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质守恒原理的油藏渗透率时变计算方法
1
作者 张新亮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8期28-30,I0002-I0003,共4页
油藏渗透率变化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密闭取心方法和测井解释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只能代表油藏局部渗透率变化情况,无法给出代表整个油藏的渗透率变化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质守恒原理计算油藏渗透率及其变化率的方法:首先依据渗透率变化与... 油藏渗透率变化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密闭取心方法和测井解释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只能代表油藏局部渗透率变化情况,无法给出代表整个油藏的渗透率变化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质守恒原理计算油藏渗透率及其变化率的方法:首先依据渗透率变化与喉道半径关系式,建立油藏开发任意时间渗透率与原始渗透率和喉道半径关系的时变数学模型;其次根据油藏采出水总悬浮物的体积基本上与喉道体积增加值相等的原则,建立油藏在任意时间喉道半径与原始喉道半径的关系;最后根据时变模型计算油藏渗透率及变化率。利用这种方法,统计了大庆X区块1998~2015年的年产水量和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计算了不同时间的喉道半径比,计算结果与实验室恒速压汞方法获得的结果高度相符。该方法解决了油藏渗透率测量周期长、监测局限性、费用高的难题,能够高效、快捷地为油田开发提供决策参数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渗透率 物质守恒原理 喉道半径 时变数学模型 渗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时间推移测井数据估算油藏渗透率
2
作者 Yao.,CY 姜海 《测井科技》 1997年第2期57-62,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时间推移测井数据估算渗透率的方法。油藏渗透率值还可通过随时间变化拟合生产数据和分析岩心获得,这些渗透率值与测井资料估测的结果一致。钻井时,泥浆滤液侵入井筒周围的地层,泥浆滤液侵入量与时间、地层渗透率及...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时间推移测井数据估算渗透率的方法。油藏渗透率值还可通过随时间变化拟合生产数据和分析岩心获得,这些渗透率值与测井资料估测的结果一致。钻井时,泥浆滤液侵入井筒周围的地层,泥浆滤液侵入量与时间、地层渗透率及地层其他参数有关,随泥浆滤液侵入的增加,在井筒周围地层中形成独特的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剖面。因此由测井所得的数据随时间而改变。通过观察和分析测井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可以估算地层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渗透率 测井数据 时间推移 岩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影响因素
3
作者 张丽莎 邹品国 +3 位作者 朱苗苗 许阳 胡鹏 赵丹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700-705,共6页
为解决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测试成功率低、解释误差大的问题,从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技术的测试原理和解释原理出发,结合低渗透率油藏的地质特征、生产特征,围绕现场测试、井底压力折算、地层参数计算进行重点分析;剖析低渗透率油... 为解决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测试成功率低、解释误差大的问题,从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技术的测试原理和解释原理出发,结合低渗透率油藏的地质特征、生产特征,围绕现场测试、井底压力折算、地层参数计算进行重点分析;剖析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现场测试、井底压力折算、地层参数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针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在现场进行应用。现场应用结果证明改进措施能有效提高低渗透率油藏二流量试井的测试成功率和解释符合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为油田生产及措施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油藏 二流量 液面测试 影响因素 地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率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93
4
作者 张学文 方宏长 +1 位作者 裘怿楠 章长钐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1-55,共5页
通过科学的抽象,建立了大量的非均质地质模型,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压裂水平井在低渗透率油藏中的开发动态,建立了压裂水平井累积产量增产倍数图版。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工裂缝的方向、Kv/Kh、裂缝条数、裂缝... 通过科学的抽象,建立了大量的非均质地质模型,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压裂水平井在低渗透率油藏中的开发动态,建立了压裂水平井累积产量增产倍数图版。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工裂缝的方向、Kv/Kh、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储层渗透率、裂缝间距和非均匀裂缝长度等。研究表明:压裂水平井裂缝条数以3条相对较优;最佳裂缝长度与裂缝导流能力和储层渗透率有关;对于特定的油藏,存在相对较优的裂缝导流能力值;两条最外边裂缝的间距对压裂水平井产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压裂水平井段上不同位置裂缝的产量贡献值有差别,建议加大中间裂缝的长度或导流能力,以达到裂缝间产量贡献值的均衡。在对裂缝条数、长度和导流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增产倍数图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水力裂缝 压裂 驱油 产能 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率油藏水平井经济极限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彦兴 韩令春 +1 位作者 董平川 韩德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246,共5页
