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全贵 张宁男楠 李德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休息、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纠正心律失常和电解质紊乱,控制液体入量。治疗...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休息、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纠正心律失常和电解质紊乱,控制液体入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生理盐水100—250m1加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2g,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两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3%对76.9%,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1导联P波终末电势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难治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3例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许莉莉 田月洁 +5 位作者 谢彦军 孙春晓 常虹 霍艳飞 吴世福 王春婷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期64-67,83,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133例涉及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儿童不良反应的年龄、原患疾病、发生...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133例涉及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儿童不良反应的年龄、原患疾病、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导致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多发生在用药1 d内,低钙血症的不良反应均发生于新生儿患者,多为早产儿。结论临床应关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儿童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生产企业需加强对儿童用药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说明书,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儿童 药品不良反应 低钙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作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371-2372,共2页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宗春 罗丽萍 +1 位作者 周延安 宋金春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28-30,共3页
考察采用鲎试剂方法检测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中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选择灵敏度为0.5 EU/mL的鲎试剂,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供试品溶液进行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之间凝集反应的干扰试验,结果显示:浓度为2.0 mg/mL的供试品溶液对鲎... 考察采用鲎试剂方法检测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中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选择灵敏度为0.5 EU/mL的鲎试剂,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供试品溶液进行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之间凝集反应的干扰试验,结果显示:浓度为2.0 mg/mL的供试品溶液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之间的凝集反应既无抑制作用,也无增强作用。因此,使用鲎试剂方法检测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中细菌内毒素具有简便、快捷、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在应用表阿霉素化疗中心脏毒性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瑛 张艳秋 +1 位作者 张良玉 官凤云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10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能否减轻表阿霉素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方法治疗组40例于化疗的同时,应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静滴,并用含表阿霉素的方案联合化疗;对照组40例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为35.0%,对照组为32.5%(P&g...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能否减轻表阿霉素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方法治疗组40例于化疗的同时,应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静滴,并用含表阿霉素的方案联合化疗;对照组40例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为35.0%,对照组为32.5%(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节律异常率为12.5%VS 50.0%(P<0.05);心功能损害发生率为7.5%VS 32.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不影响抗肿瘤效果,能降低表阿霉素方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表阿毒素 心脏毒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佳怡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应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60例CABG治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应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60例CABG治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主动脉插管前(T0)和开放循环后30 min(T1)时CK-MB和cTnI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内CK-MB和cTnI水平在术后72 h(T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在CABG围手术期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冠状动脉搭桥术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钙蛋白I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7
作者 石蓓佳 吴莉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9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改进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调整供试品溶液的pH值,提高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结果:改进后的供试品溶液在10h内稳定,测定结果更为可靠。结论:改进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更适用于日常检验。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艳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6期139-139,共1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均有所改善,治疗组58例中,...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均有所改善,治疗组58例中,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58例中,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2%。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可明显改善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冠心病 胸闷 胸痛 心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清CK-MB、cTnⅠ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彩霞 法宪恩 《内科》 2019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PCI术治疗,对照组患者PCI术前2 h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冻干粉负荷剂量静脉推注,之后持续泵入治疗3~5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患者PCI术后即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1次/d,连续治疗3~5 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心功能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心肌损伤情况以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SV及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周,两组患者的LVEF均显著升高,LVESV及LVEDV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SV及LVEDV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CI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K-MB、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K-MB、cTnⅠ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K-MB、c 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11. 76%)显著低于对照组(27. 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联合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与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显著减轻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心肌再灌注损伤,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CI术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冻干重组人脑利 心功能 心肌损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和氯化钾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高声传 沈丽 +1 位作者 何一闻 刘美彤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和氯化钾注射液联合用药选择合适的溶媒,考察其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10%葡萄糖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对照组,测定溶液的p H值和不溶性微粒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和氯化钾注射液联合用药选择合适的溶媒,考察其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10%葡萄糖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对照组,测定溶液的p H值和不溶性微粒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液中磷酸肌酸钠的含量。参照临床常用剂量,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和氯化钾注射液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10%葡萄糖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为实验组,分别于0、0.5、1、2、4、8 h观察溶液的澄明度,按《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ⅨC光阻法测定≥10μm和≥25μm的不溶性微粒数和p H值。结果 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10%葡萄糖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后澄明度合格,磷酸肌酸钠的含量、p H值和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中澄明度符合要求,p H值偏高,微粒数超出规定范围。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和氯化钾注射液联合使用可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氯化钾注射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4例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春晓 田月洁 +4 位作者 谢彦军 许莉莉 常虹 霍艳飞 吴世福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2期145-149,159,共6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山东省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筛选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新的和严重的ADR病例报告,并对... 