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鸡蛋沙门氏菌污染的控制
1
作者 陈婷 马妍 +2 位作者 汪恭富 聂文军 杜君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期52-53,共2页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易引起人急性胃肠炎的食源性致病菌。笔者通过开展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工作实际等,了解了鸡蛋沙门氏菌污染的现状,分析鸡蛋可能被污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控制鸡蛋沙门氏菌污染的措施建议,期望为从业人员提...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易引起人急性胃肠炎的食源性致病菌。笔者通过开展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工作实际等,了解了鸡蛋沙门氏菌污染的现状,分析鸡蛋可能被污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控制鸡蛋沙门氏菌污染的措施建议,期望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一、鸡蛋沙门氏菌污染概况引起人类食源性沙门氏菌病大流行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为肠炎沙门氏菌,它传播的主要媒介是被污染的鸡蛋。近年来,鸡蛋产业链中沙门氏菌的耐药性现象愈发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肠炎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污染 急性胃肠炎 食源性致病菌 鸡蛋 主要病原菌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磁分离
2
作者 金彦 王敬依 +4 位作者 程佳宁 于乐民 张壁臣 张一博 许童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9,共10页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在13 min内实现对牛奶样品中浓度范围为2×10^(1)~2×10^(6) CFU/m L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捕获与分离,捕获率在33.3%~67.5%之间,最低检测限为20 CFU/m L。因此,这种高度集成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能够从复杂食品基质中迅速、准确地富集目标细菌,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应对食源性疾病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免疫磁珠 免疫磁分离 主动电磁混合 微流控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
3
作者 张林吉 贾燕 +4 位作者 任春芝 昌莉丽 孙朋 张青青 任士飞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二重LAMP检测体系,测定对单一菌株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两种细菌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和溶解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单重LAMP体系分别能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高效扩增,当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浓度比达到2.5:1时,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最佳,建立的单重和二重LAMP检测方法对两种细菌具有较好特异性;二重LA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1×10^(1) CFU/m L和7.8×10^(1) CFU/mL,可根据扩增产物溶解曲线和溶解峰温度的不同,实现对两菌有效鉴别。与传统方法比较,二重LAMP对鸭肉类产品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定性鉴定、检测周期短,可用于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溶解曲线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沙门氏菌后生元的筛选及其原始菌株全基因组分析
4
作者 黄燕 苏悦 +5 位作者 李施扬 祁雪鹤 贾嫒 姜毓君 杨鑫焱 满朝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205,共11页
目的:筛选抗沙门氏菌效果良好的后生元,开发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后生元原料。方法:测定30株乳酸菌后生元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的能力,筛选出效果最好的5株后生元。随后对这5株后生元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和侵袭HT-29细胞的能力进行测定... 目的:筛选抗沙门氏菌效果良好的后生元,开发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后生元原料。方法:测定30株乳酸菌后生元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的能力,筛选出效果最好的5株后生元。随后对这5株后生元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和侵袭HT-29细胞的能力进行测定,筛选出效果最显著的后生元,并对其原始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植物乳杆菌JM015后生元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5.12±0.53 mm,同时能有效降低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和侵袭HT-29细胞90%以上。植物乳杆菌JM015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其具有环内酯自诱导剂、萜类、核糖体合成和翻译后修饰肽-like和III型聚酮合酶等4个抑菌相关基因簇与1个与植物乳杆菌素的产生有关的基因簇。此外,其中还存在纤维连接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三糖-磷酸异构酶等多个黏附相关的编码基因。同时,经吲哚、溶血和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等试验验证了植物乳杆菌JM015的安全性。结论:植物乳杆菌JM015后生元具有抗沙门氏菌的能力,可作为新的后生元原料用于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后生元 鼠伤寒沙门氏菌 抗菌 全基因组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多糖对沙门氏菌感染雏鸡肠道免疫的调节作用
5
