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典型涉煤产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分级预测
- 1
-
-
作者
周来
刘延卓
亓增刚
王磊
孟磊
冯启言
戎艳青
-
机构
教育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6-406,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0YFC18065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3702200)
中煤一局科技资助项目(ZMYJJB-2024-01)。
-
文摘
涉煤产业集聚区污染源数量大且分布集中,容易诱发地下水污染,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保护该类地区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某涉煤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区,采用DRASTIC与PLEIK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孔隙水含水层与岩溶水含水层脆弱性进行评价,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PLEIK模型中各指标权重,并综合污染源荷载与地下水脆弱性来表征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同时结合研究区地下水采样点水质等级,利用随机森林(RF)分类算法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预测方法,与叠置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污染源荷载较高,高污染源荷载区占比约为26.73%,这与涉煤产业污染源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有关,在量化污染源荷载时,多个污染源叠加效应明显;(2)研究区地下水综合脆弱性以中等级为主,中等脆弱性区占比约为82.59%,孔隙水含水层高脆弱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与东南部山前平原地带,岩溶水含水层高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汾河以北岩溶裸露区;(3)基于叠置指数法所计算出的研究区地下水低、中、高污染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55%、59.67%、36.77%,与实际取样点水质等级的一致率为75%;(4)使用RF预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以低风险为主,其分级结果与实际取样点水质的一致率为97.7%,较叠置指数法计算出的结果准确性提高了约22.7%。评价结果以期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管控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脆弱性评价
污染源荷载评价
分级预测
涉煤产业集聚区
-
Keywords
groundwater pollution risk assessment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pollution source load assessment
classifica-tion predict
coal-relate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a
-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