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工程对海域水动力影响评估——数值模型解决方案 被引量:13
1
作者 江毓武 方秦华 张珞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263-268,共6页
为评估海洋工程尤其是围海工程对海洋水动力环境及港口淤积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在厦门港建立了成熟的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具有二次精度的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并利用粗细网格共存及多套网格一次剖分的非结构化网格技术模拟和预测了海洋... 为评估海洋工程尤其是围海工程对海洋水动力环境及港口淤积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在厦门港建立了成熟的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具有二次精度的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并利用粗细网格共存及多套网格一次剖分的非结构化网格技术模拟和预测了海洋工程前后水动力环境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嵩屿集装箱港区规划岸线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证明了本模型可以为海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围海工程 厦门港 有限元 数值模型 水动力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万山波浪能试验场泊位间水动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鑫 李大鸣 +2 位作者 李雪临 石建军 韩林生 《海洋技术学报》 2015年第4期69-73,共5页
当前我国近海海域属稀缺资源,波浪能试验场建设须通过合理布局各测试泊位,在保证试验场各泊位可同时正常开展测试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用海面积。拉近试验泊位距离,是减小用海面积的直接手段,但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在试验场场址海域水... 当前我国近海海域属稀缺资源,波浪能试验场建设须通过合理布局各测试泊位,在保证试验场各泊位可同时正常开展测试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用海面积。拉近试验泊位距离,是减小用海面积的直接手段,但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在试验场场址海域水动力环境下,泊位接入测试波浪能装置后,其之间的水动力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大万山波浪能试验场泊位设计为例,介绍一种有效的泊位间水动力影响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自主开发的二维Boussinesq波浪模型,开展水动力影响分析工作,同时引入相对波高比概念,对泊位接入装置后影响距离和影响面积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文中研究得出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判定泊位布局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试验场 泊位布局 水动力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道潮流能提取远场水动力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袁金雄 姚炎明 彭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23-230,237,共9页
以群岛海域典型峡道——龟山水道为例,在验证良好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等效阻力法概化发电机组的近区影响,对不同潮流能提取功率系数条件下的区域远场潮流进行了模拟计算.从水位、流速时空变化及平均潮流能功率密度变化... 以群岛海域典型峡道——龟山水道为例,在验证良好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等效阻力法概化发电机组的近区影响,对不同潮流能提取功率系数条件下的区域远场潮流进行了模拟计算.从水位、流速时空变化及平均潮流能功率密度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峡道潮流能提取对周围海域远场水动力的影响.模拟计算显示,发电机功率系数取0.5时影响比0.3时大,但影响基本局限在5km范围内;2种情况下,周围海域水位的变化都在5cm以内;潮周期内,急流时刻流速影响最大;机群内部及上下游流速都减小,而机群两侧及邻近水道流速会增大;平均功率密度的减小沿机群周围分布,且偏向于优势流方向,同时机群两侧和邻近水道平均功率密度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发电机 阻力法 龟山 潮流能开发 水动力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潮流能提取水动力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袁金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利用CF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水槽水动力模型,并对三种推力系数下放入潮流能发电机后水流流场的变化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以推力系数取0.75为例,从水位和流速变化的角度分析和讨论潮流能提取对水动力的影响,并对三种推力系数下的流速减小进行... 利用CF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水槽水动力模型,并对三种推力系数下放入潮流能发电机后水流流场的变化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以推力系数取0.75为例,从水位和流速变化的角度分析和讨论潮流能提取对水动力的影响,并对三种推力系数下的流速减小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发电机阻碍了水流的运动,发电机附近流速明显下降,同时发电机下游产生明显的尾流效应,发电机周边及尾流外流速明显加快;推力系数越大,流速变化值越大,同时流速恢复得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发电机 FLUENT 潮流能提取 推力系数 水动力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家沙陆域匡围方案及水动力影响研究
5
作者 东培华 邵德钊 马洪亮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1年第1期70-71,101,共3页
