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SR模型的朝阳市水生态安全评价
1
作者 刘亮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1期21-23,共3页
结合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有关评价方法、权重、指标体系,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为框架,充分考虑水生态安全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朝阳市2018—2022年水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朝阳市2018—202... 结合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有关评价方法、权重、指标体系,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为框架,充分考虑水生态安全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朝阳市2018—2022年水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朝阳市2018—2020年水生态达到Ⅱ级“较安全”状态,2021—2022年达到Ⅰ级“安全”状态,该方法能够客观、全面、动态地评估水生态状况,为水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提高城市水生态安全水平提供一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R模型 主成分法 水生态安全 朝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邢台市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2
作者 王艳超 朱琛 +3 位作者 常晓丽 张慧芳 张璐璇 李玉平 《邢台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水生态安全评价是城市水资源保护和规划的基础。本文选取27项指标构建了水生态安全评价的DPSIR模型,采用改进层次法、熵值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2011—2020年邢台市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地下水... 水生态安全评价是城市水资源保护和规划的基础。本文选取27项指标构建了水生态安全评价的DPSIR模型,采用改进层次法、熵值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2011—2020年邢台市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地下水资源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地表水资源量是影响邢台市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2011—2020年邢台市水生态安全状况处于恶劣级和良好级之间,总体上呈现小幅波动、稳定上升的变化特征,表明邢台市水生态安全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并呈现出了持续向好的趋势。同时,针对邢台市水生态安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以期促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安全 DPSIR模型 熵值法 改进层次法 邢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绿基础设施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以安阳市为例
3
作者 闫勤玲 张爱玲 尹一南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年第2期210-213,共4页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城市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传统的水安全研究方法不同,水生态安全格局利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将多方面的水安全议题整合到特定地理区域内,关注整个区域的综合管理策略。以安阳市为研究区,基于...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城市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传统的水安全研究方法不同,水生态安全格局利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将多方面的水安全议题整合到特定地理区域内,关注整个区域的综合管理策略。以安阳市为研究区,基于蓝绿基础设施理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MIKE FLOOD模型,构建水生态安全格局。首先分析安阳市的地理格局和用地现状,然后对流域进行分区,识别出水源涵养服务区和土壤保持服务区,确定流域雨洪关键点。在此基础上,构建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策略,从而优化区域的蓝绿空间布局,增强城市的防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基础设施 水生态安全格局 地理信息系统(GIS) 安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以白龙江流域甘南段为例
4
作者 刘洋 柴永宁 +2 位作者 牛虎林 梁靓 何正枫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5年第1期76-89,共14页
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和水生态质量评价是分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流域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白龙江是长江的二级支流,是嘉陵江重要的水量补给源之一。白龙江流域是甘肃省“三屏四区... 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和水生态质量评价是分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流域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白龙江是长江的二级支流,是嘉陵江重要的水量补给源之一。白龙江流域是甘肃省“三屏四区”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重要。本文构建了一套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库,并以白龙江流域甘南段为例进行指标选取、定权和评价。通过资料收集、现场采样分析、遥感+地面调查等综合技术手段,获取白龙江流域水生态安全相关基础数据。依托上述数据,全面分析白龙江流域水生态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甘南段社会经济压力很小,人类活动干扰轻微,水体营养结构平衡,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生态风险低,水生态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这种构建指标库,通过指标选取、定权进行评估的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流量和不同生态功能的河流灵活调整,具有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水生态安全评估 体理化性质 流域物理栖境 生物完整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功能定位的太湖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凌虹 朱晓晓 +2 位作者 巫丹 苏小妹 郭西亚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27,共10页
太湖流域水生态安全在维持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阐明不同生态功能影响下太湖流域分区水生态安全状况,将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不同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定位结合,构建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定位的“压力-状态-服务”(PSS)... 太湖流域水生态安全在维持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阐明不同生态功能影响下太湖流域分区水生态安全状况,将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不同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定位结合,构建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定位的“压力-状态-服务”(PSS)模型并开展分区评估。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整体生态安全形势为“较安全”和“基本安全”。太湖湖体生境状态因素最差,水质净化区、水源涵养区、水环境维持区和重要生境维持区的生境压力及生境状态为主要制约因素。太湖湖体Ⅱ-08、Ⅱ-10和Ⅲ-20水生态功能分区处于“不安全”水平,入湖河流污染负荷汇入影响突出。水环境维持区和重要生境维持区均受人类活动扰动影响较大。根据湖体与入湖河道水体、底泥氮磷浓度相关性研究结果,Ⅱ-03、Ⅲ-11、Ⅲ-12水生态功能分区水质与Ⅲ-20区域氮磷浓度关系密切,与总氮、总磷相关性显著(P>0.05)的入湖河道占比分别为50%、66.7%,应兼顾氮磷输入影响。Ⅲ-13和浙江省分别有100%、71.4%的入湖河道的TP浓度与湖体TP浓度相关性显著(P>0.05),应重点把控总磷输入风险,湖体总磷外源污染输入风险更大。入湖河道底泥中氮磷浓度较高,沉积物再悬浮导致N、P等污染物向上覆水释放并随之汇入太湖,影响太湖水生态安全。应重点关注Ⅱ-03、Ⅲ-11水生态功能分区入湖河道底泥N、P治理,重点强化Ⅲ-12、Ⅲ-13入湖河道TN去除。针对太湖湖体及环湖水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安全异质性胁迫因素,因地制宜开展保护修复,推动太湖流域水生态安全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生态功能分区 PSS模型 水生态安全 评估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甘肃段水生态安全驱动力分析及动态演变 被引量:1
