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江下游流域生态流量区域特征指标的优选
1
作者 李芊芊 张翔 +3 位作者 吴可怡 陶士勇 闫少锋 邓梁堃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90,共9页
在评价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时,传统水文改变指标法(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IHA)存在的指标间相关性高和数据冗余问题会造成整体评价偏差。对汉江下游流域的河流水文情势评价时,考虑到汉江流域干支流日均流量及取水调水... 在评价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时,传统水文改变指标法(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IHA)存在的指标间相关性高和数据冗余问题会造成整体评价偏差。对汉江下游流域的河流水文情势评价时,考虑到汉江流域干支流日均流量及取水调水工程等的影响,分别选择汉江干流上的3个水文站及支流流域的3个水文站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个水文站IHA指标进行优选,再利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进一步筛选,优选出适用于评价汉江下游流域水文情势的13个代表性指标,分别为2月流量、4月流量、7月流量、10月流量、12月流量、基流指数、最低流量出现日期、最高流量出现日期、低流量脉冲次数、高流量持续时间、日均流量增加率、日平均流量减少率和日均流量反转数。结果表明:6个水文站的代表性指标间相关性均大幅降低,13个代表性指标间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3的占比约70%;经变化范围评价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验证,IHA指标与优选出的代表性指标对汉江下游流域整体水文改变度评价结果的差值均小于7.5个百分点,表明其能够对汉江下游流域提供较为全面合理的水文情势变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下游流域 区域特征 生态流量 指标优选 水文改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复合干旱研究——以汉江中下游流域为例
2
作者 王晴 喻婷 +4 位作者 陈燕飞 朱文龙 丁佳伟 孙咏曦 董玉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8-1598,共11页
近年来,流域干旱逐年加剧,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因此,研究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之间的关系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评估不同城市对干旱的脆弱性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复合干旱概念及判别标准;基于汉江中下游1973一2... 近年来,流域干旱逐年加剧,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因此,研究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之间的关系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评估不同城市对干旱的脆弱性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复合干旱概念及判别标准;基于汉江中下游1973一2020年逐月降水、径流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的标准化径流指数分析了汉江中下游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的时空变化;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复合干旱之间的关系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汉江中下游春季干旱由水文干旱主导;夏季整体无旱;秋季干旱由气象干旱主导;冬季由气象干旱和复合干旱主导。(2)时间上,1973一2020年汉江中下游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整体耦合程度以较强(0.75<C≤1)为主,协调程度以中协调(0.5<D≤0.7)为主。空间上,2013年前汉江中下游各地区耦合度大小为:仙孝都市圈>荆门市>襄阳市>武汉市>天潜都市圈;2013年后各地区耦合度大小为:武汉市>天潜都市圈>襄阳市>荆门市>仙孝都市圈。(3)汉江中下游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耦合协调关系以高耦合中协调为主,且在研究期内耦合协调关系呈减弱状态,整体下降了7.8%。2013年以后汉江中下游流域天潜都市圈、武汉市干旱防治最为紧迫。本文提出的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研究复合干旱的思路和方法可为流域的干旱防治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性干旱 耦合协调 粒子群优化算法 汉江下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权国 张中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5-207,212,共4页
汉江流域在湖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防止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保障南水北调水源水质和水量安全,分析了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为该地区生态保护与经... 汉江流域在湖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防止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保障南水北调水源水质和水量安全,分析了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为该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下游流域 南水北调 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敖荣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6期19-22,共4页
汉江中下游流域基本都在湖北省境内,与沿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相称的是其水质的日益恶化。文章认为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逐步恶化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即由于缺乏市场导向和政府干预失灵而导致的对水环境资源的低效配置。因此,只有将环... 汉江中下游流域基本都在湖北省境内,与沿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相称的是其水质的日益恶化。文章认为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逐步恶化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即由于缺乏市场导向和政府干预失灵而导致的对水环境资源的低效配置。因此,只有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水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经济手段 利用市场 创建市场 汉江下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0年汉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航 程学军 +5 位作者 邵逸文 肖潇 徐坚 李国忠 赵保成 徐健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4期128-135,共8页
为探究汉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构特征和驱动因素,基于遥感数据,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201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及景观格局变化,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及其景观破碎度、多样性变化和斑块形状等,从... 为探究汉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构特征和驱动因素,基于遥感数据,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201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及景观格局变化,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及其景观破碎度、多样性变化和斑块形状等,从不同角度探讨该区域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在自然和人文因素驱动下向着更均衡、更多元化的方向演变,集聚的大型景观类型倾向于被其他景观分割、离散,由单一景观的优势格局演化为更丰富多样的区域景观格局分布;在类别水平上,耕地和草地景观斑块形状破碎化程度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景观形状指数(LSI)和斑块密度(PD)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汉江下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规划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翔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5年第4期1-4,12,共5页
按照水利部领导关于开展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的要求,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省水利厅和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的指导下,开展了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研究工作.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 按照水利部领导关于开展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的要求,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省水利厅和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的指导下,开展了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研究工作.湖北省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流域大小适中,具有一定的水利基础和条件,特别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开工建设,为汉江中下游的综合治理和整个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也为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下游 水利现代化建设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与R/S方法的汉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99
7
作者 潘雅婧 王仰麟 +2 位作者 彭建 沈虹 刘小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1-820,共10页
基于汉江中下游流域9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6年的降水数据,综合采用Morlet小波分析、小波分解和R/S分析方法,对流域降水量周期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年降水量存在5年左右的短周期和10~15年的中长周期... 基于汉江中下游流域9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6年的降水数据,综合采用Morlet小波分析、小波分解和R/S分析方法,对流域降水量周期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年降水量存在5年左右的短周期和10~15年的中长周期;部分气象站可能存在40年左右长周期,需要更长的时间序列验证。基于通过小波分解提取的历史降水量变化趋势,进一步结合R/S分析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时间序列总体上存在比较明显的赫斯特现象,未来该流域面临较大的防洪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R/S分析 降水量时间序列 汉江下游流域
原文传递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44
8
作者 高永年 高俊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4,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探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的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探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的影响分值进行了计算,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了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标加权求和法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为-37.91%~-64.46%,相比调水前,生态环境处于强烈或明显负影响状态;分变量的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水质变量、土壤地质变量、社会生产变量、水生生物变量、水资源变量和气候变量,其中对水质变量、土壤地质变量、社会生产变量和水生生物变量的影响幅度上限均超过了-40%,对水资源变量的影响幅度也超过了-20%,影响较大,而对气象变量的影响幅度几乎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生态环境影响 综合评价 流域调水 汉江下游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模拟递推算法和向量模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沈珍瑶 祝莹欣 +1 位作者 贾超 陈磊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32-39,共8页
为了定量分析流域内多种因素对水环境的综合影响,发展并完善了基于动态模拟递推算法和向量模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汉江流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环境承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水环境承载力的论述更为合理,得... 为了定量分析流域内多种因素对水环境的综合影响,发展并完善了基于动态模拟递推算法和向量模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汉江流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环境承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水环境承载力的论述更为合理,得到的结果也更为直观、全面;仅从水资源供给的角度,汉江流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环境承载力在2040年存在难以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险,但从综合角度看,水环境承载力呈现出改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水资源量 水环境容量 动态模拟递推算法 向量模法 汉江流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