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1
作者 李加友 《大观周刊》 2012年第9期13-14,共2页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在不同的角度上提出了内发型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外发型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混合式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三种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而在这三种分类以外还可以分为国家推进型法制...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在不同的角度上提出了内发型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外发型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混合式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三种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而在这三种分类以外还可以分为国家推进型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与社会演进型模式两种分类,那么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在国家推进下的混合型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内发型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 外发型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 混合式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制现代化探析
2
作者 饶玉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国际经济一体化 中国法制现代化 非西方 国际化 中国共产 西方法 宪法和法律 法制发展 法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制现代化与社会基础之重构——从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型的法理学思考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育玮 张善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4,共9页
由于市民社会对西方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学者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切关怀,市民社会研究被纳入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广阔视野。本文从法学的角度,从分析市民社会理论的演进入手,指明该理论的当代含义及其现... 由于市民社会对西方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学者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切关怀,市民社会研究被纳入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广阔视野。本文从法学的角度,从分析市民社会理论的演进入手,指明该理论的当代含义及其现实意义;从分析中国乡土社会的历史影响和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困惑,反省我国作为现代法治社会基础的市民社会之缺失,进而指明当代中国从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型的历史必然性;从国家与社会二元良性互动的总体需要出发,就如何培育和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提出几点实证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社会基础 乡土社会 市民社会 法理学思考 社会转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国家法制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洪欣 陈新建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81,共6页
本文在否定法制现代化即用欧美国家法律制度全盘取代传统法律制度的同时,也指出了“国家法律至上”的理念绝对化的缺陷。在多民族国家应肯定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国家法制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论述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 本文在否定法制现代化即用欧美国家法律制度全盘取代传统法律制度的同时,也指出了“国家法律至上”的理念绝对化的缺陷。在多民族国家应肯定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国家法制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论述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区别,揭示了国家法相对于少数民族习惯法所存在的跨地域性、跨民族性、概括性、超前性、高成本性以及难以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具体问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国家法 法制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趋同: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兼论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益灯 万先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3期47-51,共5页
法律趋同化远溯于古罗马 ,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在当今世界已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国内法学界对之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有的学者看到或承认这种走势 ,有的提出法的“国际化”观点 ,还有学者提出法的“本土化”观点。本文阐明法律趋同的... 法律趋同化远溯于古罗马 ,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在当今世界已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国内法学界对之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有的学者看到或承认这种走势 ,有的提出法的“国际化”观点 ,还有学者提出法的“本土化”观点。本文阐明法律趋同的历史沿革 ,当今国际社会法律趋同趋势加强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趋同 法律国际化 法律本土化 法制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制现代化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 被引量:16
6
作者 公丕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64,共13页
评价一个社会的法制现代化程度,重要的是要考察该社会的法治水准。积极审慎地推进法律改革,乃是实现法制现代化、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要确立衡量法制现代化的标准,重要的是在历史经验的分析基础上找寻关键性变项。以法治为... 评价一个社会的法制现代化程度,重要的是要考察该社会的法治水准。积极审慎地推进法律改革,乃是实现法制现代化、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要确立衡量法制现代化的标准,重要的是在历史经验的分析基础上找寻关键性变项。以法治为关键性变项的法制现代化,便蕴涵着三个相互关联的判定标准:其一是法律的形式合理性;其二是法律的价值合理性;其三是法律的效益化原则。法律的形式合理性对于推动法制现代化、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具有先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中国 依法治国 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与前景 被引量:18
7
作者 公丕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8-13,共6页
本文认为,20世纪的中国社会经历过三次历史巨变与三大法律革命。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所发生的一场法制创新运动,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我们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发展道路... 本文认为,20世纪的中国社会经历过三次历史巨变与三大法律革命。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所发生的一场法制创新运动,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我们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发展道路,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文章就如何看待西方法律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如何理解传统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制现代化 人治 法治 模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制现代化成本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晓枫 柳正权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8-29,共12页
