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8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母亲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晶晶 朱红敏 +4 位作者 刘智胜 陈静 高丹 熊萍 姚聪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母亲压力现状、影响因素及缓解措施。方法:选取150名首次就诊的ADHD儿童母亲,采用自编问卷、亲职压力指标简表(parental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 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母亲压力现状、影响因素及缓解措施。方法:选取150名首次就诊的ADHD儿童母亲,采用自编问卷、亲职压力指标简表(parental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斯诺佩评估量表(Swanson Nolan and Pelham-Ⅳrating scales,SNAP-Ⅳ)、儿童困难问卷(questionnaire-children with difficulties,QCD)进行调查。结果:ADHD儿童母亲亲职压力得分为(101.97±20.80)分,74.1%处于高水平,与社会支持、儿童困难程度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亲辅导时间、母子关系、父母教育理念、家长课堂参与、社会支持水平、儿童功能受损为影响因素,其中社会支持水平影响最大(34.4%)。结论:ADHD儿童母亲普遍承受高水平压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专业人士应关注母亲压力,建立支持小组,提供家长培训、情绪干预和心理辅导等,以缓解压力,促进儿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亲职压力 影响因素 母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多动行为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
2
作者 黄秋玲 郁峰 +1 位作者 邹小杰 徐震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多动行为(hyperactivity behavior,HB)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导致ADHD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为儿童ADHD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多动行为(hyperactivity behavior,HB)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导致ADHD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为儿童ADHD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8月于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并随访的134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多动指数(hyperactivity index,HI)分为非HB组(n=71)和HB组(n=63),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常规实验室参数,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HB相关因素,通过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探讨HB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关系及TSH水平在区分ADHD儿童HB方面的潜在诊断价值。结果HB组患儿的乳酸、TSH水平高于非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与HB独立相关,与HI得分呈正相关(r=0.668,P<0.001);TSH水平在区分ADHD儿童HB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截断值为2.57μIU/ml(敏感度65.1%,特异性74.7%)。结论本研究揭示血清TSH水平与ADHD患儿的HB呈正相关,可用于区分ADHD儿童的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多动指数 促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与风险决策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马宁 刘倩云 +3 位作者 王少霞 张漫雪 王艳荣 方建群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冲动行为与风险决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ADHD儿童作为ADHD组,同时招募5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儿童组,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评估冲动行为,采用风险偏好问卷评估风险决策。通过比较2组儿童在冲... 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冲动行为与风险决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ADHD儿童作为ADHD组,同时招募5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儿童组,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评估冲动行为,采用风险偏好问卷评估风险决策。通过比较2组儿童在冲动行为和风险决策方面的差异,分析其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DHD组在风险倾向收益情境得分高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在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和冲动总分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计划冲动与风险决策收益情境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ADHD儿童在收益情境下表现出更高的风险决策倾向,且无计划冲动与风险决策收益情境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行为 风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类比能力缺陷:执行功能还是类比策略?
4
作者 周海淳 陈英和 +4 位作者 戚玥 陈悦 杜星雨 于玲珺 于晓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类比能力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驱动力。本研究利用眼动技术比较41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与46名智力匹配的正常发展(TD)儿童完成类比任务的表现及眼动模式的异同,揭示ADHD儿童类比表现及过程缺陷,并考察其缺陷是与执行功能还是类比策... 类比能力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驱动力。本研究利用眼动技术比较41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与46名智力匹配的正常发展(TD)儿童完成类比任务的表现及眼动模式的异同,揭示ADHD儿童类比表现及过程缺陷,并考察其缺陷是与执行功能还是类比策略有关。结果发现:(1)ADHD儿童的类比表现显著差于TD儿童,类比过程更多表现出仅围绕靶物体进行加工、容易受到干扰的特点;(2)ADHD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显著差于TD儿童,而两组儿童的类比策略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的回归分析表明,只有抑制控制对组间差异有显著贡献。该结果说明ADHD儿童在类比表现和类比过程上均存在缺陷,且其类比缺陷与抑制控制而非类比策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D儿童 注意缺陷多障碍 类比能力 类比策略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叶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及认知损害
5
作者 曾小璐 张静雯 +4 位作者 张慧琼 桂娟 任媛 孙跃玉 曾汉石 《新医学》 2025年第3期260-267,共8页