6
作者 戴文渊 玛久草 +3 位作者 陈亦晨 郑志祥 张芮 张江科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2-1671,共10页
构建基于W-SENCE(以水为主线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视阈下的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3—2022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统计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M-K分析法、ARIMA模型,剖析黄河流域甘肃段水生态安全的驱动力和动态演变... 构建基于W-SENCE(以水为主线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视阈下的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3—2022年黄河流域甘肃段统计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M-K分析法、ARIMA模型,剖析黄河流域甘肃段水生态安全的驱动力和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径污比、水库调蓄能力、林牧渔用水量占比、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比是流域水生态安全的主要驱动因子,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是水生态安全的关键驱动因素。(2)从空间差异来看,黄河流域甘肃段水生态安全状况整体较差(<Ⅲ级),上游始终好于下游,兰州至河口是重点调控区。(3)从动态演变来看,水生态安全状况2013年左右发生突变,此后呈好转态势,龙羊峡至兰州段是关注重点。(4)2023—2034年,水生态安全状况稳中有进,水生态安全风险中下游>中上游,兰州至河口是重点调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ENCE 熵权-TOPSISI法 动态演变 水生态安全 黄河流域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水生态安全时空演化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添贵 李锐 +3 位作者 邱蓉 赵巧 陈安莹 肖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2,共7页
合理评价长江中游地区水生态安全时空演化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为长江中游地区水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提供参考。基于PSR模型构建区域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长江中游地区2011—2020年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合障碍度模... 合理评价长江中游地区水生态安全时空演化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为长江中游地区水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提供参考。基于PSR模型构建区域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长江中游地区2011—2020年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合障碍度模型分析其水生态安全障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2011年的0.3483增大到2020年的0.4340,总体呈上升态势;长江中游地区水生态安全障碍度排序结果为响应>状态>压力,且受科学技术支出、生态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用水总量的综合影响;长江中游地区水生态安全空间正相关,且区域内呈现集聚分布;长江中游各省水生态安全水平大多接近临界安全等级,距离基本安全等级还有很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安全 PSR模型 障碍度模型 优化路径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生态安全时空演化及预测研究
8
作者 周建 何刚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28-36,共9页
为合理开展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分析其时空演化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应用DPSIR模型构建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赋权与秩和比法计算2013—2022年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生态安全指数,使用核密度和标准... 为合理开展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分析其时空演化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应用DPSIR模型构建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赋权与秩和比法计算2013—2022年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生态安全指数,使用核密度和标准差椭圆探究其时空演化规律,对比多种方法预测精度,选择GM-ARIMA模型预测水生态安全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3—2022年,淮河流域安徽段水生态安全指数呈平稳上升趋势,由0.420增长至0.554;从时空演变特征上看,水生态安全水平逐渐从中心向南北方迁移,南北方各市水生态安全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2023—2027年,水生态安全指数预测结果呈上升趋势,且淮河以南各市水生态安全水平高于淮河以北各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安全 DPSIR模型 时空演化特征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河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与安全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小婧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结合浑河流域2011—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综合应用BP网络模型、模糊系统法和压力状态响应-复合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流域的水生态安全状况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流域水生态安全主要受径污比、雨水利用量、生态环境用水占... 结合浑河流域2011—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综合应用BP网络模型、模糊系统法和压力状态响应-复合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流域的水生态安全状况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流域水生态安全主要受径污比、雨水利用量、生态环境用水占总用水比、单位面积牲畜头数和当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水生态安全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资源和压力子系统;2011—2020年浑河流域水生态安全处于较差(Ⅰ级)状态,但近期表现出逐渐好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安全 模糊系统法 BP网络模型 生态系统 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转型视角下山西省水生态安全评估与预警研究
10
作者 郭晓佳 刘志超 王瑞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4,共12页