根据低渗透率油藏水平井开发的矿场实际情况,通过引入相对渗透率曲线和物质平衡方程,提出了注采平衡条件下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的产量递减模型,论证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产量变化规律。根据非线性盈亏平衡原理,推导出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单井日... 根据低渗透率油藏水平井开发的矿场实际情况,通过引入相对渗透率曲线和物质平衡方程,提出了注采平衡条件下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的产量递减模型,论证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产量变化规律。根据非线性盈亏平衡原理,推导出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单井日产油量经济极限和地质储量经济极限的计算方程。在大庆外围油田扶杨油层进行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程既可用于判别水平井开发的经济效益,又可用于水平井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油藏 水平井 开发效益 产量递减模型 极限产量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透率油藏成藏特点
6
作者 雷月莲 周荣安 +1 位作者 姚蕃珍 何庆兵 《低渗透油气田》 2010年第1期28-33,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系属大型内陆平缓坳陷型湖盆,通过对其沉积环境、盆地演化、油气生成和运移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鄂尔多斯盆地特有的成藏特点和储层性质,为认识特低渗透率油藏提供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特低渗透油藏 燕山运动 晚三叠世 高地温生油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率致密油藏烃气驱参数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昕 李宁 +3 位作者 李震 段朝伟 汤勇 秦昊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509-515,共7页
超低渗透率致密储层通过实施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单井产量,但仅依靠天然开采,单井产量下降较快,需探索新方式来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以X区块超低渗透率致密油藏为研究目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建立1注2采机理模型,研究注入时... 超低渗透率致密储层通过实施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单井产量,但仅依靠天然开采,单井产量下降较快,需探索新方式来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以X区块超低渗透率致密油藏为研究目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建立1注2采机理模型,研究注入时机、注入气量、注气速度和日产油量对增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时机与采收率呈负相关线性函数关系,注入时机越早越有利于提高采收率;过低注入气量、注气速度不能有效补充地层能量,过高注入气量、注气速度会导致注入压力高、难注入等问题;过低日产油量不利于油藏的经济开发,过高日产油量导致驱油效率降低。通过对油藏进行烃气驱注采参数优化得到最优开发方案,为其他超低渗透率致密油藏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致密油藏 水平井烃气驱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提高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注水在开采低渗透率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旭昆 《化工管理》 2017年第26期82-82,共1页
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国家给予了石油能源开采工作高度重视。然而就渗透率较低的油藏环境,如何提高开采效率一直是当今石油能源开采热点问题。间歇注水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采油方式,通过人工操作,向油藏中进行持续注水,能够有效改善... 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国家给予了石油能源开采工作高度重视。然而就渗透率较低的油藏环境,如何提高开采效率一直是当今石油能源开采热点问题。间歇注水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采油方式,通过人工操作,向油藏中进行持续注水,能够有效改善渗透率低的油藏环境问题。本文就间歇注水在低渗透率油藏中的高效利用展开重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油藏 间歇注水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粘土电解膨效应改善油藏渗透特性
9
