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0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发展下江南古镇地方性感知与游客愉悦感的耦合关系--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
1
作者 张琳 赵书涵 《住宅科技》 2024年第8期59-65,共7页
旅游古镇的地方性与原真性显著影响旅游者的情绪感知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文章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通过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探索古镇地方性感知对游客愉悦感的影响,梳理古镇景观地方性感知过程,构建“地方性感知—愉悦感”的影响效... 旅游古镇的地方性与原真性显著影响旅游者的情绪感知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文章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通过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探索古镇地方性感知对游客愉悦感的影响,梳理古镇景观地方性感知过程,构建“地方性感知—愉悦感”的影响效应模型。研究表明,旅游古镇的物质环境地方性、文化符号地方性与行为活动地方性是主要的地方性感知因素,对游客愉悦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可以为江南古镇景观地方性的保护传承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古镇旅游 地方性 愉悦感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江南古镇突破同质化困境的思路研究——以南浔古镇为例
2
作者 计彬颖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相似的资源禀赋和建设者的急于求成使得江南古镇难以跳出同质化困境,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文化是共性之外极具个性的东西,如何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并使之随时代发展保持生机是传统江南古镇摆脱同质化困境的思路。文章以南浔古镇为研究... 相似的资源禀赋和建设者的急于求成使得江南古镇难以跳出同质化困境,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文化是共性之外极具个性的东西,如何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并使之随时代发展保持生机是传统江南古镇摆脱同质化困境的思路。文章以南浔古镇为研究案例,从开发过程中对传统的坚守与保护、数字化背景下传统与技术的融合以及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南浔古镇如何挖掘自身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期为传统江南古镇突破同质化困境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江南古镇 同质化困境 传统文化 数字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民居保护与文化提升路径探究——以慈城古镇为例
3
作者 孙翰清 戴安心 韦泽昊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7期127-130,共4页
为实现江南古镇民居保护与文化提升,以浙江东部的江南古县城慈城古镇为例。研究对不同类别的古镇民居建筑实现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力求实现江南古镇传统民居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使其成为弘扬古镇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助力古镇... 为实现江南古镇民居保护与文化提升,以浙江东部的江南古县城慈城古镇为例。研究对不同类别的古镇民居建筑实现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力求实现江南古镇传统民居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使其成为弘扬古镇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助力古镇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分析认为,要实现江南古镇民居保护与文化提升,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古镇民居有效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因地制宜实现对传统民居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民居保护 文化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质化困境的江南古镇数字化保护与更新思路——以木渎古镇为例
4
作者 林智泉 徐珏 刘志宏 《中外建筑》 2024年第9期68-73,共6页
文章提出采用数字化保护古镇文化遗产的方法思路,通过数字化技术扫描录入历史文化资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镇历史风貌,建立数字化平台,挖掘文化遗产并开发文化IP(知识产权)。以此保护修缮古镇文化遗产,让游客居民感受古镇底蕴,同时... 文章提出采用数字化保护古镇文化遗产的方法思路,通过数字化技术扫描录入历史文化资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镇历史风貌,建立数字化平台,挖掘文化遗产并开发文化IP(知识产权)。以此保护修缮古镇文化遗产,让游客居民感受古镇底蕴,同时避免同质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古镇发展同质化 数字化保护与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实证分析——以浙江西塘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阳 罗燕 +1 位作者 徐洁 周丹青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3期22-27,共6页
江南水乡古镇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以来,凭借独特的水乡风貌和文化底蕴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文章以浙江西塘为例,通过建立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TD I)指标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使用IPA技术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西塘古镇旅游... 江南水乡古镇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以来,凭借独特的水乡风貌和文化底蕴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文章以浙江西塘为例,通过建立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TD I)指标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使用IPA技术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西塘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中存在的优势指标:古街道、空气质量、古镇保护水平等;劣势指标:河水质量、公共厕所、风俗表演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TDI IPA 西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旅游资源认知与评价的新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法建 李彬彬 +1 位作者 陈冬冬 李东和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7年第9期1118-1122,共5页
科学有效地认知与评价旅游资源是确定区域旅游发展品牌、定位和方向的首要工作。通过创新江南古镇旅游资源认知与评价的逻辑与结构,尤其是对旅游资源认知观,旅游资源形成机理的分析,并以西塘作为典型个案,在强调"集合性资源"... 科学有效地认知与评价旅游资源是确定区域旅游发展品牌、定位和方向的首要工作。通过创新江南古镇旅游资源认知与评价的逻辑与结构,尤其是对旅游资源认知观,旅游资源形成机理的分析,并以西塘作为典型个案,在强调"集合性资源"的价值和意义,理清西塘"资源到品牌到产品"的脉络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西塘生活"为核心的西塘旅游资源认知结构。为了更好地发展古镇旅游,给江南古镇旅游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希望相关结论能为西塘旅游产业发展、产品开发与旅游营销乃至其他古镇旅游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江南古镇 认知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和居民不同视角的江南古镇景观地域特征感知研究——以同里古镇为例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琳 杨珂 +1 位作者 刘滨谊 刘苏燕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6,共7页
