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域自适应NWD-YOLOv5的复杂环境下水稻幼苗计数
1
作者 崔金荣 叶伟浩 +3 位作者 郑鸿 刘同来 齐龙 徐勇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33,共14页
水稻种植初期经常会遇到绿色水藻等干扰微小水稻幼苗计数的复杂环境,使得微小水稻幼苗与背景难以区分,容易造成检测计数模型性能显著下降,然而目前通用的深度学习方法无法应对复杂跨域场景下的水稻幼苗检测计数任务。为此,提出一种基于... 水稻种植初期经常会遇到绿色水藻等干扰微小水稻幼苗计数的复杂环境,使得微小水稻幼苗与背景难以区分,容易造成检测计数模型性能显著下降,然而目前通用的深度学习方法无法应对复杂跨域场景下的水稻幼苗检测计数任务。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平均教师的域自适应NWD-YOLOv5模型,以解决无人机视角下的复杂环境微小水稻幼苗计数问题。为了提高模型对复杂背景下微小幼苗的检测计数能力,将基于平均教师模型的半监督域自适应训练策略集成到YOLOv5网络中,并且在YOLOv5的损失中使用基于归一化高斯Wasserstein距离(NWD)的预测框度量方法,来提高微小目标的正负样本分配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的YOLOv5模型相比,改进模型泛化性能大幅提升,mAP@0.5值从60.0%提升到95.9%;与经典目标检测模型相比,所提的域自适应模型在mAP、模型大小和检测速度等指标上均有着较大优势;与传统人工方法相比,所提水稻幼苗计数方法准确率达到98.6%,计数时间仅为人工方法的1/5,决定系数R 2达到了0.9003;所提域自适应模型与监督学习方法Oracle性能接近,并且性能明显优于基准方法Source Only。所提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复杂多变环境下水稻植株计数的精度,能够作为水稻作物管理方法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计数 平均教师模型 目标检测 YOLOv5 多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组学技术研究褐藻胶寡糖提高水稻幼苗抗寒性能的机理
2
作者 何雅清 钱湘玉 +2 位作者 于宇璇 孙珍 唐文竹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I0001-I0003,共16页
选取日本晴水稻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水稻幼苗从正常生长到遭遇低温再到复性的全过程,结合水稻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施加褐藻胶寡糖不仅提高水稻幼苗抵御低温胁迫的能力,还提高其SOD,POD和CAT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同时,在水稻幼苗... 选取日本晴水稻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水稻幼苗从正常生长到遭遇低温再到复性的全过程,结合水稻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施加褐藻胶寡糖不仅提高水稻幼苗抵御低温胁迫的能力,还提高其SOD,POD和CAT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同时,在水稻幼苗受到低温胁迫时,褐藻胶寡糖能促进其产生更多的可溶性糖,并有效地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增加。采用非标记定量技术,对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分析,并研究其代谢通路。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注释后,实验组富集到的条目更多;通过KEGG富集得到前10条关键性通路。通过UPLC-Q-TOF-MS对水稻幼苗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小分子差异代谢物主要为胺类,其次为羧酸和生物碱等。研究结果阐明褐藻胶寡糖提高水稻幼苗抗寒性能的机理,可为理解水稻幼苗抗寒性能防御机制及褐藻胶寡糖的研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褐藻胶寡糖 抗寒性能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血红素缓解水稻幼苗期NaCl胁迫的生理特性研究
3
作者 孟枫岩 冯乃杰 +4 位作者 郑殿峰 郭佳宝 陈小凤 江海龙 江雄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85,共16页
盐胁迫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通过化控技术提高其耐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NaCl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氯化血红素(hemin)缓解NaCl胁迫调控机制,以黄华占... 盐胁迫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通过化控技术提高其耐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NaCl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氯化血红素(hemin)缓解NaCl胁迫调控机制,以黄华占和湘两优900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水稻三叶一心期叶面喷施5μmol/L hemin,48 h进行50 mmol/L NaCl胁迫处理。每品种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1)CK:0 mmol/L NaCl+喷施蒸馏水;(2)S处理:50 mmol/L NaCl+喷施蒸馏水;(3)SH处理:50 mmol/L NaCl+5μmol/L hemin;NaCl处理后3、6、9、12 d进行取样,测定水稻幼苗生长参数、气体交换参数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的幼苗生长受阻,光合速率下降、活性氧激增。抗氧化酶活性在胁迫前期与CK相比显著增加,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性较CK显著下降。其中,NaCl胁迫对黄华占的抑制作用强于湘两优900。叶面喷施hemin增加2个水稻品种的株高、茎基宽、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增强水稻叶片SPAD和光合能力;减少活性氧(O_(2)^(-·)和H_(2)O_(2))积累,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EL);激活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提高抗坏血酸(As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水稻幼苗产生抑制作用,叶面喷施hemin可通过提高净光合速率、抗氧化物活性或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来缓解NaCl胁迫对水稻幼苗所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NACL胁迫 氯化血红素 形态建成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三氯苯和萘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泽港 葛才林 +3 位作者 万定珍 郦志文 罗时石 杨建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02-1407,共6页