对法制现代化过程中 ,为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模式而增加的投入 ,和因否定旧社会秩序模式而失去的效益等 ,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 ,描述了法制现代化成本与效益、成本构成以及成本的上下限及极限量的参照标准。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成本 效益 成本构成 极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安法治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宗辉 章昌志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0-26,共7页
法制现代化是中国当前最重大的社会主题,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公安法治建设必然对国家法制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故有必要对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从法治观念、制度框架、组织结构、警察素质多个方面加以研究,构造出它的... 法制现代化是中国当前最重大的社会主题,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公安法治建设必然对国家法制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故有必要对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从法治观念、制度框架、组织结构、警察素质多个方面加以研究,构造出它的正常功能状态,并以此提出具体的举措,指导公安工作的改革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公安法治化 法治观念 制度框架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秦国荣 《山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5期63-67,共5页
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 ,应当要处理好法制变革与社会发展 ,法制传统与现  代法治 ,法律本土化与国际化 ,法律制度与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关系。法制变革应当要与现代民主政治、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建设同步进行 ,应当吸收传统文化... 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 ,应当要处理好法制变革与社会发展 ,法制传统与现  代法治 ,法律本土化与国际化 ,法律制度与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关系。法制变革应当要与现代民主政治、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建设同步进行 ,应当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 ,吸纳他国法律文明的先进因素 ,在现代法律制度建构的同时 ,特别应重视现代法律意识在全社会的牢固确立。这些均是中国法制变革应当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 法治 法制现代化 法制变革 法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法制改革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被引量:17
11
作者 公丕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25-30,共6页
从新的视角重新反思和评价清末法制改革在近现代中国法制变迁过程中的历史地位,这是我国法学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运用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工具着力探讨清末法制改革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内在联系,认为这场法制改革运动具有双重... 从新的视角重新反思和评价清末法制改革在近现代中国法制变迁过程中的历史地位,这是我国法学界近年来关注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运用法制现代化的理论工具着力探讨清末法制改革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内在联系,认为这场法制改革运动具有双重性质,即:它既是资不封建统治集团为了挽救即将崩溃的专制帝国统治而进行的一场法制改良运动,又是在近代西方法律文化影响下所展开的一次法律改造工程。因之,清末法制改革既开始了法律结构的创新性过程,又表现了法律精神的某种价值转型,从而构成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法制改革 司法独立 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法制现代化 沈家本 法律原则 西方法律文化 中华法系 法律结构 《钦定宪法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互动关系简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邢培泉 徐振东 《时代法学》 2004年第1期28-34,共7页
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法律文化传统的国家 ,如何处理现代法制与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的一般理论入手 ,着重分析了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法律文化资源选择模式... 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法律文化传统的国家 ,如何处理现代法制与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的一般理论入手 ,着重分析了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法律文化资源选择模式的差异和联系 ,并结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试图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制现代化道路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法律文化 本土化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会通”与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仿行西法偏好 被引量:9
13
作者 范忠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49,共5页
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法制现代化运动虽是在“中西会通”的旗帜下进行的 ,但不同时期、不同政权却有着“仿行西法”的共同偏好。之所以形成这种选择的偏好 ,是因为 :(1)国人以西法为强国之道 ,以为自强救国必须仿行西法 ;(2 )民族原有... 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法制现代化运动虽是在“中西会通”的旗帜下进行的 ,但不同时期、不同政权却有着“仿行西法”的共同偏好。之所以形成这种选择的偏好 ,是因为 :(1)国人以西法为强国之道 ,以为自强救国必须仿行西法 ;(2 )民族原有制度文化整体落后 ,无能力创新也无思想资源可资创新 ,不整体抄袭西法则无法向新的竞争时代交卷。这种西化取向在过去是可以理解的 ,但现在是对其得失进行反省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会通 法制现代化 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非均衡差异及其相关社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分析法学的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演化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48,共15页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是中华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通过构建由地方立法、诉讼、律师和地方法学教育等4方面组成的中国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实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层次聚类分...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是中华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通过构建由地方立法、诉讼、律师和地方法学教育等4方面组成的中国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实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层次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中国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进行评估与比较,将中国31个省域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分为领先型、挑战型、追赶型和后进型4个集团,并通过采用灰色相关度分析的方法,将4项法律指标分别与人均GDP、城市化、城乡差距、教育指数等4项社会指标进行灰色相关分析与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域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是极端不均衡的。在中国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各法律指标的相关社会影响中,影响的效果从强到弱的排序依次是人均GDP、城市化、城乡差距、教育指数。从各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层面和影响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各个因素层面出发,我们应采取缩小我国各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非均衡差异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法制现代化进程 主成分 层次聚类 灰色相关度 非均衡差异 社会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制现代化概念、释义和实现目标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作翔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26-32,共7页
