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2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江地区主要湿地土壤酸碱度及污染评价
1
作者 沈华 柳丙全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以皖江地区主要湿地土壤监测数据为基础,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为依据,对区内土壤酸碱度和重金属综合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调查区表层土壤以酸性为主(82.90%),其次是碱性土壤(10.57%),中性和强... 以皖江地区主要湿地土壤监测数据为基础,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为依据,对区内土壤酸碱度和重金属综合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调查区表层土壤以酸性为主(82.90%),其次是碱性土壤(10.57%),中性和强酸性土壤分布比例较低,分别仅占4.51%和2.02%。调查区以一等(清洁)土壤为主,面积占比约为97.75%;二等(轻微污染)土壤面积约占1.78%;三等(轻度污染)土壤面积约占0.41%,在铜陵、安庆两地沿江地区分布;五等(重度污染)土壤面积占比约为0.06%,多分布在池州铜山地区,可能受矿山开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土壤监测 酸碱度 重金属污染 污染评价 皖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承湖表层沉积物氮、磷及有机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2
作者 金民 汪琦 +1 位作者 钟声 邵克强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基于2022年3月和8月在昆承湖采集的8个表层(0~10 cm)沉积物样品,分析了其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运用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汛期和非... 基于2022年3月和8月在昆承湖采集的8个表层(0~10 cm)沉积物样品,分析了其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运用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汛期和非汛期昆承湖各监测点位ρ(TN)平均值分别为0.364,1.024 mg/L;ρ(TP)平均值分别为0.119,0.058 mg/L。(2)汛期昆承湖表层沉积物ω(TN)、ω(TP)和ω(OM)的平均值分别为1099.7,584.3 mg/kg和15.45 g/kg,非汛期其平均值分别为893.9,529.3 mg/kg和23.05 g/kg。时间上,汛期ω(TN)和ω(TP)平均值均高于非汛期,汛期ω(OM)均值低于非汛期;空间分布上,ω(TN)、ω(TP)和ω(OM)均呈现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3)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汛期TP与OM呈显著正相关(r=0.757,p<0.05),非汛期TN与OM相关性显著(r=0.928,p<0.05);(4)汛期和非汛期全湖表层沉积物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32和1.17,分别属于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水平;汛期和非汛期全湖有机污染指数分别为0.10和0.14,均属于较清洁等级,昆承湖整体有机污染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承湖 表层沉积物 营养盐 空间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红壤产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3
作者 谭华荣 王语思 +2 位作者 史开篇 董婷 姚有如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产茶区茶叶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产茶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综合分析茶园土壤中Pb、Zn、Cu、Cr、Ni、Co、Mn和Fe的含量分布特征,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 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产茶区茶叶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产茶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综合分析茶园土壤中Pb、Zn、Cu、Cr、Ni、Co、Mn和Fe的含量分布特征,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探究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红壤中Pb、Zn、Co和Mn平均含量分别为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的1.38、1.25、1.50和1.86倍,已存在明显的积累;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除少数样点的Pb、Zn、Mn存在中度污染之外,其他重金属基本属于无污染或轻度污染;PMF模型结果显示茶园红壤重金属来自4种污染源,即交通源、矿业源、自然源和农业源,贡献率分别为21.89%、25.82%、27.76%、24.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茶园土壤 污染评价 源解析 安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金志浩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148-151,158,共5页
河道底泥是河道内源污染的源头,富含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也是重金属的富集和储存地。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开展评价,结果表明:除了镉(Cd)元素超标以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达标;河道底泥... 河道底泥是河道内源污染的源头,富含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也是重金属的富集和储存地。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开展评价,结果表明:除了镉(Cd)元素超标以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达标;河道底泥污染风险低,该断面属于呈尚清洁(警戒线)状态。此外,表层泥样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深层泥样,重金属含量沿程分布不均匀且没有明显规律,但弯道位置的底泥重金属含量高于直线段,这主要是由于表层底泥积蓄了大量有机物和营养元素,水流中夹带的污染物在弯头处易堆积。除此之外,表层底泥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可知,Cd只与铬(Cr)和汞(Hg)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其他元素相关性较差。Cr主要来源于人为贡献,其与铜(Cu)、砷(As)、镍(Ni)三种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较高,这可能是由于这几种元素来自于同一污染源或有元素之间存在相当活跃的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底泥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环地质土壤表层重金属来源解析及污染评价研究
