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碱激发锂渣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研究
1
作者 杨伟军 金振洲 +3 位作者 杨建宇 刘于涵 姚钧天 贺智慧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为了改善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以不同掺量的再生骨料、碱激发锂渣制备碱激发锂渣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特性和收缩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灰色关联法进一步分析了再生骨料和碱激发锂渣掺量与混合料各项性... 为了改善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以不同掺量的再生骨料、碱激发锂渣制备碱激发锂渣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特性和收缩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灰色关联法进一步分析了再生骨料和碱激发锂渣掺量与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逐渐升高;碱激发锂渣和再生骨料的最佳掺量为别为15%和40%,较纯40%再生骨料混合料,碱激发锂渣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7 d抗压强度、7 d劈裂强度、7 d弯拉强度分别提升了12.9%、8.8%、12.7%,7 d、28 d干缩系数分别降低了15.8%、28.1%,平均温缩系数下降了5.4%。灰色关联法分析表明,碱激发锂渣掺量与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及平均温缩系数的关联度更高,再生骨料掺量对混合料干缩系数的影响更显著。微观试验表明,碱激发锂渣参与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盐和钙矾石,优化了混合料的界面过渡区,使混合料的微观结构更加紧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再生骨 碱激发锂渣 微观特性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渣用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研究
2
作者 廖成文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5年第2期208-210,共3页
本文研究了垃圾焚烧炉渣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的应用,通过系统分析炉渣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炉渣掺量与水泥掺量对混合料干缩性能、失水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炉渣比例和水泥用量的优... 本文研究了垃圾焚烧炉渣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的应用,通过系统分析炉渣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炉渣掺量与水泥掺量对混合料干缩性能、失水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炉渣比例和水泥用量的优化对混合料力学性能、抗裂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发现适量炉渣掺入能够实现资源化利用,并改善部分性能,且增加水泥掺量能够提升混合料的密实度和抗压能力,确定了D-25组配合比在5%至6%水泥掺量时具有最佳综合性能,为垃圾焚烧炉渣的工程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炉渣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循环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宏细观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宏 李刚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102,共13页
为研究盐分和冻融循环耦合侵蚀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疲劳特性及微细观空隙结构衰减规律,在冻融条件下对不同初始含盐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弯拉强度试验、动态压缩模量试验和三分点加载疲劳... 为研究盐分和冻融循环耦合侵蚀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疲劳特性及微细观空隙结构衰减规律,在冻融条件下对不同初始含盐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弯拉强度试验、动态压缩模量试验和三分点加载疲劳试验。基于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了盐冻耦合作用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微细观空隙结构衰减规律;提出了盐冻循环次数与盐溶液浓度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疲劳性能和微细观空隙直径期望值的衰减公式;建立了微细观空隙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疲劳性能之间的拟合关系。结果表明:盐冻耦合侵蚀作用加速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与疲劳特性衰减,随着盐冻循环次数增加,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动态回弹模量呈指数模型衰减,弯拉强度与疲劳寿命呈三次函数模型衰减;盐冻损伤主要集中在集料边缘的原生空隙部位,微细观等效空隙直径期望值和空隙级配中小于0.1 mm3的空隙数量随着盐冻耦合侵蚀作用次数增加而增大;硫酸钠盐溶液浓度越大,经历相同盐冻循环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损伤度越高,微细观等效空隙直径期望值随着硫酸钠盐溶液浓度增大呈线性关系增大;随着等效空隙直径期望值增大,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动态回弹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均呈线性关系减小,同时疲劳寿命呈指数函数关系降低;盐冻耦合侵蚀作用改变了水泥稳定碎石内部微细观空隙结构,是盐冻耦合侵蚀作用导致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力学性能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盐冻耦合侵蚀作用 疲劳特性 微细观空隙结构 衰减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试验的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探究
4
作者 杨晓乾 王亚东 《中国公路》 2024年第21期100-102,共3页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混合料配比。试验发现,使用φ13μm玄武岩纤维,长度18mm,掺量0.6%,结合5.5%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混合料的性能达到最佳。这种配比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强度与韧性,有助于提...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混合料配比。试验发现,使用φ13μm玄武岩纤维,长度18mm,掺量0.6%,结合5.5%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混合料的性能达到最佳。这种配比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强度与韧性,有助于提高道路的抗裂性和耐久性,从而延长其服务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型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天鹤 于丽梅 《北方交通》 2024年第9期50-53,共4页
不同级配构成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基于工程经验,提出了平衡型骨架密实结构的设计思路,并针对骨架密实级配、悬浮密实级配、平衡骨架密实级配结构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并进行了路用性能评... 不同级配构成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基于工程经验,提出了平衡型骨架密实结构的设计思路,并针对骨架密实级配、悬浮密实级配、平衡骨架密实级配结构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并进行了路用性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平衡型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能够有效解决骨架密实级配施工变异性大的问题,避免悬浮密实级配开裂,路用性能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平衡型骨架密实结构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 被引量:62
6
作者 周卫峰 赵可 +1 位作者 王德群 许克学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8,共5页
