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分级研究
1
作者 张永娥 张国军 +9 位作者 刘艳萍 马文涛 王立明 魏小燕 殷小琳 张晓明 魏商 王霄 陶清瑞 付建宁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分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分级,有助于规范和指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分类管理。通过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2017—2021年已验收的21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指标,分析其水土流失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等,结合... 分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分级,有助于规范和指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分类管理。通过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2017—2021年已验收的21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指标,分析其水土流失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等,结合专家咨询论证,进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分级。结果显示:露天煤矿的扰动地表面积、永久弃渣量、土石方挖填总量较大;农林开发工程的扰动地表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建设总工期和水土保持投资较小;其他电力工程(光伏项目)扰动地表面积最大,但永久弃渣量、土石方挖填总量等都较小;指标单元化后,露天煤矿单位面积的永久弃渣量、土石方挖填总量仍较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分级后划分为重度影响类、中度影响类、轻度影响类3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特征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水土保持设计
2
作者 余德琼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1期153-155,共3页
基于风电场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水土流失特征分析,以探寻最为有效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案,实现风电工程绿色文明施工的目的。因此,在风电场工程建设过程中,基于外业调查资料,结合风电场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行水土流失特征的分析,确... 基于风电场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水土流失特征分析,以探寻最为有效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案,实现风电工程绿色文明施工的目的。因此,在风电场工程建设过程中,基于外业调查资料,结合风电场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行水土流失特征的分析,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以进行水土保持的针对性设计,实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工程 水土流失特征 水土保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坡地果草种植模式的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卢喜平 史东梅 +1 位作者 吕刚 蒋光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5,共5页
紫色土坡耕地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土地资源。以研究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为基础,以紫色土坡地示范推广的果草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野外定点监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短历时、高强度降雨对紫色土坡地的产... 紫色土坡耕地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土地资源。以研究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为基础,以紫色土坡地示范推广的果草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野外定点监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短历时、高强度降雨对紫色土坡地的产流产沙影响最强烈,降雨历时与产流产沙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而雨强参数与产流产沙则存在明显的正相关;(2 )在降雨特征参数中,平均雨强是反映紫色土坡地径流系数、泥沙量和径流含沙量的最好特征参数,I3 0 则能最好的反映紫色土坡地径流量的变化;(3)在不同降雨强度下,果草模式对产流量、径流系数、产沙量和径流含沙量都有非常明显的减少或降低作用,特别在低强度降雨时,其减水减沙效应更明显,种植年限对其效应也有影响;(4)在短历时、高强度典型次降雨情况下,果草模式具有明显延迟产流时间和延缓产流过程的作用;(5 )果草模式降低了紫色土降雨前后表土养分的衰减,减少了表土养分的流失;(6 )果草模式对速效养分的流失具有较好的减弱作用,因而其对保持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坡地 特征研究 种植模式 径流含沙量 产流产沙 水土流失特征 降雨强度 特征参数 径流系数 土地生产力 土地资源 三峡库区 示范推广 监测研究 研究结果 降雨历时 降低作用 种植年限 减水减沙 产流过程 速效养分 短历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度条件下的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丛鑫 边振 +7 位作者 薛春珂 孙晶辉 陈振江 蒋国民 徐征和 徐晶 王毅 王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近年来随着生产建设项目的扩增,济南市南部山区水土流失显著加剧。为保护济南泉水的重要补给区,亟需对南部山区水土流失特征及其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济南市水文局济西水土保持监测实验站径流小区产流产沙数据,结合降雨、... 近年来随着生产建设项目的扩增,济南市南部山区水土流失显著加剧。为保护济南泉水的重要补给区,亟需对南部山区水土流失特征及其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济南市水文局济西水土保持监测实验站径流小区产流产沙数据,结合降雨、土壤和植被因素,对不同坡度下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径流深和土壤侵蚀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出现在2025°坡面;(2)不同坡度径流深均值与平均雨强具有明显相关性,径流深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侵蚀量除与降雨特征有关外,同时受地表植被与土壤特征影响明显,土壤侵蚀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坡面植物措施,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小区 坡度 水土流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特征与还林还草措施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三保 郑妍 马彦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55-57,共3页