5
作者 马国梁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90-194,共5页
为深入了解重金属的来源以及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研究水工环地质土壤表层重金属来源解析及污染评价方法。以某市水工环地质为研究区,在不同的采集点采集表层土壤,对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处理,通过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解析重金属来源,... 为深入了解重金属的来源以及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研究水工环地质土壤表层重金属来源解析及污染评价方法。以某市水工环地质为研究区,在不同的采集点采集表层土壤,对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处理,通过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解析重金属来源,使用地质积累指数和风险评价编码对污染进行评价。选择7种重金属元素作为重点研究的污染物,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分析研究区水工环地质土壤表层中上述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并进行来源解析。通过试验结果可以快速、高效地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有助于加快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监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环地质 土壤表层 重金属污染 来源解析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尔市典型果园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6
作者 陈玲 焦润兴 +3 位作者 卜东升 邵延慧 张冬冬 张涛 《新疆农垦科技》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阿拉尔市6个重点区域典型苹果园、香梨园和红枣园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6种重金属元素Cu、Zn、Pb、Cd、Hg、As含量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除了Zn含量有所差异,其它5种重金属含量差别不... 以阿拉尔市6个重点区域典型苹果园、香梨园和红枣园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6种重金属元素Cu、Zn、Pb、Cd、Hg、As含量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除了Zn含量有所差异,其它5种重金属含量差别不大;6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小于0.7,土壤质量评价均为清洁,污染等级为安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Zn、Pb的指数均值在0~1,污染等级为1,污染程度为轻度-中等;0~60 cm土壤重金属Cu、Zn、Cd、Pb含量均值高于新疆土壤背景值,在土壤中有一定程度的累积现象。Cu和Zn含量表现为红枣园>苹果园>香梨园,不同果园之间Pb、Cd、Hg、As含量差别不大。阿拉尔市典型果园土壤质量为清洁,总体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评价 土壤 典型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7
作者 迪娜·吐尔生江 佟云霞 马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2期051-054,共4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本研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实验室分析结合的方式,系统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提取和定量分析。此外,我们介绍和比较了多种评价方法,如单...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本研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实验室分析结合的方式,系统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了提取和定量分析。此外,我们介绍和比较了多种评价方法,如单元素评价、地球化学背景评价、风险评价和地球统计方法等。研究发现,这些评价方法各有优势和限制,应根据我们的研究目标进行选择。结果 显示,通过便宜和快速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能够对重金属进行定量分析,为土壤重金属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应用地球统计方法可以清楚地描绘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性,并有效评估其环境风险。且该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把握和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风险,为未来修复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结果 可为全球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污染评价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土壤修复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奉贤区农田土壤-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污染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顾建芹 江健 任周桥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43-52,共10页
为分析奉贤区农田土壤和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粮田、菜田和果园3种作物的农田土壤及其对应农产品,分别测定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Hg、As、Cd、Cr、Pb、Cu、Zn和Ni)和农产品5种重金属元素(Pb、Cd、Cr、As和Hg)的含量特征,采用单项污... 为分析奉贤区农田土壤和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粮田、菜田和果园3种作物的农田土壤及其对应农产品,分别测定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Hg、As、Cd、Cr、Pb、Cu、Zn和Ni)和农产品5种重金属元素(Pb、Cd、Cr、As和Hg)的含量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等方法对土壤-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风险评价,并将地统计学与因子分析相结合分析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上海市土壤背景值相比,奉贤区农田土壤Hg、Cd、Cr、Zn和Ni的平均含量较高,分别是背景值的1.40、1.36、1.06、1.15倍和1.44倍。