以水稻汕优63和武运粳7号为材料,在室外遮雨塑料棚下进行培养与处理,研究了1,2,4-三氯苯(TCB)和萘(NAP)对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TCB和NAP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几乎无影响,对幼苗株高、根长、根数有显著抑制作... 以水稻汕优63和武运粳7号为材料,在室外遮雨塑料棚下进行培养与处理,研究了1,2,4-三氯苯(TCB)和萘(NAP)对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TCB和NAP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几乎无影响,对幼苗株高、根长、根数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水培条件下,较低浓度的TCB(10mg.L-1)、NAP(20mg.L-1)可显著抑制根系的伸长生长,但低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促进武运粳7号根数增加;②低浓度的TCB和NAP对水稻幼苗根系活力影响较小,但高浓度的污染物则显著抑制根系活力,影响根的吸收功能;③两有机污染物均导致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的下降,Rubisco酶活性也明显受到抑制;④叶片中ATP含量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而根系中ATP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⑤地上部和根系中丙二醛(MDA)含量均随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水中微量的1,2,4-三氯苯和萘均会明显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这对水稻育秧期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根长可作为确定有机污染物发生事件的植物形态学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氯苯 水稻幼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低镉污染水平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吸收镉的影响 被引量:49
5
作者 张丽娜 宗良纲 +1 位作者 任偲 沈振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94-499,共6页
虽然土壤镉污染控制标准的限量较低,但镉在土壤中活性较强,容易被作物吸收,而我国低浓度镉污染的土壤面积也较大。因此我们通过水稻幼苗水培试验,研究了低镉污染水平以及不同的硅处理浓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和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 虽然土壤镉污染控制标准的限量较低,但镉在土壤中活性较强,容易被作物吸收,而我国低浓度镉污染的土壤面积也较大。因此我们通过水稻幼苗水培试验,研究了低镉污染水平以及不同的硅处理浓度对水稻幼苗生长和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镉污染虽然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幼苗体内的镉含量较高,且镉的富集系数在低浓度下也较大。因此,低浓度镉污染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在镉污染条件下施加硅处理,能增加水稻幼苗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以及抗氧化酶SOD、POD的活性,但要选择适宜的浓度,硅处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效果较差。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硅处理对于抑制水稻幼苗对镉的吸收效果非常明显,但随着硅浓度的增加,幼苗体内镉含量降低的幅度趋缓。因而从经济因素考虑,只要施加适量的硅就可以达到较好的降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水稻幼苗抗热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吕俊 张蕊 +2 位作者 宗学凤 王三根 何光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8-1171,共4页
以"西农优1号"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SA)预处理对高温胁迫下水稻幼苗抗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mmol·L-1SA预处理可减缓水稻幼苗的电解质渗出,降低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提高高温胁迫下水稻幼苗体内过氧... 以"西农优1号"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SA)预处理对高温胁迫下水稻幼苗抗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mmol·L-1SA预处理可减缓水稻幼苗的电解质渗出,降低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提高高温胁迫下水稻幼苗体内过氧化氢、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抗坏血酸和GSH的含量。表明SA预处理可提高高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的抗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高温胁迫 水杨酸 抗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盐和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0
7
作者 刘娥娥 宗会 +1 位作者 郭振飞 黎用朝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5-238,共4页
以三叶期的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干旱(-0.6 MPa PEG模拟)、盐( 0. 15 mol/L NaC1)和低 温(6℃)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脯氨酸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盐和低温胁迫下稻苗均可积 累脯氨酸,且随着胁... 以三叶期的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干旱(-0.6 MPa PEG模拟)、盐( 0. 15 mol/L NaC1)和低 温(6℃)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脯氨酸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盐和低温胁迫下稻苗均可积 累脯氨酸,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在同一胁迫条件下,耐性强的品种脯氨酸积累较少,而敏 感品种脯氨酸积累则较多。脯氨酸的积累不宜作为稻苗抗逆性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脯氨酸 干旱胁迫 盐胁迫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氯丙嗪和氯化镧对水稻幼苗脯氨酸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宗会 徐照丽 +2 位作者 刘娥娥 郭振飞 李明启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4,共4页