目的 探讨智商正常的额叶癫痫(FLE)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临床特征及认知损害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被诊断为FLE的167例6~14岁患儿,筛查是否共患ADHD,将其分为FLE组和FLE+ADHD组,纳入同期确... 目的 探讨智商正常的额叶癫痫(FLE)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临床特征及认知损害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被诊断为FLE的167例6~14岁患儿,筛查是否共患ADHD,将其分为FLE组和FLE+ADHD组,纳入同期确诊、同年龄的单纯ADHD患儿72例为ADHD组,以在儿童保健门诊保健的同期、同年龄的74名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比较4组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Ⅳ)、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结果;对比分析FLE组和FLE+ADHD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167例FLE患儿中62例(37.1%)符合ADHD的诊断,且以注意缺陷型为主(68.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FLE+ADHD组、FLE组、ADHD组言语理解指数(VCI)、知觉推理指数(PRI)、工作记忆指数(WMI)、加工速度指数(PSI)、总智商(FSIQ)分值降低,WCST分类数分值降低,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分值增加(均P <0.05)。与FLE组比较,FLE+ADHD组VCI、PRI、WMI、PSI、FSIQ分值降低,WCST分类数分值降低,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分值增加(均P<0.05)。与ADHD组比较,FLE+ADHD组VCI、PRI、FSIQ分值降低,WCST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增加(均P<0.05)。起病年龄<6岁、发作未完全控制、多种抗癫痫药物联用、脑电图左侧或双侧放电与共患ADHD相关。结论 FLE共患ADHD患儿与单纯FLE或单纯ADHD患儿比较,其认知功能损害领域基本一致,但某些领域的损害程度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癫痫 儿童 注意缺陷多障碍 认知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非药物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6
作者 夏宝妹 钱子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95-98,共4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冲动,影响社交和学业等功能,我国ADHD发病率为5.7%,呈增长趋势,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1])。研究认为ADH...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冲动,影响社交和学业等功能,我国ADHD发病率为5.7%,呈增长趋势,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1])。研究认为ADHD是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多基因遗传病,涉及脑发育异常、环境等因素,如儿童额叶发育异常、铅暴露等均可能致病~([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注意缺陷多障碍 非药物治疗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养阴柔肝汤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加感统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高阳 艾义晓 +1 位作者 王珂 景国栋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清热养阴柔肝汤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加感统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96例,按照随... 目的 探讨清热养阴柔肝汤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加感统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选用脑电生物反馈加感统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养阴柔肝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程度、执行功能、脑电波频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17%(35/4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44/48),与对照组ADHD患儿相比,观察组ADHD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多动指数、冲动问题、学习问题、品行问题、身心问题、焦虑等指标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评分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RIEF行为管理指数、BRIEF元认知功能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RIEF行为管理指数、BRIEF元认知功能指数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养阴柔肝汤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加感统训练治疗儿童ADHD效果明显,对儿童的临床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养阴柔肝汤 脑电生物反馈 感统训练 注意缺陷多障碍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干预提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学业成绩的作用机制——基于执行功能研究视角
8
作者 李良 黄孜耘 吴雪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1-1020,共10页
本文基于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研究视角,旨在归纳整理运动干预提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学业成绩的作用机制。结论:1)EF不仅是提升ADHD儿童学业成绩的重要中介,还是作为提升... 本文基于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研究视角,旨在归纳整理运动干预提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学业成绩的作用机制。结论:1)EF不仅是提升ADHD儿童学业成绩的重要中介,还是作为提升ADHD儿童学业成绩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运动改善ADHD儿童EF;2)由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和计划、推理与解决问题构成的EF四个维度不仅能通过运动干预得到有效改善,还是提升ADHD儿童学业成绩的重要路径;3)研究归纳了运动干预可促进儿茶酚胺的双向调节,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合成与传递及促进血管健康与增加脑血容量分子的生物学机制;优化大脑结构区域可塑性,促进大脑激活模式的变化和脑区相关功能连接的生理学机制均是改善ADHD儿童EF及提升学业成绩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执行功能 学业成绩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父母情绪调节困难和儿童情绪调节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岳鑫鑫 刘若楠 +4 位作者 刘倩溶 李海梅 王玉凤 刘璐 钱秋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的情绪调节特点及其对ADHD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方法:纳入14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及其父母之一,68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之一。采用情绪调节困难量...