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中运动疗法联合陆地物理疗法治疗62例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慧 卓燕玲 +1 位作者 田德宽 孙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疗法配合陆地物理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收治的62例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水疗组,每组31例。两组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的同...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疗法配合陆地物理疗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收治的62例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水疗组,每组31例。两组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陆地物理疗法,水疗组通过水中运动疗法及陆地物理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用康复评定及神经电生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水疗组踝关节背屈主动活动度为(7.28±3.06)°、10 m步行速度为(1.27±0.44)m/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5、2.205,P均<0.05)。水疗组步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疗组受损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疗组重用力运动单位电位募集频率百分比、受损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增加百分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水中运动疗法联合陆地物理疗法治疗腓总神经的损伤的方法,比单独陆地物理疗法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运动 腓总神经损伤 康复评定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治疗慢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彭梦思 王一祖 +1 位作者 刘胜锋 王兆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746,共9页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患病率高达84%[1],约2/3的LBP患者在腰痛急性发作后会转化为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并长期受其困扰[2]。随着老龄化加重,体力活动减少等变化,全球腰痛情况愈加严重,2006—...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患病率高达84%[1],约2/3的LBP患者在腰痛急性发作后会转化为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并长期受其困扰[2]。随着老龄化加重,体力活动减少等变化,全球腰痛情况愈加严重,2006—2016年LBP的发病率增长了18%[3]。在慢性肌肉骨骼疾病中,腰痛作为导致残疾的首要原因,常伴随着医疗费用的增加和工作缺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水中运动 慢性腰痛 LBP 医疗费用 急性发作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疗参数水中运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邝凌雲 范雅青 +1 位作者 韩延柏 汪宏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随着水中运动的研究兴起,多项研究证实水中运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究水中运动的作用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响,本文将在不同深度和温度条件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疗效、水中训练作用机制以及训练... 随着水中运动的研究兴起,多项研究证实水中运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究水中运动的作用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响,本文将在不同深度和温度条件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疗效、水中训练作用机制以及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综述。本研究通过查阅数据库如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检索国内外文献并进一步整理分析。研究得出可以通过水中平板步行训练、水中太极、Halliwick“十点程序”运动等水中训练改变水中环境达到增强患侧的肌力、协调性和提高关节活动度、增加平衡能力、加强本体感觉反馈等作用,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针对水中运动的深度,目前多采用胸部剑突、腰部髂嵴、大腿等深度进行运动,与陆地运动相比,在胸部深度时,能量消耗较少可以提高运动时间,减少运动负荷,而在大腿深度时,相较其他深度能量消耗最多,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深度的调整,进一步影响患者运动时平衡等功能,患者的训练难度也随之改变。水中温度多采用26~36℃,适合的水中温度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活力、身体疼痛、认知情况和情绪变化等相关指标都具有积极的效果,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和生活质量。水中运动更大程度地增加患者心输出量,使运动对脑血流的刺激效应和扩张血管作用最大化,改善患者认知情况和步行能力。通过个性化的改变水中环境的深度和温度,可提高水中训练对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和个人幸福感,推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水中训练个性化处方的制定,使脑卒中患者运动疗效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运动 步行 脑卒中 温度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疗法对常见慢性病干预效果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文凡 朱欢 +2 位作者 王康锋 庹艳芳 胡江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通过文献综述法总结水中运动对常见慢性疾病患者的干预治疗效果,为慢性病的水中疗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方案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常见水中治疗方式为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及高强度间歇运动等。相比于陆上运动,水中运动具有运动损伤... 目的:通过文献综述法总结水中运动对常见慢性疾病患者的干预治疗效果,为慢性病的水中疗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方案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常见水中治疗方式为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及高强度间歇运动等。