作者 申心怡 黎媛媛 +5 位作者 王晓霞 黄璟昇 黄康萍 李环 何家康 梁正敏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百香果多糖对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鸡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选取24只7日龄健康麻黄雏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百香果多糖组雏鸡灌胃百香果多糖溶液5 d后经口感染沙门氏... 试验旨在探究百香果多糖对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鸡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选取24只7日龄健康麻黄雏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百香果多糖组雏鸡灌胃百香果多糖溶液5 d后经口感染沙门氏菌,感染24 h后采集十二指肠进行免疫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变化观察。结果显示,与感染对照组相比,百香果多糖组十二指肠灌洗液中免疫球蛋白G (IgG)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黏蛋白2 (MUC2)和三叶因子(TFF)水平略微升高,沙门氏菌诱导的小肠黏膜上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的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百香果多糖可通过促进肠道免疫球蛋白分泌来改善沙门氏菌诱导的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多糖 沙门氏菌 肠道免疫 免疫球蛋白 肠上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的基因组特征和毒力因子对比分析
6
作者 干鸿翔 许安宁 +7 位作者 周璐 罗芳芳 冯仲阳 高彬茹 李卓思 王翔 董庆利 秦晓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23,共8页
基于前期获得的32株食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菌株的毒力因子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一步分析菌株的酸抗性、生物被膜及细胞黏附与侵袭能力,明确不同来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的毒力... 基于前期获得的32株食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菌株的毒力因子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一步分析菌株的酸抗性、生物被膜及细胞黏附与侵袭能力,明确不同来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的毒力特征。结果显示,食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均携带大量毒力因子和基因组岛、转座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进化关系分析显示,32株菌与数据库中参考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处于同一分支,表明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另外,所有菌株在pH 3处理1 h后均能存活,25%的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但人源和食源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和细胞黏附与侵袭能力无显著差异。总之,不同来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均携带大量毒力因子和可移动遗传元件,且菌株的毒力相关表型具有异质性,结果可为该菌的风险评估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 毒力因子 酸抗性 生物被膜 细胞黏附与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茎叶提取物对沙门氏菌感染肉仔鸡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潭放 耿祥飞 +1 位作者 杨健 张炳坤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339,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福白菊茎叶提取物对沙门氏菌感染下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和炎症状态的影响。试验选用520只1日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感染组及3个沙门氏菌和福白菊茎叶提取物... 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福白菊茎叶提取物对沙门氏菌感染下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和炎症状态的影响。试验选用520只1日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感染组及3个沙门氏菌和福白菊茎叶提取物共处理组,每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3个提取组分别以200、400、600 mg/kg福白菊茎叶提取物,代替基础日粮中的玉米。感染组和提取物组于7日龄开始每只鸡灌服0.5 mL新培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菌浓度为1×10^(9) CFU/mL),连续灌服2 d,对照组于7日龄灌服等量的无菌肉汤。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沙门氏菌感染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产生了负面影响,表现为体重下降、回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调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增加;与感染组相比200 mg/kg菊茎叶提取物能够提高21日龄肉仔鸡的抗氧化能力、回肠NAD(P)H醌脱氢酶1 (NQO1)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水平,并且在沙门氏菌感染条件下增加了回肠ZO1和Claudin-2的表达(P<0.05);菊茎叶提取物对肉仔鸡回肠中多个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产生影响,与感染组相比,200 mg/kg菊茎叶提取物增加了21日龄肉仔鸡白细胞介素-6(IL-6)及42日龄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P<0.05),400、600mg/kg菊茎叶提取物降低了21日龄肉仔鸡回肠中TLR4和NF-κB的表达水平(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00~400 mg/kg菊茎叶提取物能够部分调节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状态,并提高抗氧化能力,高于400 mg/kg可能对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议添加200 mg/kg菊茎叶提取物以获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茎叶提取物 沙门氏菌 生产性能 抗氧化 肠道免疫 肉仔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rpoE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何金娇 贾凯凯 +4 位作者 靳明霞 赵万里 殷俊磊 仇书兴 孙国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4,共5页
旨在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rpoE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预测软件对rpoE基因编码的RpoE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rpoE基因,成功测序后通过DNAStar软件对RpoE蛋白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MEGA... 旨在克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rpoE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预测软件对rpoE基因编码的RpoE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rpoE基因,成功测序后通过DNAStar软件对RpoE蛋白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MEGA5.2软件对RpoE蛋白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成功克隆的鼠伤寒沙门氏菌rpoE基因全长576 bp;抗原表位分析显示RpoE蛋白表面存在12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位点;同源性分析和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RpoE蛋白与肠炎沙门氏菌的同源性最高,并与其处于同一分支内,可为后续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病机制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rpoE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LL-1对沙门氏菌的抗菌机制