为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裂能力,根据抗裂能力最佳、强度满足要求的原则,分别用静压法及振动法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和配比的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现场经振动压实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抗裂特性与... 为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裂能力,根据抗裂能力最佳、强度满足要求的原则,分别用静压法及振动法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和配比的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现场经振动压实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抗裂特性与室内振动成型的混合料特性更趋于一致,用振动法优化的级配配比可显著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抗裂 强度 配合比 优化设计 振动法 静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措施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田小革 于水 +3 位作者 李光耀 闵雪峰 任全 杨帆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35-2243,共9页
通过开展抗压回弹模量测试、强度测试、收缩性能测试和耐久性能测试,研究了采用振动拌和技术、掺加玄武岩纤维、掺加膨胀剂以及提高水泥用量四种措施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的提升效果,并基于多因素方差分析评价了不同技术措施对水泥... 通过开展抗压回弹模量测试、强度测试、收缩性能测试和耐久性能测试,研究了采用振动拌和技术、掺加玄武岩纤维、掺加膨胀剂以及提高水泥用量四种措施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的提升效果,并基于多因素方差分析评价了不同技术措施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这四种措施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增大水泥用量对其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耐久性提升效果最为显著,但对抗收缩开裂性能不利。掺加膨胀剂和玄武岩纤维可以显著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干缩性能,与31 d龄期的基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相比,干缩系数分别降低57.7%和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耐久性 收缩性能 膨胀剂 玄武岩纤维 振动拌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离析的原因及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谢兆星 成英才 宋建军 《交通科技》 2005年第3期19-20,共2页
为了保证路面基层质量和延长沥青路面的寿命,减少或消除离析现象十分必要。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骨料离析的现象,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原因 沥青路面 基层质量 离析现象 离析 基层施工 综合分析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再新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2期169-170,共2页
对三种不同级配、水泥剂量为2%~5%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了室内室外(现场)强度发展情况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了室内外强度发展特性,指出施工中偏粗级配变异性较大,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施工温度较低时,加强养护对后期强度影响不大。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级配 水泥剂量 强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拌和工艺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但路昭 陈飞 +2 位作者 陈伟 王祺 王全磊 《公路交通技术》 2018年第5期21-26,共6页
为了解不同水泥剂量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干缩和温缩性能、抗冲刷性能等路用性能及其变化规律,采用振动拌和、振机无振动拌和、普通静力拌和3种不同搅拌方式进行研究,然后基于试验结果对振动拌和工艺的作用机理进行... 为了解不同水泥剂量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干缩和温缩性能、抗冲刷性能等路用性能及其变化规律,采用振动拌和、振机无振动拌和、普通静力拌和3种不同搅拌方式进行研究,然后基于试验结果对振动拌和工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振动拌和工艺加大了拌和激振力,增加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均匀性;2)相比振机无振拌与普通静力拌和方式,振动拌和工艺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提高了30.8%、49.5%;振动拌和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劈裂强度提高了46.1%;3)振动拌和工艺还能有效改善混合料干缩、温缩及抗冲刷等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振动搅拌工艺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成型小粒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苗乾 陈文浩 马新 《中国公路》 2013年第3期122-123,共2页
我国已建成的高等级公路中,有95%左右的基层或底基层是采用水泥稳定碎石这种半刚性材料。这种材料虽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经济性好等优点,但如果设计和施工不当,也会因自身的干缩和温缩特性产生很多横向裂缝,加速半刚性基层沥... 我国已建成的高等级公路中,有95%左右的基层或底基层是采用水泥稳定碎石这种半刚性材料。这种材料虽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经济性好等优点,但如果设计和施工不当,也会因自身的干缩和温缩特性产生很多横向裂缝,加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改善级配、减少水泥用量、掺加适量的膨胀剂或纤维产品等,均可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抗裂能力。这其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改善级配、减少水泥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力学性能 振动成型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半刚性材 粒径 水泥用量 高等级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铁尾矿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褚锋 苏纪壮 +3 位作者 王瑞冰 汲平 王鑫洋 刘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2年第5期893-897,共5页
为综合分析掺加铁尾矿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文中对不同铁尾矿砂掺量(0%、5%、10%、15%、20%、25%)及不同成型方式(静压成型、振动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水稳定性、抗冻性、耐疲劳性能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并... 为综合分析掺加铁尾矿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文中对不同铁尾矿砂掺量(0%、5%、10%、15%、20%、25%)及不同成型方式(静压成型、振动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水稳定性、抗冻性、耐疲劳性能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衍射技术(XRD)研究其机理.结果表明:铁尾矿砂的加入能够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拉伸强度、水稳定性、抗冻性,当铁尾矿砂用量为10%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强度、水稳定性、抗冻性达到最大值,超过该值时,混合料的强度、水稳定性、抗冻性随掺量的增加反而降低.当铁尾矿砂掺量为5%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达到最佳.振动成型方式制备试样较静压成型有更高的强度、水稳定性及抗冻性,但耐疲劳性能有所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添加铁尾矿砂后,试样的吸收峰、振动峰及衍射峰位置几乎相同,采用振动成型时混合料的峰强度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砂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路用性能 静压成型 振动成型 傅里叶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结构成型方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玉红 张宣洛 《公路与汽运》 2012年第6期134-136,共3页
