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荣敏 黄钰铃 +2 位作者 曾月 张烨 雷蕊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8,194,共11页
为探寻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湿地净化效果,以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为例,通过现场调查与采样,分析湿地出水水质特征,探讨影响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因素。结果表明:尾水湿地出水COD、NH_(3)-N及TP浓度满足设计目标,潜流湿地... 为探寻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湿地净化效果,以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为例,通过现场调查与采样,分析湿地出水水质特征,探讨影响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因素。结果表明:尾水湿地出水COD、NH_(3)-N及TP浓度满足设计目标,潜流湿地对COD去除率较高,表流湿地对氨氮及磷的去除率较高,优于涵养塘;湿地实际运行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染物负荷与设计值不符,影响污染物去除效果;据此提出湿地运行优化建议,促进湿地深度脱氮除磷,提升尾水湿地效能;运行优化可提高潜流湿地污染物去除率,同时污水处理厂减少碳排放94.74 gCO_(2)m^(3)。研究结果可为该尾水湿地运行管理及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系列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湿地设计与运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污水处理厂尾水 人工湿地 去除率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甘海娇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6期144-146,150,共4页
针对盐城市大丰污水处理厂出水为一级A标准,直排入河将污染周边水系,影响周边环境生态安全等问题,采用“强化净化湿地+深度涵养湖泊”的组合湿地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结果表明,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NH3-N、TN及TP的平... 针对盐城市大丰污水处理厂出水为一级A标准,直排入河将污染周边水系,影响周边环境生态安全等问题,采用“强化净化湿地+深度涵养湖泊”的组合湿地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结果表明,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NH3-N、T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01%、54.83%、63.46%及40.72%,该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的效果较好,出水能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尾水 组合湿地 深度涵养湖泊 强化净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净化提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翟野青 扈幸伟 王瀚哲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在国内,通常将达标的尾水通过人工湿地深度净化后再排入相应的水体,由此降低受纳水体的污染风险。通过对人工湿地尾水水质净化提升工艺的研究,以岳阳市君山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提升工程为例,介绍人工湿地对尾水... 在国内,通常将达标的尾水通过人工湿地深度净化后再排入相应的水体,由此降低受纳水体的污染风险。通过对人工湿地尾水水质净化提升工艺的研究,以岳阳市君山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提升工程为例,介绍人工湿地对尾水净化的工艺及相关参数设计与预期效果,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设计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尾水 人工湿地 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流人工湿地不同植物及其组合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吴丹 缪爱军 +3 位作者 李丽 甘琳 王爱丽 杨柳燕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15-121,共7页
为提高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低污染水的生态净化效率,对人工湿地中湿生植物的组成进行比选研究,设置8个由不同湿生植物(包括挺水、沉水和浮叶植物)组成的表面流人工湿地,比较其净化尾水氮磷效果。结果表明:挺水植物圆币草(Hydrocotyle v... 为提高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低污染水的生态净化效率,对人工湿地中湿生植物的组成进行比选研究,设置8个由不同湿生植物(包括挺水、沉水和浮叶植物)组成的表面流人工湿地,比较其净化尾水氮磷效果。结果表明:挺水植物圆币草(Hydrocotyle verticillata)和大聚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组合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尾水氮磷效果最好,其人工湿地对TN、NO-3-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6%、62.6%和78.2%,对TP和溶解性无机磷(DI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5%和80%。浮叶植物睡莲(Nymphaea L.)人工湿地去除氮磷能力次之,TN、NO-3-N、NH3-N、TP和DI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55.2%、63.3%、56.1%和64.7%,体现一定的污染物去除潜力。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在与圆币草等共存净化尾水过程中逐渐失去优势种地位。而由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和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等挺水植物构建的表面流人工湿地,虽然生物量高,但其氮磷去除效果较差,尤其是再力花人工湿地对TN、NO-3-N和NH3-N平均去除率仅在18%-36.2%之间,对TP和DIP平均去除率也分别只有41.5%和38.7%。因此,采用圆币草和大聚藻组合构建的表面流人工湿地能更有效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磷,对TN的去除尤为高效,能有效提升尾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流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厂尾水 湿生植物 氮磷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湿地处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工程示范 被引量:7
5
作者 许明 谢忱 +5 位作者 刘伟京 李云 涂勇 蔡伟民 范子武 邵孝侯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5-81,共7页