本研究结合冷家沙陆域围填条件、原则和需求,论证冷家沙陆域匡围的适宜程度和初步方案,并建立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冷家沙陆域不同匡围方案实施后潮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全面分析围垦方案实施对工程海域自然条件、辐射沙洲区水道-沙洲系统... 本研究结合冷家沙陆域围填条件、原则和需求,论证冷家沙陆域匡围的适宜程度和初步方案,并建立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冷家沙陆域不同匡围方案实施后潮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全面分析围垦方案实施对工程海域自然条件、辐射沙洲区水道-沙洲系统演变以及三沙洪-网仓洪水道稳定性的影响,为陆域匡围方案优选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家沙海域 匡围 潮流数学模型 水动力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不同运用情景对四大家鱼繁殖水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翀 廖文根 +3 位作者 陈大庆 徐天宝 刘绍平 刘建虎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55-61,共7页
三峡工程的修建及其调度运用,改变了库区的水动力条件。四大家鱼的栖息、繁殖也因水文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研究采用Mike11商业软件,基于三峡库区622个河道断面,分天然、三峡水库156m和175m蓄水调控等3种情景,分别模拟了1997-2003... 三峡工程的修建及其调度运用,改变了库区的水动力条件。四大家鱼的栖息、繁殖也因水文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研究采用Mike11商业软件,基于三峡库区622个河道断面,分天然、三峡水库156m和175m蓄水调控等3种情景,分别模拟了1997-2003年库区来水条件下的库区水流状态。在2002-2003年库区云阳断面四大家鱼卵、苗观测基础上,推算了库区2002-2003年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分布,分析了三峡水库运用对产卵场水动力条件影响。在前人对四大家鱼鱼卵水力学特性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三峡水库不同运用情景下四大家鱼卵能否在库区内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的问题。结果表明,三峡水库156m蓄水调控方式对于库区产卵场已经产生影响,主要是5月份涨水流量小于8000m3/s时,家鱼卵在库区没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三峡水库175m蓄水运用方式影响较大,影响时期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前,四大家鱼卵在库区内没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6月中旬后,156m、175m两种运用方式对于重庆产卵场四大家鱼产卵生态水文条件影响较小,四大家鱼卵在库区内有足够的漂程和漂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家鱼 力学模型 鱼卵水动力影响 三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沟湾水动力特征及其对养殖容量影响的研究——观测与模型 被引量:15
7
作者 魏皓 赵亮 +7 位作者 原野 史洁 樊星 刘志宇 王鲁宁 袁承仪 王玉衡 魏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71,共7页
主要介绍了从动力学研究桑沟湾养殖容量的主要思路、方法及结果。研究以精细过程观测为基础,以数值模型为手段,从物理海洋学角度考察养殖海区水动力特征,研究水动力对物质循环的影响、对颗粒态/溶解态营养物质的补充和对养殖生物量的影... 主要介绍了从动力学研究桑沟湾养殖容量的主要思路、方法及结果。研究以精细过程观测为基础,以数值模型为手段,从物理海洋学角度考察养殖海区水动力特征,研究水动力对物质循环的影响、对颗粒态/溶解态营养物质的补充和对养殖生物量的影响,探寻不同养殖模式效果的技术路线;介绍了两个航次设计方案与目的。通过观测发现养殖对水动力垂直结构有很大影响,底层流速最大并滞后表层,发现弱动力条件下海底颗粒物和营养盐无法进入水体上层的事实。据此提出双边界层动力模型,建立一维数值模型进行机制探讨,将养殖阻力三维化建立水动力数值模型,定量给出养殖对水动力和水交换的阻碍;以此驱动三维养殖生态模型,充分考虑养殖对水动力的影响、水动力对生源要素的输运。建立了一个真正的物理-生物过程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的数值模拟和实验表明,贝藻兼养多元养殖是健康、高效养殖的有利措施;桑沟湾在现有养殖模式下,目前已基本达到了它的养殖容量,养殖品种分布不变,减少养殖密度至目前的0.9倍会略微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减少湾口海带养殖密度,会大幅度提高贝藻兼养区的营养盐总量和养殖生物产量,从海带与贝类经济价值对比会有更高的效益。人为提高水动力混合或许是解决湾内营养盐缺乏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容量 水动力影响 精细过程观测 双阻力边界层 物理-生物耦合的养殖生态模型 桑沟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填海工程对天津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仲军 刘爱珍 于可忱 《水道港口》 2012年第4期310-314,共5页
建立了天津海域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使用有限差分的ADI方法对模型进行离散,分别模拟了南港工业区围填海工程前后天津海域的潮流场,通过对比工程前后的潮流特征,分析南港工业区建设对整个天津海域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南... 建立了天津海域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使用有限差分的ADI方法对模型进行离散,分别模拟了南港工业区围填海工程前后天津海域的潮流场,通过对比工程前后的潮流特征,分析南港工业区建设对整个天津海域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南港围填海工程的实施不但对工程内部及其外侧水域产生影响,还对已建的天津港主航道、临港工业区及大沽沙航道、临港产业区及其航道等各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影响 数值模拟 围填海 天津南港工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都澳二期航道建设对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研究
9
作者 乔吉果 叶云 +1 位作者 徐菲菲 龙江平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年第4期74-76,共3页
应用MIKE21建立三都澳海域平面二维潮流模型,对三都澳深水航道建设前后三都澳海域内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三都澳海域连续实测海流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趋势基本符合,说明该模型能较精确地反映该海域工程前后... 应用MIKE21建立三都澳海域平面二维潮流模型,对三都澳深水航道建设前后三都澳海域内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三都澳海域连续实测海流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趋势基本符合,说明该模型能较精确地反映该海域工程前后的潮流场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后流态特征与工程前相比没有大的改变,在航道区域,水流基本沿着航道走向,有利于船舶的前进,流态的改变主要集中在锚地区域。航道和锚地工程实施后,对周围流场影响较大,尤其是锚地工程,会造成周围流速普遍减小,但在航道进出口和锚地两侧流速会有所增加。