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立枯病菌的鉴定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1
作者 康美花 段灵涛 +11 位作者 阴长发 曲润波 肖苏军 王希 张露 况虹敏 孙强 陈洪凡 杨迎青 邵见阳 涂雪琴 兰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6期140-146,共7页
为准确鉴定水稻立枯病的致病菌,并确定其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分类地位,通过显微观察和基于DNA内转录间区(rDNA ITS)保守序列的分析,鉴定了分离到的水稻立枯病菌,明确了其序列与同属近缘菌的差异和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分类地位。将分离培... 为准确鉴定水稻立枯病的致病菌,并确定其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分类地位,通过显微观察和基于DNA内转录间区(rDNA ITS)保守序列的分析,鉴定了分离到的水稻立枯病菌,明确了其序列与同属近缘菌的差异和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分类地位。将分离培养的水稻立枯病菌鉴定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水稻立枯病菌F.graminearum与同属近缘种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的rDNA ITS保守区序列在92、129、150、390、394~397、399、401、403、405、408和418~419等位置存在差异。系统发育结果表明:水稻立枯病菌菌株JXNC-1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各菌株聚为独立一支,与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亲缘关系较近。6属真菌划分为2个大的组群,Group I(G I)又细化成2个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禾谷镰刀菌 rDNA ITS序列 鉴定 序列比对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康美花 王希 +6 位作者 肖苏军 况虹敏 王丽红 阴长发 陈洪凡 杨迎青 兰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4,10,共5页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水稻旱育技术的推广,秧苗立枯病的发生十分严重,立枯病已经成为水稻秧田高发的毁灭性病害,大大阻碍了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明确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对有效控制...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水稻旱育技术的推广,秧苗立枯病的发生十分严重,立枯病已经成为水稻秧田高发的毁灭性病害,大大阻碍了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明确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对有效控制水稻立枯病的发生进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水稻立枯病的主要致病菌、发病症状和发生规律,从病原菌的积累、低温条件、土壤水分状况和空气相对湿度、秧苗质量及苗床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因素,从控制播种密度、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立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从种子处理、苗床消毒、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主要药剂防治措施。认为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应在以合理选用品种、控制育秧、科学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适时采取种子处理、苗床消毒、农药喷施等药剂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治模式,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保障我国水稻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发病症状 流行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立枯病原菌尖孢镰孢菌致病力降低T-DNA突变体的筛选与插入位点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俊华 杨松润 +5 位作者 彭莉莉 王亮 杨明秀 徐晓凤 倪哲 李培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8,共9页
为深入研究水稻立枯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elcht)致病分子机理,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技术构建尖孢镰孢菌突变体库,筛选致病力降低突变体,检测其T-DNA插入数量和位点。结果表明,691个突变体库构建成功,且突变体... 为深入研究水稻立枯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elcht)致病分子机理,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技术构建尖孢镰孢菌突变体库,筛选致病力降低突变体,检测其T-DNA插入数量和位点。结果表明,691个突变体库构建成功,且突变体可稳定遗传后代。选取34个不同菌落形态变化突变体测定其致病力,筛选到6个致病力降低最严重突变体,分析其菌落形态、菌落生长速率和产孢量。与野生型相比,菌落形态存在差异,其中4个突变体B9、C36、D65、E17生长速率降低,6个突变体产孢数量均降低。通过Southern blot分析发现突变体B92有两个T-DNA插入,其余5个突变体为单个T-DNA插入,利用Hi TAIL-PCR确定6个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尖孢镰孢菌与水稻之间分子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确定尖孢镰孢菌致病基因及其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尖孢镰孢菌 T-DNA 致病力 插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恶霉灵防治水稻立枯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鹏 高鲁江 崔伟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6-36,38,共2页
田间试验表明 ,1 5 %恶霉灵水剂 6~ 8ml/m2 ,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效可达 82 .3% ,病指防效可达 89.4 % ,明显好于对照药剂。而且对水稻安全 。
关键词 恶霉灵 防治 水稻立枯病 药效试验 病指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4
5
作者 韩春玉 韩宝生 +1 位作者 宣立民 王淑艳 《吉林农业》 2014年第12期74-74,共1页
立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诱发立枯病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旱育苗水稻该病发生比较严重。发病较轻时大田内成片发生,发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幼苗全部死亡,严重影响水稻的秧苗质... 立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诱发立枯病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旱育苗水稻该病发生比较严重。发病较轻时大田内成片发生,发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幼苗全部死亡,严重影响水稻的秧苗质量和产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而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发病规律 传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防治水稻立枯病试验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喜田 刘希财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第2期80-81,共2页