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值显示土壤重金属处于无污染水平;但Cd、Ni、Hg元素的积累指数值显示无-中度污染水平,其中有4.92%农田土壤处于Hg元素的中度污染。在空间分布上,Hg呈连片分布;As、Cd整体含量低,南北区域分布;Cr、Zn呈条带状分布,自南往北递增状态;Pb呈散点状分布;Cu元素整体含量高,呈东西梯度分布;Ni元素呈岛状分布。因子分析中,因子1包括Cu和Zn,因子2是Pb,因子3包括Cd、Cr,因子4是Ni,因子5是As和因子6是Hg。奉贤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主要受到工业源、农业源、交通源和自然源影响较大,应加强污染源控制,降低风险水平。农产品样中的5种重金属均未超出标准限量值,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值显示农产品重金属属于清洁水平。经土样和农产品样中的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两者无相关,农产品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因子较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菜地土壤和农产品对Cd较为敏感,吸收能力较强,而果园土壤和农产品对各重金属吸收总体较弱。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根据作物吸收重金属特性来调整种植结构,以减轻重金属污染。综合来看,奉贤区土壤-农产品系统中重金属累积程度低,但局部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存在轻微污染,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产品 重金属 含量特征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河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凡 徐婷 +1 位作者 袁亚林 梁馨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应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As、Hg、Cu、Zn、Ni、Pb、Cd和Cr在峨眉河流域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进行分析和评价峨眉河流... 应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As、Hg、Cu、Zn、Ni、Pb、Cd和Cr在峨眉河流域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进行分析和评价峨眉河流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As、Hg、Cu、Zn、Ni、Pb、Cd和Cr含量分别为1.48~4.64、0.14~0.36、34.00~370.00、212.00~818.00、0.00~2.00、5.00~53.00、0.10~1.20、0.00~476.00 mg/kg。变异系数显示Cu和Pb的分布最不均匀,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强烈;而土壤中Cu、Zn含量普遍超标,按单因子污染指数污染程度依次为Zn>Cu>Cd>Hg>Cr>Pb=As>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峨眉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砀山梨园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10
作者 张明 王磊 潘国林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2-97,共6页
以安徽砀山梨园为研究区域,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Cd、Hg、Cu、Zn、As、Pb、Cr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砀山梨园土壤中Cd、Cu、Zn、As等重金属含量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Hg、C... 以安徽砀山梨园为研究区域,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Cd、Hg、Cu、Zn、As、Pb、Cr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砀山梨园土壤中Cd、Cu、Zn、As等重金属含量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Hg、Cr含量与背景值基本一致,Pb含量小于背景值;与国内其它地区果园相比,Cu含量较高,Cd、As和Cr含量适中,Hg、Zn和Pb含量较低。以安徽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Cd、Hg、Cu、Zn、As、Cr的单因子污染指数较高,污染比率均超过40%,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为1.54,达到轻度污染级别,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以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为评价标准,7种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为0.33,属清洁未受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整体表现为低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砀山梨园 土壤重金属 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峡谷型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及污染评价——以万峰水库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柳英 焦树林 +3 位作者 王磊 李银久 李娟 韦宗校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1143,I0018,共14页
开展岩溶峡谷型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影响因素及污染风险研究,对区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典型岩溶峡谷型水库——万峰水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基础上,识别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分异影响... 开展岩溶峡谷型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影响因素及污染风险研究,对区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典型岩溶峡谷型水库——万峰水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基础上,识别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并进行磷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沉积物总磷(TP)含量为79.37~438.04 mg/kg,无机磷(IP)占比为73.26%~78.84%,IP是沉积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铁铝结合态无机磷(Fe/Al-Pi)含量为16.86~91.82 mg/kg,是IP的主要赋存形态;弱吸附态有机磷(H_(2)O-Po)含量为0.27~8.03 mg/kg,是有机磷(OP)的主要赋存形态。