主要研究振动击实成型和重型击实成型方式对骨架密实结构和悬浮密实结构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不同成型方式下级配、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振动击实后级配较接近于原级配,重... 主要研究振动击实成型和重型击实成型方式对骨架密实结构和悬浮密实结构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不同成型方式下级配、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振动击实后级配较接近于原级配,重型击实对悬浮密实级配混合料的影响大于骨架密实级配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击实方式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成型方式 最佳含水率 最大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压实法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影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维国 丁一军 +1 位作者 于少春 郭茜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7年第5期26-28,共3页
以二连-河口国道主干线内蒙古白音查干-集宁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依托,分析了振动压实试验法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并对振动压实法的压实机理和成型试件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振动压实法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最佳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搅拌对掺铁尾矿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洪国 苏纪壮 +3 位作者 张民 汲平 王鑫洋 刘健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209-4216,共8页
为综合分析铁尾矿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本文对不同铁尾矿砂掺量(矿料质量的0%、5%、10%、15%、20%、25%)及不同成型方式(传统连续搅拌、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微观结构进行试验研... 为综合分析铁尾矿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本文对不同铁尾矿砂掺量(矿料质量的0%、5%、10%、15%、20%、25%)及不同成型方式(传统连续搅拌、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微观结构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铁尾矿砂的加入能够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拉伸强度、水稳定性、抗冻性。当铁尾矿砂用量为10%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强度、水稳定性、抗冻性达到最大值;当铁尾矿砂掺量为5%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最长。振动搅拌制备试样较连续搅拌有更高的强度、水稳定性、抗冻性及耐疲劳性能;振动搅拌制备的铁尾矿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内部水泥水化程度更高,水化产物分布更均匀,能够降低混合料因应力集中而破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铁尾矿砂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振动搅拌 连续搅拌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静压法与振动法成型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爱辉 《交通世界》 2009年第21期102-104,18,共3页
我国公路部门室内常用的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的方法是重型击实法,相应测定其技术指标的试件成型方式是静压法。重型击实方法是在室内通过施加;中击荷载对被压材料进行压实,静压法成型试件的方法与静力压路机滚压... 我国公路部门室内常用的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的方法是重型击实法,相应测定其技术指标的试件成型方式是静压法。重型击实方法是在室内通过施加;中击荷载对被压材料进行压实,静压法成型试件的方法与静力压路机滚压机理相同。随着重型振动碾压工艺在道路基层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室内重型击实、静压法成型试件试验方法是否能真正模拟现场的施工压实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碾压工艺 静压法 振动法 重型击实 成型方式 基层施工 压实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离析问题的处治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伟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离析 沥青路面 半刚性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用于国道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志刚 周晓华 王君 《市政技术》 2017年第5期175-177,共3页
为探索砂岩用于国道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的可行性,对砂岩进行了原材料检测、混合料设计、无侧限力学性能试验等工作。大量试验数据分析表明,粒径大于9.5 mm的砂岩集料可与粒径小于9.5 mm的石灰岩集料配合用于国道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为探索砂岩用于国道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的可行性,对砂岩进行了原材料检测、混合料设计、无侧限力学性能试验等工作。大量试验数据分析表明,粒径大于9.5 mm的砂岩集料可与粒径小于9.5 mm的石灰岩集料配合用于国道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砂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浩 《西部交通科技》 2022年第7期40-42,74,共4页
文章依据综合体积法中的填充干涉理论和i值法设计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配合比,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所设计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结合都巴高速公路路面B分部工程实例,验证所设计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 文章依据综合体积法中的填充干涉理论和i值法设计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配合比,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所设计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结合都巴高速公路路面B分部工程实例,验证所设计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实体工程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抗开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长度与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汉彪 王永斌 钟雨奕 《路基工程》 2023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采用6、12、18 mm三种玻璃纤维长度与0.05%、0.15%、0.25%三种玻璃纤维掺量进行正交组合设计,共对10组不同配合比方案下的水泥稳定碎石分别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性能、干缩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提升... 采用6、12、18 mm三种玻璃纤维长度与0.05%、0.15%、0.25%三种玻璃纤维掺量进行正交组合设计,共对10组不同配合比方案下的水泥稳定碎石分别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性能、干缩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提升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提升30.00%以上,抗冻性能提升24.00%,干缩性能整体提升约47.00%。研究推荐适宜的玻璃纤维长度为18 mm,纤维掺量为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玻璃纤维 纤维长度 纤维掺量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