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力水准监测在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伟 孙立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4,共4页
杭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隧道沿线需穿越较多建筑物,为保证地铁盾构能安全顺利地穿过这些已有的建筑物,选取其中3幢建筑物进行静力水准监测,总结分析建筑物变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 地铁 盾构 静力水准监测 沉降 差异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水准监测系统在既有线路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秋香 王帅 李晓娟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1-24,共4页
静力水准监测系统应用于箱涵穿既有线路工程中,关键在于监测点的布置和预警值的确立,在由拳路下穿沪昆线路施工中,其凭借监测信息有效迅速的反馈,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障了箱涵顶入的信息化施工和既有线路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 静力水准监测 箱涵 既有线路 信息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水准监测系统在地铁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建雄 《经纬天地》 2022年第1期14-16,26,共4页
针对基坑开挖影响地铁车站结构安全的问题,基于静力水准仪建立静力水准监测系统并对其进行精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各个监测点位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施工周期内对车站造成约5mm沉降影响,基坑开挖的前6天,沉降监测点位均未... 针对基坑开挖影响地铁车站结构安全的问题,基于静力水准仪建立静力水准监测系统并对其进行精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各个监测点位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施工周期内对车站造成约5mm沉降影响,基坑开挖的前6天,沉降监测点位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基坑开挖第14天,4个监测点位均发生基坑开挖过程中单日最大变化量;基坑开挖至第35天,监测点沉降变化速率明显降低,直至基坑开挖结束,监测点位未发生明显沉降变化。基于传统二等水准测量对其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点静力水准监测系统精度优于0.3mm,验证了基于静力水准监测系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地铁车站沉降监测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同时解决了传统人工水准测量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水准监测系统 基坑 地铁 沉降 二等水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阁水库静力水准监测坝体的位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峰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5年第9期44-50,共7页
本文以观音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改造为背景,以多年静力水准监测数据为依托,以自然年监测资料为分析基础,采用数据过程线对比法,对监测资料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确定测区内各测点位移的方向和变幅的大小,得出测区整体位移规律,从... 本文以观音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改造为背景,以多年静力水准监测数据为依托,以自然年监测资料为分析基础,采用数据过程线对比法,对监测资料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确定测区内各测点位移的方向和变幅的大小,得出测区整体位移规律,从而对水库的日常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阁水库 静力水准监测系统 坝体位移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海造陆软土区域地面沉降水准监测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广欣 沈玉娜 《矿山测量》 2014年第2期49-51,共3页
地面沉降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巨大危害,软土区域的地面沉降更为明显。文中通过对天津南港工业区填海造陆软土区域地面沉降水准监测的探讨,总结相关工作经验,为保障工程建设安全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关键词 地面沉降 软土区域 水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口大坝液体静力水准监测系统改造及运行情况
6
作者 林勤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2001年第3期49-50,共2页
介绍水口大坝液体静力水准监测系统更新改造方案及实施、运行情况。
关键词 液体静力水准监测系统 自动化 运行 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监测中对静力水准监测系统的运用
7
作者 刘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7期137-139,共3页
地铁工程规模大,功能多,生产建设与运行过程十分复杂。为了有效保障其安全质量,施工单位与运营单位通常会选择配置数字化技术的方法为其“赋能”。当前,正值此类工程高质量建设时期,需要持续增强对数字化技术的配置比例,提高其建设水平... 地铁工程规模大,功能多,生产建设与运行过程十分复杂。为了有效保障其安全质量,施工单位与运营单位通常会选择配置数字化技术的方法为其“赋能”。当前,正值此类工程高质量建设时期,需要持续增强对数字化技术的配置比例,提高其建设水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静力水准监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作业流程、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某工地铁工程,分别对系统设计、系统安装、系统应用等情况进行了具体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监测 静力水准监测系统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平差与静态平差的水准监测网精度分析与研究
8
作者 赵新华 孙江涛 曹继如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第13期161-162,共2页
论文采用动态平差与静态平差的方法对某水准监测网进行数据处理,解算两种不同平差方法下水准点高程的变化量及变化速率,认为在一些长期周期性的水准监测网中采用动态平差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表达监测点的变形信息。
