伺服加载的实验原理,提出用虚拟仪器LabVIEW对系统进行测控的新方案,该实验台在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使用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的集成性高、开发性好... 设计了电液复合控制系统的测控平台,介绍了电机调速、节流控制、容积控制、电液复合控制和伺服加载的实验原理,提出用虚拟仪器LabVIEW对系统进行测控的新方案,该实验台在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使用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的集成性高、开发性好,可以自行设计控制律,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测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复合控制 虚拟仪器 PXI测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速度与位置复合控制系统仿真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国来 乔樑 +2 位作者 白桂香 陈伟 何皓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1年第8期23-26,共4页
为减小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液压冲击,提高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和位置精度,采用速度前馈和位置反馈的复合控制策略。该文介绍了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的组成,复合控制的原理;导出包含负载信息的速度前馈量计算模型;设计速度与位置... 为减小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液压冲击,提高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和位置精度,采用速度前馈和位置反馈的复合控制策略。该文介绍了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的组成,复合控制的原理;导出包含负载信息的速度前馈量计算模型;设计速度与位置信号发生器,实现速度前馈控制与位置反馈控制的无扰切换;搭建系统Simulink与AMESim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期望速度、不同的负载下,系统可以很好的跟踪速度和位置给定信号,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 速度位置复合控制 前馈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C与PID复合控制算法的液压缸装配专用设备电液伺服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伟 原思聪 +1 位作者 马新建 江祥奎 《起重运输机械》 2010年第4期55-58,共4页
构建了液压缸装配专用设备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CMAC与PID复合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克服传统PID控制存在的参数很难自整定、系统超调量过大、动态响应速度过慢等问题。仿真分析表明,采用CMAC与PID复合控制算法具有很好的控制... 构建了液压缸装配专用设备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CMAC与PID复合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克服传统PID控制存在的参数很难自整定、系统超调量过大、动态响应速度过慢等问题。仿真分析表明,采用CMAC与PID复合控制算法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减小系统的超调量,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装配专用设备 电液伺服系统 CMAC神经网络 PID控制 复合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输送机电液伺服系统复合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淮妮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36,共4页
分布式输送机电液伺服系统是输送机集成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电液伺服系统在复杂多变工况下输送机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在分布式输送机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上,设计输送机电液伺服系统观测器,提出了融合输送机多节点耦合信息的... 分布式输送机电液伺服系统是输送机集成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电液伺服系统在复杂多变工况下输送机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在分布式输送机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上,设计输送机电液伺服系统观测器,提出了融合输送机多节点耦合信息的复合控制策略,在AMESim和MATLAB联合建模仿真平台上构建了控制策略模型,对高速制动和频繁启停工况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液伺服系统的不稳定性,从而保证输送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机 电液伺服系统 稳定性 观测器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液复合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桂林 李强军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1年第6期228-231,238,共5页
基于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转向、制动、悬挂等系统对控制精度高、响应快速的要求,以某型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采用AMESim与MATLAB软件对其动力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液复合控制进行仿真分析,对制动力进行试验验证... 基于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转向、制动、悬挂等系统对控制精度高、响应快速的要求,以某型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采用AMESim与MATLAB软件对其动力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液复合控制进行仿真分析,对制动力进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液复合控制下,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中液压系统压力及转向力矩存在一定的波动;制动系统中的车速及制动力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悬挂系统中引入半主动控制电液复合控制效果更优;仿真制动力与试验制动力相对误差为2.23%,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该研究为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液复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动力转向系统 制动系统 悬挂系统 电液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C神经网络与PID复合控制在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静 史剑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针对典型电液伺服控制系统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常规PID控制无法满足控制性能要求.文中提出将小脑模型(CMAC)神经网络和PID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经过CMAC神经网络对常规PID控制器的输出不断在线学习,系统能够有效抑制扰动... 针对典型电液伺服控制系统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常规PID控制无法满足控制性能要求.文中提出将小脑模型(CMAC)神经网络和PID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经过CMAC神经网络对常规PID控制器的输出不断在线学习,系统能够有效抑制扰动,并具有实时性好,输出误差小,鲁棒性强等优点.在系统参数变化,外界扰动的影响下,其控制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CMAC神经网络 PID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比例速度系统的前馈模糊复合控制研究
14
作者 郭北涛 王淑莲 于丰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16-318,共3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前馈控制器补偿负载的扰动并在系统的主控制回路上采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精密电液比例调速系统 ,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原理 ,介绍了前馈模糊 -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 ,该控制策略可以取得... 提出了一种采用前馈控制器补偿负载的扰动并在系统的主控制回路上采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精密电液比例调速系统 ,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原理 ,介绍了前馈模糊 -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 ,该控制策略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比例速度控制系统 PID控制 模糊控制 前馈控制 液压控制 前馈模糊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模糊PID复合控制应用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毛尾 纪朱珂 +1 位作者 韦海利 彭熙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99,共5页