作者 李先杰 岳湘安 +1 位作者 张宏方 侯吉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4-187,199,共5页
为了在修复粘土伤害、改善油藏渗透特性中应用直流电场,用粘土膨胀实验及填砂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直流电场作用下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的电解膨效应及含蒙脱石的石英砂填砂岩心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粘土的膨胀性越强,其电... 为了在修复粘土伤害、改善油藏渗透特性中应用直流电场,用粘土膨胀实验及填砂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直流电场作用下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的电解膨效应及含蒙脱石的石英砂填砂岩心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粘土的膨胀性越强,其电解膨效应越明显;粘土电解膨率随着电场强度E的增加而增加,E>2V/m后趋于稳定;外加直流电场能够提高填砂岩心的渗透率,渗透率因子随E的增加而增加,E>12V/m时其增幅较小。利用外加直流电场下粘土的电解膨效应可以修复或者防止粘土的膨胀伤害、改善油藏渗透特性,该方法对于膨胀性粘土含量高、粘土膨胀伤害严重的油藏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渗透率 石油 粘土 直流电场 电解膨效应 粘土膨胀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低渗透率油藏注水系统节能优化技术
10
作者 王江顺 《石油石化节能》 2018年第2期14-17,8,共4页
针对深层低渗透率油藏注水难度大,压力层级多样,注水工艺技术复杂的特点,创新研究了压力分级配套、注水压力节能匹配等四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油田超高压注水系统中水井欠注、阀组截流、设施匹配困难等技术难题,提升了注水系统能效水平,... 针对深层低渗透率油藏注水难度大,压力层级多样,注水工艺技术复杂的特点,创新研究了压力分级配套、注水压力节能匹配等四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油田超高压注水系统中水井欠注、阀组截流、设施匹配困难等技术难题,提升了注水系统能效水平,实现了深层低渗透率油藏的高效、平稳注水,在各油田均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低渗透油藏 压力层级 注水工艺 水井欠注 注水系统 平稳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渗透油藏水平井整体开发水平段设计方法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家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9-404,共6页
为了描述水平段长度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和在水平段井筒中水力阻力与水平段长度及产油量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方程组,可用于研究从油藏流入到水平段流出过程中各参数对水平段长度及产油量的影响,并可用于优化水平段长度,计算单井控制面积和产... 为了描述水平段长度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和在水平段井筒中水力阻力与水平段长度及产油量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方程组,可用于研究从油藏流入到水平段流出过程中各参数对水平段长度及产油量的影响,并可用于优化水平段长度,计算单井控制面积和产油量。由于该方法在考虑供给半径影响因素的同时还考虑了水平井开发对采收率的影响,因此,相对更加合理。提出了以流入、流出一体化主方程的导数方程为0,求解原方程的极大值,是水平段长度计算的较好方法。利用生产压差与水平段长度成反比关系,确定合理生产压差,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水平段长度。用该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透油藏 水平井 水平段长度 流动阻力 井网密度 生产压差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润湿性条件下适合于不同渗透率油层的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华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研制了无碱无聚合物且界面张力达到10-3mN/m超低值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对于岩石表面润湿性条件为强亲油、中亲油、弱亲油以及强亲水情况,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该体系的采收率逐渐增加。当渗透率增加到某个值时,随着渗透率的增大采收率迅... 研制了无碱无聚合物且界面张力达到10-3mN/m超低值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对于岩石表面润湿性条件为强亲油、中亲油、弱亲油以及强亲水情况,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该体系的采收率逐渐增加。当渗透率增加到某个值时,随着渗透率的增大采收率迅速提高;然后随着渗透率的进一步增大,采收率增加幅度明显降低,将采收率不再增加时的渗透率值称为临界渗透率值。岩石表面亲水性越强,临界渗透率越低,适合于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的渗透率越小。实验表明,随着岩石表面亲水性的增加,可以使残余油滴活化的最小孔喉半径或渗透率明显降低,在低渗透率、特低渗透率以及超低渗透率的条件下,可将残余油驱替出来。因此,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不仅适合于中、高渗透率的油层,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用于低、特低和超低渗透率的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 表面活性剂 润湿性 渗透油藏 临界渗透 岩心驱替试验 驱油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龙远 刘洋 +2 位作者 向澳洲 刘玉龙 孔维达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8-13,共6页