(2)残渣态磷(Res-P)、弱吸附态无机磷(H_(2)O-Pi)、钙结合态无机磷(Ca-Pi)、潜在活性无机磷(NaHCO_(3)-Pi)、Fe/Al-Pi是TP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沉积物的厚度对于TP具有多重作用,与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显著。(3)生物有效性磷(BAP)含量为66.97~201.46 mg/kg,占TP的55.6%~59.6%;磷污染指数均值为0.53,生物有效性指数均值为0.81。表明沉积物磷污染程度整体为轻度污染,但仍存在潜在的内源磷污染上覆水体风险。建议岩溶峡谷型水库在控制外源磷输入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内源磷的管理,以降低内源磷释放污染上覆水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污染评价 生物有效性磷 岩溶峡谷型水库 万峰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土法炼锌集聚区重金属污染评价及范围界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留彦 陈祥娥 +4 位作者 陈武 龚大兴 卢彦 吴开彬 何纯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8-239,共12页
研究黔西北土法炼锌矿渣集聚区土壤、水系沉积物和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是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重要基础,对维护当地粮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系统采集不同介质样品,测定其8种重金属含量及pH值,分析重... 研究黔西北土法炼锌矿渣集聚区土壤、水系沉积物和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是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重要基础,对维护当地粮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系统采集不同介质样品,测定其8种重金属含量及pH值,分析重金属在不同介质中的空间分布和来源,确定影响区域,对其进行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圈定重金属污染范围及强生态风险区域。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除Hg和pH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高于毕节地区表层土壤背景值;As、Cd、Pb和Zn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中,深部则主要受地质背景和原生土壤控制;约12.5%的研究区存在强或极强潜在生态风险,主要位于土法炼锌矿渣周边。土法炼锌矿渣集中的小流域2500 m内水体为重度污染,在矿渣集中分布区下游Cr、Cu、Ni、Pb和Zn含量存在叠加现象,As和Cd受集中连片矿渣影响最为明显;水系沉积物中As、Cd、Cu、Pb和Zn在矿渣集中区为重度污染,在下游2500 m外As、Pb和Zn未污染,Cd和Cu受地质背景影响为轻度污染。在高地质背景下,土法炼锌矿渣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集中堆存区周边,受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制约其影响范围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小流域 土法炼锌 污染评价 污染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2022年全球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热点及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溯原 胡芷萱 +2 位作者 王尔炜 严康 汪海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5,共7页
为了解近30年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领域的研究状况,利用VOSviewer、CiteSpace及HistCite等文献计量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该领域研究结果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是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领域的主要发文国... 为了解近30年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领域的研究状况,利用VOSviewer、CiteSpace及HistCite等文献计量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该领域研究结果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是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领域的主要发文国家,该领域研究重点关注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污染物空间分布、源解析等;常用评价方法为地积累指数、污染指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统计学评价。其中,地积累指数与污染指数的评价结果受背景值准确性影响较大,基于GIS的地统计学评价方法受限于变量相关性;评价指标呈现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向生物有效性发展的趋势,不同形态重金属的毒性等相关研究仍呈上升趋势;土壤铅、镉的污染评价相关研究最多,近些年对于砷、锌与铜等的污染评价逐渐受到更多关注;源识别、空间分析、生态风险仍将是近期内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评价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沮河流域河岸带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
14
作者 王宇晨 李鹏 +6 位作者 张洋 王博 于国强 张国军 孟永霞 涂龙杰 刘家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67-4181,共15页
为了解沮河流域(黄陵段)河岸带土壤重金属特征,在沮河流域(黄陵段)河岸带采集了12个样带共计84个土壤样品,分析了8种重金属(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铅(Pb)、镍(Ni)和锌(Zn))的含量状况及分布特征,利用单因子指数法、... 为了解沮河流域(黄陵段)河岸带土壤重金属特征,在沮河流域(黄陵段)河岸带采集了12个样带共计84个土壤样品,分析了8种重金属(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铅(Pb)、镍(Ni)和锌(Zn))的含量状况及分布特征,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研究区生态风险程度,综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定性分析8种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沮河流域(黄陵段)河岸带土壤中,Pb、Cu、Zn、Ni和As存在轻微富集现象,Cd和Hg的污染最为严重,平均值为0.134 mg·kg^(−1)和0.066 mg·kg^(−1),点位超标率分别达到了100%和58.3%.Pb、Cd、Zn、Cu和Hg等元素的含量在空间上分布相似,即从上游到下游为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而Ni和Cr两种元素的含量却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As元素的含量从上游到下游一直呈递减趋势.3种典型土地利用河岸带的重金属横向分布规律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均呈现出随着高程的降低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坡度和径流是影响重金属迁移的重要因素.