针对电液比例伺服系统变流量死区和变流量增益等非线性因素,对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设定合理的控制误差阈值实现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切换,提出了模糊PID复合控制。采用实验方法比较了PID控制、模糊控制和模糊PID... 针对电液比例伺服系统变流量死区和变流量增益等非线性因素,对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设定合理的控制误差阈值实现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切换,提出了模糊PID复合控制。采用实验方法比较了PID控制、模糊控制和模糊PID复合控制下电液比例伺服系统空载和带载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模糊PID复合控制充分发挥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越性能,既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又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比例伺服系统 PID控制 模糊控制 模糊PID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花4-1油田水下复合电液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冒家友 阳建军 王运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流花4-1油田水下生产项目是我国自主开发深水领域的第一个项目,该油田是依托老油田生产的边际油田,老油田所采用的直接电液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因此设计了水下复合电液控制系统并进行了成功应用。该系统在增加了水下电力通讯单... 流花4-1油田水下生产项目是我国自主开发深水领域的第一个项目,该油田是依托老油田生产的边际油田,老油田所采用的直接电液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因此设计了水下复合电液控制系统并进行了成功应用。该系统在增加了水下电力通讯单元和水下控制模块基础上,利用脐带缆技术实现了批量数据传输,使整个系统的水下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了规模化和自动化,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良好的数据反馈性,为流花4-1油田的稳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花4-1油田 复合电液控制系统 水下电力通讯单元 水下控制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水下生产复合电液控制系统电力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意茹 魏澈 +3 位作者 李强 刘国锋 张昊 洪毅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5,共7页
随着回接距离增加,水下生产控制系统面临着低压长距离输电的新挑战。根据二端口网络和均匀传输线理论,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长距离水下生产复合电液控制系统单相交流和直流电力仿真模型。通过与文昌9-2/9-3/10-3项目电力分析报... 随着回接距离增加,水下生产控制系统面临着低压长距离输电的新挑战。根据二端口网络和均匀传输线理论,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长距离水下生产复合电液控制系统单相交流和直流电力仿真模型。通过与文昌9-2/9-3/10-3项目电力分析报告和倒推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弥补了SimulationX水下电力库只能进行单相交流仿真的缺陷。应用本文仿真模型得到了单相交流和直流2种不同供电方式下的建议设计方案,对比了单相交流和直流2种供电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本文所形成的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电力分析建模方法和设计流程,对我国后续类似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水下生产复合电液控制系统 电力分析 二端口网络 均匀传输线理论 电力仿真模型 供电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电液系统动力源的建模与仿真
18
作者 黄飞 许益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127,130,共4页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高能耗问题,设计一种压力-流量负载敏感复合控制动力源,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系统模型,依据实际工业设备工作时对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的控制要求,对系统动力源输出压力和流量进行仿真,验证压力-流量负载敏感复合控制...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高能耗问题,设计一种压力-流量负载敏感复合控制动力源,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系统模型,依据实际工业设备工作时对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的控制要求,对系统动力源输出压力和流量进行仿真,验证压力-流量负载敏感复合控制动力源节能的可行性。这种动力源已应用在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变化大的钢管折弯压力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负载敏感 复合控制动力源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复合电液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侯广信 安维峥 +2 位作者 孙钦 王文祥 洪毅 《石油机械》 2015年第6期40-45,共6页
目前国内外的水下控制系统多采用复合电液控制方案,该方案中各单元参数对项目投资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Simulation X软件建立了水下液压控制系统模型,研究了阀门液压管路闭式连接及开式连接时阀门的打开和关闭时间,分析了水深... 目前国内外的水下控制系统多采用复合电液控制方案,该方案中各单元参数对项目投资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Simulation X软件建立了水下液压控制系统模型,研究了阀门液压管路闭式连接及开式连接时阀门的打开和关闭时间,分析了水深、回接距离、脐带缆液压管径、水下蓄能器容积、蓄能器预充压力及工艺介质操作压力对阀门开启和关闭时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脐带缆液压主回路采用闭式连接条件下,阀门管路采用闭式连接较开式连接有利于阀门更快关闭,对于开式连接可通过设置快速泄放阀来提高阀门关闭速度;较高的阀门外部海水压力和较低的工艺介质操作压力有利于阀门开启;设置水下蓄能器阀门开启响应时间较无蓄能器明显加快,选择较大的脐带缆液压管径和蓄能器容积有利于阀门开启,水下蓄能器预充压力高低应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生产系统 复合电液控制 液压管路 水下阀门 响应时间 液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位置速度复合伺服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34
20
作者 柏艳红 权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50-155,共6页
在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许多实际应用场合,如塑料注塑机、压力机等成型机械,不仅要求较高的位置控制精度,还要求能够控制执行器运动过程的速度,以减小冲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针对电液伺服系统速度/位置复合控制的要求,考虑力负载... 在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许多实际应用场合,如塑料注塑机、压力机等成型机械,不仅要求较高的位置控制精度,还要求能够控制执行器运动过程的速度,以减小冲击,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针对电液伺服系统速度/位置复合控制的要求,考虑力负载对位置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带负载力补偿的速度前馈和位置反馈复合控制策略。导出速度前馈控制量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实际负载大小和给定速度的要求;设计位移和速度给定信号发生器,实现了速度前馈控制和位置反馈控制的无扰切换;采用试验和数据拟合的方法,得出负载力补偿量计算公式。仿真和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实现了速度和位置的同时控制,在不同负载下,对于不同的期望速度,不需要调节控制器参数,无论正向还是反向运行,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位置速度复合控制 前馈控制 负载力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