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注音字母”成功推行的本体要素分析 |
刘晓明
郭莹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2
|
关于注音字母运动深度影响现代汉语研究的核心问题阐释 |
刘晓明
郑振峰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3
|
民国时期注音字母在山西的推行 |
孙英芳
|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注音字母制定中的核心争议与历史反思 |
刘晓明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5
|
民国时期注音字母在教育领域的推行及其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
杨伟东
|
《教育史研究》
|
2021 |
4
|
|
6
|
论《新青年》与注音字母的发起 |
冯庆华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1 |
0 |
|
7
|
有些辞书应该加标注音字母 |
慧生
|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8
|
四十多年来的“注音字母”和今后的“拼音字母” |
黎锦熙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56 |
7
|
|
9
|
王璞先生与其《注音字母发音图说》 |
温云水
|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
2010 |
1
|
|
10
|
“注音字母”与《汉语拼音方案》平议 |
张文轩
|
《档案》
|
2019 |
1
|
|
11
|
汉语与民族语言注音字母拼音方案比较 |
黄行
|
《语言规划学研究》
|
2015 |
0 |
|
12
|
注音字母民族形式的成因分析 |
于锦恩
|
《南开语言学刊》
|
2004 |
0 |
|
13
|
汉字注音的发展历程 |
陈会兵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4
|
汉字注音方法简论 |
王海英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5
|
浅论汉字的注音方法 |
王予锋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0 |
|
16
|
对1920-1940年三套手指字母的历史考证 |
高宇翔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4 |
4
|
|
17
|
略说新版《辞海》注音 |
简硕
|
《辞书研究》
CSSCI
|
1999 |
2
|
|
18
|
汉字注音形式的三次飞跃及外来语言影响 |
刘家忠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19
|
汉字注音的历史发展 |
沈士英
|
《汉语学习》
|
1982 |
1
|
|
20
|
浅谈汉字注音方法的发展历史 |
代晓菲
|
《神州》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