污染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d和Hg两种重金属元素存在较高的污染等级,分别达到了Ⅲ级和Ⅴ级,Cd和Hg两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较高,其中Cd为Ⅳ级,Hg为Ⅴ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As、Pb、Cd、Cu和Zn主要受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的影响,为人为源;Cr和Ni的污染源主要为自然源,如地质活动和成土母质;Hg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沮河流域 河岸带 土壤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稻米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子涵 吴开兴 +1 位作者 王永航 姜鑫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江西赣州的离子型稀土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数十载,遗留下了300多处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其中以池浸堆浸工艺开采者居多。一些废弃矿区已有居民迁入,有必要对该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及存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以废弃青山子矿区为例,测定... 江西赣州的离子型稀土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数十载,遗留下了300多处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其中以池浸堆浸工艺开采者居多。一些废弃矿区已有居民迁入,有必要对该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及存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以废弃青山子矿区为例,测定矿区稻米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矿区稻米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然后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风险暴露模型评价食用矿区稻米对成人及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废弃矿区稻米中主要重金属Cd、Pb、As、Zn、Cu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48、1.18、2.45、60.9、5.99 mg/kg,其中Cd和Cu的平均质量分数均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Pb、As和Zn的平均质量分数均高于相应的标准限值;废弃矿区稻米基本未受重金属Hg、Cd和Cu污染,但受Pb重度污染,受As和Zn轻微污染,综合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以废弃矿区产出的稻米为主食可能会对成人构成轻微致癌综合健康风险,对儿童构成轻微非致癌综合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区 离子型稀土 重金属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稻米 致癌风险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桥湿地土壤和沉积物碳、氮、磷分布及沉积物污染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会萍 周君丽 +2 位作者 蔡祖国 黄艳丽 庄静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7,共9页
【目的】探究陈桥湿地土壤和沉积物养分状况及沉积物污染水平。【方法】分别对陈桥湿地非水体(泥滩区)土壤和水体沉积物进行采样,分析样品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总无机态... 【目的】探究陈桥湿地土壤和沉积物养分状况及沉积物污染水平。【方法】分别对陈桥湿地非水体(泥滩区)土壤和水体沉积物进行采样,分析样品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总无机态氮(total inorganic nitrogen,TIN)、铵态氮(NH_(4)^(+))、硝态氮(NO_(3)^(−))和亚硝态氮(NO_(2)^(−))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并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沉积物污染水平。【结果】(1)沉积物OM、TN、TP和TIN含量远高于土壤;(2)土壤C/N、C/P和N/P均值分别为25.31、16.39和0.66;沉积物C/N均值为18.08,C/P和N/P样点间差异大;(3)各样点沉积物TN、TP和OM均值分别为(1723.35±1562.50)mg/kg、(754.28±98.94)mg/kg和(5.00±4.26)%,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均为轻度或重度污染水平;(4)TP与OM、各氮素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TN与OM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陈桥湿地水体沉积物OM和氮磷含量高于非水体土壤,沉积物污染水平较高,水体生态环境受氮素影响较大,需加强管理,控制水体内源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桥湿地 土壤 沉积物 碳、氮、磷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杏林湾水库底泥有机质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与来源及污染评价
17
作者 李静 唐雪平 +2 位作者 庄马展 李飞 周真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730-739,共10页
以厦门杏林湾水库为研究对象,测定表层底泥中有机质(OM)、总氮(TN)、游离态氮(FN)、可交换态氮(EN)、酸解态氮(HN)、残渣态氮(RN)、总磷(TP)、有机磷(OP)、无机磷(IP)、铁铝结合态磷(NaOH-P)和钙结合态磷(HCl-P)的质量比,分析表层底泥... 以厦门杏林湾水库为研究对象,测定表层底泥中有机质(OM)、总氮(TN)、游离态氮(FN)、可交换态氮(EN)、酸解态氮(HN)、残渣态氮(RN)、总磷(TP)、有机磷(OP)、无机磷(IP)、铁铝结合态磷(NaOH-P)和钙结合态磷(HCl-P)的质量比,分析表层底泥中有机质及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底泥中OM,TN和TP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49360.28,1588.63,1095.63 mg·kg^(-1);OM,TN,EN和HN的空间分布呈现从后溪汇入处至入海口处先增加后减小、从九天湖排洪渠和董任排洪渠交汇处至入海口处逐渐减小的特征;TP,IP,NaOH-P和HCl-P的空间分布呈现随水流方向逐渐减小的特征;底泥具有较高氮磷释放风险,易发生富营养化问题,其中,氮主要来源于有机质富集,磷主要来源于上游支流及周边地区含磷农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OM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氮、磷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整体上均处于重度污染,营养盐污染主要来源于氮,有机指数整体处于尚清洁水平,且底泥整体受到有机氮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有机质 营养盐 杏林湾水库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凉湖沉积物重金属及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18