采用垂直流湿地+生态塘+表面流湿地+水平流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化工园污水处理厂尾水工程示范。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452 d,COD、NH_3-N、TN、TP平均进水浓度45.5 mg/L、3.96 mg/L、7.99 mg/L、0.09 mg/L,平均出水浓度20.2 mg/L、... 采用垂直流湿地+生态塘+表面流湿地+水平流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化工园污水处理厂尾水工程示范。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452 d,COD、NH_3-N、TN、TP平均进水浓度45.5 mg/L、3.96 mg/L、7.99 mg/L、0.09 mg/L,平均出水浓度20.2 mg/L、0.54 mg/L、1.05 mg/L、0.02 mg/L,平均总去除率分别55.6%、86.4%、86.9%及77.8%,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COD、NH_3-N、TP主要在垂直流湿地中去除,去除率分别为44.56%、71.49%、45.45%;TN主要在水平流湿地中去除,去除率达到79.2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果显示组合湿地对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去除较好,Miseq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的硝化菌和水平流湿地中反硝化菌丰度较高,表明组合湿地系统中具备了稳定的脱氮微生物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污水处理厂尾水 组合湿地 GC-MS Miseq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催化臭氧氧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效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艳芳 张智理 +3 位作者 许欢欢 赵磊 翟增丽 李再兴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4,共6页
为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残留有机物的进一步削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危害,以钛硅分子筛TS-1负载铜和钇(Cu/Y-TS-1)为催化剂,研究连续流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能,并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及停留时间对尾水处理效果的... 为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残留有机物的进一步削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危害,以钛硅分子筛TS-1负载铜和钇(Cu/Y-TS-1)为催化剂,研究连续流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能,并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及停留时间对尾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流运行条件下,Cu/Y-TS-1催化臭氧氧化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尾水中的有机物,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水中氮素的污染。在停留时间30 min、臭氧通量106.3 mg/min、臭氧流速1 L/min、Cu/Y-TS-1催化剂30g/L条件下,COD、溶解性有机碳(DOC)及NH_3-N分别由进水浓度53.1mg/L、16.7mg/L和7.34mg/L降低到19.5 mg/L、8.8 mg/L和2.4 mg/L。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COD、DOC和NH3-N分别提高了16.1%、21.3%和51.1%。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及停留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有机物和NH3-N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尾水 连续流 催化臭氧氧化 深度处理 负载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入湖污水处理厂尾水COD降解过程及光谱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枫 王圣瑞 +1 位作者 郭伟 倪兆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58-564,共7页
选取滇池典型入湖污水处理厂尾水,模拟研究了其COD自然条件下的降解过程及光谱特征,探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滇池水体COD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水COD以溶解态为主,直接汇流进入滇池;其自然降解率较低,易在湖体内累积;COD_(Cr)降解率为2... 选取滇池典型入湖污水处理厂尾水,模拟研究了其COD自然条件下的降解过程及光谱特征,探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滇池水体COD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水COD以溶解态为主,直接汇流进入滇池;其自然降解率较低,易在湖体内累积;COD_(Cr)降解率为28.9%,降解过程符合方程C=-2.46ln t+29.018(R^2=0.932 2);COD_(Mn)降解率为15.8%,降解过程符合方程C=-0.348ln t+7.473(R^2=0.995 7)。2)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表明,尾水COD主要以类富里酸物质为主,其降解过程结构相对稳定,芳香环结构稍有增加,进一步证实尾水COD大部分滞留在水体中,如水体交换不及时,会逐步累积。3)随着滇池流域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污水处理厂排水是滇池水量的重要来源,且COD具有难降解特征,近年来滇池COD的升高与入湖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COD 污水处理厂尾水 降解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对二级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阿丹 杨扬 +3 位作者 戴玉女 陈纯兴 陶然 王素玉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采用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抗生素,对生物滤床中抗生素的去除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自然曝气生物滤床能够有效地去除四环素类抗生素(58±2)%、喹诺酮类抗生素(48±20)%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 采用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抗生素,对生物滤床中抗生素的去除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自然曝气生物滤床能够有效地去除四环素类抗生素(58±2)%、喹诺酮类抗生素(48±20)%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8±11)%。微生物降解和物理吸附是生物滤床去除抗生素的主要途径,而这两种途径的协同作用则延长了生物滤床的运行周期。结果还表明,水力负荷对抗生素的去除效率影响较大,当水力负荷为4.8~6.4 m/d时,生物滤床对抗生素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外,水质参数(水温、pH、COD浓度和硝化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影响生物滤床对抗生素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自然曝气生物滤床 污水处理厂尾水 去除效率 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眼莲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闻学政 宋伟 +6 位作者 张迎颖 王岩 秦红杰 刘海琴 邱园园 严少华 张志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2-1080,共9页