整体而言,工程实施后横流较小,对船舶停靠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影响 数值模拟 航道、锚地 三都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填海工程对青岛琅琊台湾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同敬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文中采用Deflt3D flow中水深平均的二维浅水波动方程为控制方程,并将其转化为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水流运动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在交错网格上离散水流运动方程,建立一个二维潮流数值模型[1-5]。分别模拟了围填海工程前后琅琊台湾海域附近... 文中采用Deflt3D flow中水深平均的二维浅水波动方程为控制方程,并将其转化为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水流运动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在交错网格上离散水流运动方程,建立一个二维潮流数值模型[1-5]。分别模拟了围填海工程前后琅琊台湾海域附近的潮流场,通过对比工程前后的潮流特征,分析琅琊台港区建设附近海域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琅琊台湾围填海工程的实施对湾内及其外侧水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影响 数值模拟 围填海 琅琊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六泾节点近期水动力形势影响分析及其左岸整治开发初步设想
11
作者 陶晓东 《江苏水利科技》 1997年第2期16-21,共6页
1 前言 长江口是长江的入海口门,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通海沙及江心沙的围垦,附近江面由原来的15.7km缩窄为5.7km,成为一个控制河势的节点,从而把长江河口区由原来的江阴以下移至徐六泾以下。在长江口,由于长江径流和口外潮流这两股强... 1 前言 长江口是长江的入海口门,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通海沙及江心沙的围垦,附近江面由原来的15.7km缩窄为5.7km,成为一个控制河势的节点,从而把长江河口区由原来的江阴以下移至徐六泾以下。在长江口,由于长江径流和口外潮流这两股强大的动力作用,使得沙洲多变,航道不稳。从徐六泾至海口的鸡骨礁,全长14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长江口 水动力影响分析 河口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挡板间水动力相互作用影响的矩形TLD水箱阻尼比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文坤 吴玖荣 孙连杨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81,共11页
利用能量耗散原理,推导了底部安装有多块垂直挡板和左右侧壁对称安装有多组水平挡板的矩形TLD水箱在正弦激励荷载下的线性阻尼比估算公式,通过引入速度势函数修正因子考虑了挡板间水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对矩形水箱的阻尼比计算公式进行... 利用能量耗散原理,推导了底部安装有多块垂直挡板和左右侧壁对称安装有多组水平挡板的矩形TLD水箱在正弦激励荷载下的线性阻尼比估算公式,通过引入速度势函数修正因子考虑了挡板间水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对矩形水箱的阻尼比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将考虑挡板间水动力相互作用影响与否得到的矩形水箱阻尼比计算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挡板间距较小时,挡板间的水动力相互作用对水箱的阻尼比影响较明显,不能忽视,而考虑此因素进行修正后得到的阻尼比与试验值较吻合,具有更高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TLD 能量耗散原理 挡板 线性阻尼比 振动台试验 动力相互作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深水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李杰 侯炜炜 +1 位作者 孙家强 聂利英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209-2213,共5页
以深水高墩连续刚构桥为例,分析水体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验证了水体对深水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容忽视,且内域水是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罕遇地震水平地震反应,验证了桥墩的变截面设计能够实现塑性铰仅出现在墩顶的期望,避免了... 以深水高墩连续刚构桥为例,分析水体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验证了水体对深水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容忽视,且内域水是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罕遇地震水平地震反应,验证了桥墩的变截面设计能够实现塑性铰仅出现在墩顶的期望,避免了塑性铰出现在位于深水区的墩底以及由此导致的震后修复工作困难过大、费用过高的问题;进行了液体黏滞阻尼器参数分析与比选,实现了以较小的经济代价保持桥墩弹性,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刚构桥 水动力影响 塑性铰设置 阻尼器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与两相连浮体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勾莹 滕斌 宁德志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第7期75-80,93,共7页
应用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研究了波浪与 2个相连三维浮体的相互作用问题。计算中考虑了浮体相互间的水动力干涉 ,通过联立各浮体的运动方程以及运动连续条件求得浮体运动量。计算了 2个铰连接漂浮方箱组成的系统 ,同Newman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 应用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研究了波浪与 2个相连三维浮体的相互作用问题。计算中考虑了浮体相互间的水动力干涉 ,通过联立各浮体的运动方程以及运动连续条件求得浮体运动量。计算了 2个铰连接漂浮方箱组成的系统 ,同Newman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当入射波的频率不在系统的自振频率附近时 ,结果与Newman的结果吻合良好 ,在自振频率附近时 ,铰接点处的转角和垂向位移都发生快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积分 水动力影响 运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流域江湖关系变化作用下鄱阳湖水动力及水质特征模拟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杜彦良 周怀东 +3 位作者 彭文启 刘晓波 王世岩 殷淑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4-1284,共11页
