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脊柱矫形围手术期治疗药物管理
1
作者 幸小东 刘艳 +2 位作者 刘昕竹 蒋文高 张健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致命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罕见病,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畸形。脊柱矫形手术作为改善脊柱畸形的常用手段,其风险较高,可能会引发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鉴于这些风险,合理的围手术期用药对于控制合...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致命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罕见病,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畸形。脊柱矫形手术作为改善脊柱畸形的常用手段,其风险较高,可能会引发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鉴于这些风险,合理的围手术期用药对于控制合并症以及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特殊的生理病理状态且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SMA患者脊柱矫形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现本文对SMA患者脊柱矫形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管理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和合理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柱矫形术 围手术期 治疗药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多病共存患者治疗药物管理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小云 郭春钰 魏桂林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分享临床药师参与多病共存患者治疗药物管理的经验。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多病共存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过程,结合患者特点、并存疾病,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后进行用药建议,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精简患者的药物种类。结果患者的治疗药物种... 目的分享临床药师参与多病共存患者治疗药物管理的经验。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多病共存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过程,结合患者特点、并存疾病,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后进行用药建议,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精简患者的药物种类。结果患者的治疗药物种类减少,节约了治疗药物成本,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对多病共存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管理和药学监护,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性,降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慢性病共病 临床药师 多病共存 治疗药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的药学门诊服务实践
3
作者 赵群 孙喜梅 +2 位作者 李静 司继刚 高婷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3-478,共6页
目的总结1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门诊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为类似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3月27日,医师推荐1例61岁男性LADA患者到药学门诊。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宣教和药学随访为患者提... 目的总结1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门诊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为类似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3月27日,医师推荐1例61岁男性LADA患者到药学门诊。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宣教和药学随访为患者提供MTM服务,每周复诊或药学随访1次,并为患者建立MTM档案。结果3个多月为患者提供MTM服务15次,其中药学门诊接诊8次,药学随访7次。2023年7月10日,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监测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分别由MTM服务前的7.17 mmol·L^(-1)、6.8%、140~150/90~100 mmHg、80~90次·min^(-1)、2.15 mmol·L^(-1)、16.30μmol·L^(-1)下降至MTM服务后的6.06 mmol·L^(-1)、6.1%、120~130/70~80 mmHg、60~70次·min^(-1)、1.63 mmol·L^(-1)、8.67μmol·L^(-1),ASCVD监测指标得到有效控制。32周后复查,患者空腹C-肽水平保持稳定,胰岛功能未进一步下降,心脏超声显示心脏功能改善。结论通过为LADA患者提供MTM服务,重整药物治疗方案,其血糖、血压、血脂、心率和同型半胱氨酸等ASCVD监测指标均控制达标,有效保护了患者胰岛β细胞和靶器官功能,显著提升了患者健康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门诊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药物治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对居家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用药影响与效果分析
4
作者 王晓燕 刘耀梅 +2 位作者 黄秀秀 舒美春 胡杰 《药学前沿》 202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管理(MTM)对居家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CHD患者资料。根据药学服务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和MTM组(在常规医护基础...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管理(MTM)对居家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CHD患者资料。根据药学服务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和MTM组(在常规医护基础上增加MTM药学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AQ)评分、用药依从性(MMAS-8)评分、左心功能参数[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住院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200例CHD患者,对照组109例,MTM组91例。干预3个月后,MTM组SAQ量表各维度评分、MMAS-8总分、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依从性比例显著增加(P<0.05);LVESD、LVEDD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TM组总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再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TM服务模式的药学干预改善了CHD患者的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和心功能指标,减少了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模式 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居家治疗 药学服务 门诊药学 依从性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物治疗管理对慢病患者的药学服务实践
5