通过构建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凤眼莲种苗初始投放量为0. 60 kg/m^2,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总有效容积为7 500 m^3,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运行期间日均接纳一级A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1 024. 50 ... 通过构建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凤眼莲种苗初始投放量为0. 60 kg/m^2,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总有效容积为7 500 m^3,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运行期间日均接纳一级A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1 024. 50 t。在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的运行期间,凤眼莲总生物量增加了36. 06倍,凤眼莲植株氮、磷累积总量分别增加了44. 45倍、55. 38倍;三级凤眼莲净化塘处理尾水效果显著,尾水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由(9. 86±3. 51) mg/L、(0. 38±0. 07)mg/L、(0. 49±0. 09) mg/L和(7. 91±2. 27) mg/L降低至(2. 51±1. 52) mg/L、(0. 10±0. 06) mg/L、(0. 20±0. 08)mg/L和(1. 90±1. 46) mg/L,其中TN质量浓度下降值超过7. 0 mg/L,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75. 04%±9. 02%、68. 76%±15. 81%、59. 12%±13. 37%、79. 21%±13. 91%。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对尾水氮、磷的平均削减速率分别为(1 004. 01±471. 68) mg/(m^2·d)和(38. 25±9. 56) mg/(m^2·d),其中,第一、第二级净化塘对总氮的总削减速率分别高达(1 069. 99±276. 94) mg/(m^2·d)、(1 374. 11±1 089. 69) mg/(m^2·d),对总磷的削减速率分别高达(74. 93±15. 99) mg/(m^2·d)、(30. 65±25. 01) mg/(m^2·d)。运行期间,深度净化塘去除尾水氮、磷总量累计分别为1100. 02 kg、40. 36 kg,其中凤眼莲通过同化作用共吸收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218. 52 kg、磷20. 22 kg,约占尾水氮、磷总削减量的19. 78%、50. 10%。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和深度净化塘出水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尾水由5. 322类降至3. 410类,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污水处理厂尾水 深度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太仓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河道的治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联芳 黄靖宇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1期63-68,共6页
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受纳河道河水的问题,提出在不影响河道原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河道本身及其周边的条件净化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并研究苏州太仓市双凤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河道治理示范工程的尾水深度净化效果。结果表明,... 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受纳河道河水的问题,提出在不影响河道原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河道本身及其周边的条件净化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并研究苏州太仓市双凤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河道治理示范工程的尾水深度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河道的断头浜内布置水质强化净化系统,能够有效地削减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污染物质,对有机物、氮、磷的去除率均达到20%以上,降低了污水处理厂对受纳河道河水的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尾水 污水深度处理 河道治理 太仓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法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尊举 李国会 董亚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95,99,共4页
电絮凝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考察电絮凝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方面的处理效果,以氧化沟工艺的出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电絮凝技术对尾水中COD、T... 电絮凝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考察电絮凝法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方面的处理效果,以氧化沟工艺的出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电絮凝技术对尾水中COD、TN和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电絮凝技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各污染物处理效果较为理想,在电极间距为20 mm,电流密度为25 A/m2,电絮凝时间为20 min时,处理效果最佳,对COD、TN、TP、SS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5%、62.3%,73.5%、76.4%和50%,出水能够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中冲厕、道路清扫、消防以及绿化等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污水处理厂尾水 深度处理 去除效率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去除二级污水处理厂尾水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玉女 杨扬 +3 位作者 阿丹 陈纯兴 陶然 王素玉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7-272,共6页