山西省正处于可持续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评估水生态安全现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可持续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基于“压力-状态-功能-响应”(PSFR)模型建立评估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模... 山西省正处于可持续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评估水生态安全现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可持续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基于“压力-状态-功能-响应”(PSFR)模型建立评估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模型,从水生态压力、水生态状态、水生态功能、水生态响应4个方面探析2007—2021年山西省水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山西省水生态安全进行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在2007—2021年由0.2949增长至0.7384,空间上中南部优于北部;各子系统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由勉强协调提升至良好协调,空间上中部优于南北部;归一化植被指数、农业用水比例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2022—2030年全省水生态安全等级均处于安全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转型发展、水生态安全治理、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安全 可持续转型 PSFR模型 BP神经网络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方法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远 高欣 +4 位作者 林佳宁 贾晓波 张楠 成剑波 孟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93-1399,共7页
为建立合理的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以流域为对象,对水生态安全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对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压力、状态、功能、风险"四要素,构建了"目标层-方案层-要素层-指标层"的评估... 为建立合理的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以流域为对象,对水生态安全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对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压力、状态、功能、风险"四要素,构建了"目标层-方案层-要素层-指标层"的评估体系,其中方案层包括水生态压力、水生态状况、水生态功能和水生态风险4个方面,涵盖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栖息地状态、水生态质量、水产品供给、休闲娱乐、水环境净化、重金属风险等9个评估要素18个评估指标,并详尽表述了各评估指标的内涵及其计算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ESI(生态安全指数),并根据ESI得分将水生态系统的安全评级分为安全(3.5≤ESI≤4.0)、较安全(2.5≤ESI<3.5)、一般(1.5≤ESI<2.5)、不安全(0.5≤ESI<1.5)和很不安全(0≤ESI<0.5)5个级别,构建了多指标的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分级标准 水生态安全指数 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南通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12
作者 叶爱山 金彩灵 李晓华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3期41-45,共5页
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南通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南通2017—2021年水生态安全水平,并进行安全等级划分。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南通水生态安全整体呈现“M”型发展态势,由“较安全”转向“很不安全”状态。各子系统层差异显著,... 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南通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南通2017—2021年水生态安全水平,并进行安全等级划分。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南通水生态安全整体呈现“M”型发展态势,由“较安全”转向“很不安全”状态。各子系统层差异显著,影响系统层的作用效应最大,响应系统层最小。年末常住人口、农业用水量、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等单项指标是南通水生态安全重要因素。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南通水生态安全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 水生态安全 评价体系 DPS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湖南省水生态安全评估
13
作者 山红翠 盛东 罗金明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0期46-51,75,共7页
本文从水生态安全理论内涵出发,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评估各地区水生态安全状况。研究表明:水生态安全评估中,水质状态、节能环保投入、污水排放强度、水资源开发程度... 本文从水生态安全理论内涵出发,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评估各地区水生态安全状况。研究表明:水生态安全评估中,水质状态、节能环保投入、污水排放强度、水资源开发程度等是主要的评价指标。湖南省水生态安全总体状况在全国22个省份中排名中下(14/22);湖南省内14市(州),长沙市、湘潭市、益阳市水生态安全面临压力最大,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现状指标评估较好,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郴州市水生态安全评估总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了湖南省水生态安全保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水生态安全 PSR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14
作者 宁贝茜 聂晓 《陕西水利》 2024年第10期4-6,10,共4页
针对水生态安全评价这一问题,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运用熵权法来确定权重和水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值,并分析评价2012年~2021年襄阳市水生态安全水平,结果表明:2012年~2021年襄阳市水生态安全水平处于上升趋势,水生态安全水... 针对水生态安全评价这一问题,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运用熵权法来确定权重和水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值,并分析评价2012年~2021年襄阳市水生态安全水平,结果表明:2012年~2021年襄阳市水生态安全水平处于上升趋势,水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经历了由中警状态向预警状态的转变,在降水较丰富的年份表现为较安全或安全,但在平水年和枯水年还是存在不安全的风险。为保障襄阳市的水生态安全,未来襄阳市需进一步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安全评价 PSR模型 熵权法 襄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FR评估框架的太子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 被引量:12
15
作者 林佳宁 高欣 +4 位作者 贾晓波 张远 张楠 成剑波 孟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0-1450,共11页
以减少人类压力、保持生态健康、维持服务功能和规避潜在生态风险为出发点,建立了基于PSFR(压力、状态、功能、风险)的太子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年鉴资料查询收集和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数据整合方式,利用... 以减少人类压力、保持生态健康、维持服务功能和规避潜在生态风险为出发点,建立了基于PSFR(压力、状态、功能、风险)的太子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年鉴资料查询收集和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数据整合方式,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了太子河流域生态安全指数,并分析了造成流域生态安全退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划分的105个小流域中不存在"极不安全"等级,仅有下游5个小流域处于"不安全"等级,占总数的4.8%;多数小流域均处于"较安全"和"一般"等级,呈集中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较安全"等级的小流域有59个,占56.2%;处于"一般"等级的小流域有38个,占36.2%;处于"安全"等级的小流域只有3个,占2.8%,说明整个太子河流域的水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较安全"等级.研究显示,流域内农业和城镇用地的扩张是显著影响生态安全状态及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安全 流域 PSFR 生态服务功能 太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卫南运河流域水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晓岚 刘昌明 +2 位作者 门宝辉 李智飞 王红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630,共5页