关键词 水准监测 动态平差 静态平差 高程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水准监测系统在牛路岭大坝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符策飞 《大坝与安全》 2006年第5期41-42,共2页
本文介绍了牛路岭大坝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运行情况及监测资料分析。
关键词 牛路岭大坝 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 资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在运营地铁隧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文静 《天津建设科技》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实时获得地铁运营时隧道的变化情况,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以静力水准仪自动化监测在某城市运营地铁隧道下穿洛河段的应用为例,将人工监测数据和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数据在不同季节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的可靠性。研... 为了实时获得地铁运营时隧道的变化情况,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以静力水准仪自动化监测在某城市运营地铁隧道下穿洛河段的应用为例,将人工监测数据和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数据在不同季节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静力自动化水准仪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和可靠性,在地铁隧道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水准监测 自动化 地铁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准监测网的分段速率整体平差 被引量:23
11
作者 江在森 巩守文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整体处理水准监测网多期复测资料的分段速率整体平差法。该法可在统一基准上整体解算各分时段的形变速率,反映出垂直形变场的整体动态变化过程。其平差模型是一种通用的水准网间接平差模型,可包含原有的静态平差和速率... 本文介绍了一种整体处理水准监测网多期复测资料的分段速率整体平差法。该法可在统一基准上整体解算各分时段的形变速率,反映出垂直形变场的整体动态变化过程。其平差模型是一种通用的水准网间接平差模型,可包含原有的静态平差和速率动态平差模型。本文还分析了该模型的有关特点,介绍了在平差计算中解巨型法方程式的算法和编程,并给出了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准监测 分段速率 整体平差
原文传递
北京地面沉降Js型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量程调整及修正值添加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勇 贾三满 +1 位作者 赵波 周毅 《城市地质》 2010年第4期36-39,共4页
本文介绍了Js型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构成。在多年监测的基础上,对该系统在地面沉降监测中量程的调节量、调节方向和调节方法进行了总结,对量程调节后的修正值添加原理、时机选择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JS型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 量程调节 修正值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机器人与精密水准仪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郎强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9年第3期80-82,共3页
通过对大坝变形监测监测成果的整编,分析和预报大坝的变形情况,为判断大坝的安全提供必要信息。
关键词 大坝变形监测 测量机器人观测法 水准沉降监测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水准联合监测技术的特大跨径桥梁控制测量研究
14
作者 孙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5期135-139,145,共6页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跨径为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特大跨海桥梁日益增多,常规的控制网构建方案能否满足如此大尺寸桥梁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逐渐引起了建设行业的重视。本文以台州湾跨海大桥为例,在严格遵循测量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跨径为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特大跨海桥梁日益增多,常规的控制网构建方案能否满足如此大尺寸桥梁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逐渐引起了建设行业的重视。本文以台州湾跨海大桥为例,在严格遵循测量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监测方案,并采用GPS技术及水准测量完成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结果表明,二等GPS控制网最弱边为TZQ5-TZQ6,相对精度为1/505000,控制网反算边长与实测边长的绝对误差在5 mm以内,最大相对误差1/140800,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为±0.29 mm,闭合差为0.5 mm,测量精度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本文所采用的控制网点位布设方法、监测方案及遵循原则等均能为建立特大跨海桥梁高精度控制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跨径桥梁 施工控制测量 GPS-水准联合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冲积层失水溃砂现场处置及地表沉降监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文兵 李超 +1 位作者 张十川 刘大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4,共6页
