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久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爱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077-3078,共2页
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减退,血液透析透析中发生的并发症较多,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等治疗相对困难,且易反复[1,2]。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首要条件是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已逐步成为外周血管耗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 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减退,血液透析透析中发生的并发症较多,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等治疗相对困难,且易反复[1,2]。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首要条件是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已逐步成为外周血管耗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一种方法,在老龄患者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研究观察不同永久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姜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3-0035,共3页
探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其中40例采用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作参照组,40例采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 探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其中40例采用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作参照组,40例采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研究组,比较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经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治疗依从率97.50%,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于正在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可以选择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永久中心静脉导管 应用效果 依从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12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包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3期135-136,共2页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透析人数和生存时间逐年增加,透析相关的并发症也逐渐显露出来。而其中的血管通路问题是决定透析寿命的主要条件,中央静脉留置管导管已成为整体实施血液透析的一部分。我们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的病人采用皮下隧...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透析人数和生存时间逐年增加,透析相关的并发症也逐渐显露出来。而其中的血管通路问题是决定透析寿命的主要条件,中央静脉留置管导管已成为整体实施血液透析的一部分。我们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的病人采用皮下隧道颈内静脉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作长期血管通路,采用Seldinger技术及撕脱型扩张导管置入法置入颈内静脉。结果表明,隧道留置管的置入符合理想血管通路的要求,无感染、堵管及脱管现象发生。从而也说明护士操作和病人日常护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焱 赵爱琴 余洋 《医学综述》 2013年第9期1710-1712,共3页
目的探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解放军第309医院旃坛寺门诊部血液净化中心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行间心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7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68例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 目的探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解放军第309医院旃坛寺门诊部血液净化中心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行间心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7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68例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治疗,385例临时性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治疗,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采用美国Permcatch带涤纶套双腔导管,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应用Seldinger技术,分析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功能不良占10.10%,感染占6.56%,临时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短,导管功能不良占27.6%,感染占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并发症低,解决了由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而不能做内瘘或人造血管的血液透析,为临床需要透析的患者提供宝贵意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DCA护理模式对MHD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李恒 邓凤英 杨雪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8期344-344,共1页
目的对PDCA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在衡阳南华医院行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应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MHD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外取2012年1月~1... 目的对PDCA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在衡阳南华医院行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应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MHD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外取2012年1月~12月在衡阳南华医院行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常规护理的MHD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发生导管功能不良6例,隧道及隧道出口感染4例,导管血行感染2例,并发症率为15.3豫;对照组发生导管功能不良10例,隧道及隧道出口感染10例,导管血行感染5例,并发症率为32豫。,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满意率为98.7豫;对照组满意率为89.7豫,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MHD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应用PDCA护理模式能显著减少患者的置管并发症,且患者满意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护理 MHD 永久中心静脉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研究
6
作者 陈芸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6期650-651,共2页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进行综述,概述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作用和影响,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血透护理工作。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永久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7
作者 李浩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99-99,共1页
目的探究将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收集2015年10月-2018年10月间我院收入的血液透析患者个体资料作为实验样本,纳入其中3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其导管... 目的探究将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收集2015年10月-2018年10月间我院收入的血液透析患者个体资料作为实验样本,纳入其中3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其导管留置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组样本量均设置为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实验组,患者选择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对两组患者的导管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实验结果中,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总体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导管应用时,选择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期尿激酶封管对血液透析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赵燕华 黄水荣 +3 位作者 许冬萍 练镜英 甘杰娜 吴丽仙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S02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对血液透析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0例,按留置环节封管方法差异进行编号,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定期尿激... 目的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对血液透析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0例,按留置环节封管方法差异进行编号,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定期尿激酶封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肝素封管。结果研究组的导管通畅率和血流量满意度分别为93.33%和(9.52±0.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和(8.43±0.16)%(P<0.05)。研究组的出血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和20.00%(P<0.05)。结论定期尿激酶封管法用于血液透析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导管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期尿激酶封管 血液透析 永久中心静脉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岳华 刘红 +5 位作者 徐世茹 刘颖 侯佳 赵红娟 罗晶晶 茹仙古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5期6884-6886,共3页
目的:总结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并对两种不同方法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净中心自2005年7月~2011年7月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T)病例共计1153例,包括... 目的:总结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并对两种不同方法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净中心自2005年7月~2011年7月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T)病例共计1153例,包括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568例)及临时性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585例),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应用Seldinger技术。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采用美国Permcatch带涤纶套双腔导管,长度36-40cm,插管在局麻下实行,经颈内静脉应用Seldinger技术,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带一涤纶套固定,半永久性导管则根据所选用导管长度的不同按导管标示用纯肝素封管。结果:两种CVT方式中,临时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短,导管功能不良占27.1%,感染占27.0%,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功能不良占9.7%,感染占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并发症低于临时性双腔导管,为解决由于自身血管条件而不能作人造血管或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选择了一条血管通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不同溶栓方法对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腔内血栓性阻塞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张九峰 姜文芝 刘亚丽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1308-1309,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尿激酶以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方法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腔内血栓性阻塞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10月17例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并伴有导管功能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 目的观察采用尿激酶以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方法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腔内血栓性阻塞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10月17例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并伴有导管功能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例)应用NS 250 ml+尿激酶20万U动静脉端滴注,连续3 d;对照组(8例)为尿激酶10万U+NS 4 ml,各取2 ml注入动静脉端,推注完毕立即关闭导管夹,并保留至下次常规血液透析,持续治疗3次,观察透析时的血流量通畅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导管通畅率、PT、APTT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动静脉端连续静脉滴注尿激酶能明显提高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腔内血栓性阻塞患者血液透析时的血流量,且无出血及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置管 永久 尿激酶 溶栓
原文传递
改良式心耳钳在剥离带涤纶套透析管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11
作者 敖华 李明 +7 位作者 钱森林 吴雪兵 张秋玲 窦军 何爱红 刘勇强 郑肖 程蓉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6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心耳钳在剥离带涤纶套透析管拔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肾内科行中心静脉导管拔出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实验组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拔管应用改良式心耳钳,对照组半永久性颈内静... 目的探讨改良式心耳钳在剥离带涤纶套透析管拔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肾内科行中心静脉导管拔出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实验组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拔管应用改良式心耳钳,对照组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拔管应用普通血管钳。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局。结果实验组手术切口长度为(1.8±0.2)cm,小于对照组的(2.6±0.5)cm;手术时间为(5.3±1.1)min,短于对照组的(10.8±3.2)min;出血量为(3.1±0.5)mL,少于对照组的(5.4±0.8)mL;患者主观感受评分为(85.8±10.2)分,高于对照组的(67.5±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心耳钳在拔出带涤纶套透析管手术中可减少出血量、缩短剥离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耳钳 永久中心静脉导管 拔管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