在春季水稻盘育苗过程中,于播种覆土后及水稻1叶1心期防治水稻立枯病时,首先使用30%瑞苗清AS 1000倍、30%恶霉灵AS+85%波尔甲霜灵WP防效达到84%以上;其次使用85%波尔甲霜灵WP 800倍、30%多菌灵·福美双WP800倍、30%恶霉灵AS 1000倍... 在春季水稻盘育苗过程中,于播种覆土后及水稻1叶1心期防治水稻立枯病时,首先使用30%瑞苗清AS 1000倍、30%恶霉灵AS+85%波尔甲霜灵WP防效达到84%以上;其次使用85%波尔甲霜灵WP 800倍、30%多菌灵·福美双WP800倍、30%恶霉灵AS 1000倍防效达到68%以上,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立枯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杀菌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立枯病的具体防治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晓丽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2期32-32,共1页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1病原与症状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1病原与症状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播种密度过大或者通风不及时,造成根系吸收的水分少,通风时蒸发量大)。心叶卷筒状,随后下叶很快失水萎蔫呈筒卷状。全株呈污绿色枯死。生理性立枯病,因为未受到病菌危害,死苗后茎基部不腐烂,根毛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防治 水分蒸腾 生理性 旱育秧田 持续低温 大量死亡 播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木霉菌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研究
8
作者 程明渊 王继春 +1 位作者 阎万元 周淑华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4期50-53,共4页
应用木霉菌混合菌株防治水稻立枯病的结果表明,当不同菌株间混合时,从出苗率上看,除了有两个混合菌株处理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外,大多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从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上看,只有少数组合具有增效作用,其余... 应用木霉菌混合菌株防治水稻立枯病的结果表明,当不同菌株间混合时,从出苗率上看,除了有两个混合菌株处理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外,大多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从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上看,只有少数组合具有增效作用,其余大多数是降效。具有增效作用的是943110+94523以及9440_4+9524_5,总体防效最好的是9440_4+9524_5,防效为9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防治 复合木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枯净防治水稻立枯病试验
9
作者 周颖 焦敏 李明熹 《新农业》 2008年第5期46-46,共1页
近几年,水稻立枯病在北镇市连年大发生,育苗田死秧率20%~35%,严重的死秧率在50%以上。甚至毁苗。使用黑龙江双城农药厂生产的3%水稻育苗灵防治水稻立枯病,防效较理想,但药剂成本高。为寻找成本低、防效好的药剂,2007年引进浙江温州鹿... 近几年,水稻立枯病在北镇市连年大发生,育苗田死秧率20%~35%,严重的死秧率在50%以上。甚至毁苗。使用黑龙江双城农药厂生产的3%水稻育苗灵防治水稻立枯病,防效较理想,但药剂成本高。为寻找成本低、防效好的药剂,2007年引进浙江温州鹿城农药厂生产的50%立枯净可湿性粉荆防治水稻立枯病,取得了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立枯净 防治 试验 药剂成本 育苗灵 黑龙江 成本低
原文传递
生物源农药宁南霉素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振海 张海清 霸丽娜 《作物研究》 2009年第4期265-268,共4页
为探明宁南霉素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室内菌丝抑制法和生长速率法,用宁南霉素对水稻立枯病的优势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进行了抑制率和毒力测定,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宁南霉素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和秧苗素质... 为探明宁南霉素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室内菌丝抑制法和生长速率法,用宁南霉素对水稻立枯病的优势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进行了抑制率和毒力测定,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宁南霉素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和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倍的宁南霉素对3种病菌菌丝的抑制率最高,接种后第7d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74.9%,65.9%和69.6%;EC50为34.49~111.39mg/L;随着宁南霉素用量增加,对立枯病防效提高,以12.5~25g/m2效果较优;宁南霉素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略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源农药 宁南霉素 水稻立枯病 病害防治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立枯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
11
作者 马晓明 《新农村(黑龙江)》 2018年第3期44-44,共1页
江滨农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国营企业,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因此水稻高产是农场职工增收的基础。农场水稻栽培有秧田和大田两个阶段,经验告诉我们“秧好八成粮”,但近年来立枯病频发,导致部分种植户不能实现壮... 江滨农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国营企业,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因此水稻高产是农场职工增收的基础。农场水稻栽培有秧田和大田两个阶段,经验告诉我们“秧好八成粮”,但近年来立枯病频发,导致部分种植户不能实现壮秧下地,或者死苗的问题,直接或间接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对本地区立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进一步总结该病发病规律,以期为今后农场乃至整个寒地稻作区防治立枯病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为培育壮苗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发病原因 防治 水稻种植面积 国营企业 生产经营 水稻高产 水稻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立枯一次净防治水稻立枯病效果好