“法制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相应由传统型法制向现代型法制转化的历史过程。”法制现代化具有静态目标和动态目标。这两个目标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法律制度 法律规范 社会生活 法治原则 法律至上原则 现代法制 法治国家 现代社会 运转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遍信任:法制现代化的深层内驱力 被引量:13
16
作者 魏建国 《北方法学》 2008年第2期21-33,共13页
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制现代化所涉及的不单纯是法律制度构建问题,而在深层次上,更是一个包括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重构与转变问题。历史事实和现实实践一再表明,法制现代化离不开一种普遍信任的社会文化来启动和支持。普遍信任,是法制现代... 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制现代化所涉及的不单纯是法律制度构建问题,而在深层次上,更是一个包括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重构与转变问题。历史事实和现实实践一再表明,法制现代化离不开一种普遍信任的社会文化来启动和支持。普遍信任,是法制现代化最为深层的内驱力,也是民主、法治和市场经济赖以生成和确立的社会文化根基。普遍信任的社会文化,生成于有限政府及民众习惯于合作、自治的开放式社会结构之中。探究普遍信任的生成及其对于法制现代化的根基意义,对后发现代化国家避免和克服本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理性贫困和危机具有深刻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 普遍信任 法制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性法制现代化初论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德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6,共14页
反思性法制现代化的规范基础是商谈政治,法律范式是程序法。中国法制现代化事业应反思西方法制现代化运动轨迹,针对自身社会发展状况,创生一条具有独特个性也切合反思性法制现代化一般要求的合理性道路。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风险社会 反思现代 商谈政治 程序法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移植的理念逻辑——建构全球化时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行动方略 被引量:14
18
作者 魏治勋 《东方法学》 2012年第1期83-93,共11页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建设是我们身处其中的现代性的内在要求,而作为现代性重要后果的全球化就成为进行法制建设的当然背景;法律移植是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主要途径,而这又是以法律理想图景的建构为预设的。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展开...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建设是我们身处其中的现代性的内在要求,而作为现代性重要后果的全球化就成为进行法制建设的当然背景;法律移植是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主要途径,而这又是以法律理想图景的建构为预设的。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展开法律移植的理念基础、基本视界和方法选择: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存在于现代性与全球化的内在逻辑之中,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制现代化必须以普适性法治精神为基本向度,走出一条奠基于一切优秀文化资源之上的超越性的创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法制现代化 法律移植 法律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租界法制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历程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立民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4-151,共8页
中国租界的现代法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联系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程。首先,上海英租界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始地。确定这一起始地的理由是:上海英租界最早适用现代的法律;最早形成现代的法律体系;最早使用现代的司法制度等。它能... 中国租界的现代法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联系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程。首先,上海英租界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始地。确定这一起始地的理由是:上海英租界最早适用现代的法律;最早形成现代的法律体系;最早使用现代的司法制度等。它能成为这一起始地的原因包括:上海英租界的设立为中国最早建立现代法制创造了地域条件;上海英租界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地区;上海英租界当局习惯于用现代法制管理城市等。其次,中国法制现代化有一个从租界的点到全国的面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四步曲的过程。第1步,上海英租界首先开始了法制现代化的过程。第2步,上海内的公共租界、法租界也开始了法制现代化的行程。第3步,上海以外的租界同样卷入了法制现代化的历程。第4步,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开始在中国的华界全面推进法治现代化,逐渐使整个中国都进入了这一现代化的轨道。最后,中国租界法制与20世纪初以后的中国现代法制仍有差异。尽管这两者都属于现代法制范畴,但其差异仍十分明显,主要是:法制适用的地域有差异,法制的基础有差异,法制的内容有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租界 租界法制 法制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再认识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立民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0-162,共13页
此前,学界习惯性把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起始定位于20世纪初的清末法制改革,而且还认为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由面到点”的过程等等。其实不然。如果以中国租界法制为出发点,再对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进行考察,就可以对这一现代化进程... 此前,学界习惯性把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起始定位于20世纪初的清末法制改革,而且还认为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由面到点”的过程等等。其实不然。如果以中国租界法制为出发点,再对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进行考察,就可以对这一现代化进程有个更为客观的认识。中国法制现代化起始于19世纪中叶,最早的是上海英租界的法制。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有一个“自下而上”和“由点到面”的现代法制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量变过程,为清末法制改革的质变过程作了准备。因此,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是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由点到面”和“由面到点”相结合的进程。它们都不可偏废,否则,这一进程就残缺不全,缺少了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中国租界法制 中国法制 中国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