为解决李粮店煤矿特厚冲积层突发涌水、溃砂造成的地面快速下沉问题,采取井筒紧急填沙、注水的处置措施,持续监测受影响区域的地表沉降,有效地减缓了地表下沉。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特厚冲积层层位的井筒内壁发生涌水、溃砂灾害时,对矿井... 为解决李粮店煤矿特厚冲积层突发涌水、溃砂造成的地面快速下沉问题,采取井筒紧急填沙、注水的处置措施,持续监测受影响区域的地表沉降,有效地减缓了地表下沉。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特厚冲积层层位的井筒内壁发生涌水、溃砂灾害时,对矿井井筒进行充填和水体回灌可以有效地遏制地表沉降;沉降范围以出水点为中心,向四周方向近似呈圆形沉降发展,最大下沉值为2.7 m,沉降面积约为121 853 m^2,周长约为1 455 m;失水地表沉降没有影响到煤矿附近高铁和高速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冲积层 地表沉降 RTK监测 水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昆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照忠 罗志清 魏海霞 《地矿测绘》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昆明市地面沉降日益严重,要想有效扼制地面沉降的速度,必须加大地面沉降的监测力度与提高监测精度。基于昆明市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传统的监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监测工作的要求,建立以3S技术为基础...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昆明市地面沉降日益严重,要想有效扼制地面沉降的速度,必须加大地面沉降的监测力度与提高监测精度。基于昆明市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传统的监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监测工作的要求,建立以3S技术为基础的GIS自动监测系统来获取高精度的地面沉降信息,并对地面沉降进行实时监控,是目前城市沉降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GPS、RS及GIS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以及三者结合的作用,并对利用3种技术整合监测系统开展昆明市地面沉降监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地面沉降 自动监测系统 水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沉降监测技术创新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明 杨兆祥 《林业科技情报》 2017年第4期102-106,112,共6页
随着In SAR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内在的局限性,如时空去相干、大气相位延迟等缺陷逐渐显现。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学者们相继提出了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In SAR)、小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SBAS)、相干目标(CT)等时序In SAR新技术。地表沉... 随着In SAR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内在的局限性,如时空去相干、大气相位延迟等缺陷逐渐显现。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学者们相继提出了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In SAR)、小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SBAS)、相干目标(CT)等时序In SAR新技术。地表沉降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地表标高缓慢降低的地质灾害,是永久性不可补偿的环境和资源损失,其破坏性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发生缓慢,难以明显察觉;二是一旦发生沉降,即使消除了发生沉降的因素,沉降地面也不可能完全复原。由此可见,加强城市地表沉降监测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技术 InSAR监测 水准监测 创新地表沉降 监测技术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地区采空塌陷特征及监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来源 《岩土工程技术》 2011年第6期289-294,共6页
北京地区采空塌陷灾害主要分布于北京西山地区,造成地面的沉降或者陷落,进一步造成地面建筑破坏,公路、铁路、管线等线状工程扭曲损毁,农田、林地损毁,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逐步调整,北京市逐步关停... 北京地区采空塌陷灾害主要分布于北京西山地区,造成地面的沉降或者陷落,进一步造成地面建筑破坏,公路、铁路、管线等线状工程扭曲损毁,农田、林地损毁,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逐步调整,北京市逐步关停了所有小窑及大部分乡镇煤矿,但历史遗留的地下采空仍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介绍了国内外对采空塌陷灾害进行监测的几种技术方法,尝试探讨了适合于北京市西山地区的采空塌陷监测技术方法,为首都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地区 采空塌陷 深孔位移监测 静力水准监测 PS-In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黄河三角洲近期地面沉降监测及诱发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桂卫 黄海军 杜廷芹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年第11期66-68,共3页
针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目前普遍存在的地面沉降问题,通过重复性水准测量,提取近期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表形变信息,以期对该区地面沉降的现状和近期演变特征及原因做出分析。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地面沉降 水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准数据的天津市地面沉降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常明 尹海权 +2 位作者 苏广利 田晓 徐玉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92,共5页
地面不均匀沉降可能对城市的发展与人民的安全造成危害,天津市的地面沉降情况尤为严重。针对该问题,本文收集天津市2005—2012年、2016—2017年水准观测数据,以固定水准点位的沉降量、沉降速率、沉降加速率为状态向量,构建卡尔曼滤波模... 地面不均匀沉降可能对城市的发展与人民的安全造成危害,天津市的地面沉降情况尤为严重。针对该问题,本文收集天津市2005—2012年、2016—2017年水准观测数据,以固定水准点位的沉降量、沉降速率、沉降加速率为状态向量,构建卡尔曼滤波模型,对天津市历年的水准观测数据进行滤波;根据滤波后的结果,本文利用多项式加权内插的方法,以距离、沉降速率、沉降加速率信息确定权值大小,对地面沉降情况进行内插;并以中误差作为精度评定参数,比较多种内插方法的精度。通过对内插结果的试验分析发现,2005—2017年天津市地面累计平均沉降量为394.4775 mm,最大沉降量为1143.5 mm;主要沉降区域为北辰、大港、塘沽等地区,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些区域呈现漏斗式下沉。试验证明本文结合卡尔曼滤波与多项式加权内插的方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地面沉降的时空特征分布情况并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沉降情况进行预测,对天津市的城市发展及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准监测 多项式加权内插 卡尔曼滤波 地面沉降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