聚合物微球是提高油田采收率最常用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微球粒径与地层孔喉的匹配关系、聚合物微球的运移机制,综述了聚合物微球的主要合成方法,即反相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反相悬浮聚合、分散聚合和无皂... 聚合物微球是提高油田采收率最常用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微球粒径与地层孔喉的匹配关系、聚合物微球的运移机制,综述了聚合物微球的主要合成方法,即反相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反相悬浮聚合、分散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着重分析了聚合物微球在油田调驱、堵水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并总结了目前的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对推动和促进聚合物微球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采收 聚合物微球 聚合物微球合成方法 调剖性能 堵水性能 油藏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油藏驱油菌种的性能和作用机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永建 郝春雷 +3 位作者 胡绍斌 赵法军 闻守斌 王大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7-722,共6页
从大庆油田筛选到聚合物降解菌种JHW-31,将菌种置于45℃、pH值为7.2的环境条件下,在添加少量蔗糖的聚合物培养基中培养7d,聚合物黏度可降低92.1%,并使其分子量从18×106降至0.5×106,聚合物总量也有所减少。核磁共振实验分析表... 从大庆油田筛选到聚合物降解菌种JHW-31,将菌种置于45℃、pH值为7.2的环境条件下,在添加少量蔗糖的聚合物培养基中培养7d,聚合物黏度可降低92.1%,并使其分子量从18×106降至0.5×106,聚合物总量也有所减少。核磁共振实验分析表明,聚合物酰胺基团含量由74.6%降至60.8%,羧酸基团则明显增加。将其同表面活性剂代谢菌T11复配时,彼此不存在拮抗作用,并且能和地层水配伍。物理模型实验表明,在聚合物驱后使用该复合菌种,可使采收率提高5.4%;在微生物驱后再采用三元复合驱,采收率总量可提高9.7%。在非均质岩心中,菌种能更多地动员低渗透地层中的残余油,并清理出滞留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微生物降解 物理模型 模拟实验 渗透油藏 提高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裂缝对水平井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顾岱鸿 田冷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利用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穿过水平井的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间距和裂缝网络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水平井的几种典型布井方式下的井距、水平井段长度、注采井位、布井方式与裂缝的匹配关系等因素... 利用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穿过水平井的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间距和裂缝网络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水平井的几种典型布井方式下的井距、水平井段长度、注采井位、布井方式与裂缝的匹配关系等因素对油藏渗流的影响规律,探索水平井开发低渗油藏的地质与物性约束条件,为实际油田开发井网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裂缝 天然裂缝 水平井 产能 渗透油藏 水平井产能 油藏裂缝 低渗油藏 产能影响 实验 裂缝长度 布井方式 水平井开发 裂缝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渗强边水油藏合理采液强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殷金平 孙超囡 +1 位作者 张东星 朱小丽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8年第1期70-73,107,共5页
D油田是一边底水发育、处于中含水采油期的中高孔、中高渗透率、强边水油藏。对于此类油藏,开发中主要存在的矛盾是:既要保证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又要控制边水过快、过早上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D油田单井、区块液量与含水相关性很强,这... D油田是一边底水发育、处于中含水采油期的中高孔、中高渗透率、强边水油藏。对于此类油藏,开发中主要存在的矛盾是:既要保证油田高速高效开发,又要控制边水过快、过早上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D油田单井、区块液量与含水相关性很强,这说明该油田存在一个最佳的采液强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构造位置与含水上升速度的关系、含水上升率与采液强度的关系等研究,确定了D油田合理采液强度,有效控制了单井的含水上升速度,提高了断块的开发效果,并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透强边水油藏 合理采液强度 相渗曲线 含水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开发低渗薄层碳酸盐岩油藏关键技术——以让纳若尔油田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相成 佘明军 +2 位作者 刘燕函 仝惠敏 毛学斌 《录井工程》 2018年第3期22-27,32,共7页
