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德国哲学家泡尔生对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影响 |
张沛锋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
|
试论青年毛泽东善恶观的特色——从毛泽东《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中看 |
韦国善
范碧鸿
|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2004 |
0 |
|
3
|
王国维与泡尔生 |
罗钢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4
|
跨文化语境中的《人之历史》——重审早期鲁迅与海克尔、泡尔生的思想联系 |
孙尧天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5
|
青年毛泽东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形成过程 |
朱荣英
申玉青
|
《开封大学学报》
|
1994 |
0 |
|
6
|
“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试论毛泽东早期历史哲学之特色 |
张牛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7
|
毛泽东与他的“豪杰” 体育(二) |
李力研
|
《体育科学研究》
|
2002 |
2
|
|
8
|
论青年毛泽东的英雄豪杰意识 |
刘新春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1994 |
0 |
|
9
|
青年毛泽东的治学方法和治学思想 |
陈建军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2
|
|
10
|
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析 |
王世超
曲鲁捷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1994 |
0 |
|
11
|
一本具有唯物主义新因素的《批语》——毛泽东同志哲学读书笔记初探之二 |
胡昌善
|
《长江论坛》
|
1985 |
1
|
|
12
|
青年毛泽东“改造国民性”思想探析 |
白应华
|
《普洱学院学报》
|
1994 |
1
|
|
13
|
青年毛泽东与西方哲学 |
朱进东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14
|
青年毛泽东与中国文学及其文艺主张 |
陈晋
|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5
|
试论康德二元论哲学对青年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二重性的影响 |
王影聪
|
《理论与改革》
|
1986 |
0 |
|
16
|
论毛泽东的人道主义 |
王敬烈
王秀珍
|
《实事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7
|
论毛泽东的美学智慧 |
王进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8
|
毛泽东的人格美 |
金思诚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19
|
蔡元培伦理思想浅论 |
杨立人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20
|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毛泽东的读书方法漫议 |
石仲泉
刘星
|
《学习与研究(北京)》
|
198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