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rousel氧化沟的建模与污泥负荷率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巩书涵 刘玉玲 +2 位作者 张璐 李东旭 杜浩强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17-121,共5页
以BioWin污水厂仿真模拟软件的AS—DM模型为平台,建立了西安某污水厂Car.rousel氧化沟X-艺仿真模型,对模型进行校准并探讨了污泥负荷率对去除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出水COD受污泥负荷率的影响较小,而氨氮、总氮... 以BioWin污水厂仿真模拟软件的AS—DM模型为平台,建立了西安某污水厂Car.rousel氧化沟X-艺仿真模型,对模型进行校准并探讨了污泥负荷率对去除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出水COD受污泥负荷率的影响较小,而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受污泥负荷率的影响较大,随污泥负荷率的增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碳源不足对去除TN和总磷的影响均较大。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最适宜的污泥负荷率为0.065~0.070kgBOD,/(kgMLS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OUSEL氧化沟 BioWin软件 建模 污泥负荷率
原文传递
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芳 杨凤林 +3 位作者 张兴文 张捍民 刘毅慧 周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9,81,共4页
在内循环气升式间歇反应器对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从污泥负荷率和碳源特性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以蔗糖为碳源时,反应器在较低的曝气量下生长有大量的丝状真菌,而在较高的曝气量下有利于污泥形成表面光滑的颗粒,但... 在内循环气升式间歇反应器对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从污泥负荷率和碳源特性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以蔗糖为碳源时,反应器在较低的曝气量下生长有大量的丝状真菌,而在较高的曝气量下有利于污泥形成表面光滑的颗粒,但当污泥负荷过低时,光滑的颗粒污泥表面开始迅速生长丝状真菌而导致颗粒污泥不稳定。试验表明以蔗糖为碳源物质形成好氧颗粒污泥速率快,但其操作条件难控制,容易引起丝状真菌的大量生长;以乙酸钠为碳源物质,形成颗粒污泥速度慢,污泥颗粒化程度不高;而以蔗糖与乙酸钠为混合型碳源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证明了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表面光滑,没有丝状菌的存在,并且颗粒污泥易于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污泥颗粒化 曝气量 污泥负荷率 混合碳源 污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A/O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晓如 杨开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5,共4页
本文论述了A/O生物脱氮工艺的特点,讨论了A/O工艺的合理设计问题,并介绍了用于计算A/O生物脱氮效率、缺氧池、好氧池及需氧量的公式.
关键词 生物脱氮 需氧量 污泥负荷率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池容积计算方法分析
4
作者 延克军 李卫平 +2 位作者 韩英 孙岩柏 张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75-1376,共2页
对曝气池容积计算方法中广泛采用的BOD污泥负荷率法和正被接受的污泥龄法两个互为独立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论证,指出:这两种方法实质上是属于同一个公式,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引入的两个不同概念而已.如能将考虑的角度有机地结合、相... 对曝气池容积计算方法中广泛采用的BOD污泥负荷率法和正被接受的污泥龄法两个互为独立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论证,指出:这两种方法实质上是属于同一个公式,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引入的两个不同概念而已.如能将考虑的角度有机地结合、相互校核、共同优化,将使曝气池容积的设计计算更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池 BOD污泥负荷率 污泥龄法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容积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生化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研究
5
作者 费忠民 郭维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1年第6期30-32,共3页
试验考察了在不同压力和不同负荷条件下,采用压力生化反应器对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停留时间为4h时,容积负荷可达5.91~11.8kg犤BOD5犦/(m3·d),氧转移效率达50%,污泥产率仅为0.1%,且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好... 试验考察了在不同压力和不同负荷条件下,采用压力生化反应器对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停留时间为4h时,容积负荷可达5.91~11.8kg犤BOD5犦/(m3·d),氧转移效率达50%,污泥产率仅为0.1%,且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好。该反应器适于对中、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生化反应器 污泥负荷率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藤厌氧发酵实验及结果和分析
6
作者 刘金财 顾平道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0期278-278,282,共2页
对已有研究的沼气工程技术、相关的基本工艺,包括厌氧降解的过程、影响反应进行的因素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选取黄瓜藤的污泥负荷率作为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原料,在可行性和适用性上进行分析。
关键词 厌氧降解 污泥负荷率 厌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沟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鑫根 《浙江建筑》 1997年第A12期11-12,共2页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是1953年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TNO)帕斯维尔(A·Pasveer)博士发明的。后来,根据氧化沟的设计原理,很多国家对氧化沟进行不同形式的改进。我国自80年代开始引进了氧化沟处理污水技术。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氧化沟 设计 污泥负荷率 耗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
8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脱氮硫杆菌 深度处理 污水处理技术 污泥负荷率 给水排水 工程建设 下水道 好氧处理 处理中心 处理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工艺设计中特别注意的问题
9
作者 王小军 《才智》 2009年第5期32-33,共2页
SBR工艺是一种理想的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它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强及具有脱氮除磷能力等优点,是目前正在深入研究的一项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关键词 SBR 反应池 排出比 污泥浓度 污泥负荷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