采用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工艺对二级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在净化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好氧环境,对尾水中悬浮颗粒物(SS)、化学需要氧量(COD)和氨氮(NH4+)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76%、45%和77%。尾水中可检出不同程度的酚... 采用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工艺对二级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在净化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好氧环境,对尾水中悬浮颗粒物(SS)、化学需要氧量(COD)和氨氮(NH4+)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76%、45%和77%。尾水中可检出不同程度的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其中双酚A(BPA)、壬基酚(4-NP)、辛基酚(4-t-OP)、三氯生(TCS)和雌酮(E1)的浓度在1~1639 ng/L之间,未检出雌二醇(E2)和炔雌醇(EE2)。该工艺可显著削减上述有机微污染物的含量,去除效率分别可达49%、63%、78%、80%和46%。4-NP、4-t-OP和TCS的去除效率随水力负荷(HLR)减小而升高,E1的去除效率不随HLR变化而变化,BPA的去除效率随HLR减小而下降,主要因为强疏水性有机物可在吸附竞争中降低疏水性较弱的有机物在系统中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尾水 生物滤床 内分泌干扰物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混凝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奇 张鹏飞 +5 位作者 廖建胜 郑向勇 柯强 王传花 胡卓祺 赵敏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7年第9期23-26,共4页
磁混凝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以其高效分离净水的方法在水与废水处理领域的地位不断突出,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COD、总磷、浊度的去除率为指标,比较常规混凝和磁混凝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磁混凝对尾... 磁混凝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以其高效分离净水的方法在水与废水处理领域的地位不断突出,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COD、总磷、浊度的去除率为指标,比较常规混凝和磁混凝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磁混凝对尾水水样中COD、总磷、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2.6%,92.3%,89.7%。采用磁混凝方法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提高了混凝效果,同时缩短了絮凝和沉降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尾水 常规混凝 磁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H_2O_2降解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低浓度DBP的研究
14
作者 曾燕艳 吴琪 +1 位作者 范洪波 吕斯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8-121,125,共5页
试验研究了UV/H2O2工艺处理模拟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低浓度的DBP,考察了工艺参数和水质参数对DB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UV光照或单独H2O2对DBP的降解效果远低于两者的协同作用。DBP的降解效率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 试验研究了UV/H2O2工艺处理模拟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低浓度的DBP,考察了工艺参数和水质参数对DB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UV光照或单独H2O2对DBP的降解效果远低于两者的协同作用。DBP的降解效率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DBP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其光降解速率常数与其初始质量浓度成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在DBP初始质量浓度为1~100μg.L-1,H2O2投加量为0.10 g.L-1,UV辐射强度为24.26μW.cm-2的条件下,反应进行30 min后,DBP降解率均可达到90%以上,且pH对其降解效果影响小。UV/H2O2工艺对于浊度低、成分复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低浓度的DBP去除率为85%,比去离子水中配制的DBP原水降解率低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H2O2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 低浓度 D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生态消纳安全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15
作者 张文艺 周新程 +2 位作者 冯国勇 胡林潮 尹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7期4491-4494,共4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主要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消纳排放,针对这种尾水排放方式的生态安全性问题,以层次分析法和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为依据,构建基于城市资源环境压力、人工湿地状态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类别的尾水湿地生态消纳安全评价模型...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主要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消纳排放,针对这种尾水排放方式的生态安全性问题,以层次分析法和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为依据,构建基于城市资源环境压力、人工湿地状态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类别的尾水湿地生态消纳安全评价模型。以中国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常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湿地消纳为例,以该市资源环境压力、人工湿地状态和人文环境响应等指标为权重,得到人工湿地安全值S=2.179 6,属于安全状态,即采用人工湿地消纳该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从生态学角度是安全的,但仍然需要持续追加环保设施的投资,提高污水处理运行效率,强化对人工湿地的日常管护水平,确保人工湿地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 人工湿地 生态消纳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P-S-R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植物组合生态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果及植物生理响应 被引量:15