黄土丘陵区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总面积中占到 34.81%。而该区在年输入黄河泥沙的总量中占到 74 % ,可以看出黄土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本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整个黄土高原以至赖以黄河维生的两岸... 黄土丘陵区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总面积中占到 34.81%。而该区在年输入黄河泥沙的总量中占到 74 % ,可以看出黄土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本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整个黄土高原以至赖以黄河维生的两岸人民工农业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特征 植被演替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师意 粱彬 关碧珠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302,共10页
用人工断面法和流量堰法测流,高密度采集水样,在室内用称重法测得水体含沙量,对大龙洞地下河出口及其邻近地表河、地下河上游地表河段进行同步输沙特征监测,以为拟建的大龙洞水库泥沙淤积评价提供依据。两个水文年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地... 用人工断面法和流量堰法测流,高密度采集水样,在室内用称重法测得水体含沙量,对大龙洞地下河出口及其邻近地表河、地下河上游地表河段进行同步输沙特征监测,以为拟建的大龙洞水库泥沙淤积评价提供依据。两个水文年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地下河与地表河输沙率呈同步变化特征,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分别为37.26~58.33t/km2·a和56.82~76.80t/km2·a,最大日平均输沙率分别为540mg/L和890mg/L,说明地下河空间以大型岩溶管道为主,连通性好,系统水力坡度大,对泥沙输出和减轻地下空间淤积有利。最大日平均输沙率均与最大流量峰值对应,说明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暴雨期间。选择流域内三种典型生态环境类型,进行原位水土流失观测,获得场雨产流过程和坡面流输沙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三种类型的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为65.35~884.78t/km2·a,暴雨期间准森林类最大瞬时输沙率为2926mg/L。在此基础上,估算得到在建库条件下50年总淤积量不超过地下库容的10%,说明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库淤积程度并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水土流失观测 水土流失特征 水库淤积 大龙洞地下河流域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道212线陇南段沿线水土流失特征与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重存 任非凡 梁收运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5-18,共4页
研究了国道212线陇南段沿线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泥石流侵蚀强度远大于土壤侵蚀强度;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育最重要的外动力条件。水土流失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处理好公路建设与沿线泥石流防治的... 研究了国道212线陇南段沿线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泥石流侵蚀强度远大于土壤侵蚀强度;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育最重要的外动力条件。水土流失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处理好公路建设与沿线泥石流防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特征 泥石流防治 公路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水土流失特征及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强 任洪玉 +1 位作者 余景武 赵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4,共5页
洞庭湖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根据湖南、湖北2省统计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洞庭湖区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强度、水土流失可能产生的影响,总结了湖南、湖北2省近年来所采取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提... 洞庭湖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根据湖南、湖北2省统计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洞庭湖区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强度、水土流失可能产生的影响,总结了湖南、湖北2省近年来所采取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提出了洞庭湖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根据区域特点和地貌特征划分了丘岗区和平原区2个防治分区,针对每个分区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进一步按照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计算了相应工程量。分区规划和分区治理对防治洞庭湖区水土流失非常重要,对促进洞庭湖区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强调应做好洞庭湖流域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水土流失特征 综合防治 丘岗区 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大别山区水土流失特征及其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史志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2,共4页
皖西大别山区是我国典型的集山区、库区、多省交界区、水土流失严重区、贫困区于一体的革命老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危害。提出了要抓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贫... 皖西大别山区是我国典型的集山区、库区、多省交界区、水土流失严重区、贫困区于一体的革命老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危害。提出了要抓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扶持开发工作的机遇,编制高水准的皖西大别山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整合资金,加快大别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依法防治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积极开展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防治技术研究,提高水土保持科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大别山区 水土流失特征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弃渣场水土流失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凯 《山西交通科技》 2017年第2期72-75,共4页
