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分析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徐则民 姚军辉 《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 1996年第3期6-10,共5页
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在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为应力场影响渗流场。地应力是影响储层沉积水水头的主要因素,地应力梯度是油气水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油气二次运移可分为二个阶段,即沉积物的自重应力梯度驱动阶段和构造应力与... 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在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为应力场影响渗流场。地应力是影响储层沉积水水头的主要因素,地应力梯度是油气水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油气二次运移可分为二个阶段,即沉积物的自重应力梯度驱动阶段和构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叠加应力梯度驱动阶段。对两个阶段的古应力场进行量级反演是油气预测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预测 油气运移 油气藏渗流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的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程林松 郎兆新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9-315,共7页
本文探讨了等参有限元方法在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求解方法中的应用。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值求解方法以及模拟计算机软件的研制和应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数学模型中将直井和水平井考虑成单元的边界... 本文探讨了等参有限元方法在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求解方法中的应用。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水平井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值求解方法以及模拟计算机软件的研制和应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数学模型中将直井和水平井考虑成单元的边界,求解单元是任意形状的六面体,采用等参坐标变换及伽辽金方法求解。并应用于直井、水平井五点并网的模拟计算,其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有限元 渗流 两相流 油气藏渗流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量递减方程的渗流理论基础 被引量:60
3
作者 计秉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6-91,共6页
从相对渗透率曲线和物质平衡原理出发导出了双曲型、调和型和指数型产量递减方程式,论证了水驱油藏产量递减方程主要取决于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特性并进行了有关讨论。
关键词 产量递减 渗透率曲线 油气藏渗流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酸压后三维渗流动态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范学平 黄建民 吴宏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72-79,共8页
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的诸因素;生产压降变化、非达西效应、油藏污染、裂缝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沿缝变化等;推导并建立了三维酸压油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通过模拟计算表明,裂缝闭合应力和岩石嵌入强度是酸压适应性的... 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的诸因素;生产压降变化、非达西效应、油藏污染、裂缝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沿缝变化等;推导并建立了三维酸压油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通过模拟计算表明,裂缝闭合应力和岩石嵌入强度是酸压适应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非达西效应、油茂藏污染和裂缝闭合应力使油井产量降低,优化设计合理的裂缝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可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压裂 采油井 油气藏渗流力学 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运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安作相 《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 1996年第4期5-12,共8页
近年来,中国关于油气运移的研究,取得了两个方面共5个项目的新进展:在研究技术方面有3项,荧光薄片技术使石油初次运移的状态能够观察;自生矿物烃类包裹体技术,对于油气在二次运移中的相态的判断更加明确、可靠,这两项技术的应用结束了... 近年来,中国关于油气运移的研究,取得了两个方面共5个项目的新进展:在研究技术方面有3项,荧光薄片技术使石油初次运移的状态能够观察;自生矿物烃类包裹体技术,对于油气在二次运移中的相态的判断更加明确、可靠,这两项技术的应用结束了油气运移无法观察的历史。以古构造发展为中心的综合研究技术,把含油气盆地的三史研究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所揭示的油气运聚史更能接近实际。在理论认识方面有2项,即把油气运移的二分扩展成三分,初次运移、二次运移和再次运移;给了油气运移一个比较完整、准确的定义表述,使油气运移能与生、储、盖、聚、保那样理论认识趋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包裹体 油气藏渗流力学 中国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水平井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4
6
作者 程林松 李春兰 +1 位作者 郎兆新 张丽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9-55,共7页
综合运用数学分析方法(保角变换、镜像反映、叠加原理、等值渗流阻力)和物理模拟方法(电解模型)对分支水平井稳定渗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推得了分支水平井的流场分布和产能计算公式,并对影响分支水平井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 综合运用数学分析方法(保角变换、镜像反映、叠加原理、等值渗流阻力)和物理模拟方法(电解模型)对分支水平井稳定渗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推得了分支水平井的流场分布和产能计算公式,并对影响分支水平井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实验测试结果对分支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解析解产能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精度,可用于实际油藏分支水平井的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数学分析 采油量 油气藏渗流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的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雷光伦 刘宁 许震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A00期100-103,共4页
根据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提出了计算聚合物溶液驱相对渗透率的新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时证实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享的机理在于提高了非均质油藏的波及体积,而并非减小了最终残余油饱和度。
关键词 渗透率 高聚物驱油 计算 驱油 油气藏渗流力学
全文增补中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Flow in Underground Porous Media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军诗 王晓冬 +1 位作者 刘鹏程 侯晓春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8-94,共7页
Through reviewing the flow theory’s birth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in underground porous media and contrasting the mechanics of underground fluids and mechanics of viscous flui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main facto... Through reviewing the flow theory’s birth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in underground porous media and contrasting the mechanics of underground fluids and mechanics of viscous flui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n oil and gas porous flow. The development law and development route of the mechanics of fluids in porous media are also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flow mechanics of fluids in porous media viscous fluids mechanics of ground water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 REVIEW PRO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枯不可动水和可动水饱和度下非达西流动系数的新关系式
9
作者 刘华 《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 1997年第1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非达西流动系数 油气藏渗流力学 含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质模型预测渗透率
10
作者 Mello.,D 宋丽红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1994年第5期96-107,共12页
关键词 油气藏渗流力学 渗透率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