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艺术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意探赜 |
蔡建东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现代音乐视域下苏轼词二度创作艺术范式研究——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
蔡建东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文献背景 |
刘雅杰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1999 |
1
|
|
4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东坡对人的本质的诗意探寻 |
巢传宣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基于“兴发感动”说解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蔡意
|
《新课程研究》
|
2024 |
0 |
|
6
|
概念隐喻视角解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陈志鹏
|
《龙岩学院学报》
|
2014 |
4
|
|
7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
刘健文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8
|
及物性分析在翻译研究中的可操作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英译文的及物性分析 |
曹琪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4 |
0 |
|
9
|
“三美论”视角下的许渊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 |
陈贤德
王帅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0
|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汉英及物性特征 |
贾伟文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1
|
浅析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二度创作--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
王瑞强
|
《黄河之声》
|
2022 |
3
|
|
12
|
飘逸旷达 超然物外——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思想特点之我见 |
李长征
|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13
|
从意象到意境,探究古典诗词教学的起点和落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知识的择定与建构 |
高静
|
《中学语文》
|
2020 |
1
|
|
14
|
诗歌翻译的异化法赏析——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许渊冲译本为例 |
梁瑛
赵欣
|
《今古文创》
|
2022 |
0 |
|
15
|
关联理论观照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英译研究——以许渊冲和J.A.Turner的译本为例 |
郭勤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6
|
旷达乐观的率真之作——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苏轼的词作风格 |
罗平
|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1
|
|
17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非指示性”教学设计 |
郑逸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8
|
“同课异构”还是“同文异构”?——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
刘祥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9
|
浅析无伴奏混声合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陈涛
|
《音乐时空》
|
2013 |
0 |
|
20
|
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层意蕴的分析 |
谢文新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