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质膜透性增大、相对含水量(RWC)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同时脯氨酸(Pro)积累。以氯丙嗪(CPZ)和氯化镧(LaCl3)对水稻幼苗预处理以阻碍Ca2+·CaM(钙调素)信使传导后,加剧了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质膜透性的增加、... 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质膜透性增大、相对含水量(RWC)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同时脯氨酸(Pro)积累。以氯丙嗪(CPZ)和氯化镧(LaCl3)对水稻幼苗预处理以阻碍Ca2+·CaM(钙调素)信使传导后,加剧了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质膜透性的增加、RWC的下降、MDA含量的增加和Pro的积累,说明水稻幼苗受伤害程度将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氯丙嗪 氯化镧 脯氨酸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耐性不同的水稻幼苗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9
作者 肖美秀 林文雄 +2 位作者 陈冬梅 梁康迳 柯庆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6-258,共3页
关键词 保护酶活性 膜脂过氧化 水稻幼苗 土壤-植物系统 耐性 镉胁迫 重金属胁迫 保护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浸种对水稻幼苗白叶枯病抗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向妙莲 付永琦 +2 位作者 何永明 黄友明 曾晓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9-426,共8页
以温229(感白叶枯病)和嘉早312(抗白叶枯病)为材料,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浸种对水稻幼苗接种白叶枯病菌后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浸种显著降低了水稻幼苗白叶枯病病情指数,对抗病品种的诱... 以温229(感白叶枯病)和嘉早312(抗白叶枯病)为材料,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浸种对水稻幼苗接种白叶枯病菌后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浸种显著降低了水稻幼苗白叶枯病病情指数,对抗病品种的诱导效果优于感病品种;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r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等酶活性随MeJA浓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MeJA浓度为0.5mmol/L时表现为毒害作用。不同抗性品种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对MeJA浸种响应不同,表明MeJA浸种可有效减轻水稻幼苗白叶枯病的发生,其中,抗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和MDA的下降与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水稻幼苗 白叶枯病 抗氧化酶 膜脂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提高水稻幼苗抗低温能力的机理初探 被引量:24
11
作者 徐秋曼 陈宏 +1 位作者 高虹 程景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236-1241,共6页
对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 ( PP333)影响水稻幼苗抗低温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用PP333浸种后在水稻培养液中培养 1 0 d的幼苗 ,经 ( 4℃± 0 .5℃ )低温胁迫后 ,能有效地降低相对电导率 ,维持较高的 SOD活性 ,提高 CAT、POD活性 ,... 对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 ( PP333)影响水稻幼苗抗低温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用PP333浸种后在水稻培养液中培养 1 0 d的幼苗 ,经 ( 4℃± 0 .5℃ )低温胁迫后 ,能有效地降低相对电导率 ,维持较高的 SOD活性 ,提高 CAT、POD活性 ,减缓 MDA的积累。PP333处理使低温下的水稻幼苗维持较高的游离脯氨酸含量 ,延缓幼苗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超氧物歧化酶 脯氨酸 多效唑 水稻幼苗 抗低温能力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耐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蕊 高志明 +1 位作者 吕俊 王三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5,共4页
为明确用水杨酸(SA)预处理提高水稻幼苗耐寒性的作用。在低温(6℃)胁迫前24 h用0.5 mmol/L SA预处理水稻幼苗。结果表明:叶面喷施SA预处理能降低膜透性,提高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及总蛋白质含量,提高SOD,POD,GR等抗氧化... 为明确用水杨酸(SA)预处理提高水稻幼苗耐寒性的作用。在低温(6℃)胁迫前24 h用0.5 mmol/L SA预处理水稻幼苗。结果表明:叶面喷施SA预处理能降低膜透性,提高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及总蛋白质含量,提高SOD,POD,GR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和增加抗氧化剂和GSH含量,及时清除低温所引起的植物体内积累的活性氧,保持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减轻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的伤害,提高水稻幼苗的耐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低温 水杨酸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46
13
作者 张蕊 吕俊 +1 位作者 米青山 王三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36,共5页