为最大限度提高油田采出程度,针对哈萨克斯坦让纳若尔油田低渗透率薄层碳酸盐岩油藏,开展了水平井开发部署方案和水平井地质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水平井开发低渗透率薄层碳酸盐岩油藏技术方案,从水平井合理长度的确定、水平井井网... 为最大限度提高油田采出程度,针对哈萨克斯坦让纳若尔油田低渗透率薄层碳酸盐岩油藏,开展了水平井开发部署方案和水平井地质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水平井开发低渗透率薄层碳酸盐岩油藏技术方案,从水平井合理长度的确定、水平井井网部署方式、水平井位置及轨迹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论证,并进行了现场录井地质跟踪导向方法研究与实际应用,对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最终开发效果显示,水平井产量是直井产量的近5倍,表明水平井开发低渗透率薄层碳酸盐岩油藏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成效和经济效益,为类似油田水平井开发部署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渗透油藏 碳酸盐岩 地质导向 让纳若尔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田化学驱油机制实验研究
18
作者 张向宇 韩洪斗 +3 位作者 唐洁云 崔向东 郭鹏超 熊梓丞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129-2133,共5页
低渗透率油藏的有效开发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挑战之一。通过实验方法探究了化学驱油技术在低渗透率油藏中的应用效果,着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驱油技术显著提高了低渗透率油藏的采收率,当... 低渗透率油藏的有效开发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挑战之一。通过实验方法探究了化学驱油技术在低渗透率油藏中的应用效果,着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驱油技术显著提高了低渗透率油藏的采收率,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1.0%时,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4 mN·m^(-1),驱油效率提高至85.3%;当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3%时,相对驱替效率提升至1.25倍;化学驱油能有效改善岩石的孔隙结构,使岩心样本的孔隙度从15%提升至20%,渗透率从49.5 mD增加至75.8 mD;碱性化学剂和盐类化学剂的使用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尤其是当碱性化学剂质量分数达到1.5%和盐类化学剂质量分数达到0.3%时,采收率提高比例分别达到12.6%和13.6%。研究结果证实了化学驱油技术在提高低渗透率油藏开发效率方面的潜力,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油藏 化学驱油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溶液 驱油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矿化度下影响弱凝胶调驱剂性能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铁龙 侯天江 +2 位作者 赵继宽 宋志宗 杨生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3,367,共4页
分别用AM/AMPS三元共聚物PAMS、两种HPAM和有机铬、酚醛交联剂,在矿化度1.1×105mg/L、含Ca2+、Mg2+各1.5×103mg/L的高矿化度水中配制成胶液,在75℃测定成胶时间和粘度在75℃下的变化,考察弱凝胶在高盐环境中的稳定性。酚醛弱... 分别用AM/AMPS三元共聚物PAMS、两种HPAM和有机铬、酚醛交联剂,在矿化度1.1×105mg/L、含Ca2+、Mg2+各1.5×103mg/L的高矿化度水中配制成胶液,在75℃测定成胶时间和粘度在75℃下的变化,考察弱凝胶在高盐环境中的稳定性。酚醛弱凝胶的粘度高于有机铬弱凝胶;共聚物PAMS弱凝胶的粘度高于两种HPAM弱凝胶;PAMS/酚醛弱凝胶的粘度高而稳定性好。当PAMS浓度为1200mg/L、硫脲浓度为200mg/L时,随交联剂浓度增大,成胶时间缩短,弱凝胶粘度(20天测定值)增大,但在浓度超过一定值(Cr3+浓度30mg/L,酚醛有效浓度1000mg/L)后弱凝胶发生脱水。制备交联剂时配位体与Cr3+、醛与酚质量比增大时,成胶时间延长,弱凝胶粘度下降。在PAMS弱凝胶中,硫脲作为除氧剂的效能好于亚硫酸氢钠。图3表1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堵水 凝胶调驱剂 高矿化度 稳定性 油藏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堵调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汪卫东 刘茂诚 +3 位作者 程海鹰 王新 栾传振 刘俊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微生物能对油藏渗透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作用可用于堵水调剖,也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主要原理之一。阐明了微生物对油藏渗透性影响的原理及特点,介绍了其在国外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通过岩心试验研究了内源微生物封堵的效果,发现微生... 微生物能对油藏渗透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作用可用于堵水调剖,也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主要原理之一。阐明了微生物对油藏渗透性影响的原理及特点,介绍了其在国外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通过岩心试验研究了内源微生物封堵的效果,发现微生物对中、低渗透岩心封堵效果明显,最高可降低渗透率80%以上。微生物通过生长繁殖引起岩心渗透率下降,因此,应用微生物可实现典型的选择性封堵。在目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微生物选择性封堵技术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堵水调剖 油藏渗透率 提高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