12
作者 季宏平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35-36,共2页
水稻立枯病(Fusarium,Rhizoctonia)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水稻幼芽或幼根变褐,严重时二、三叶期软化腐烂,直到最后秧苗枯死,因此,严重影响秧苗质量和水稻产量。42%立枯一次净经试验,对水稻立枯... 水稻立枯病(Fusarium,Rhizoctonia)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水稻幼芽或幼根变褐,严重时二、三叶期软化腐烂,直到最后秧苗枯死,因此,严重影响秧苗质量和水稻产量。42%立枯一次净经试验,对水稻立枯病防治效果好,能提高秧苗素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防治 立枯一次净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立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13
作者 张文渊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1年第3期36-36,共1页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由于近两年早春低温、寡照,水稻立枯病呈抬头趋势。经调查江苏省淮海农场1998年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率为16%,1999年水稻立枯病发病率为20%,2000年水稻立枯病发病率为25%,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由于近两年早春低温、寡照,水稻立枯病呈抬头趋势。经调查江苏省淮海农场1998年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率为16%,1999年水稻立枯病发病率为20%,2000年水稻立枯病发病率为25%,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综合防治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氟酰胺·嘧菌酯防治水稻立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14
作者 刘伟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2期18-19,共2页
为明确60%氟酰胺·嘧菌酯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适用剂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氟酰胺·嘧菌酯可有效防病促生长,在0.9g/m2的用量下对水稻立枯病防效最好,防效达91.9%,并能提升水稻秧苗素质。
关键词 60%氟酰胺·嘧菌酯 水稻立枯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超 薛丽静 +3 位作者 陈淑君 王敏军 李国成 杜新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1期112-112,116,共2页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苗期主要病害之一,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幼苗素质和水稻产量,给水稻的正常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为此,本文从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原因、发病症状、主要病原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苗期主要病害之一,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幼苗素质和水稻产量,给水稻的正常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为此,本文从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原因、发病症状、主要病原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发生原因 发病症状 病原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淑芬 谷维 张玉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发生与防治 寒地水稻 水稻立枯病 青枯死苗 水稻生产 烂秧 出苗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雄腐霉1×10~6孢子/g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立枯病药效试验
17
作者 张永凯 翟宏伟 刘志发 《北方水稻》 CAS 2013年第6期68-70,共3页
寡雄腐霉是一种活体微生物广谱杀菌剂,寡雄腐霉1×106孢子/g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1 g/m2制剂兑水3kg),于水稻1叶1心期均匀喷雾,将苗床喷透,10 d后同剂量第2次用药,对秧苗生长无不良影响,有促进秧苗生长的作用,对立枯病的防效为100%。
关键词 寡雄腐霉1×106孢子 g可湿性粉剂 水稻立枯病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旱秧绿2号防治旱育秧水稻立枯病的效果
18
作者 沈迎春 张敦阳 陈金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9-40,共2页
40%旱秧绿2号在旱育秧上施用,对水稻立枯病的病指防效在药后25d仍达到90%左右,高于对照药剂敌克松等的防效,对水稻秧苗安全。
关键词 旱秧绿2号 水稻立枯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用量和播种密度下水稻立枯病表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茂春 曹厚明 +3 位作者 梁永霞 曾丽 陈运刚 唐涛 《中国稻米》 2019年第5期112-114,共3页
立枯病是水稻育秧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在旱育秧中尤其容易发生。以内10优7185为材料,设置不同生物有机肥施肥量和不同播种密度处理,调查了不同处理下旱育秧的初始出苗率、立枯病的初始发病时间及后续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 立枯病是水稻育秧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在旱育秧中尤其容易发生。以内10优7185为材料,设置不同生物有机肥施肥量和不同播种密度处理,调查了不同处理下旱育秧的初始出苗率、立枯病的初始发病时间及后续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会降低初始出苗率,延迟立枯病初始感病时间,抑制水稻苗期立枯病害的发生,施用量为2kg/m2时效果明显;播种密度大有利出苗,但密度越大立枯病初始感病时间越早,立枯病菌的为害越严重。可见,内10优7185适宜的播种密度为30g/m^2、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为2kg/m^2,对旱育秧出苗有利,且对立枯病的发生抑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生物有机肥 播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20
作者 张亚军 戴明丽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7年第12期36-36,共1页
水稻立枯病是寒地水稻塑膜旱育苗和大棚盘育苗常见的病害,由于土壤消毒不彻底从而引起秧苗或成片枯死,以致全苗床毁苗,气候失常、苗期管理不当等条件有利于此病发生。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防治方法 寒地水稻 土壤消毒 苗期管理 盘育苗 旱育苗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