用水杨酸(SA)预处理水稻幼苗,能够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寒性。0.5 mmol/L SA预处理水稻幼苗降低了低温胁迫期间水稻幼苗体内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同时酶活性分析表明,SA预处理后水稻幼苗在低温... 用水杨酸(SA)预处理水稻幼苗,能够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寒性。0.5 mmol/L SA预处理水稻幼苗降低了低温胁迫期间水稻幼苗体内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同时酶活性分析表明,SA预处理后水稻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温对照上升,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低温对照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用0.5 mmol/L SA预处理水稻幼苗,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水稻幼苗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低温 水杨酸 抗氧化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硅配施对铜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其吸收累积铜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志红 朱美英 +3 位作者 石庆华 潘晓华 徐丰华 邱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4-1139,共6页
铜是江西省农田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为减轻和控制铜对水稻生长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硫肥(0,0.013,0.026 g/kg)、硅肥(0,0.5,1.0 g/kg)配施对铜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其吸收累积铜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 铜是江西省农田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为减轻和控制铜对水稻生长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硫肥(0,0.013,0.026 g/kg)、硅肥(0,0.5,1.0 g/kg)配施对铜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其吸收累积铜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铜污染农田中施用硫、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幼苗素质,加快出叶速度、茎基部更加宽扁、根冠比及生物量明显提高。(2)硫、硅肥的施用可以降低水稻幼苗对铜的生物富集(量)系数和转运(量)系数,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抑制土壤中铜向水稻各器官的迁移、转运,从而降低铜的毒害,其中以单硅用量1.0 g/kg和硫肥用量0.013 g/kg与硅用量1.0 g/kg配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镧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建明 汪鑫 +2 位作者 樊趁英 刘红山 周二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在水稻幼苗2叶1心期,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镧溶液处理水稻幼苗,考察其对水稻幼苗生长、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3mg/L硝酸镧处理在促进水稻幼苗地上部的生长效果最佳,表现在幼苗高度、... 在水稻幼苗2叶1心期,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镧溶液处理水稻幼苗,考察其对水稻幼苗生长、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3mg/L硝酸镧处理在促进水稻幼苗地上部的生长效果最佳,表现在幼苗高度、干重及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7.27%、24.83%和19.30%;而硝酸镧处理浓度为0.6mg/L时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效果最佳,根系长度、干重及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8.87%、46.36%和10.07%。0.9-1.5mg/L硝酸镧处理后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水稻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0.3-0.6mg/L硝酸镧处理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水稻根中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与SOD活性提高趋势一致。0.6mg/L硝酸镧处理能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o、提高F,和Fv。不同的硝酸镧浓度处理能提高ETR、ФPSⅡ和qP,减小NPQ,提高光合作用中PSⅡ的运行效率。因此低浓度(0.3-0.9mg/L)硝酸镧处理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生长发育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对低温下水稻幼苗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0
16
作者 梁颖 王三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4,共6页
缺Ca2+的水稻幼苗在低温胁迫下(4℃ 36h),细胞膜功能及超微结构破坏严重。在培养液中 加入适当浓度的 Ca场+(0. 5~ 1. 0 mmol/L)可降低冷胁迫下稻苗的电解质渗漏率和 MDA含量,提高 SOD、CAT、... 缺Ca2+的水稻幼苗在低温胁迫下(4℃ 36h),细胞膜功能及超微结构破坏严重。在培养液中 加入适当浓度的 Ca场+(0. 5~ 1. 0 mmol/L)可降低冷胁迫下稻苗的电解质渗漏率和 MDA含量,提高 SOD、CAT、POD活性,保护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免遭破坏。CaM特异性抑制剂CPZ能部分抑制 Ca2+降低冷害稻苗的电解质渗漏率及MDA含量和提高SOD、POD活性的作用,暗示Ca2+对水稻幼苗 膜的保护作用与CaM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水稻幼苗 低温 细胞膜 保护作用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H2O2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调节作用(英文)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韩娜 冯汉青 +1 位作者 李燕鸿 李红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4-1219,共6页