作者 王杰 解春花 +5 位作者 张兴民 毛颖 杜娟 王冬梅 陈小兵 张雨欣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主导的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学服务对慢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和药物咨询门诊就诊的慢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比较2组达标率、不...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主导的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学服务对慢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和药物咨询门诊就诊的慢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比较2组达标率、不良反应、日均药品费用、用药依从性和药物治疗相关问题(DRPs),评估临床药师主导的MTM药学服务整体实施效果。结果访视一、访视二时,2组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三时,干预组达标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的46.67%(χ^(2)=28.442,P<0.001)。初诊、访视一时,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二、访视三时,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3次随访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初诊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访视二、访视三时,干预组日均药品费用低于初诊时和同期对照组(P<0.05)。访视二、访视三时,干预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干预组3次随访时用药依从性评分与初诊相比均升高(P<0.01),而对照组仅访视一时用药依从性评分与初诊相比升高(P<0.05)。初诊时2组DRPs基本相同,访视三时干预组DRPs与对照组比较除药物剂量问题外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基于临床药师主导的MTM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住院和门诊慢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药物治疗管理 慢病 安全性 有效性 经济性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技术的居家老年慢病远程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建立与评价
6
作者 杨丽娟 张威 +7 位作者 李全志 郑婷婷 杨烁 林平 韩爽 刘思彤 张天婧 甄健存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0,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移动技术的居家老年慢病远程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开发便捷友好的移动应用软件(简称“药事宜”APP),组建由三甲医院临床药师-社区药师-社区医师组成的远程药物治疗管理团队,从社区选取居家老年慢病患者进... 目的评价基于移动技术的居家老年慢病远程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开发便捷友好的移动应用软件(简称“药事宜”APP),组建由三甲医院临床药师-社区药师-社区医师组成的远程药物治疗管理团队,从社区选取居家老年慢病患者进行实践研究,应用“药事宜”APP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药物治疗管理,考察实践效果和可行性。结果“药事宜”APP能与多种医疗级可穿戴设备集成连接,实现自动上传监测数据、异常值提醒、用药提醒、用药咨询、用药科普等功能。共有302例居家老年慢病患者完成研究,发现并干预药物治疗问题695例次,药物治疗问题排序前3位的是需要额外增加的治疗247例次(35.5%)、不必要的药物治疗97例次(14.0%)、用药依从性问题93例次(13.4%)。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从入组时的(5.85±1.57)分上升至入组6个月后的(6.74±1.23)分(P<0.01),入组6个月后患者对药师工作的满意度评分达(4.99±0.08)分(满分5分),患者平均减少药品费用比例(20.9±18.0)%。93.4%的患者能熟练掌握“药事宜”APP的使用。结论基于移动技术的居家老年慢病远程药物治疗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监测和用药的依从性,保障患者合理用药,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患者接受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应用 居家老年慢病患者 药物治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管理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7
作者 曹歌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管理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家庭医生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管理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家庭医生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药物治疗管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用药依从性、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管理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满意度、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药物治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联合药物治疗管理在临床药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8
作者 沈国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2期091-094,共4页
探讨PBL教学模式联合药物治疗管理在临床药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本院的药学类本科实习生33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3月至12月的16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将2024年1月至10月的17名实习生... 探讨PBL教学模式联合药物治疗管理在临床药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本院的药学类本科实习生33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3月至12月的16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将2024年1月至10月的17名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PBL教学模式联合药物治疗管理教学,比较两组出科时基础理论知识、临床药学职业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药学职业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药学教学实践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联合药物治疗管理能够提高实习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药学职业技能,改善教学整体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药物治疗管理 药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基于药物治疗管理的咳喘药学门诊服务对哮喘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9