基于PSR物理概念模型建立水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和逼近于理想解法建立水生态安全评价模型.针对漳卫南运河流域中潞城市、新乡县和德州市进行水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漳卫南运河上游潞河城市最好,中游新乡县其次,下游德州市最... 基于PSR物理概念模型建立水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和逼近于理想解法建立水生态安全评价模型.针对漳卫南运河流域中潞城市、新乡县和德州市进行水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漳卫南运河上游潞河城市最好,中游新乡县其次,下游德州市最差,3个县市均属于水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极差级别.这一评价结果为漳卫南流域的水生态安全建设提供了相关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卫南运河 水生态安全 PSR 粗糙集 逼近于理想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水生态安全问题探讨 被引量:35
17
作者 严立冬 岳德军 孟慧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7-62,共6页
水生态安全是水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水安全问题列入国家安全战略并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从水生态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在剖析城市化进程中水生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把生态建设,特别是水... 水生态安全是水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水安全问题列入国家安全战略并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从水生态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在剖析城市化进程中水生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把生态建设,特别是水生态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坚持“人水相亲、自然和谐”的水生态安全理念,以水生态安全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与促进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管理 城市化 水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清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6
18
作者 司马文卉 胡小凤 +3 位作者 沈占峰 杨映雪 袁芳 高均海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5,102,共7页
雄安新区位于大清河流域中部,大清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对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结合国家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分析大清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特征和问题,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按照&q... 雄安新区位于大清河流域中部,大清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对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结合国家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分析大清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特征和问题,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按照"目标层-方案层-要素层-指标层"建立大清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代表性为原则选择23个评价指标,为更加准确进行大清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维系和保障大清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河流域 水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生态位理论用于水生态安全优先调控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晓岚 刘昌明 +1 位作者 赵长森 范琳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3-1109,共7页
引进模糊数学隶属度的概念,改进了传统的生态位理论,以漳卫南运河流域上、中、下游的3个典型城市(县)(潞城市、新乡县与德州市)为例,计算其在12个资源轴不同梯度上的隶属度、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并基于此分析了水生态安全的优先调... 引进模糊数学隶属度的概念,改进了传统的生态位理论,以漳卫南运河流域上、中、下游的3个典型城市(县)(潞城市、新乡县与德州市)为例,计算其在12个资源轴不同梯度上的隶属度、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并基于此分析了水生态安全的优先调控区与优先调控指标.结果表明:1潞城市、新乡县、德州市的平均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332、1.441、1.289,说明新乡县在12个资源轴上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德州市的适应能力最弱;潞城市、新乡县、德州市的平均生态位重叠分别为2.097、2.285、2.318,说明德州市与其他2个典型城市(县)在资源利用上具有相似性,尤其是德州市与新乡县在资源利用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能存在潜在竞争.23个典型城市(县)均对森林覆盖率、万元GDP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改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3个典型城市(县)在人均水资源量资源轴上的生态位重叠最大,并集中于一个较窄的梯度区间内,可能会引发潜在竞争.3德州市是漳卫南运河流域未来水生态安全保障的优先区和水生态安全改善的优先调控区,而人均水资源量、人均GDP、产水模数、城市环境用水所占比例等4个指标均可作为未来水生态安全改善的调控指标,其中人均水资源量是优先调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安全 生态 隶属度 漳卫南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概念框架的水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华伟 黄继文 +1 位作者 张欣 傅世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4-37,45,共5页
基于DPSIR概念,综合考虑水生态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和系统的动态变化,建立了水生态安全评价的DPSIR框架及相应指标体系,将多元联系数与马尔科夫链随机模型进行耦合,构建了水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东营市1993—2011年共19个... 基于DPSIR概念,综合考虑水生态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和系统的动态变化,建立了水生态安全评价的DPSIR框架及相应指标体系,将多元联系数与马尔科夫链随机模型进行耦合,构建了水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东营市1993—2011年共19个年份的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安全等级的时序演进趋势。结果表明:东营市水生态安全整体处于相对不安全或不安全等级,未来水生态安全稳态等级仍为相对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 多元联系数 马尔科夫链 动态评价模型 水生态安全 东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