在常温下用不同浓度的外源H2O2(0~20mmol·L-1)预处理水稻幼苗,再进行12h6℃低温胁迫,根据幼苗相对含水量和质膜相对透性筛选最佳外源H2O2处理浓度,并分析最佳外源H2O2浓度下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活性氧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常温下用不同浓度的外源H2O2(0~20mmol·L-1)预处理水稻幼苗,再进行12h6℃低温胁迫,根据幼苗相对含水量和质膜相对透性筛选最佳外源H2O2处理浓度,并分析最佳外源H2O2浓度下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活性氧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0~8mmol·L-1H2O2预处理可以增加水稻幼苗的相对含水量,降低其质膜相对透性,并以4mmol·L-1H2O2的效果最佳.(2)低温胁迫后,与对照组相比,4mmol·L-1外源H2O2预处理降低了水稻幼苗萎蔫程度,并使其总呼吸速率、交替途径容量都有增加,同时还抑制了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的含量.(3)外源H2O2预处理对水稻幼苗的内源H2O2含量以及O2-·产生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外源H2O2可以通过提高呼吸速率、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碳氮代谢来有效增强水稻幼苗的抗寒性,它可能以一种独立于内源活性氧系统之外的方式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H2O2 低温胁迫 呼吸速率 活性氧 水稻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碳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江 汤红玲 陈惠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0-335,共6页
以水稻(Oryza sativaL.)品种‘D奇宝优1号’幼苗为材料,采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外源一氧化碳(CO)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探索CO提高水稻幼苗抗旱性的机制。结果显示,CO供体高铁血红素(Hematin,H)... 以水稻(Oryza sativaL.)品种‘D奇宝优1号’幼苗为材料,采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外源一氧化碳(CO)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探索CO提高水稻幼苗抗旱性的机制。结果显示,CO供体高铁血红素(Hematin,H)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不同程度地促进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而CO清除剂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则逆转CO供体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氧化损伤的缓解效应。由此表明,外源CO能通过调整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提高水稻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有效增强其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一氧化碳 干旱胁迫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营养元素与水稻幼苗镉吸收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亚玲 刘斌美 +2 位作者 陈慧茹 叶亚峰 吴跃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6-8,24,共4页
以籼稻(Oryza sativa L.)9311为试验材料,水培法培养水稻幼苗,通过施加不同浓度梯度的磷、镉,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状况。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别检测水稻幼苗吸收镉的含量,发现当镉浓度为0.05 mmol/L时,随着磷浓度的增加,水稻幼苗镉... 以籼稻(Oryza sativa L.)9311为试验材料,水培法培养水稻幼苗,通过施加不同浓度梯度的磷、镉,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状况。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别检测水稻幼苗吸收镉的含量,发现当镉浓度为0.05 mmol/L时,随着磷浓度的增加,水稻幼苗镉含量与0.05 mmol/L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9.6%、21.8%和43.5%,但磷镉同时处理水稻地上部分镉含量比镉单独处理水稻的镉含量降低了25.7%,说明磷能降低镉由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的转移率。研究还表明,相同镉处理的情况下,水稻的干物质量随着磷浓度的增高先上升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同工酶的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312 mg/kg磷浓度为最适处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锌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孟杰 王人民 +1 位作者 万吉丽 付力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1-418,共8页
以IR8192(Indica)和BY(Japonica)为材料,设置不同的硫酸锌浓度(0,0.0005%,0.001%,0.005%,0.01%,0.05%,0.10%,0.15%和0.25%),研究硫酸锌溶液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硫酸锌溶液浸种促进了水稻幼苗的生长和... 以IR8192(Indica)和BY(Japonica)为材料,设置不同的硫酸锌浓度(0,0.0005%,0.001%,0.005%,0.01%,0.05%,0.10%,0.15%和0.25%),研究硫酸锌溶液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硫酸锌溶液浸种促进了水稻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量的积累,增加了水稻叶片中叶绿素a、b、a+b的含量,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同水稻品种最适宜的浸种浓度不同,IR8192以0.001%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处理效果最好,而0.005%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浸种对BY作用效果最佳,对IR8192则产生了毒害作用.随着浸种浓度的继续增加,超过植株的耐受范围,幼苗生长开始受到抑制.表明适量的硫酸锌溶液浸种可以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提高水稻幼苗生长过程中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减缓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物质代谢水平,但超过植物的锌耐受范围则会产生重金属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锌 水稻幼苗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