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的情绪调节特点及其对ADHD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方法:纳入14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及其父母之一,68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之一。采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情绪调节问卷(ERQ)和儿童情绪调节量表(ERC)对父母和儿童情绪调节分别进行评估。结果:ADHD儿童父母DERS的策略使用、冲动控制和目标行为得分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5)。ADHD儿童ERC情绪不稳得分与父母的策略使用和冲动控制得分正相关,ERC儿童情绪调节得分与父母的策略使用、冲动控制和目标行为得分负相关(均P<0.01)。ERC儿童情绪调节得分在父母策略使用、冲动控制得分与儿童情绪不稳得分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ADHD儿童父母存在多个维度的情绪调节缺陷,可对ADHD儿童情绪调节产生影响而加重情绪不稳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情绪调节 父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粗大动作技能与执行功能发展的特点及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以玲 任园春 +4 位作者 朱飞龙 匡冬青 曹庆久 林杨 王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招募90例ADHD儿童,从该小学另募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90例... 目的探讨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招募90例ADHD儿童,从该小学另募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90例。采用儿童粗大动作发展测试量表第三版(TGMD-3)评估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采用Stroop色词测验(SCWT)、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ROCFT)、连线测验(TMT)分别评估儿童的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结果ADHD儿童TGMD-3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t=-6.275,P<0.001),SCWT、ROCFT、TMT测试结果均差于正常儿童(|t|≥1.986,P≤0.05)。ADHD儿童的TGMD-3得分与字义反应时(r=-0.261)、字义错误数(r=-0.404)、颜色错误数(r=-0.326)呈负相关(P<0.05),与延时结构记忆得分(r=0.228)呈正相关(P<0.05),与TMT-A反应时(r=-0.255)、TMT-A错误数(r=-0.329)、TMT-B反应时(r=-0.214)、TMT-B错误数(r=-0.474)呈负相关(P<0.05)。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DHD儿童的TGMD-3得分仅对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测试结果具有预测作用(P<0.05),解释率分别为8.7%和22.5%。结论ADHD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均存在发育滞后,且两者之间有一定关联,其中,粗大动作技能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粗大作技能 执行功能 作发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盐酸哌甲酯用药特征及趋势分析
11
作者 王雪 王小敏 史敏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3期338-341,351,共5页
目的:分析近5年来某儿童医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盐酸哌甲酯缓释片(MPH)处方特征及药物消耗趋势。方法:研究2018年至2022年ADHD患儿的MPH处方,对患儿的性别差异、年龄、单次取药量、就诊间隔及药物消耗模式进行分析。依据SPSS时... 目的:分析近5年来某儿童医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盐酸哌甲酯缓释片(MPH)处方特征及药物消耗趋势。方法:研究2018年至2022年ADHD患儿的MPH处方,对患儿的性别差异、年龄、单次取药量、就诊间隔及药物消耗模式进行分析。依据SPSS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两年MPH的消耗量进行预测。结果:男女患儿的处方性别比由2018年的5.99下降为2022年的5.33;患儿平均就诊年龄约为10岁;2020年以后患儿就诊量大幅增加,2022年就诊人次是2018年的3.05倍;2022年MPH药物总DDDs是2018年的3.24倍。结论:近5年来苏州某儿童医院ADHD就诊量及MPH药物消耗量均呈上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盐酸哌甲酯 时间序列 用药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构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运动康复方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栖 武庆昌 +2 位作者 管彦舒 沈海勤 鲍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3-913,共11页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全面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功能特点,并构建功能导向的个别化运动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和ICF,对ADHD儿童的身体结构、身...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全面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功能特点,并构建功能导向的个别化运动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和ICF,对ADHD儿童的身体结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相关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基于ICF“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残疾和健康模式,结合身心交互理论,参照《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2020)中针对残疾儿童青少年的部分,构建适用于ADHD儿童、以功能为导向的运动康复方案。结果ADHD儿童的功能障碍主要体现在精神功能(b1)方面,突出表现为注意力功能(b140)、能量和驱动功能(b130)以及高级认知功能(b164)障碍。在活动和参与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和应用知识(d1)、一般任务和要求(d2)、交流(d3)、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d7)等方面存在局限。此外,用品和技术(e1)、支持和相互联系(e3)、态度(e4)等环境因素影响着疾病的发展。根据指南内容身体活动方式可分为运动技能类活动、体适能类活动和运动项目类活动。建议ADHD儿童每天至少进行60 min中高强度的体适能类活动(如有氧运动)、运动技能类活动(如基本动作练习),且每周至少进行3次力量/抗阻训练和体育竞赛等高强度运动,同时运动康复方案还应确保提供无障碍环境和适应性辅助技术,以促进ADHD儿童整体功能康复。结论基于ICF理论架构,结合身心交互理论,参照《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2020),构建功能导向的运动康复方案,特别是注意功能以及学习和精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康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类身体活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良 黄孜耘 +1 位作者 杨益成 吴雪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9-486,共8页
