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行为效力的限制条件研究———论不完全控制条件与不平衡条件
1
作者 白玉廷 《东岳论丛》 2002年第1期136-138,共3页
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又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必然采取各种措施。人们在实施法律行为时 ,附以限制法律行为效力的条件 ,就是为了减少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带来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在某种... 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又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必然采取各种措施。人们在实施法律行为时 ,附以限制法律行为效力的条件 ,就是为了减少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带来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在某种意义上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的有关法律规定 ,有利于加速民事流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性 现实性 法律行为效力 法律行为 完全控制条件 不完全控制条件 平衡条件 不平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形式要件与法律行为效力的法律思考
2
作者 赵丽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2Z期199-200,共2页
[案情简介] 2002年10月,原告甲经审批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2005年10月建造商住楼但未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同月,原告甲与被告乙签订房屋买卖协议,约定价款50万元。被告乙付清房款,原告甲也将房屋交付给被告乙占有、使用,并把土地... [案情简介] 2002年10月,原告甲经审批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2005年10月建造商住楼但未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同月,原告甲与被告乙签订房屋买卖协议,约定价款50万元。被告乙付清房款,原告甲也将房屋交付给被告乙占有、使用,并把土地使用权证一同交付。被告乙未办理土地使用权过户手续,也未申请领取房屋产权证。2004年8月,因房屋大幅涨价,甲向乙提出增加房款,遭乙拒绝,甲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返还房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效力 法律思考 形式要件 房屋所有权证 土地使用权证 房屋买卖协议 房屋产权证 案情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法自治下法律行为效力模式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05,182,共2页
当前,从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模式即法定模式,这种模式以传统的三段论为规范;另一种是间接模式即法律行为这种独特的调整模式。从这一角度入手,现在绝大多数国家是用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来分别进行事实... 当前,从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模式即法定模式,这种模式以传统的三段论为规范;另一种是间接模式即法律行为这种独特的调整模式。从这一角度入手,现在绝大多数国家是用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来分别进行事实判断和法律判断而赋予法律行为效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效力 私法自治 社会关系 法律判断 事实判断 生效要件 成立要件 三段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香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8-79,共2页
行政法律行为和诉讼法律行为的效力一般由宪法、法律直接规定,所以本文从公法规范、私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两个方面论述了法律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其中宪法规范对法官和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当事人效力影响是不同的。在公法私法日... 行政法律行为和诉讼法律行为的效力一般由宪法、法律直接规定,所以本文从公法规范、私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两个方面论述了法律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其中宪法规范对法官和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当事人效力影响是不同的。在公法私法日益融合的今天,研究法律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有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规范 公法规范 私法中的强制性规范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止性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闫谦逊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8-40,共3页
我国现有的民法对于禁止性规范并没有做出相对明确的规定,使得其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与强制性规范混用的情况,影响司法公正性。而实际上,在民法中,禁止性规范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强制性规范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我国《合同法》第5... 我国现有的民法对于禁止性规范并没有做出相对明确的规定,使得其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与强制性规范混用的情况,影响司法公正性。而实际上,在民法中,禁止性规范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强制性规范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中明确指出,转介只能是禁止性规范而非强制性规范,其对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转介条款实现的。对于那些违反禁止性规范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应该根据禁止的内容和标准,进行综合判断。文章结合禁止性规范的内涵,分析了其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性规范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止性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美军 《决策探索》 2016年第22期58-59,共2页
我国法律隶属于大陆法系,大陆法系作为重要的两大法系之一,在历史传承和法律启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陆法系中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对于民事权利的保护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两方面对于人们的民事行为进行约束,被梁慧星先生称之为人... 我国法律隶属于大陆法系,大陆法系作为重要的两大法系之一,在历史传承和法律启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陆法系中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对于民事权利的保护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两方面对于人们的民事行为进行约束,被梁慧星先生称之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公私法之间的界限越来越近,并呈现出了相互交融的态势,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法学研究,并促进了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效力 当事人 强制性规范 取缔规范 禁止性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制度的建议
