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审判实践中法官良知的价值和意义
- 1
-
-
作者
王申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2-6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官的实践理性论"(09BFX002)
-
文摘
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举证无能、同命不同价等现象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代价,而是可以避免的悲剧。良知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辨别是非、善恶的理性能力。良知为理性和经验提供道德反思的自觉基础,是个人对自己行为、意图或品格的道德上好坏与否的认知,连同一种要正当地行动或作一个正当的人的责任感。法官良知则是法官个人作为司法判断主体时所应具有的法律职业良知,它是与道德有关的善的知识。法官良知体现了法官的内在品性与人格要素以及对法律的忠诚度。法官的良知不同于良心,它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思想感情,而是一种职业伦理道德。法官的良知观直接指导法官的价值追求和意义追求,这一切都蕴涵在法官对司法的整体性信仰之中,而且影响着所有法官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裁判是法官心灵的印证,是天平的表征,是法官职业赖以生存的元素。一次不当的裁判可能会对整个司法体制甚至整个社会带来负面作用。因此,作为承担审判职能的法官必须拥有法的理性和良好的品质,否则法律将是愚蠢、邪恶且不计后果的。
-
关键词
法官良知
良心
司法公正
-
分类号
D90-053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法官良知在司法责任制背景下的展开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陆永棣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8,共15页
-
文摘
从南京彭宇案到聊城辱母杀人案,从郑州电梯劝阻吸烟案到广州摘杨梅坠亡案,当下一系列影响性案件不断拷问着法院和法官应该如何对事关社会道德、善良风俗等个案,以符合常情常理、不与公众主流道德情感相悖的判决完成个案救济,最终实现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回应和引领,从而彰显司法价值。这类案件的处理由于法官把握失度从而成为影响性案件的原因尽管多样,但惮于错案追究制,回避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应有的"弘扬正义的良知"的追求,并以此为避责选择,降低抑或排除办案风险,无疑为重要方面。因此,应完善司法责任制改革中的错案追究制度,在建立一种遵循正当程序下的责任豁免制度的基础上,由法官"弘扬正义的良知"的要求,以善良之心对待每一个案件;准确把握立法本意,以主流道德价值回应社会公众期待;审慎驾驭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关系,以法律的尺度实现道德的要求,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关键词
司法责任制
影响性案件
责任豁免
法官良知
-
Keywords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fluential cases
responsibility exemption
justice conscience
-
分类号
DF920.0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
-
题名司法裁判视野下法官良知的运用规则与养成路径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董林涛
张萌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
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岭南学刊》
2023年第1期91-99,共9页
-
基金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失范”与规范:刑事诉讼法应如何被解释》(编号:19YJC820008)
2022年度中国政法大学新入校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助计划项目资助。
-
文摘
法官良知是司法公正的原动力。在司法裁判这一双重认知系统中,法官良知是道德美德的表征,是职业伦理的内化,还是司法裁判的终极依据。将法官良知界定为兼具主客观因素的“主观良心”不会有损司法裁判的客观性。准确把握法官良知的主观性特征,可以在过程、结果两个层面保证裁判客观公正。法律文本的天生缺陷需要法官修补,修补效果取决于法律底线(合法性)与法官良知的共同作用。对法官良知的养成而言,奖励与惩戒有效但有限,还需要在道德提醒、义利平衡、认知负荷、团队合作等事项上作出调整。
-
关键词
法官良知
司法裁判
司法公正
裁判客观性
司法创造性
-
分类号
D91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法官良知的价值、内涵及其养成
被引量:14
- 4
-
-
作者
江必新
-
机构
中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8,共11页
-
文摘
法官审理案件,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良知为圭臬。法官良知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八心",即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之心,求真求实、勿冤良善之心,坚守正义、善解法意之心,惩恶扬善、保国安民之心,案结事了、息讼促和之心,真诚恻怛、哀矜裁判之心,勤奋敬业、救人水火之心,清廉如水、一尘不染之心。法官良知的养成,须遵循推己及人的判断善恶之法,养守戒慎的良知形成之法,反躬自省的矫正固化之法,形成文化的扩展推广之法。
-
关键词
司法审判
法官良知
司法伦理
-
Keywords
judicial judgment, conscience of judges, judicial ethics
-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法官良知:司法公正的原动力
被引量:3
- 5
-
-
作者
丁德昌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
-
出处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82,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课题<农民发展权保障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湘西北农村为个案>(12YJA82001)的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法官良知是司法审判中法官对公平、正义的善良认知心理,包括自由裁量中的良心法则、法律至上的真诚信仰、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三个层面。法官良知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当事人权益有效维护的保障,尤其是预防司法腐败的良药。实践中法官良知阙失严重,体现在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司法腐败严重、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保护缺失等。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法官不能独立行使权力,也在于法官的选拔制度不合理;不仅在于法官自身的素质阙如,也在于对司法权行使监督不力。培育法官良知,应该创新司法体制、建立德才兼备的准入制度、塑造法官理想人格,同时强化司法监督。
-
关键词
法官良知
自由裁量
司法公正
-
Keywords
conscience of judges
discretion
judicial justice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论法律适用中权利推定的影响因素
- 6
-
-
作者
霍宏霞
-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
-
出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3-47,共5页
-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2FX027)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法律适用的实践描述和理论预设的差距表明,在权利保护的司法实践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权利推定的成分。权利推定作为一种法律方法会受到很多法之内与法之外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法律规范的存在场域——法律体系、法律规范的运行场域——审判运行机制、选择适用法规范的主体的司法良知都是影响权利推定的重要的因素。
-
关键词
法律适用
权利推定
法律体系
审判运行机制
法官良知
-
Keywords
application of law
inference of rights
legal system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rial
judge's conscience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论审判中的利益衡量
- 7
-
-
作者
刘善书
-
机构
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
-
出处
《山东审判》
2005年第5期72-74,共3页
-
文摘
所谓利益衡量,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在对事实和性质作出评价和判断的基础上权衡利弊,依法官良知选择所适用的法律的心理活动过程。利益衡量是司法中的主观思维过程,但是这一主观思维过程是客观存在于司法实践之中的。
-
关键词
利益衡量
法官解释
法律事实
司法效率
司法实践
法官良知
审理案件
权衡利弊
社会正义
客观存在
-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