9
作者 王宇航 周玲玲 +4 位作者 周瑶玲 撒俊梦 张元臣 马增军 连凯琪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6,共7页
为探究抗菌肽LL-1对沙门氏菌的抗菌效果及机制,首先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LL-1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以抗菌曲线评价LL-1对沙门氏菌的抗菌效果;然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为探究抗菌肽LL-1对沙门氏菌的抗菌效果及机制,首先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LL-1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以抗菌曲线评价LL-1对沙门氏菌的抗菌效果;然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通过检测核酸、蛋白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泄漏情况以及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实验,评价LL-1对沙门氏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影响,通过核酸凝胶电泳观察LL-1与沙门氏菌DNA结合情况;最后,通过检测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malatedehydrogenase,NADP-MDH)活性以及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评价LL-1对沙门氏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LL-1对沙门氏菌的MIC为6.25μg/mL,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经LL-1处理的沙门氏菌出现菌体皱缩、胞膜溶解和质壁分离等形态变化;沙门氏菌经LL-1处理后,胞内核酸、蛋白质、ALP发生泄漏,并且经PI染色后胞内荧光强度增强,同时LL-1与DNA发生结合;随着LL-1质量浓度的升高,胞内ATP含量下降、SDH及NADP-MDH的活性降低。综上,LL-1能增大沙门氏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通透性引起胞内容物泄漏,结合其DNA,并通过影响细菌能量代谢等方式抗菌,本实验可为后续深入研究LL-1的抗菌机制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抗菌肽 抗菌机制 食源性致病菌 细胞膜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食源性疾病中沙门氏菌流行特征及耐药分析
10
作者 张志敏 余红 +2 位作者 封会茹 曹佳琪 王兆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7期315-322,共8页
目的了解2016—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流行情况、血清型分布及耐药形势。方法对食源性疾病病例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血清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 目的了解2016—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流行情况、血清型分布及耐药形势。方法对食源性疾病病例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血清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沙门氏菌耐药性。结果沙门氏菌检出率为4.33%,2016—2023年检出率从2.11%上升至9.28%。沙门氏菌感染呈秋季高峰,0~9岁、40~49岁人群检出率较高,病例伴有发热、恶心,腹泻次数多在6次及以上,食用肉及肉制品是感染沙门氏菌的危险因素。血清型排位前5位为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汤卜逊沙门氏菌(Salmonella thompson)、单相鼠伤寒沙门氏菌(Monophasic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山夫登堡沙门氏菌(Salmonella senftenberg),其中汤卜逊沙门氏菌和单相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沙门氏菌对萘啶酸(nalidixic acid,NAL)、氨苄西林(ampicillin,AMP)和氨苄西林-舒巴坦(ampicillin-sulbactam,AMS)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中介率较高,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亚胺培南(imipenem,IMI)、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I)敏感度较高。肠炎沙门氏菌耐药情况最严重,对四环素(tetracycline,TET)、头孢他啶(ceftazidime,CAZ)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对CIP中介率有下降趋势。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为44.00%,共包含31个耐药谱。结论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症状及食物暴露使沙门氏菌检出率不同。沙门氏菌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血清分布广泛。沙门氏菌对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严重,多重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大肉类食品卫生监管、加强单相鼠伤寒等新型沙门氏菌监测、加强抗生素规范使用,优化沙门氏菌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沙门氏菌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某肉鸡屠宰场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11
作者 龙甜甜 李勇超 +1 位作者 程雅玲 刘英玉 《新疆畜牧业》 2025年第1期24-27,12,共5页