鄱阳湖水文情势受流域来水及长江共同影响,近10年流域、长江和鄱阳湖间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了新的水文节律调整,进一步使得湖区水质环境发生变化.对近10年序列(2003—2012年)和1956—2002年序列的多年平均的日水文过程进行对比,分... 鄱阳湖水文情势受流域来水及长江共同影响,近10年流域、长江和鄱阳湖间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了新的水文节律调整,进一步使得湖区水质环境发生变化.对近10年序列(2003—2012年)和1956—2002年序列的多年平均的日水文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了鄱阳湖的流域入流、湖口出流及湖区水位的年内变化过程;近10年鄱阳湖最高水位降低,湖相时间变短,河相时间增长;通过构建鄱阳湖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采用实测2010年湖区水动力及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流域、江湖水文情势变化条件下,湖区的水动力和水质发生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由于4—6月间湖区丰水期滞后13 d,8—10月间枯水期提前21 d,导致TN浓度在两个时间段内分别上升10.6%和12.4%,TP浓度在两期间内分别升高11.7%和13.6%.在8—10月期间,湖区水位下降速率增加,南部与西部的碟型湖提前与主湖区分离,形成相对静水的水塘,加剧了碟型湖的富营养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流域江湖关系变化 二维动力质模型 动力影响模拟 TN和TP
原文传递
A dynamic analysis of water footprint of Jinghe River basin 被引量:2
16
作者 Geng Yanhui Min Qingwen +2 位作者 Cheng Shengkui Wan Xin Yang Yanzhao 《Ecological Economy》 2008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Water footprint in a region is defined as the volume of water need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consumed by the local people, Ecosystem services are a kind of important services, so ecological water us... Water footprint in a region is defined as the volume of water need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consumed by the local people, Ecosystem services are a kind of important services, so ecological water use is one necessary component in water footprint. Water footprint is divided into green water footprint and blue water footprint but the former one is often ignored.In this paper waterJootprint includes blue water needed by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water demand, and green water needed by crops, economic forests, livestock prochtcts, forestlalands and grasslands. The study calculates the footprint of the Jinghe River basin in 1990, 1995, 2000 and 2005 with quarto methods. Results of research show that water footprints reached 164.1 ×10^8m3, 175. 69 ×10^8m3 and 178. 45 ×10^8m3 respectively in 1990, 1995 and 2000 including that of ecological water use, but reached 77.68×10^8m3, 94.24×10^8m3, 92.92×10^8m3 and 111.36 ×10^8m3 respectively excluding that of ecological water use. Green water.footprint is much more than blue water footprint; thereby, green wa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dynamic change of water footprints shows that blue water use increases rapidly and that the ecological water use is occupied by economie and domestic water use. The change also shows that water use is transferred from primary industry to secondary industry In primary industry, it is transferred from crops farming to forestry, and animal agriculture. The factors impelling the change include development anticipation on econonomy; government policies, re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opulation growth, the raise of urbanization level, and structurul change of consumption, low level of waler-saving and poor ability of waste water treatment.With blue water use per unit, green water use per unit, blue water use structure and green water use structure, we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of the six ecologieal function districts of the Jinghe River basin. Futur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may influence on blue water use of District V and District Ⅵ at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At last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effective water resouree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footprint Blue water Green water Dynamic change Influencing factors Jinghe River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sure fluctu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irculating water pump 被引量:12