高速公路弃渣场往往缺乏治理,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以榆次龙白至祁县城赵高速公路沿线弃渣场为研究对象,在弃渣场布设实验小区,采集土壤进行土壤粒径试验,同时对降雨量、土壤侵蚀量进行野外试验观测,分析了弃渣场土壤颗粒组成、水土流... 高速公路弃渣场往往缺乏治理,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以榆次龙白至祁县城赵高速公路沿线弃渣场为研究对象,在弃渣场布设实验小区,采集土壤进行土壤粒径试验,同时对降雨量、土壤侵蚀量进行野外试验观测,分析了弃渣场土壤颗粒组成、水土流失与降雨量、坡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弃渣场渣体土壤分形堆数低,植被生长条件差;弃渣场的水土流失与降雨量、降雨强度显著相关;弃渣场的水土流失与坡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高速公路 弃渣场 水土流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电站建设中不同施工区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原海红 张仕艳 《有色金属设计》 2018年第4期113-116,共4页
以金沙江干流中段上已建的大型水电站为例,研究了大型水电站工程建设期内不同施工区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项目区降雨量年内分配差异较大,年际间分配也不均,且降雨量过分集中在汛期;不同施工区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变化趋势与汛期降雨... 以金沙江干流中段上已建的大型水电站为例,研究了大型水电站工程建设期内不同施工区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项目区降雨量年内分配差异较大,年际间分配也不均,且降雨量过分集中在汛期;不同施工区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变化趋势与汛期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电站工程 不同施工区 水土流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水源地东圳库区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特征空间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媛 查轩 黄少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6,共4页
选取重要水源地东圳库区为研究区,利用GIS和SPSS技术,通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从强到弱的顺序是园地>耕地>未利用地&... 选取重要水源地东圳库区为研究区,利用GIS和SPSS技术,通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从强到弱的顺序是园地>耕地>未利用地>居民地>草地>林地;②不同土地利用的水土流失强度主成分分析得出各相关因子贡献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园地>耕地>未利用地>居民地>草地>林地;③通过土壤侵蚀强度综合指数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最后,通过分析结果对研究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可为东圳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圳库区 土地利用 水土流失特征 空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彬长矿区水土流失特征分析与水土保持关键问题
13
作者 张勇 张安虎 《能源与环境》 2012年第5期70-71,共2页
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该区水土流失的3大特征,即:土壤侵蚀强度以强度水力侵蚀与微度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且强度水力侵蚀面积最大;矿区开采沉陷进一步加重该区水土流失。针对该区水土流失特征,提出该区今后水土保持... 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该区水土流失的3大特征,即:土壤侵蚀强度以强度水力侵蚀与微度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且强度水力侵蚀面积最大;矿区开采沉陷进一步加重该区水土流失。针对该区水土流失特征,提出该区今后水土保持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彬长矿区 水土流失特征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水土流失特征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以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贺菲 张长伟 陈兰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5期30-32,共3页
受高原气候、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西藏地区水土流失呈现冻融侵蚀为主,物理风化、水力侵蚀作用广泛,自然侵蚀为主、人为侵蚀加剧,水土流失治理难度较大等特点。基于西藏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水土流失现状,以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 受高原气候、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西藏地区水土流失呈现冻融侵蚀为主,物理风化、水力侵蚀作用广泛,自然侵蚀为主、人为侵蚀加剧,水土流失治理难度较大等特点。基于西藏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水土流失现状,以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为例,介绍了西藏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原则,包括:减少扰动范围,减少裸露时间和裸露面积;根据所处土壤侵蚀类型区,结合水土流失现状,科学配置;保护表土,因地制宜实施植物措施。同时,对项目的具体水土保持措施布设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特征 水土保持措施 川藏铁路 供电工程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黄土区矿山人为坡沟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贵奇 吴卿 +5 位作者 何洪名 徐建昭 双瑞 解翼阳 李泮营 张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98,105,共5页
矿山开采形成的坡沟是矿区人为新增水土流失的重要部位和重点防治区域,为了给矿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豫西黄土区矿山人为坡沟为研究对象,利用概化的黄土区矿山人为坡沟模型,进行历时60 min,雨强分别为66、85、120 mm/h的... 矿山开采形成的坡沟是矿区人为新增水土流失的重要部位和重点防治区域,为了给矿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豫西黄土区矿山人为坡沟为研究对象,利用概化的黄土区矿山人为坡沟模型,进行历时60 min,雨强分别为66、85、120 mm/h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果表明:同一雨强下产流量、产沙量、径流含沙量、土壤侵蚀模数、输沙率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大,径流含沙量沿程呈逐渐增大趋势,沟坡径流含沙量整体上较坡面的大;雨强越大,产流量、产沙量、径流含沙量、土壤侵蚀模数、输沙率越大,径流含沙量沿程增速越快、增幅越大。应在坡面及其上游、沟道两侧采取截排水措施,将坡面径流有效导向下游,防止径流冲刷坡面和沟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人为坡沟 水土流失特征 人工降雨 产流产沙 模型试验 豫西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土石山区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丰佳 陈晓刚 +5 位作者 王文龙 潘明九 速欢 顾晨临 孟欢 伍欢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7期31-35,共5页