江南古镇是地域性景观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全面认识古镇景观的地域特征价值是实现其保护和发展的基础。以地域景观保护较好、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同里古镇为例,采用问卷调研... 江南古镇是地域性景观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全面认识古镇景观的地域特征价值是实现其保护和发展的基础。以地域景观保护较好、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同里古镇为例,采用问卷调研、照片识别、深度访谈和游览路径跟踪等方式,分别对游客和当地居民对同里古镇景观地域特征的感知度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对古镇物质景观的地域性(如建筑、街巷、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地域性(生产生活、文化风俗、地方美食)感知度都较高。但同时,居民和游客对古镇景观地域特征的认知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旅游的发展使同里古镇的景观空间和地域特征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古镇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不足,导致古镇景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全面展现和有效传播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居民日常生活与游客观光活动双向交织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古镇景观地域特征保护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江南古镇 居民与游客 地域特征 景观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滨水空间“原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马丽 陈源 李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0-178,共9页
借鉴建筑类型学理论,实证调研江南水乡枫泾古镇,分析河网自然条件和水运经济对江南古镇滨水空间"原型"的影响;利用可视化手段分析滨水空间截面的外轮廓形态,进而提出江南古镇滨水空间"原型"是由连续且流动的空间截... 借鉴建筑类型学理论,实证调研江南水乡枫泾古镇,分析河网自然条件和水运经济对江南古镇滨水空间"原型"的影响;利用可视化手段分析滨水空间截面的外轮廓形态,进而提出江南古镇滨水空间"原型"是由连续且流动的空间截面集合体所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类型学 滨水建筑 江南古镇 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的街坊空间结构解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季松 《规划师》 2008年第4期75-78,共4页
街坊空间作为江南古镇的主体空间,由"间"、合院、院落组、地块等基本空间元素构成。由于居住情况变化、生活方式改变、古镇区主导性质变化等方面的原因,江南古镇街坊空间的形态日趋复杂化,空间结构从单向构成向双向构成模式... 街坊空间作为江南古镇的主体空间,由"间"、合院、院落组、地块等基本空间元素构成。由于居住情况变化、生活方式改变、古镇区主导性质变化等方面的原因,江南古镇街坊空间的形态日趋复杂化,空间结构从单向构成向双向构成模式转化。这种结构转化既是古镇街坊空间不断调整、发展从而适应新环境、满足新需求的过程,也是古镇街坊空间作为一个系统,自组织发展的过程。然而,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和管理,这种结构的转化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街坊空间 空间结构 单向构成 双向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评论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的江南古镇游客景观感知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琳 张冰心 寇怀云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6期125-132,共8页
江南古镇具有独特的景观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但近年来,旅游商业发展与古镇价值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厘清游客对古镇景观价值的认知程度和认知途径,以有效引导游客的保护行为和优化古镇旅游模式,文章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等文本分析方法... 江南古镇具有独特的景观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但近年来,旅游商业发展与古镇价值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厘清游客对古镇景观价值的认知程度和认知途径,以有效引导游客的保护行为和优化古镇旅游模式,文章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等文本分析方法,对同里古镇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网络评论数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同里古镇游客景观感知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季节特征;对古镇商业化和同质化的感知随着旅游发展逐渐加重;“小桥流水人家”是游客感知中被高度凝炼概括的水乡景观意象;服务设施和民俗文化的感知反映出古镇文化价值未得到有效展示和利用。在此基础上,对古镇旅游规划提出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游客 景观感知 自然语言处理 网络评论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思考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苏宁 《小城镇建设》 2007年第3期73-76,共4页
一.江南六镇保护和开发模式对比 (一)江南古镇的遗产价值与发展特色江南六镇以其独有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江南传统水乡文化的代表。江南六镇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的共同特征:
关键词 保护与开发 江南古镇 博弈 遗产价值 民俗风情 人文景观 共同特征 水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古镇开发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明 周君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363-12366,共4页
通过对江南古镇的实地调研,利用已有的文献研究资料,从古镇整体布局、古镇内部空间、历史建筑的保护等方面对古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目前江南古镇典型的开发模式,包括周庄模式、乌镇模式、西塘模式等,建构了古镇开发的基本构架... 通过对江南古镇的实地调研,利用已有的文献研究资料,从古镇整体布局、古镇内部空间、历史建筑的保护等方面对古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目前江南古镇典型的开发模式,包括周庄模式、乌镇模式、西塘模式等,建构了古镇开发的基本构架,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历史建筑 保护 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景区拓展创新的江南古镇研究——以江苏周庄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灿明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2-164,共3页