17
作者 代翠 孔繁余 董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149-155,共7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mpling frequency and time on pressure fluctuations, the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in a circulating water pump. Through comparison of turbul...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mpling frequency and time on pressure fluctuations, the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in a circulating water pump. Through comparison of turbulence models with hydraulic performance experiment, SST k-co model was confirmed to study the rational determination of sampling frequency and time better.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technology was then adopted to process those fluctuating pressure signals obtained. On these ba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 fluctuations acting on the tongue were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aliasing errors decrease at higher sampling frequency of 17 640 Hz, but not at a lower sampling frequency of 1 764 Hz. Correspondingly, an output frequency range ten-times wider is obtained at 17 640 Hz. Compared with 8R, when the sampling time is shorter, the amplitudes may be overvalued, and the frequencies and amplitudes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 can not be well predicted. The frequencies at the tongue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values calculated by formula and the frequency compositions less than the blade passing frequency are accurately predi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ting water pump turbulence model sampling frequency sampling time pressure fluct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Local Settlement for High-Speed Railway Infrastructure 被引量:5
18
作者 Gaoliang Kang 《Engineering》 SCIE EI 2016年第3期374-379,共6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impact factors of the local settlement and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high- speed railway lines.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is the direct cause of differ- 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impact factors of the local settlement and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high- speed railway lines.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is the direct cause of differ- ential settlement. Based on the study of ballastless track additional load and of vehicle, track, and bridge dynamic responses under different differential settlements, a control standard of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during operation is proposed preliminar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settlement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Additional load of ballastless track Vehicle and track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作用下太湖改性沉积物对藻体絮凝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国锋 范成新 +2 位作者 钟继承 白秀玲 尹洪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7,共6页
以壳聚糖改性的太湖原位沉积物为分散介质,应用Y-型再悬浮发生装置,通过定量模拟太湖常见的中等级别风情,研究再悬浮作用下,改性沉积物对蓝藻水华的絮凝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在黏土加入量为0.2 g.L-1,壳聚糖分别为0.100和0.150g.L-1,其蓝... 以壳聚糖改性的太湖原位沉积物为分散介质,应用Y-型再悬浮发生装置,通过定量模拟太湖常见的中等级别风情,研究再悬浮作用下,改性沉积物对蓝藻水华的絮凝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在黏土加入量为0.2 g.L-1,壳聚糖分别为0.100和0.150g.L-1,其蓝藻的去除率分别为93.55%和99.19%;在静止30 min后,壳聚糖加入量为0.15 g.L-1时,水体的浊度去除率达到78.60%;静止8 h后,水体的浊度去除率达到93.88%.同时,短期内壳聚糖的加入对水体中PO43--P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初步结果表明,在中风风情下,壳聚糖的加入量为0.15 g.L-1时,能更有效地去除蓝藻.表明利用壳聚糖改性沉积物来絮凝沉降太湖水华藻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比研究表明,引入水动力强度和水柱高度定量模拟方法,在确定壳聚糖投加量絮凝除藻中,具有明显的方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沉积物 壳聚糖 絮凝作用 藻体去除 水动力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