16
作者 徐寸发 闻学政 +5 位作者 张迎颖 刘海琴 宋伟 王岩 秦红杰 张志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5-1340,共6页
用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组合构建生态净化塘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监测了尾水沿程的氮、磷浓度变化,分析两种漂浮植物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a、全氮、全磷、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用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组合构建生态净化塘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监测了尾水沿程的氮、磷浓度变化,分析两种漂浮植物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a、全氮、全磷、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尾水经生态净化塘处理后,TN、硝酸盐氮、TP和可溶性磷酸盐去除率分别可达72.36%、79.00%、78.57%、80.64%,氨氮和TP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Ⅱ类标准,有效地减轻了周边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在水流沿程方向上,水浮莲和水葫芦的生物量、全氮、全磷、叶绿素a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降低,根冠比、叶片和根系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两种漂浮植物叶片和根系的MDA含量明显上升,说明植物体内膜脂过氧化加剧。由此可见,水浮莲、水葫芦对氮、磷等营养盐比较敏感,这是其可以有效去除氮、磷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莲 葫芦 污水处理厂尾水 净化效果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不同植物的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岑璐瑶 陈滢 +2 位作者 张进 刘敏 吴庆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5-374,共10页
利用种植不同植物的人工湿地对污水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利用5块尺寸一致的中试规模人工湿地,以潮汐流作为运行方式,研究不同植物对尾水的处理效果.经过一年的实验,结果表明:5块人工湿地出水各指标均能达到提升标... 利用种植不同植物的人工湿地对污水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利用5块尺寸一致的中试规模人工湿地,以潮汐流作为运行方式,研究不同植物对尾水的处理效果.经过一年的实验,结果表明:5块人工湿地出水各指标均能达到提升标准的排放要求.在不同植物的去污效果对比实验中,种植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的人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总氮(TN)的平均去除率均为最高,分别为24.01%、68.15%和92.70%;种植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的人工湿地对TP的平均去除率最高,为71.68%.在不同季节的去污效果对比实验中,春季芦苇湿地对COD、氨氮和TN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51%、76.06%和92.04%,美人蕉(Canna indica)湿地对TP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为66.72%;夏季对COD、氨氮、TP和TN处理效果最好的分别是种植丝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菖蒲(Acorus calamus)、风车草和芦苇的人工湿地,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5.83%、78.11%、67.30%和91.73%;秋季对COD、氨氮、TP、TN处理效果最好的分别是种植芦苇、丝带草、风车草、美人蕉的人工湿地,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2. 19%、58. 82%、83.16%和94.01%;冬季对COD去除效果最好的是种植丝带草的人工湿地,平均去除率为33.39%,对氨氮、TP处理效果最好的是种植美人蕉的人工湿地,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33%和79.43%,对TN处理效果最好的是种植芦苇的人工湿地,平均去除率为94.97%.在以后的实际工程中,可以考虑用种植不同季节、不同指标对应的最佳去污植物为主,并且搭配种植其他植物的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质标准 植物 污水处理厂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藻共生系统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条件探究与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贾晓彤 何小娟 +2 位作者 封吉猛 沈剑 王欣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7-1184,共8页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水体后,尾水中的氮、磷仍易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开展尾水深度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菌藻共培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优势菌藻组合,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通气...