为了解某肉鸡屠宰场屠宰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采集肉鸡屠宰生产链(待宰鸡肛拭子、生产用水、手套、刀具、围裙、案板、秤、传输带、胴体、肉样)样品122份,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分离培养,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沙门氏... 为了解某肉鸡屠宰场屠宰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采集肉鸡屠宰生产链(待宰鸡肛拭子、生产用水、手套、刀具、围裙、案板、秤、传输带、胴体、肉样)样品122份,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分离培养,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沙门氏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从122份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8株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4.75%(18/122),主要污染源为鸡肛拭子、鸡胴体拭子、加工用具(刀具、案板、传输带、秤等)。18株沙门氏菌对庆大霉素(GEN)、头孢噻呋(CEF)、头孢西丁(FOX)、氯霉素(CHL)、万古霉素(VAN)、磺胺异恶唑(SLZ)6种抗菌药物全耐药,对四环素、氨苄西林、阿奇霉素敏感。均为多重耐药菌,耐药谱主要是GEN+KAN(对卡那霉素)+AMC(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CEF+FOX+CHL+VAN+SLZ和GEN+KAN+AMC+CEF+FOX+CHL+VAN+SLZ+CIP(对环丙沙星)。该批次屠宰肉鸡存在严重的沙门氏菌污染,且耐药性非常严重,为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屠宰 沙门氏菌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君涵 张晓兵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639-1645,共7页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沙门氏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同时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困难,这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综述了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耐药...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沙门氏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同时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困难,这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综述了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耐药性的分布和趋势,以及耐药性的防控策略,旨在增强对沙门氏菌耐药性问题的认识,为控制感染、防止耐药菌的传播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Salmonell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oodborne pathogens, posing a severe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In recent years,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Salmonella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rise in multidrug-resistant strains has also posed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clinical treatment. This has become a major challenge facing global public health.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in Salmonella, the distribution and trends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strategi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salmonella. It aim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 of Salmonella resistance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trolling infections,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resistant strains, and developing appropriate treatment p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耐药性 多重耐药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的控制要从鸡妈妈抓起
13
作者 谭时勋 《兽药市场指南》 2025年第1期41-41,共1页
消除肉鸡沙门氏菌感染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对种鸡进行免疫保护,疫苗是一个成熟选项。受到公众利益的驱使,商业家禽的沙门氏菌感染率已经显著降低。然而,由于禽蛋仍是引起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沙门氏菌的防控压力仍然存在。
关键词 沙门氏菌感染 免疫保护 公众利益 肉鸡 家禽 种鸡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长沙市某儿童医院食源性沙门氏菌调查结果分析
14
作者 李燃 尹思钰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5期110-112,118,共4页
目的:分析长沙市某医院儿童食源性腹泻病例的沙门氏菌检测情况,为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23年长沙市某儿童医院398例儿童食源性腹泻标本进行致病菌检测,通过培养分离致病菌类型,将检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鉴定,... 目的:分析长沙市某医院儿童食源性腹泻病例的沙门氏菌检测情况,为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23年长沙市某儿童医院398例儿童食源性腹泻标本进行致病菌检测,通过培养分离致病菌类型,将检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鉴定,探究不同条件下沙门氏菌检出情况及其菌型分布。结果:在398例食源性腹泻标本中,沙门氏菌的检出例数最多(181例,占45.48%);在162例能确定可疑食品类型的标本中,检出25株沙门氏菌,导致儿童食源性腹泻的可疑食物主要为乳与乳制品,其中O45,12,Hi沙门氏菌菌型分布较广,且在乳与乳制品中占比较高;5—8月检出沙门氏菌例数相对较多,其中7月检出例数最多,为79例(占19.85%);家庭场所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占88%)。结论:沙门氏菌是导致儿童食源性腹泻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相关部门强化对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力度,尤其是乳与乳制品。在5—8月适当增加抽检频率,并加强对家庭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院 血清 食源性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样吃鸡蛋 远离沙门氏菌感染
15
作者 阮妙华 王丹 王坚连 《健康博览》 2025年第2期39-39,共1页
