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碳化法制备碳微球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静 褚云 +2 位作者 蒋国民 杨加志 孙东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136-139,143,共5页
以糖类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碳微球,研究不同反应物以及反应条件对水热碳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碳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借助傅立叶红外(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探讨了糖类水热碳化的反应... 以糖类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碳微球,研究不同反应物以及反应条件对水热碳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碳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借助傅立叶红外(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探讨了糖类水热碳化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碳化法 糖类 微球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碳化法制备碳纳米材料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赛赛 曹迎楠 +3 位作者 王军凯 梁峰 段红娟 张海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3,35,共8页
形态可控的碳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常见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乳液法和水热碳化法等。水热碳化法是一种重要的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粒径均匀且形态可控等特... 形态可控的碳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常见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乳液法和水热碳化法等。水热碳化法是一种重要的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粒径均匀且形态可控等特点。综述了近年来以糖类及淀粉等有机物为原料,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各种形态可控碳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水热碳化工艺条件对合成碳微球、空心碳微球、核壳结构碳复合材料显微形貌的影响,并提出了水热碳化法制备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碳化法 纳米材料 微球 空心球 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无定形ZnSnO3/C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方国清 张瑞雪 +6 位作者 刘伟伟 夏丙波 孙洪丹 王海波 吴晶晶 金子信悟 李德成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1-574,共4页
采用葡萄糖水热碳化法制备了碳包覆无定形ZnSnO3复合材料(ZnSnO3/C),并利用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技术表征、观察与测试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ZnSnO3/C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核壳结... 采用葡萄糖水热碳化法制备了碳包覆无定形ZnSnO3复合材料(ZnSnO3/C),并利用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交流阻抗技术表征、观察与测试样品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ZnSnO3/C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ZnSnO3/C复合料表现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100周期循环比容量仍保持659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锡基氧 水热碳化法 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微球的水热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曾旭 《生物化工》 2018年第1期91-93,共3页
由于纳米碳微球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物化性质稳定、良好的导电性能,其在催化剂载体、电池材料、吸附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纳米碳微球的合成方法是当前碳材料研究的活跃领域之一。近年来,水热合成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基于此,... 由于纳米碳微球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物化性质稳定、良好的导电性能,其在催化剂载体、电池材料、吸附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纳米碳微球的合成方法是当前碳材料研究的活跃领域之一。近年来,水热合成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水热碳化法合成纳米碳微球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水热合成 生物质 水热碳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杜鹃花瓣碳点的合成及其对三价铁离子的可视化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淑敏 金智银 金东日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以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花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蓝色荧光水溶性兴安杜鹃花碳点(Rhododendron carbon dots,R-CDs),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发射光谱(FL)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以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花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蓝色荧光水溶性兴安杜鹃花碳点(Rhododendron carbon dots,R-CDs),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发射光谱(FL)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表征显示:合成的R-CDs表面存在氨基、羟基、羰基等官能团;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5 nm和414 nm,具有典型的激发波长依赖性;R-CDs的荧光可被Fe 3+离子有效猝灭,同时可对Fe 3+离子实现“裸眼”识别.基于R-CDs与Fe 3+离子的显色反应特性,制备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水中Fe 3+离子的试纸,测试结果显示该试纸对Fe 3+离子的检测范围为0.5~10 mmol/L,检出限为2.5 nmol,因此本文方法制备的Fe 3+离子试纸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水热碳化法 三价铁离子 点试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制备碳材料的工艺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晓月 王美蓉 +1 位作者 王淑花 贾虎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9-122,共4页
以纤维素作原料,利用水热碳化法,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制备碳纳米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表观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红外光谱仪(FT-IR)对所得碳材料的微观形貌和表面生... 以纤维素作原料,利用水热碳化法,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制备碳纳米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表观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红外光谱仪(FT-IR)对所得碳材料的微观形貌和表面生成的官能团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纤维素水热碳化的起始温度为230℃,290℃为最佳碳化温度;当T=290℃时,反应时间的延长可增大碳颗粒的球化趋势,而对粒径影响较小;经水热碳化制备的碳材料表面含有羟基、羰基和羧基等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水热碳化法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官能团纳米碳/伊利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珊 王高锋 +1 位作者 孙文 郑水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26-2331,共6页
以伊利石为载体、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碳化、低温热处理法制备出富氧官能团纳米碳/伊利石复合材料,结合红外吸收光谱(FTIR)、热重(TG)、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N_2吸附-脱附曲线、Boehm滴定等表征手段,探究富氧官能团纳米碳/... 以伊利石为载体、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碳化、低温热处理法制备出富氧官能团纳米碳/伊利石复合材料,结合红外吸收光谱(FTIR)、热重(TG)、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N_2吸附-脱附曲线、Boehm滴定等表征手段,探究富氧官能团纳米碳/伊利石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并对影响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水热产物以无定形纳米碳形式均匀负载在伊利石表面,使复合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得到增加;在水热碳矿比3∶1,煅烧温度300℃,溶液初始pH=8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对溶液中亚甲基蓝吸附效果最好,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99.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 水热碳化法 低温热处理 吸附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氧水热反应制备单分散炭微球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晏垚 王劲松 +3 位作者 虢清伟 卓琼芳 揭波 韩科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5-89,共5页