7
作者 姜文娟 《管理观察》 2018年第24期56-57,共2页
尽管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制度在我国法学界获得了一定的创新及改造成果,但其仍然有许多存在争议的不完善的地方,研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制度成了当下我国法学界的当务之急。对此,本文主要分析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制度的类型、相关的电子意思表... 尽管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制度在我国法学界获得了一定的创新及改造成果,但其仍然有许多存在争议的不完善的地方,研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制度成了当下我国法学界的当务之急。对此,本文主要分析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制度的类型、相关的电子意思表示瑕疵、电子格式合同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民法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制度 意思表示瑕疵 电子格式合同 完善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唐艳 孙玉红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7期54-59,共6页
传统的民法学说中,法律行为可以分为成立与生效两个阶段,但我国的《合同法》却对合同的效力引入了"有效"的概念。有效就是生效吗?如果不是,有效的概念有无必要上升到法律行为的层面?该文通过对我国《合同法》相关法条的分析,... 传统的民法学说中,法律行为可以分为成立与生效两个阶段,但我国的《合同法》却对合同的效力引入了"有效"的概念。有效就是生效吗?如果不是,有效的概念有无必要上升到法律行为的层面?该文通过对我国《合同法》相关法条的分析,法律行为背后理念的领悟,以及对传统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要件的扬弃,对法律行为的效力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成立——有效——生效的三阶段判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效力 成立 有效 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行为效力研究的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2
9
作者 尹晓兵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119-120,共2页
法理学中对法律行为效力的研究是很薄弱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我们法理学界对法律行为效力问题的漠视?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民法帝国主义的影响与我国法理学界的封闭性、研究的滞后性。在现有的法理学视野范围... 法理学中对法律行为效力的研究是很薄弱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我们法理学界对法律行为效力问题的漠视?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民法帝国主义的影响与我国法理学界的封闭性、研究的滞后性。在现有的法理学视野范围内为法律行为的效力研究找到可以依靠的理论基础——法律的效力。通过构造连接法律行为效力与法律的效力之间的桥梁,以期能对法律行为制度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效力 法律效力 民法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法律行为效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
作者 王玉章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年第2期152-153,共2页
法理学中对法律行为效力的研究是很薄弱的,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民法帝国主义的影响与我国法理学界的封闭性、研究的滞后性。这里试图在现有的法理学视野范围内为法律行为的效力研究找到可以依靠的理论基础——法律的效力。通过构造连接... 法理学中对法律行为效力的研究是很薄弱的,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民法帝国主义的影响与我国法理学界的封闭性、研究的滞后性。这里试图在现有的法理学视野范围内为法律行为的效力研究找到可以依靠的理论基础——法律的效力。通过构造连接法律行为效力与法律的效力之间的桥粱,以期能对法律行为制度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效力 法律效力 民法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认法律行为效力之诉的构造反思及其完善路径
11
作者 冯祝恒 《环球法律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7,共17页
我国民事确认之诉被认为具有明显扩张表现的是立法及司法规范明确允许当事人以各种“法律行为效力”作为标的提起诉讼。“法律行为效力”是“法律关系”的发生原因或先决问题,允许对其确认能够发挥一定的制度功能,且其作为确认之诉标的... 我国民事确认之诉被认为具有明显扩张表现的是立法及司法规范明确允许当事人以各种“法律行为效力”作为标的提起诉讼。“法律行为效力”是“法律关系”的发生原因或先决问题,允许对其确认能够发挥一定的制度功能,且其作为确认之诉标的有一定特殊背景。确认法律行为效力之诉的提起也产生了诸多弊端。在我国不可能短期内修改相关法律规范、“确认利益”无法短期内成功移植的现实背景下,适当的完善路径是转变我国确认之诉标的设置模式之思路,即打破凡可确认的标的就可以单一或合并之诉方式提出之传统模式,将确认之诉标的分为可以任何方式提出的标的(民事法律关系本身和民事权利)和必须合并给付或形成之诉提出的标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两种类型(“原则—例外”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可代行“中间判决”功能的诉之合并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认之诉 诉讼标的 法律行为效力 中间判决 预备合并之诉
原文传递
我国《民法总则》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统一论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立新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1,共9页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形成了《民法通则》规定法律行为效力规则、《合同法》规定合同效力规则的双轨制矛盾。我国未来制定《民法总则》时应当改变这一立法矛盾,在"法律行为"部分统一规定完善的法律行为效力规则,包...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形成了《民法通则》规定法律行为效力规则、《合同法》规定合同效力规则的双轨制矛盾。我国未来制定《民法总则》时应当改变这一立法矛盾,在"法律行为"部分统一规定完善的法律行为效力规则,包括法律行为绝对无效、法律行为效力待定以及意思表示瑕疵及法律后果三个部分,分别规定违法和背俗行为为绝对无效,无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无权代理、越权代理实施的行为为效力待定,真意保留、虚伪表示、戏谑、错误、误传、欺诈与胁迫以及乘人之危的行为构成意思表示瑕疵,发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总则 法律行为效力 规则 双轨制 统一
原文传递
矿业权法律关系调整中的国家干预和私人自治——兼论法律行为效力理论之重构 被引量:27
13
作者 江必新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4,共8页