相比于陆上运动,水中运动具有运动损伤风险低、能量消耗高、提高血液循环效率及促进血管舒张等优点。②水中运动对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炎、肥胖、脑卒中等慢性疾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是改善患者病情的有效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水中运动对慢性病的干预治疗作用,建议后续:①围绕疾病的种类、病情的程度等因素,制定评价水中运动疗法干预效果的特异性和针对性评价指标体系。②围绕患者实际需求设计更加多样的水中运动方式,完善水中疗法的运动环境,深入探究水中运动对慢性疾病干预效果的“运动剂量-效应”关系,为水中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精准参考。③围绕不同水温探讨水中疗法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治疗效果,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水中运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慢性疾病 水中运动 运动干预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力量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轶钊 黄力平 +5 位作者 张琳瑛 张玥 徐伟 范金涛 王宏图 周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力量、痉挛程度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初次发病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n=20,年龄41.5±16.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一组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另一组为水疗组,每周进行3...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力量、痉挛程度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初次发病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n=20,年龄41.5±16.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一组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另一组为水疗组,每周进行3—4次水中运动训练,其他时间做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治疗总时间相同,观察4周,水疗共14次。于训练前后评价患侧膝和踝屈伸肌的最大等长收缩(MIVC)肌力、下肢痉挛状况、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改变,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4周训练,水疗组患者踝跖屈时腓肠肌等长收缩力矩显著提高(3.6±0.3 vs 0.6±0.2,P<0.05),患者步行能力(3.5±1.5 vs 2.7±1.2)、下肢运动功能(29.7±3.5 vs 27.8±2.6)及平衡功能评分(11.5±3.3 vs 9.3±2.9)显著提高(P<0.05);在训练前后患者股直肌与腓肠肌痉挛并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短期水中运动训练可以增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患侧踝跖屈肌力,且不强化痉挛,有利于提高患者下肢功能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运动 脑卒中 肌肉力量 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崔尧 贾威 +6 位作者 曾明 丛芳 金龙 司凤山 姚斌 萧敦武 张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277,共15页
目的系统评价水中运动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EDro、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Web of Science、OVID、EBSCO、CMCI、CNKI、Wanfang和VIP数据库,筛选脑卒中... 目的系统评价水中运动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EDro、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Web of Science、OVID、EBSCO、CMCI、CNKI、Wanfang和VIP数据库,筛选脑卒中患者水中运动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项RCTs,共861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水中运动治疗可改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WMD=4.61,95%CI 3.79~5.43,P<0.001)、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成绩(WMD=-1.56,95%CI-3.07^-0.05,P<0.05)、功能性前伸测试成绩(WMD=2.69,95%CI 1.21~4.16,P<0.001)、压力中心移动速度(左右)(WMD=-1.38,95%CI-2.72^-0.05,P<0.05)、压力中心移动速度(前后)(WMD=-1.64,95%CI-3.10^-0.18,P<0.05)、步速(SMD=0.33,95%CI 0.07~0.58,P<0.05)、2分钟步行测试成绩(WMD=12.75,95%CI 4.17~21.34,P<0.01)、功能性步行量表分级(WMD=0.94,95%CI 0.67~1.20,P<0.001)、膝关节伸肌肌力(WMD=4.30,95%CI 1.53~7.07,P<0.01)、膝关节屈肌肌力(WMD=4.80,95%CI 0.29~9.32,P<0.05)和功能独立性测试评分(WMD=6.12,95%CI3.98~8.27,P<0.001),但对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改善作用(WMD=2.92,95%CI-6.74~12.58,P=0.55)。结论水中运动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下肢肌力,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水中运动治疗 平衡 步行 肌力 日常生活活动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疗法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侯晓晖 冯燕青 +3 位作者 潘红玲 武月丹 田晓东 马哲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64-1067,共4页
水中运动疗法是综合康复的一种手段。孤独症儿童接受水中运动疗法,可对社会交往、刻板行为、运动技能学习产生有利影响,其机制可能涉及生理和心理诸多方面。针对孤独症的水中运动疗法包括水中游戏、游泳、水中体适能训练等,疗效评价方... 水中运动疗法是综合康复的一种手段。孤独症儿童接受水中运动疗法,可对社会交往、刻板行为、运动技能学习产生有利影响,其机制可能涉及生理和心理诸多方面。针对孤独症的水中运动疗法包括水中游戏、游泳、水中体适能训练等,疗效评价方法有量表评定和视频观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水中运动疗法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目标动态线谱增强算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郭业才 赵俊渭 +3 位作者 陈华伟 白银生 李桂娟 韩静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6-330,共5页