众所周知,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中的卵磷脂和卵黄素是婴儿身体发育特别需要的物质,甚至被视为餐桌上的“补品”。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没有正确加工和食用鸡蛋,“补品”也可能变成“毒品”。乐乐(化名)今年岁了,活泼可爱。由于他是... 众所周知,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中的卵磷脂和卵黄素是婴儿身体发育特别需要的物质,甚至被视为餐桌上的“补品”。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没有正确加工和食用鸡蛋,“补品”也可能变成“毒品”。乐乐(化名)今年岁了,活泼可爱。由于他是一位经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特殊孩子,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所以免疫功能比较差。乐乐的妈妈平日里事无巨细地悉心照顾他,在饮食及营养搭配上更是面面俱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感染 营养搭配 身体发育 免疫抑制剂 你知道吗 卵黄素 鸡蛋 卵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具中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检验能力验证分析
16
作者 王智飞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为了验证实验室对餐具中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检验能力,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实验室参加了由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YNSPT-2023-03一次性餐具用品中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的测定”能力验证。依... 为了验证实验室对餐具中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检验能力,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实验室参加了由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YNSPT-2023-03一次性餐具用品中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的测定”能力验证。依据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采用传统细菌培养和普通鉴定方法对考核样品进行定性检测。NO.203样品大肠菌群检测结果“阳性”、沙门氏菌检测结果“阴性”;NO.454样品大肠菌群检测结果“阴性”、沙门氏菌检测结果“阳性”。顺利通过考核,获得合格证书。通过此次能力验证,证实了本实验室具备正确检验餐具中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的能力,对实验室的整体技术水平也有了清楚的了解和提高,同时期望能为相关检验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菌群 沙门氏菌 能力验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沙门氏菌污染食品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7
作者 刘平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9期183-185,189,共4页
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是一种杆状且不产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作为食品致病菌污染情况的主要指示菌,是食源性疾病防控的重点防控对象。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沙门氏菌对食品的污染类型,探索食品污染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 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是一种杆状且不产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作为食品致病菌污染情况的主要指示菌,是食源性疾病防控的重点防控对象。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沙门氏菌对食品的污染类型,探索食品污染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沙门氏菌的有效防控和管理提供参考,进而推动食品安全及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食品污染 食源性疾病 防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沙门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与防治
18
作者 郭见 朱柄瑜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2期99-102,共4页
鹅沙门氏菌病是由带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感染后所引起一种传染性疾病,雏鹅的易感性最高,该病不仅会引起雏鹅的腹泻、消瘦、被毛蓬乱、呼吸不畅,甚至会出现神经症状,导致病鹅死亡,也可以引起成年鹅的慢性腹泻和消瘦等症状,给养殖场造... 鹅沙门氏菌病是由带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感染后所引起一种传染性疾病,雏鹅的易感性最高,该病不仅会引起雏鹅的腹泻、消瘦、被毛蓬乱、呼吸不畅,甚至会出现神经症状,导致病鹅死亡,也可以引起成年鹅的慢性腹泻和消瘦等症状,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现患病鹅要及时隔离治疗,可以选用氨苄西林钠按照20 mg/kg进行肌肉注射治疗,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卡那霉素,还可以选用中草药白头翁汤等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流行病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三黄鸡胚胎源多重耐药肠炎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抗菌药物筛选
19
作者 黄华汉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61-63,共3页
通过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16S r RNA扩增等方法,从广西三黄鸡胚胎中分离到1株肠炎沙门氏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呋钠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洛美沙星、阿莫西林等耐受;接种4... 通过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16S r RNA扩增等方法,从广西三黄鸡胚胎中分离到1株肠炎沙门氏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呋钠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洛美沙星、阿莫西林等耐受;接种4周龄昆明小鼠,致死率为100%,说明该菌株是一株致病性强的多重耐药菌。临床中可以使用阿米卡星、头孢噻呋钠等药物进行防控。本研究可为提升地方品种鸡孵化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鸡 胚胎源 多重耐药 肠炎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制品中沙门氏菌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优化研究
20
作者 李贺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1期74-76,共3页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研究对现有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指出不足之处。针对乳制品中沙门氏菌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改进方案,以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乳制品的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乳制品 沙门氏菌 微生物检测 方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