作者 张雅 杨莉蓉 孙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模式的咳喘药学门诊,评价应用该管理模式下的咳喘药学门诊服务对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某院接受咳喘药学门诊服务的哮喘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在接受基于MTM咳喘药学服务模...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模式的咳喘药学门诊,评价应用该管理模式下的咳喘药学门诊服务对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某院接受咳喘药学门诊服务的哮喘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在接受基于MTM咳喘药学服务模式前、干预后(干预3个月和6个月),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吸入装置使用得分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健康效用值及患者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该院形成了基于MTM的咳喘药学门诊服务模式。经3个月干预后患者ACT评分由干预前16.93分上升至20.05分;吸入装置使用得分率由38.82%上升至82.18%;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8.00%下降至13.00%;健康效用值由0.54上升至0.55;依从性评分由(5.46±1.18)分上升至(6.79±0.7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由(36.94±8.49)分上升至(48.62±5.83)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至6个月,ACT评分、吸入装置使用得分率、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均较干预3个月升高(P<0.05)。结论:基于MTM模式的咳喘药学门诊服务可以提高哮喘患者使用吸入装置的正确率,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药物治疗效果最大化,促进哮喘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 药学门诊 哮喘 吸入制剂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Nom动态评分模型指导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构建及评价
10
作者 刘梦 邓梦云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构建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DynNom动态评分模型,观察根据模型评价结果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227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 目的构建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DynNom动态评分模型,观察根据模型评价结果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227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患者DRPs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力衰竭患者发生DRPs的影响因素,并建立DynNom动态评分模型。另选取2023年10-12月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模型评估对象,根据DynNom动态评分模型预测结果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管理(MTM)干预,评估干预前后患者MMAS-8评分和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227例心力衰竭患者DRPs的发生率为40.09%。文化程度较低、病程≥5年、用药种类较多和MMAS-8评分<6分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DRPs的危险因素(P<0.05),而接受MTM是其保护因素(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725(95%CI:0.691~0.759),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ROC曲线的AUC为0.715(95%CI:0.647~0.783),决策曲线0~70%预测范围内,净获益值≥0。根据模型预测结果参与临床干预,可使心力衰竭患者的MMAS-8评分显著提高,Ⅲ~Ⅳ级NYHA心功能分级的患者占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文化程度较低、病程≥5年、用药种类较多和MMAS-8评分<6分会增加心力衰竭患者DRPs的发生风险,接受MTM能够降低该风险。本研究构建的DynNom动态评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有助于优化MTM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管理 药物相关问题 DynNom动态评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肾移植妊娠患者药物治疗管理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聪 耿杨柳 +2 位作者 郭小军 瞿丛新 刘慧敏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提升肾移植术后妊娠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管理水平,提高用药安全,减少母亲、胎儿不良事件发生。方法从免疫抑制剂的调整,降压药物的优化、叶酸的补充、抗凝药物的选择及监护、高尿酸的监护、哺乳等方面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用药教... 目的提升肾移植术后妊娠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管理水平,提高用药安全,减少母亲、胎儿不良事件发生。方法从免疫抑制剂的调整,降压药物的优化、叶酸的补充、抗凝药物的选择及监护、高尿酸的监护、哺乳等方面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用药教育。结果孕早期:HCG阳性明确妊娠,调整免疫抑制剂为他克莫司胶囊(5 mg,2次/d),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降压,补充叶酸片(5 mg QD)、地屈孕酮片(10 mg,1次/12 h)。孕中期:给予达肝素钠注射液(5000 U/d)抗凝治疗。同时继续口服他克莫司(5 mg,2次/d)维持免疫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降压。围生期:给予地塞米松肌注(6 mg,1次/12 h)促胎肺成熟治疗降低早产新生儿肺部并发症,产后注射用头孢他啶(2 g,2次/d)、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次/d),5 d预防感染,益母草注射液肌注(1 ml,2次/d)促进子宫收缩,同时继续服用他克莫司维持免疫治疗,硝苯地平降压。结论医-药-护三位一体为肾移植患者提供全程化管理,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药师通过参与治疗实践全过程,可有效提升临床辨证思维及循证思维,为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肾移植妊娠 药物治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司继刚 孙雪 +2 位作者 张剑桥 魏业东 王悦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416-2421,共6页
目的 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提供参考。方法 1例63岁男性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因每日上午出现一过性头痛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被推荐到药学门诊。药学门诊药师分析后认为,患者出现的头痛症状、严重便... 目的 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提供参考。方法 1例63岁男性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因每日上午出现一过性头痛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被推荐到药学门诊。药学门诊药师分析后认为,患者出现的头痛症状、严重便秘和高尿酸血症很可能与其所用药物有关;进一步发现患者血压、心率、血糖和血脂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均未达标。药师通过药学问诊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判断、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宣教和药学随访等为患者提供MTM服务。结果 药师经过13周15次的MTM服务,重整优化了药物治疗方案,停用了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吲达帕胺片,使患者用药品种数由15种调减至7种。患者头痛症状消失,严重便秘症状明显改善,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血压、心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分别由MTM服务前的>140/90 mmHg(1 mmHg=0.133 kPa)、70~80次/min、7.71 mmol/L、7.2%、2.13 mmol/L和494μmol/L降至MTM服务后的<130/80 mmHg、55~60次/min、6.22 mmol/L、6.3%、1.55 mmol/L和348μmol/L。结论 药师为患者提供MTM服务,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降低用药风险,提升医院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和临床药学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 药学门诊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药物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药物管理体系及应用