目的探讨球类身体活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的效果。方法2023年9月,从上海市两所普通公立小学招募28例6~12岁的ADHD儿童,分为对照组(n=12)和试验组(n=16),同时选取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n=... 目的探讨球类身体活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的效果。方法2023年9月,从上海市两所普通公立小学招募28例6~12岁的ADHD儿童,分为对照组(n=12)和试验组(n=16),同时选取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n=14)。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活动,试验组采用球类身体活动方案进行干预,共8周。干预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发展评估量表第3版(TGMD-3)对所有被试的基本动作技能得分(位移得分、控制得分)进行评估;分别采用n-back任务、Stroop色词测验和Task switching任务测量被试者执行功能3个子功能,即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结果干预后,试验组TGMD-3总分(t=-14.867,P<0.001,Cohen d=3.72)、位移技能得分(t=-8.081,P<0.001,Cohen d=2.02)和控制技能得分(t=-7.290,P<0.001,Cohen d=1.82)均高于干预前;试验组1-back反应时(t=3.009,P=0.009,Cohen d=0.02),Task switching任务中正确率(t=-2.657,P=0.018,Cohen d=0.66)和反应时(t=-2.657,P=0.025,Cohen d=0.62)优于干预前。结论球类身体活动干预后可以改善ADHD儿童的基本动作技能水平和执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球类身体活 基本作技能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听整合连续测试对不同年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沈植旻 章依文 +1 位作者 余晓丹 杨友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80-185,共6页
目的探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IVACPT)对不同年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21年3月—2022年7... 目的探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IVACPT)对不同年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21年3月—2022年7月因怀疑ADHD而就诊的604例6~16岁儿童,以《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DSM-5)作为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IVA-CPT的测评结果。将儿童按年龄分组,分析两种评估方式(DSM-5与IVA-CPT)的差异。结果 IVA-CPT诊断ADHD的灵敏度为60.00%~82.22%,特异度为51.28%~63.16%;两种评估方式在6~11岁各组中具有一般至中等的诊断一致性(Kappa=0.275~0.407, P<0.05)。IVA-CPT对各组儿童ADHD的分型结果显示:注意缺陷型的灵敏度为51.52%~75.00%,特异度为52.63%~68.89%;多动/冲动型的灵敏度为40.90%~66.67%,特异度为55.71%~92.16%;混合型的灵敏度为40.00%~62.50%,特异度为67.86%~91.38%。在6~10岁各组中,两种方式评估注意缺陷症状的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Kappa=0.238~0.373,P<0.05);在6岁组,两种方式评估多动/冲动症状的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Kappa=0.374,P<0.05)。结论 IVA-CPT适合用于6~10岁儿童的ADHD筛查,对11岁以上儿童需结合临床观察及其他测试结果综合判断。在分型诊断中,IVA-CPT对6~10岁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对11岁以上注意缺陷型ADHD、所有年龄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ADHD儿童,使用IVA-CPT评估时应谨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整合连续测试 注意缺陷多障碍 DSM-5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与公正世界信念及家庭因素分析
15
作者 江丽娟 林铮 +1 位作者 黄婷 陈敏榕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冲动行为特点、对世界公正信念的认知,分析影响ADHD的家庭因素,为制订ADHD患儿的社会心理行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调查60例6~16岁ADHD患儿(ADHD组)和62例6~16岁正常儿童(对照组)的家庭基本信息、Ba...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冲动行为特点、对世界公正信念的认知,分析影响ADHD的家庭因素,为制订ADHD患儿的社会心理行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调查60例6~16岁ADHD患儿(ADHD组)和62例6~16岁正常儿童(对照组)的家庭基本信息、Barratt冲动量表得分、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得分.结果ADHD组的Barratt冲动量表非计划、运动、认知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个人、一般、总公正世界信念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和父母养育理念不一致可能是儿童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ADHD儿童存在更多冲动性,其公正世界信念与同龄儿童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家庭影响因素中独生和父母养育理念不一致可能是儿童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儿童 公正世界信念 Barratt冲量表 家庭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莫西汀与阿立哌唑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凉 万绍兰 颜湘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托莫西汀与阿立哌唑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给予托莫西汀治疗)和对照组(给予阿立... 目的:比较托莫西汀与阿立哌唑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给予托莫西汀治疗)和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每组51例。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联合型瑞文测验(CRT)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推理能力、类同比较能力、知觉辨别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智商数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立哌唑相比,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可有效提升综合能力,减少冲动行为,提高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莫西汀 阿立哌唑 注意缺陷多障碍 不良反应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肠道菌群特征的横断面研究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7