目的分析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山东省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筛选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新的和严重的ADR病例报告,并对其性别、年龄及用药原因、过敏史情况,给药方式、合并用药、ADR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4例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新的和严重的ADR报告中,新的一般报告71例(68.27%),严重报告33例(31.73%)。男61例,女43例,男女性别比为1.42∶1。以61~70岁及≤10岁居多,占57.69%。既往有ADR事件5例。多数ADR发生在用药1 d内,累及系统主要为胃肠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等,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寒战、高热、皮疹、瘙痒、头晕、胸闷等。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药品说明书警示力度不足,临床应重视其ADR的预防,规范临床应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从而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胺及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邝焯波 陈晓凡 叶锦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8期35-37,共3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多巴胺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8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多巴胺与注射用磷酸... 目的探究小剂量多巴胺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8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多巴胺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4,P<0.05)。治疗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心力衰竭纠正时间、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阴转时间以及心电图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QT间期离散度(QTd)、QT间期最小值(QT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R、QTd明显降低,LVEF、QTmin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多巴胺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效果确切,能促进患儿症状消除及心功能改善,对于小儿的预后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 小剂量多巴胺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老年手术患者心脏保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水仁 林艳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690-690,共1页
老年患者术前多合并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选择合理的围术期用药,以减轻患者因麻醉及手术操作刺激引起的全身麻醉药对心脏的不良反应。笔者比较了解麻醉后静滴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商品名:强力能)及未使用的老年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心脏保护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冠心病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耀辉 高欣涛 +3 位作者 何卡乐 赵红占 闫丽娜 刘弘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4期1760-1761,共2页
目的研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L-rh BNP)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用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术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L-rh BNP组(4... 目的研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L-rh BNP)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用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术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L-rh BNP组(45例)和联合组(46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L-rh BNP组采用L-rh BNP治疗,联合组采用L-rh BNP+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肌钙蛋白I(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联合组LVEF、SRs大于L-rh BNP组(P<0.05);术后1周联合组血清c TNI、CK-MB、MYO水平低于L-rh BNP组(P<0.05);联合组MACE发生率(4.38%)低于Lrh BNP组(20.00%)(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采用L-rh BNP与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重组人脑利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冠心病 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51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园园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4期156-157,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3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基础治疗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 目的: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3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基础治疗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均治疗1周为1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效果和药物安全性。结果:磷酸肌酸钠组总有效率94.12%优于基础治疗组75.00%,P<0.01;组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5;磷酸肌酸钠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基础治疗比较,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冠心病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药物安全性
原文传递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及血清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秋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1期1762-1763,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CHF患者86例(2015年12月-2018年5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两组均给予基础常规干预,对照组采取卡维地洛,研究组于对照...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CHF患者86例(2015年12月-2018年5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两组均给予基础常规干预,对照组采取卡维地洛,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LVEF较治疗前增高,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卡维地洛治疗CHF,可有效调节其血清BNP含量,提高LVEF,改善疾病整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卡维地洛 慢性心力衰竭 LVEF 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中的微量钡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斌 潘俊芳 +3 位作者 林峰 叶隽 余岳林 张少敏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1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中的微量钡。方法:以石墨炉法对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中微量钡进行测定。结果:方法回收率95.8%~98.8%,线性范围0.0~300μg.L-1,最低检测浓度为1μg.L-1,r=0.999 5,RSD<6.3%(n=6)。结论:...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中的微量钡。方法:以石墨炉法对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中微量钡进行测定。结果:方法回收率95.8%~98.8%,线性范围0.0~300μg.L-1,最低检测浓度为1μg.L-1,r=0.999 5,RSD<6.3%(n=6)。结论:本方法克服了钡的记忆效应,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适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中的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18
作者 陈卫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1858-1860,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新安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新安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常规[血小板压积(PCT)、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炎症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高,LVEDD较治疗前小,血清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CT、HCT、RDW水平较治疗前低,观察组PCT、HCT、RDW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低,观察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CHF,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血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心功能 炎症因子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阿米卡星在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洪春霞 马闪珊 吕世文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82例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41例...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82例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41例,为观察组;仅阿米卡星治疗41例,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炎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应激状态指标[包括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退热、咳嗽消失、气喘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LVESd、LVEDd以及血清MDA、GSH-Px、SOD、PCT、CRP、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LVEF以及血清GSH-Px、SO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LVESd、LVEDd以及血清MDA、PCT、CRP、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安全有效,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减轻应激反应,降低血清PCT、CRP、NT-pro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阿米卡星 心力衰竭 细菌性肺炎 心功能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效果研究
20
作者 黄春彦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3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究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 目的:探究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心肌酶的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肌炎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其疗效,改善其血清心肌酶的水平,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小儿心肌炎 心肌酶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