13
作者 姚瑶 蔡文婷 +2 位作者 严晶 王春 张晋萍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5年第3期82-86,共5页
目的构建药师主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药物管理(MTM)体系。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基于MTM理念,结合风湿免疫驻科药师工作实践,初步形成类风湿关节炎MTM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依据评价标准,完善该MTM体系;驻科药... 目的构建药师主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药物管理(MTM)体系。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基于MTM理念,结合风湿免疫驻科药师工作实践,初步形成类风湿关节炎MTM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依据评价标准,完善该MTM体系;驻科药师按照该体系管理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比较管理前后患者药物治疗知晓度。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程度分别为0.86和0.91;二级和三级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5和0.314(P<0.01)。经过两轮函询和专家小组会议,最终形成MTM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管理的必要性、内容和形式),8个二级指标(管理的现状和需求,药物治疗的适宜性、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住院和门诊患者管理形式)和27个三级指标。驻科药师应用该MTM体系服务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后,患者药物治疗知晓度评分显著提高[(3.94±1.52)分比(6.55±1.10)分,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TM体系可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慢病管理提供思路,可协助驻科药师提高RA患者药物治疗知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药物治疗管理 德尔菲法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14
作者 宋智慧 季文媛 +3 位作者 刘海莹 魏秀凤 朱晓蓉 王家伟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6期705-711,共7页
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进行效果评估,探索适合我国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入院的T2DM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临床药师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 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进行效果评估,探索适合我国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入院的T2DM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临床药师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临床药师管理组,在常规开展医嘱审核、出院教育、用药咨询等工作外,还会深度参与患者个体化方案制定,给予详细的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出院后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时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等。结果:纳入临床药师管理组221例,其中女性98例,男性123例,中位年龄59(43.5,67.0)岁;常规管理组217例,女性74例,男性143例,中位年龄55(42.0,56.0)岁。临床药师管理组患者宜优选使用的二甲双胍、GLP-1Ra、SGLT2i、他汀类药物应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进一步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药师管理组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宜优选药物的应用率较常规管理组明显升高(P<0.05);出院后,临床药师管理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达标率较常规管理组均明显提高(P<0.05);但在住院药品费用方面、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T2DM住院患者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药学服务,有利于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临床药师 药物治疗管理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联动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吴萍 蒋晓红 +1 位作者 陈荣 姚卓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 为规范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探索专科临床药师工作内容和角色价值。方法 通过合理用药管控、合理用费管控,探讨医药联动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结果 临床药师作为临床团队中一员,全方面、多维度地参与抗骨质疏松症药... 目的 为规范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探索专科临床药师工作内容和角色价值。方法 通过合理用药管控、合理用费管控,探讨医药联动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结果 临床药师作为临床团队中一员,全方面、多维度地参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管理,初步建立医药联动下的药学服务体系。结论 医药联动下药物治疗管理模式有利于保障骨质疏松症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药师 医药联动 药物治疗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物治疗管理的门诊慢性病处方分析
16
作者 吴红 金泰宇 +2 位作者 张会珍 汪灿 杨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基于药物治疗管理(MTM)对门诊慢性病处方用药情况及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为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随机调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门诊慢性病处... 目的 基于药物治疗管理(MTM)对门诊慢性病处方用药情况及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为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随机调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门诊慢性病处方,每月300张,共计3 600张。参照药品说明书、临床相关指南文献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抽取的门诊慢性病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3 600张门诊慢性病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品种数为2.59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7%,国家基本药物处方占比为67.69%,每张处方平均药品金额为237.83元。3 6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3 538张,处方合格率为98.28%。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17例次(22.67%),用药不适宜处方27例次(36.00%),超常处方31例次(41.33%)。结论 医院门诊慢性病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情况,有必要对慢性病处方进行适当监管,从而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慢性病处方 药物治疗管理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构建及疗效评价