通常的基于短时自相关的自适应线谱增强器(SABALSE)主要缺点是:输入信噪比低时,抑制高斯噪声性能差。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SABALSE的缺点,我们充分利用高阶累积量抑制高斯噪声的性能和高阶累积量的不同更新算法,提出了基于四阶累积量不同... 通常的基于短时自相关的自适应线谱增强器(SABALSE)主要缺点是:输入信噪比低时,抑制高斯噪声性能差。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SABALSE的缺点,我们充分利用高阶累积量抑制高斯噪声的性能和高阶累积量的不同更新算法,提出了基于四阶累积量不同切片的自适应动态线谱增强新算法,并对其原理、结构进行了剖析。用实测鱼雷线谱数据,对鱼雷与水听器处于不同方位时,水听器接收的线谱进行了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四阶累积量非对角切片的自适应动态线谱增强(NDSCBADLSE)算法抑制高斯噪声、增强动态线谱的能力强于基于对角切片的自适应动态线谱增强(DSCBADLSE)算法,且均强于SABALSE算法。因此,本文的算法可用于提高水下探测系统和水下武器系统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线谱增强器 动态线谱增强算法 水中运动目标 水下探测系统 声呐 水下武器 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治疗对脑性瘫痪儿童青少年运动功能和活动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崔尧 萧敦武 +3 位作者 丁琳 邱服冰 丛芳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92,共14页
目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的理论架构和方法,系统评价水中运动治疗对脑瘫儿童青少年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EDro、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Web of Science、OVID、EBSCO、... 目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的理论架构和方法,系统评价水中运动治疗对脑瘫儿童青少年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EDro、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Web of Science、OVID、EBSCO、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筛选水中运动治疗应用于脑瘫儿童青少年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162例。水中运动治疗能显著改善脑瘫儿童青少年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WMD=6.31,95%CI 2.57~10.06,P<0.001),对日常生活活动和生活质量也有改善作用。结论水中运动治疗有助于改善脑瘫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功能和活动,并可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水中运动治疗 运动功能 活动 生活质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时应用引导式教育对脑性瘫痪的疗效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董继革 张丽 纪树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在水中运动时应用引导式教育训练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 58例可应用引导式教育方法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引导式教育训练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在水中运动时应用引导式教育训练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 58例可应用引导式教育方法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引导式教育训练方法进行水中运动。两组治疗前后徒手肌力评定法对屈髋肌进行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评定下肢髋内收肌群,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评定运动功能。结果实验组GMFM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75.9%肌张力降低1级或以上,优于对照组的44.8%(P<0.05);82.8%肌力提高1级或以上,优于对照组的58.6%(P<0.05)。结论应用引导式教育进行水中运动训练可明显提高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增强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水中运动 引导式教育 粗大运动功能 痉挛 肌力 节律性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潜射巡航导弹水中运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继锋 刘勇志 +1 位作者 黄路炜 蒋兵兵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2,共4页
水下弹道是潜射巡航导弹区别于其它巡航导弹而特有的一段弹道,虽然导弹在水中运动时间很短,但却经历了复杂的环境变化,期间主要受到浪、流的影响。文中根据潜射巡航导弹的运动过程及特点,建立了导弹水中运动模型;以波浪平均理论为基础,... 水下弹道是潜射巡航导弹区别于其它巡航导弹而特有的一段弹道,虽然导弹在水中运动时间很短,但却经历了复杂的环境变化,期间主要受到浪、流的影响。文中根据潜射巡航导弹的运动过程及特点,建立了导弹水中运动模型;以波浪平均理论为基础,根据莫里森方程建立了浪、流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仿真计算了不同航向和海况下导弹运动姿态和质心位移的变化情况,结论可为研究潜射巡航导弹水中弹道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巡航导弹 垂直发射 水中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破片侵彻防护液舱后的水中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元豪 陈长海 +1 位作者 侯海量 朱锡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8,共5页