矿业权兼具行政特许和民事物权双重属性,矿业权法律关系,融合了行政性和契约性因素,需妥当适用作为调整手段的国家干预和私人自治,实现公法和私法的共治。矿业权转让申请未经审批的转让合同效力认定,作为其中的核心问题,宜将法律行为效... 矿业权兼具行政特许和民事物权双重属性,矿业权法律关系,融合了行政性和契约性因素,需妥当适用作为调整手段的国家干预和私人自治,实现公法和私法的共治。矿业权转让申请未经审批的转让合同效力认定,作为其中的核心问题,宜将法律行为效力内容的私法重构作为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权 矿业权转让 国家干预 私人自治 法律行为效力重构
原文传递
禁止性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被引量:47
14
作者 许中缘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6,共10页
我国民法理论未对禁止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作出准确区分,导致司法实践中规范适用错误。禁止性规范在民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维护了公私法规范体系价值取向的有机性。强制性规范本身不能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影响。我国《合同法》第52条... 我国民法理论未对禁止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作出准确区分,导致司法实践中规范适用错误。禁止性规范在民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维护了公私法规范体系价值取向的有机性。强制性规范本身不能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影响。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转介的只能是禁止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民法中的转介条款来实现。对违反禁止性规范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需要根据禁止的是"特定的行为模式"或"特定的法律效果",还是对"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均予以禁止来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性规范 法律行为效力 《合同法》第52条第5项
原文传递
关于法律行为效力评价体系的思考
15
作者 顾全 《人民司法》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引导财产和权利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是民法的重要任务,即“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相比于行政行为,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 引导财产和权利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是民法的重要任务,即“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相比于行政行为,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是产品、资本、土地、信息、技术等基本要素实现市场化流动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配置 民事主体 法律行为效力 评价体系 流动渠道 市场竞争 主要路径 基本要素
原文传递
论法律行为中多重效力事由的共存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鲲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9-82,共4页
因仅假设非完全行为中只存在单一瑕疵效力事由,所以通常所谓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效力类型的划分具有局限性,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行为却可能发生多重效力事由共存的情况,本文对此时法律行为的效力进行了探讨,为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 因仅假设非完全行为中只存在单一瑕疵效力事由,所以通常所谓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效力类型的划分具有局限性,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行为却可能发生多重效力事由共存的情况,本文对此时法律行为的效力进行了探讨,为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效力 效力事由共存 单一型效力 复杂型效力 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定监护行为效力三层次论
17
作者 段衍锋 胡卫萍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传统民法理论中法律行为成立、有效与生效要件的混淆以及法律实务中意定监护制度作为新兴制度未存在相关详细配套法律规范对其规制综合导致对被监护人存在潜在风险。传统法律行为效力二层次理论下,作为附条件生效的法律行为,意定监护协... 传统民法理论中法律行为成立、有效与生效要件的混淆以及法律实务中意定监护制度作为新兴制度未存在相关详细配套法律规范对其规制综合导致对被监护人存在潜在风险。传统法律行为效力二层次理论下,作为附条件生效的法律行为,意定监护协议在签订后至生效期间意定监护协议存在无法确定其法律效力、对意定监护协议双方无法产生法律约束力以及随意解除却无法追究相关违约责任的现实困境。以法律行为效力三层次理论对意定监护行为各层次效力进行分化,有助于明确意定监护协议在成立并不违反有效要件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对意定监护协议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以保护协议人所具有的期待权,同时设立相关履行与解除责任以防范意定监护成为欺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定监护行为 法律行为效力 意定监护协议 法律约束力 违约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行为效力瑕疵体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庆育 《师大法学》 2019年第2期232-246,共15页
很高兴来华师大法学院和各位同学交流。之所以选法律行为的题目,是考虑到民法的核心概念是法律行为。形式方面,正是法律行为撑起了民法总则编,没有法律行为概念,就不会有"民总",整个民法体系也会完全不一样;实质方面,私法自... 很高兴来华师大法学院和各位同学交流。之所以选法律行为的题目,是考虑到民法的核心概念是法律行为。形式方面,正是法律行为撑起了民法总则编,没有法律行为概念,就不会有"民总",整个民法体系也会完全不一样;实质方面,私法自治靠法律行为实现,法律行为是私法自治的工具。之所以选法律行为效力瑕疵的题目,是因为法律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有点像医生。一个健康的人跑到医生面前说:"医生,我没病,你帮我看看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法自治 民法体系 法律行为效力 华师大 法学院 法律行为概念 实质方面 民法总则编
原文传递
效力瑕疵民事法律行为新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裴明学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效力瑕疵民事法律行为 形式分类标准 .实质分类标准 公共利益 相对无效行为 绝对无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规范与法律行为的效力——以无证房屋买卖纠纷为视角
20
作者 黄洋洋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7-50,64,共5页
法律行为制度是实现私法自治的重要工具,国家通过"强制规范违反禁止条款"否定违反强制规范的法律行为的效力,来实现公法和私法的衔接,限制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是法律行为的违法不等同于无效,应当在具体个案中进行法律解释和... 法律行为制度是实现私法自治的重要工具,国家通过"强制规范违反禁止条款"否定违反强制规范的法律行为的效力,来实现公法和私法的衔接,限制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但是法律行为的违法不等同于无效,应当在具体个案中进行法律解释和综合判断。以类型化分析的方式来研究该问题,并结合我国市民社会发展落后的现实,以维护法律行为有效性为原则进行利益衡量,是一种适合我国的有效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规范 法律行为效力 无证房屋买卖 利益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