云南土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输变电线路工程穿越山丘区,对周边区域的水土资源产生不利影响。选取云南省土石山区6个典型输变电线路工程,划分7个防治分区,分析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探讨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输变电线路... 云南土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输变电线路工程穿越山丘区,对周边区域的水土资源产生不利影响。选取云南省土石山区6个典型输变电线路工程,划分7个防治分区,分析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探讨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期的土壤侵蚀模数大于自然恢复期;②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站区和塔基区的水土流失量最高,站区的土壤侵蚀模数高于其他项目分区,侵蚀级别达到极强烈,站区、塔基区、施工便道区和弃渣场区是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③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对输变电工程线路的水土流失产生影响。依据云南土石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分析云南土石山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构建科学实用、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土石山区 输变电线路工程 水土流失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指数 被引量:8
17
作者 柴亚凡 周波 +2 位作者 李欣娟 杨靖文 高钰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6期105-110,共6页
以河西走廊地区9个已建成的典型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计算、分析和评级方法,计算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首次指明国内戈壁荒漠区光伏... 以河西走廊地区9个已建成的典型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计算、分析和评级方法,计算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首次指明国内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范围。结果表明:光伏发电项目各防治分区扰动地表面积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电池板布置区(68.72%)>道路区(27.17%)>其他防治区(1.77%)>管理区(1.18%)>施工营地区(1.15%);挖方量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电池板布置区(65.09%)>道路区(30.45%)>管理区(1.82%)>施工营地区(1.48%)>其他防治区(1.15%),光电池板布置区和道路区是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扰动最大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基础开挖、搬运和填筑等土建工程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环节,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为0.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荒漠区 光伏发电项目 水土流失特征 影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变电线路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新疆山丘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华 王文龙 +5 位作者 丰佳 潘明九 蒲坚 刘波 顾晨临 伍欢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440-445,共6页
为分析新疆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采用资料收集分析与工程现场查勘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典型水保方案案例,探讨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扰动后水土流失均为中... 为分析新疆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采用资料收集分析与工程现场查勘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典型水保方案案例,探讨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扰动后水土流失均为中度及以上侵蚀,施工期水土流失强度最高,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值是自然恢复期的1.78倍;各项目分区中,塔基及施工场地区的水土流失量显著高于其他分区,占水土流失总量的54.15%;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中,山丘区和沙漠区的土壤侵蚀模数较高,山丘区的土壤侵蚀模数是平原区的1.20倍。新疆山丘区较强的降雨和大风气候、稀少的植被覆盖、多样的地形地貌、易盐渍化和荒漠化的土壤,以及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为扰动影响因素会加剧水土流失。研究成果对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方案设计、水土保持监测和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山丘区 输电线路工程 水土流失特征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义铝矿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
19
作者 任志勇 聂兴山 +1 位作者 许国平 王保清 《山西水利》 1998年第6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水土流失特征 矿区水土流失 排土场 边坡 人为水土流失 重力侵蚀 侵蚀模数 铝矿 防治措施 河道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建青 邹静兵 +2 位作者 马文山 赵心田 陶佚 《科技视界》 2020年第28期62-63,共2页
伴随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在近些年来加快推进电网骨架建设和电网改造升级。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人为加速水土流失。本文归纳总结了输变电工程的水土流失特征,探讨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的难点。... 伴随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在近些年来加快推进电网骨架建设和电网改造升级。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人为加速水土流失。本文归纳总结了输变电工程的水土流失特征,探讨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的难点。通过归纳整理现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析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水土流失特征 水土保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