为探讨破片高速侵彻液舱后的水中运动特性,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立方体破片的侵彻过程进行弹道试验,比较破片垂直和倾斜侵彻液舱后的运动轨迹以及引起的初始冲击波的压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初期,会产生空泡和射流,空泡... 为探讨破片高速侵彻液舱后的水中运动特性,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立方体破片的侵彻过程进行弹道试验,比较破片垂直和倾斜侵彻液舱后的运动轨迹以及引起的初始冲击波的压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初期,会产生空泡和射流,空泡大小和射流强度与破片入水初速有关,而空泡形状和射流方向则受液舱的倾斜角度影响;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后,在水中的运动轨迹会发生偏转,偏转方向与破片入水初速有关,破片初速较大时,运动轨迹向上偏,反之则向下偏;破片垂直或倾斜侵彻液舱时,入射冲击波压力峰值随破片初速的大均相应提高;相同初速条件下,破片垂直侵彻液舱后在水中引起的入射冲击波峰值压力较倾斜侵彻液舱时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侵彻 防护液舱 水中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水中运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琼 王欣欣 +1 位作者 王颖鹏 刘宏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448,共4页
水中运动研究和水疗康复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表面肌电图(s EMG)作为陆上运动研究的有力工具,逐渐被应用于水中运动的研究。水中s EMG的检测多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可局部覆盖防水层或穿干式防水衣隔水。水中运动的肌电活动模式与陆上运动... 水中运动研究和水疗康复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表面肌电图(s EMG)作为陆上运动研究的有力工具,逐渐被应用于水中运动的研究。水中s EMG的检测多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可局部覆盖防水层或穿干式防水衣隔水。水中运动的肌电活动模式与陆上运动不同,肌电幅值与运动速度密切相关。水中s EMG与水中视频分析、水中足底压力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将是水中运动检测和水疗康复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水中运动 水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儿童水中运动康复的健康与功能效益:基于ICD-11和ICF的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婷 丛芳 黄昆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6-1295,共10页
目的 采用ICD-11和ICF的理论架构和编码方法,参照PRISMA指南,对有关残疾儿童参与水中运动康复的健康和功能效益的系统综述进行系统综述。方法 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组合检索方式,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 目的 采用ICD-11和ICF的理论架构和编码方法,参照PRISMA指南,对有关残疾儿童参与水中运动康复的健康和功能效益的系统综述进行系统综述。方法 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组合检索方式,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发表的有关残疾儿童参与水中运动康复的系统综述,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7篇英文系统综述,来自6个国家,包括伊朗、巴西、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波兰;涉及6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 825例参与者;主要来源于儿科物理和作业治疗、物理治疗与康复以及残疾儿童等领域期刊,发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4年至2023年。主要疾病包括智力残疾(唐氏综合征、轻度或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perger综合征)、脑瘫(痉挛性脑瘫、痉挛性四肢瘫)、发育性精神协调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纳入研究的样本中,功能障碍主要涉及意识功能(b110)、睡眠功能(b134)、注意力功能(b140)、记忆功能(b144)、心理运动功能(b147)、高水平认知功能(b164)、活动(d4)、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d7)、社区生活(d910)、娱乐和休闲(d920)等。在身体活动领域,主要存在参与身体活动不足,很少参与水中运动,整体发展水平、身体发育、动作发展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较低。水中运动康复方案主要包括游泳练习,水中抗阻及呼吸训练,水中行走、跑步、跳跃,浅水站立运动,水中有氧活动、力量训练和耐力练习以及水上游戏、水疗项目。水中运动康复的干预强度为低至中等,干预频率为每次15~100 min,每周1~6次,持续6~40周。水中运动康复对残疾儿童的健康与功能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核心肌肉力量,提升平衡与协调功能,提高有氧耐力,增强柔韧性,提升步行速度;降低体质量,优化体质量指数,降低体脂百分比以及腰围和腰高比;提高认知和智力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还可以促进沟通交流活动,减少重复刻板行为,提高游泳运动技能和能力,增加水中身体活动行为。结论 水中运动康复能够改善残疾儿童的身体功能,促进活动与参与,提高整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 儿童 水中运动 康复 水疗 健康 功能效益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水中运动的可行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梅英 王丽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336-2337,共2页
论证孕妇水中运动的可行性,以便开展孕妇水中运动项目。抽取我院650例孕妇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孕妇水中运动意向”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中认为孕妇水中运动有益于孕妇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者占85.90%,有19.29%的孕妇非常愿意参加水中运动,有... 论证孕妇水中运动的可行性,以便开展孕妇水中运动项目。抽取我院650例孕妇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孕妇水中运动意向”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中认为孕妇水中运动有益于孕妇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者占85.90%,有19.29%的孕妇非常愿意参加水中运动,有65.80%认为可以考虑,认为有必要参加孕妇水中运动的占59.80%,认为无必要参加的占1.30%;孕妇对水中运动最担心的问题依次是感染、地面太滑(摔跤)、水温太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水中运动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水中运动康复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继革 张丽 纪树荣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787-789,792,共4页