作者 梁妍 马灌楠 +5 位作者 万林 闫会敏 朱刚 张璟 刘欣婷 杨光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422-431,共10页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差异,并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评价肠道菌群与ADHD的因果关系,探索ADHD的发病机制。方法2019年1~12月...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差异,并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评价肠道菌群与ADHD的因果关系,探索ADHD的发病机制。方法2019年1~12月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门诊收集的25例ADHD患儿和25例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以评估2组之间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差异。并利用PGC数据库进行双向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variance weighting,IVW)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weighted median estimator,WME)法3种回归模型对肠道菌群与ADHD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ADHD组与健康儿童组肠道菌群的α和β多样性有显著性差异[Shannon指数,P=0.018;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utati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PERMANOVA)检验,P=0.026]。有21个菌种与ADHD显著相关,其中14个菌种在ADHD中富集(包括瘤胃球菌),7个菌种在ADHD中降低。正向MR分析结果提示,有13种细菌可能是ADHD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瘤胃球菌(OR=1.149,95%CI:1.035~1.276,P=0.009);反向MR分析结果并未发现任何细菌与ADHD有统计学差异,提示ADHD可能不是导致菌群失调的原因。结论ADHD儿童与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之间存在差异,瘤胃球菌可能是ADH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注意缺陷多障碍 肠道微生物 菌群特征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综合干预的理论模式
18
作者 黄翠梅 王鸿武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06-609,623,共5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当前学者及同行推荐心理行为干预,积极推行医教结合的联动及监测模式,但关于医教结合的联动机制,及如何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仍在探索...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当前学者及同行推荐心理行为干预,积极推行医教结合的联动及监测模式,但关于医教结合的联动机制,及如何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仍在探索。本文基于发展心理学中的生物生态系统理论,从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历时系统等角度阐述影响ADHD儿童发展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设计综合、多元的治疗和支持方案,以期为ADHD多模式干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为ADHD儿童及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多动缺陷障碍 生态系统理论 干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社交康复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临床研究
19
作者 靖新丽 朱敏 牛雨佳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社交康复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ADHD儿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社交康复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ADHD儿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1次/d,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rTMS联合社交技能教育和提升项目(PEERS)社交康复训练,其中rTMS治疗15 min/次,2次/周,持续治疗12周;PEERS社交康复训练课程包含沟通、信息交互、游戏启动、自我倡议、分歧解决、社会语用学6个部分,共12次课,50 min/次,1次/周,持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Ⅳ)评分评价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冲动情况;采用Weiss功能性缺陷程度评定量表(父母版)(WFIRS-P)评价患儿社会功能领域功能缺陷情况;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评价患儿焦虑情绪;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价患儿抑郁情绪;并分析WFIRS-P家庭评分、社会活动评分与SNAP-Ⅳ评分、SASC评分和DSRS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 SNAP-Ⅳ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NAP-Ⅳ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对立违抗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NAP-Ⅳ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对立违抗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2) WFIRS-P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WFIRS-P家庭、学习/学校、生活技能、自我观念、社会活动和冒险活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WFIRS-P家庭和社会活动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3) SASC、DSRS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ASC、DSRSC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ASC、DSRSC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4)相关性分析:WFIRS-P家庭评分与SNAP-Ⅳ多动/冲动及对立违抗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357,P=0.005;r=0.284,P=0.028),与SASC评分(r=0.352,P=0.006)和DSRSC评分(r=0.353,P=0.006)均呈正相关关系。WFIRS-P社会活动评分与SNAP-Ⅳ对立违抗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293,P=0.023),与DSRSC评分(r=0.347,P=0.007)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rTMS联合社交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ADHD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家庭及社会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社交康复训练 社交技能教育与提升项目 社会活功能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气质、自我意识、行为问题评估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美霞 李亚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2555-2558,共4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病程可由儿童迁延至成年,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生活质量。通过早期的综合评估对患儿症状减轻及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临床现实意义。本文回顾分析了20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病程可由儿童迁延至成年,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生活质量。通过早期的综合评估对患儿症状减轻及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临床现实意义。本文回顾分析了2000—2022年ADHD患儿气质、自我意识、行为问题评估方式及其效能并对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ADHD儿童的综合评估提供新的临床依据和科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气质 自我意识 行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