17
作者 匡丽萍 石丽娅 +3 位作者 张荔 马红霞 刘金莲 康莉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目的 基于医联系统建立药物治疗管理(MTM)咨询平台,考察平台管理对服药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医联系统设立包含药物治疗管理要素的药学咨询平台。选取住院期间调整过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差的出院高血压患者80例,... 目的 基于医联系统建立药物治疗管理(MTM)咨询平台,考察平台管理对服药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医联系统设立包含药物治疗管理要素的药学咨询平台。选取住院期间调整过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差的出院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医学服务,观察组额外接受线上药物治疗管理咨询服务。在3个月、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达标患者的百分比,并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高血压防治知识、安全用药认知度。结果 观察组在3个月和6个月时血压达标的患者百分比高于对照组(χ^(2)=8.531,4.344,均P<0.05)。6个月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安全用药认知度均优于对照组(χ^(2)=32.903,9.319,9.319,均P<0.05)。6个月后,观察组BMI[(22.72±3.10) kg·m^(-2) vs (23.99±2.17) kg·m^(-2),t=12.093,P=0.028]、高钠摄入比率[22.50%(9/40) vs 50.00%(20/20),χ^(2)=20.163,P=0.017]、不适当饮酒率[5%(5/40) vs 40%(16/40),χ^(2)=39.904,P<0.001]以及焦虑评分[(2.43±1.00)分vs (3.71±1.03)分,t=4.527,P=0.037]、抑郁评分[(2.14±0.36)分vs (3.89±1.20)分,t=17.793,P<0.00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等体力活动率高于对照组[77.50%(31/40) vs 57.50%(23/40),χ^(2)=21.472,P=0.016];观察组生命质量总得分高于对照组[(72.63±10.23)分vs (65.28±9.89)分,t=29.198,P<0.001]。结论 通过在医联系统平台开展药物治疗管理(MTM)咨询服务,能提高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疾病及安全用药的认知,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系统 药物治疗管理 应用分析 疗效评价 药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体会
18
作者 赵群 孙喜梅 +1 位作者 司继刚 杨立莉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9期149-152,共4页
目的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提供参考。方法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评估、方案调整、用药宣教、药学随访等方式,为1例58岁男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MTM,并建立MTM档案。结果给予... 目的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提供参考。方法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评估、方案调整、用药宣教、药学随访等方式,为1例58岁男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MTM,并建立MTM档案。结果给予MTM前,患者的血压、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指标分别为>140/90 mmHg、75~80次/分、2.24 mmol/L、4.34 mmol/L、526µmol/L、17.83µmol/L;经过3个月近20次的MTM后,上述指标均改善,分别降为<130/80 mmHg、55~60次/分、1.62 mmol/L、1.39 mmol/L、342µmol/L、8.55µmol/L。结论该例患者接受MTM后的ASCVD各项指标均达标。医院应开设药学门诊,积极为患者提供MTM,提升药学服务能力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药物治疗管理 药学门诊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药物治疗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黄春 贺伟平 +1 位作者 颜志婷 王文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9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模式下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在妇科恶性肿瘤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模式下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在妇科恶性肿瘤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ERAS模式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TM服务。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率、用药依从性、止痛药物使用情况、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好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强阿片类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弱阿片类和非甾体类药物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嗜睡、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AS模式下MTM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疼痛管理中效果显著,可调整止痛药物的使用种类,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并缓解其疼痛,减少便秘、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药物治疗管理 妇科恶性肿瘤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
20
作者 周新卫 杜新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价。方法:结合基层医院现状创建ACS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成立医师、药师联合管理团队,制订标准管理流程,对患者进行全程用药管理。比较标准管理模式和传统管...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价。方法:结合基层医院现状创建ACS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模式。成立医师、药师联合管理团队,制订标准管理流程,对患者进行全程用药管理。比较标准管理模式和传统管理模式下患者关于药物治疗认知、用药依从性、危险因素控制、用药合理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标准管理模式下的患者药物治疗认知、用药依从性及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等指标达标率均高于传统管理模式患者;除“药物剂量过高”外,其他用药相关问题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管理模式患者(均P<0.05)。结论:基层医院开展药物治疗管理可提高ACS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危险因素达标率,减少不合理用药,建议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急性冠脉综合征 药物治疗管理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