目的 探讨水中运动疗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骨科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术后除了常规的康复训练还进行水中运动疗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均治疗3个月,术后随访... 目的 探讨水中运动疗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骨科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术后除了常规的康复训练还进行水中运动疗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均治疗3个月,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膝关节伸屈功能、Lysholm评分判断疗效.结果 实验组膝关节伸屈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Lysholm标准评分:实验组训练前为(59.3±2.8)分、训练后为(92.3±6.7)分,对照组训练前为(61.4±3.1)分、训练后为(80.3±5.2)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实验组也好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中加入水中运动可明显减轻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疼痛、膝关节肿胀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康复训练 水中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生理学 被引量:26
17
作者 简坤林 孙学川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1期22-23,共2页
水中运动是在水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的体育运动。由于水的静压力、浮力、阻力以及水的导热性能与陆上运动不同,水中运动将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与陆上运动不同的影响。本文就水中运动时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特点与人体能量代谢规律进行综述。
关键词 水中运动 生理机能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的有效缓解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仝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4-937,共4页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KOA患者62例,采用暗箱信封法,根据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水中运动训练,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KOA患者62例,采用暗箱信封法,根据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水中运动训练,对照组行徒手运动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外展、肌肉力量和膝关节功能水平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外展、肌肉力量和膝关节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均产生积极的变化,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水中运动训练KOA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水中运动 徒手运动训练 关节功能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联合水中运动疗法干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郝重耀 杨发明 齐江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5期1783-1786,共4页
不论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脑卒中60%-80%患者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痉挛,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了沉重的负担[1]。本研究通过观察艾灸联合水中运动疗法干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 不论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脑卒中60%-80%患者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痉挛,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了沉重的负担[1]。本研究通过观察艾灸联合水中运动疗法干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相关指标,评估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运动疗法 脑卒中后偏瘫 痉挛状态 艾灸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脑血管病 常规康复训练 肢体肌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运动对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晓丽 赵梦园 +1 位作者 张一民 马国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5221-5224,共4页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18例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水中运动治疗,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不进行多余的干预。实验前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测量,包括:视...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18例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水中运动治疗,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不进行多余的干预。实验前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测量,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身体成分、腰背肌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实验前两组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后实验组VAS显著下降(P<0.01);各身体成分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体脂率〕变化显著(P<0.05);腰背肌力显著增加,其中腹肌最大肌力提高了36%,背肌肌力增加了199%;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降低显著(P<0.05)。对照组各种指标实验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水中运动对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疾病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可以有效降低疼痛、改善身体成分组成、增强腰腹肌力及减少身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运动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