作者 周大量 李柏霖 +2 位作者 曾强 胡红娟 吴辰熙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53-59,66,共8页
以西凉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其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其氮、磷元素及有机质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西凉湖沉积物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Cu、Zn、As... 以西凉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其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其氮、磷元素及有机质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西凉湖沉积物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Cu、Zn、As、Hg污染情况在空间分布上相似,少数点位Cd、Ni、Hg元素达中度或重度污染,归因于养殖饲料和交通运输。西凉湖沉积物中氮、磷元素污染评价结果显示,磷元素污染情况相对较轻,80%的点位处于中度污染水平;氮元素污染情况严重,所有点位均达重度污染;氮、磷元素的综合评价中所有点位均达重度污染。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所有点位有机污染指数均大于0.50,达重度污染水平。结合氮、磷元素的评价结果,将外源污染归因于西凉湖曾经过度发展渔业造成的营养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凉湖 沉积物 重金属 营养元素 有机质 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广州市售水产品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测定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晓敏 陈韵 +3 位作者 梁智安 胡雯艳 吴嘉文 郑灿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59-66,共8页
目的 了解和评价广州市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和现状。方法 以2023年广州市售的淡水鱼虾蟹和海水鱼虾蟹等6个类别12个品种181批次水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 目的 了解和评价广州市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和现状。方法 以2023年广州市售的淡水鱼虾蟹和海水鱼虾蟹等6个类别12个品种181批次水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水产品中铬、铜、镉、铅、总汞和总砷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差异,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ollution index,P_(i))和金属污染指数法(metal pollution index,MPI)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 水产品中6种重金属均有检出,其中铜、镉和铅有出现超标情况,超标率分别为3.9%、3.3%和0.6%。铬和总汞总体含量水平较低,总体单因子污染指数P_(i)<0.2处于正常水平,其中虾类水产品的均值含量高于蟹类、鱼类,有显著性差异(P<0.05)。铜、镉、总砷均值含量分别为:14.6、0.274和3.10mg/kg,含量水平总体较高且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性较明显(P<0.05),且有超22.1%的水产品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及以上。6个类别水产品中海水虾、淡水蟹和海水蟹中重金属含量水平总体较高,主要为铜、镉和总砷,蟹类的铜和镉均值含量单因子污染指数为0.2≤P_(i)≤0.6,处于轻度污染水平,海水虾蟹的总砷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及以上。MPI呈现海水蟹>淡水蟹>海水虾>淡水虾>淡水鱼>海水鱼,说明蟹类水产品污染程度总体高于虾类和鱼类。结论 2023年广州市售的水产品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蟹类水产品中的铜和镉以及海水产品中的砷污染较为突出,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重金属 含量分析 污染评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水下游某石煤矿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代馨悦 申志成 +4 位作者 胡华玲 师华定 何泽新 李藜 刘安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3-1130,共8页
以资水下游某石煤矿区为研究区域,分析该矿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污染程度和来源。研究共采集了28个表层沉积物样本,并对其中8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包括镉(Cd)、铬(Cr)、汞(Hg)、砷(As)、铅(Pb)、铜(Cu)、镍(Ni)和锌(Zn... 以资水下游某石煤矿区为研究区域,分析该矿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污染程度和来源。研究共采集了28个表层沉积物样本,并对其中8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包括镉(Cd)、铬(Cr)、汞(Hg)、砷(As)、铅(Pb)、铜(Cu)、镍(Ni)和锌(Zn)。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正定矩阵因子(PMF)等方法识别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除Cr外,Cd、Hg、As、Pb、Cu、Zn、Ni含量的中值均高于洞庭湖水系沉积物背景值。其中,Cd、As含量超标问题较为严重,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风险筛选值的样点比率分别为96.55%、58.62%。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沉积物中Cd、Hg污染最为严重,Cr污染程度最低。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来源为石煤开采源、交通和农业混合源、自然源以及大气沉降源,贡献率分别为33.8%、20.4%、17.7%和28.1%。研究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受到石煤开采影响,重金属Cd超标严重,应加强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资水 沉积物 石煤 来源解析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