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水体后,尾水中的氮、磷仍易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开展尾水深度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菌藻共培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优势菌藻组合,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通气量、光波长、细菌接种量对氮、磷去除效果的交互影响,提出最优参数组合,并建立菌藻共生系统,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藻组合中,蛋白核小球藻-地衣芽胞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共培养组对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此菌藻共生系统在蓝光、通气量为1.8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20%(体积比)条件下,TN去除率最大可达93.7%,1 d后TP基本上完全被去除;在蓝光、通气量为2.0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5%条件下,2 d后氮去除率可达98.4%;在红光、通气量为2.0~3.0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10%~20%条件下,2 d后氨氮可完全被去除。菌藻共生系统对氮、磷去除效果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蓝光、通气量为1.8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20%,最优参数组合验证的结果与预测值相符,系统出水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可为菌藻共生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生 响应面法优化 氮、磷去除效果 蛋白核小球藻 污水处理厂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的漂浮植物生态治理工程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寸发 刘晓利 +5 位作者 闻学政 孙丽 宋伟 张迎颖 刘海琴 张志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6-793,共8页
为了减少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直接排放后对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负荷和生态毒害,应该进一步的深度处理尾水。利用漂浮植物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和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构建两种三级串联净化塘生态治理工程模式深度净化城镇... 为了减少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直接排放后对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负荷和生态毒害,应该进一步的深度处理尾水。利用漂浮植物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和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构建两种三级串联净化塘生态治理工程模式深度净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即单一种养水葫芦模式和水葫芦、水浮莲组合种养模式。通过监测净化塘内漂浮植物生物量及水体氮、磷等指标变化,研究两种不同治理模式对尾水的净化效果,以期为漂浮植物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提供合适的生态工程模式与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治理模式下,漂浮植物生长迅速,一级净化塘漂浮植物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最高,三级净化塘最低;尾水pH和DO浓度小幅度下降;尾水氮、磷浓度沿着水流流程方向逐渐降低,尤其是一级和二级净化塘对尾水中氮、磷的削减效果明显;2015年单一种养水葫芦模式下,尾水TN和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由10.62 mg·L^-1和0.38 mg·L^-1降至3.07 mg·L^-1和0.12 mg·L^-1,去除率为71.06%和68.42%;2016年缩小工程规模,采用水葫芦、水浮莲组合种养模式时,尾水TN和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由13.13 mg·L^-1和0.42 mg·L^-1降至1.26 mg·L^-1和0.12 mg·L^-1,去除率为90.37%和70.53%。综合分析,水浮莲、水葫芦组合种养模式,不仅节约工程用地面积,同时对尾水的净化效能更佳,每组合种养5-6 m2即可处理1吨一级A尾水至地表Ⅴ类水标准,适合用于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 浮莲 污水处理厂尾水 总氮 总磷 生态治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标准视角下我国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设计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昱新 陈启斌 +4 位作者 王朝旭 李作臣 李伟强 申志鹏 崔建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7-1294,共8页
人工湿地已逐渐应用于我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尾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实践中,并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为指导和规范国内各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国家和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及专业协会发布实施了多部尾水人工湿地技... 人工湿地已逐渐应用于我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尾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实践中,并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为指导和规范国内各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国家和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及专业协会发布实施了多部尾水人工湿地技术标准。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尾水人工湿地工程应用现状和当前指导尾水人工湿地设计、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不同层面尾水人工湿地技术标准从工艺选型、设计参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依据尾水人工湿地碳水平调控策略的可行性、经济性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可达性的综合分析,确定湿地结构优化、工艺改进、耦合工艺是优化尾水人工湿地工程设计和强化其脱氮效能的较好策略和途径。为保障人工湿地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营,建议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时应依据当地的水文条件,进行湿地的总水量平衡计算。未来应构建基于基质和水生植物选择、工程运营监测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库,加强技术标准在尾水人工湿地全生命周期中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厂尾水 技术标准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