以葡萄糖为前驱物,在氮气保护氨水辅助的隔氧体系中水热合成单分散炭微球。考察了不同碳源、配料种类、氨水浓度和通氮时间对炭微球粒径分布和形貌的影响。采用SEM、BET、XRD、FT-IR、XPS、粒度仪对炭微球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用差热... 以葡萄糖为前驱物,在氮气保护氨水辅助的隔氧体系中水热合成单分散炭微球。考察了不同碳源、配料种类、氨水浓度和通氮时间对炭微球粒径分布和形貌的影响。采用SEM、BET、XRD、FT-IR、XPS、粒度仪对炭微球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用差热法分析了炭微球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氨水浓度与通氮气保护对炭微球的形貌与粒径分布影响显著,在0.1 g/m L葡萄糖溶液、0.05 mol/L氨水溶液和以200 cm3/min的速率通入氮气保护20 min的实验条件下,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1.5μm且表面富含官能团—OH、CO、—COOH的单分散炭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微球 氮气保护 氨水辅助 水热碳化法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固体酸对花椒籽油的降酸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伟涛 李娜 +2 位作者 付瑾 杨秀芳 马养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8-272,共5页
以葡萄糖为原料,采用水热法碳化再经过磺化制备了炭基固体酸催化剂。通过对炭基固体酸进行Boehm滴定、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动态激光散射粒度分析表征,... 以葡萄糖为原料,采用水热法碳化再经过磺化制备了炭基固体酸催化剂。通过对炭基固体酸进行Boehm滴定、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动态激光散射粒度分析表征,测定了催化剂的酸度、物相、所含官能团、形貌、元素状态、比表面积及粒径分布性质。表征结果表明,磺化时硫酸的浓度越大,得到的催化剂总酸度越大;磺化过程能够改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以花椒籽油酯化降酸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花椒籽油酯化降酸反应中,催化剂的酸度占主导作用。固体酸催化剂酸度越大,酯化降酸反应催化性能越好。C-98对花椒籽油酯化降酸催化效果优异,可将酸值由63.21 mg KOH/g降到1.71 mg KOH/g,产率达到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固体酸 水热-磺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水热碳化催化热处理制备石墨微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赛赛 王军凯 +2 位作者 王慧芳 黄亮 张海军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43-1852,共10页
以葡萄糖为碳源、聚丙烯酸钠为分散剂、硝酸镍为催化剂的前驱体,采用水热碳化法一步制备了负载有Ni O催化剂的碳微球,再在氩气气氛下催化热处理制备了平均粒径约2μm的石墨化程度高、球形度及分散性好的石墨微球。研究了催化剂用量、热... 以葡萄糖为碳源、聚丙烯酸钠为分散剂、硝酸镍为催化剂的前驱体,采用水热碳化法一步制备了负载有Ni O催化剂的碳微球,再在氩气气氛下催化热处理制备了平均粒径约2μm的石墨化程度高、球形度及分散性好的石墨微球。研究了催化剂用量、热处理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对合成石墨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Ni的加入量为1.5%(质量分数)、热处理温度为1 200℃、保温时间为3 h时,所得石墨微球的石墨化程度最高。继续升高热处理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石墨微球的石墨化程度反而降低,其原因可能是过高的温度或者过长的保温时间导致了催化剂的团聚及失活。碳微球的催化石墨化过程由溶解–析出机理决定。此外,石墨微球具有与鳞片石墨几乎相当的抗氧化性能,且远高于碳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碳化法 葡萄糖 石墨微球 溶解–析出
原文传递
A new measurement method of crack propagation rate for brittle rock under THMC coupling condition 被引量:7
11
作者 Wei YI Qiu-hua RAO +1 位作者 Zhuo LI Qing-qing SHE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728-1736,共9页
A new electrical method of conductive carbon-film(with waterproof and anticorrosion ability)was proposed to continuously measure crack propagation rate of brittle rock under THMC coupling condition.A self-designed cou... A new electrical method of conductive carbon-film(with waterproof and anticorrosion ability)was proposed to continuously measure crack propagation rate of brittle rock under THMC coupling condition.A self-designed coupling testing system was used to conduct THMC coupling fracture tests of the pre-cracked red sandstone specimens(where the temperature is only changed)by this new electrical method of conductive carbon-film.Calc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energy method coincide well with the test results.And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is,the earlier the crack is initiated and the larger the crack propagation rate and accelerated velocity are,which can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new electrical method.This new electrical method has advantages of continuously measuring crack propagation rate over the conventional electrical,optical and acoustic methods,and can provide important basis for safety assessment and cracking-arrest design of deep rock mass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ck propagation rate electrical method of conductive carbon-film thermo-hydro-mechanical-chemical coupling energy method brittle r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low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carbons by onepot hydrothermal method for glucose sensing
12
作者 胡博韬 刘仁材 +3 位作者 陈靖容 赵湛 张淑真 康沛伦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12期1234-1244,共11页
Hydrothermal carbon (HTC) is typically well- dispersed, but it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for HTC to become conductive. Co-doping with heteroatoms has been confirmed to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significantly promo... Hydrothermal carbon (HTC) is typically well- dispersed, but it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for HTC to become conductive. Co-doping with heteroatoms has been confirmed to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carbon. Moreover, there is no simple and green method to construct sensitive HTC based electro- chemical biosensors until now. In this paper, N and S dual-doped carbon (NS-C) with ultra-low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is easily synthesized from L-cysteine and glucose in a hydrothermal reaction system. The morphology, structural prop- ertie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s-prepared NS-C are analyz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undoped hydrothermal (UC)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the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of UC (476 Ω) is ten times the value of NS- C (46 Ω). The developed biosensor shows a better performance to detect glucose in a wide concentration range (50-2500 μmol L^-1)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 1.77 μmol L^-1 (S/N-3) and a high sensitivity (0.0554 μA cm^-2μmol^-1 L). The apparent Michaelis-Menten constant value of GCE/NS-C/GOx/nafion modified electrode is 0.769 mmol L^-1, indicating a high affinity of glucose oxidase to glucos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prepar- ing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arbon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s in biosensor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method glucose biosensor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heteroatom doped carb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