美丽的江南古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但狭小的古镇限制游客数量的进一步增多,降低了游客体验质量。如何合理引导游客,降低古镇核心区游客容量成为江南古镇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作者以古镇周庄景区拓展创新作为研究课题,从"水周庄&... 美丽的江南古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但狭小的古镇限制游客数量的进一步增多,降低了游客体验质量。如何合理引导游客,降低古镇核心区游客容量成为江南古镇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作者以古镇周庄景区拓展创新作为研究课题,从"水周庄"、"新周庄"和"洋周庄"三个方面研究了古镇周庄景区的拓展创新,并以此基础,设计出新的休闲制度下的周庄旅游线路,对周庄景区的拓展创新、旅游产品内涵的延伸、游客体验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庄 旅游景区 江南古镇 拓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的滨河空间结构解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季松 《新建筑》 200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江南地区水网密集,大多数古镇与纵横交错的河道有着密切的关系,滨河空间在形态上呈现出强烈而明显的线形肌理,通过对其空间要素和结构的分析,揭示了滨河空间的多种剖面形式和三种空间要素的构成模式。它们结合统一而丰富的围合界面,共... 江南地区水网密集,大多数古镇与纵横交错的河道有着密切的关系,滨河空间在形态上呈现出强烈而明显的线形肌理,通过对其空间要素和结构的分析,揭示了滨河空间的多种剖面形式和三种空间要素的构成模式。它们结合统一而丰富的围合界面,共同营造了结构简洁、形态多样且极具活力的古镇滨河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滨河空间 空间结构 剖面形式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更新理论的江南古镇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明 周君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519-521,共3页
通过对江南古镇的实地调研,利用已有的文献研究资料,对古镇整体布局,内部空间进行了分析,提出两种基本布局,后总结归纳出目前江南古镇典型的3种开发模式,即周庄模式、南浔模式和乌镇模式,并通过对城市更新理论的详细阐述,提出3点对策建... 通过对江南古镇的实地调研,利用已有的文献研究资料,对古镇整体布局,内部空间进行了分析,提出两种基本布局,后总结归纳出目前江南古镇典型的3种开发模式,即周庄模式、南浔模式和乌镇模式,并通过对城市更新理论的详细阐述,提出3点对策建议,将其运用于江南古镇,为古镇更新寻求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城市更新 保护 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中的几个问题——以上海市练塘镇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波 《小城镇建设》 2000年第10期41-42,共2页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江南古镇以其清秀的城镇格局、祥和的世故人情和悠长的历史文化,正在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本文结合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中的共性问题,以练塘镇为例,分析城镇个性、文脉凸显和氛围营造的关键及措施。 一、注重城...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江南古镇以其清秀的城镇格局、祥和的世故人情和悠长的历史文化,正在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本文结合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中的共性问题,以练塘镇为例,分析城镇个性、文脉凸显和氛围营造的关键及措施。 一、注重城镇个性的挖掘 江南古镇都具有相似的城镇景观结构特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建造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旅游开发 城镇个性 古镇文脉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小镇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苗荧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4-38,共5页
江南古镇在中国特色城镇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江南古镇通过城市化旅游的发展,确立了自己的产业特色。江南古镇具有发展遗产旅游和创意旅游,实现文化旅游一体化,促进产业升级,满足体验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融入特色小镇发展体... 江南古镇在中国特色城镇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江南古镇通过城市化旅游的发展,确立了自己的产业特色。江南古镇具有发展遗产旅游和创意旅游,实现文化旅游一体化,促进产业升级,满足体验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融入特色小镇发展体系的条件。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揭示江南古镇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小镇方面的意义、问题以及对策,使其在特色小镇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文旅融合 特色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周庄古镇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松节 刘龙娣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2期55-56,共2页
近年来,随着江南古镇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江南古镇的旅游发展也日益兴盛,然而,相同的文化背景、相似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中相似的发展模式,以及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江南古镇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通过相关问... 近年来,随着江南古镇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江南古镇的旅游发展也日益兴盛,然而,相同的文化背景、相似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中相似的发展模式,以及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江南古镇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对江南古镇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可持续发展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旅游资源整合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夫敏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S期153-154,共2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江南古镇的定义是——一种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类集聚地,并在一定的地域形成完善的以水为中心的网络体系,是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江南古镇 旅游资源整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地域文化 网络体系 集中体现 江南水乡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镇旅游英语解说系统的构建——以乌镇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建英 《嘉兴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6-81,共6页
在综述国内外关于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乌镇作为江南古镇的实例,通过实地勘察法、定量问卷调查法、实践+访谈法等研究,指出乌镇旅游英语解说系统存在英语标识牌散乱、景点文字解说不规范、解说员人数不足及旅游英语培训不到位等... 在综述国内外关于旅游解说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乌镇作为江南古镇的实例,通过实地勘察法、定量问卷调查法、实践+访谈法等研究,指出乌镇旅游英语解说系统存在英语标识牌散乱、景点文字解说不规范、解说员人数不足及旅游英语培训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增加旅游英语标识牌、规范英语解说词、引进优秀英语解说员、加强内部培训等方法,以为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镇 旅游英语 解说系统 构建 乌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