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疏血通联合早期康复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念 全亚萍 +4 位作者 常华军 吴年宝 吴平 吴疆 秦磊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12期65-67,共3页
急性脑梗死(ACI)是神经内科急性多发性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目前呈上升趋势。其起病急骤且病程发展极快,短时间可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性损伤。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机能下降,如治疗不及时,会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有较高的... 急性脑梗死(ACI)是神经内科急性多发性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目前呈上升趋势。其起病急骤且病程发展极快,短时间可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性损伤。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机能下降,如治疗不及时,会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我院采用注射用疏血通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较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注射用疏血通 早期康复治疗 中老年患者 治疗作用 多发性疾病 神经内科 病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疏血通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运霞 李静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84,共2页
目的制订注射用疏血通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水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次黄嘌呤在0.25—2.5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4%,RSD=1.2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 目的制订注射用疏血通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水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次黄嘌呤在0.25—2.5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4%,RSD=1.2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疏血通 质量标准 次黄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张连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7期125-125,共1页
目的:进一步评估疏血通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确切疗效。方法:选用随机对照法,比较观察疏血通(40例)与复方丹参注射液(40例)对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共80例)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等药效间差异。结果: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相比疏... 目的:进一步评估疏血通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确切疗效。方法:选用随机对照法,比较观察疏血通(40例)与复方丹参注射液(40例)对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共80例)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等药效间差异。结果: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相比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或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或血液流变学变化。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高效、安全、低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疏血通 药物治疗 缺血性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88例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穆克代思.哈木扎帕提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6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6ml+NS250ml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NS100ml静脉滴注,2次/日,两组连续治疗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6ml+NS250ml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NS100ml静脉滴注,2次/日,两组连续治疗14天。结果: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ESS评分在治疗前后以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结束和治疗2个月后NDS和ADL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疏血通注射用 脑梗塞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