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理确定排涝泵站规模的感潮河道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中峰 黄本胜 +1 位作者 刘达 李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合理确定泵站规模一直是感潮河道排涝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在选定的水文边界条件和相应工程运行要求下,对某感潮水系两座涌口泵站规模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受限于河涌过流能力,泵站规模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后,即... 合理确定泵站规模一直是感潮河道排涝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在选定的水文边界条件和相应工程运行要求下,对某感潮水系两座涌口泵站规模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受限于河涌过流能力,泵站规模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后,即使再进一步增加泵站规模,水位也不会继续下降;泵站抽排对某位置水位的降低效应与泵站和该位置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距离越近,水位降低越明显。基于上述认识,通过试验确定了满足水位管控要求的两座泵站规模的合理组合:距离相对较远的温涌泵站为80 m3/s,较近的金紫涌泵站为130 m~3/s。试验方法和主要成果可为工程方案比选及优化提供重要依据,对类似河涌整治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道 排涝泵站规模 物理模型试验 水位 整治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市通启运河泵站规模分析研究
2
作者 高志发 董礼翠 +2 位作者 田志军 梅杰 王宇露 《中国水运》 2024年第4期59-61,共3页
为确定南通市通启运河泵站排涝规模,根据通启西片排涝分区体系,采用一维河网水动力学模型,对通启运河泵站规模进行分析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现状工况基础上,仅通过疏浚河道、新建民生河闸站、大脚河闸站、改建青龙港闸和日新河闸站,通... 为确定南通市通启运河泵站排涝规模,根据通启西片排涝分区体系,采用一维河网水动力学模型,对通启运河泵站规模进行分析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现状工况基础上,仅通过疏浚河道、新建民生河闸站、大脚河闸站、改建青龙港闸和日新河闸站,通启运河和海门河水位仍高出控制水位4cm左右;扩建营船港闸规模对河道水位变化基本无影响;新建通启运河泵站80m^(3)/s,通启运河沿线水位可基本控制在2.2m左右,海门河水位沿线2.0m,满足通启西片城市排涝需求。基于一维河网水动力学模型模拟的通启运河泵站规模,可为确定南通市通启运河泵站规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可为类似地区排水工程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规模 通启运河 MIKE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泵站规模论证方法探讨
3
作者 陈至立 张赞 +3 位作者 刘园 曹绮欣 葛杰 冯家豪 《西北水电》 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经济合理的确定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泵站规模,以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三和片区为例,结合区域地理地形特征,基于MIKE11水动力模型法、水量平衡法、平均排除法3种方法分析区域防洪排涝现状,合理论证泵站规模。结果表明:MIKE11水动力模型法确... 为经济合理的确定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泵站规模,以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三和片区为例,结合区域地理地形特征,基于MIKE11水动力模型法、水量平衡法、平均排除法3种方法分析区域防洪排涝现状,合理论证泵站规模。结果表明:MIKE11水动力模型法确定该区域泵站规模为12.4 m^(3)/s、水量平衡法确定泵站规模为12.5 m^(3)/s、平均排除法确定泵站规模为3.5 m^(3)/s。计算结果显示MIKE11水动力模型法和水量平衡法可较好的考虑区域洪水过程和调蓄空间,两者确定的泵站规模接近且合理可行,平均排除法对该区域洪水过程和洪水蓄滞的考虑不敏感,3种方法均可为泵站工程方案比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规模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 MIKE11水动力模型 水量平衡法 平均排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规模和起排水位对泵站开停频次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吴海春 王亚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2,共4页
为科学规划建设新城区排涝系统,合理设置各项参数,避免泵站频繁开停缩短泵站使用寿命,以雄安新区截洪渠二期为例,通过构建水动力模型,确定河底宽24 m、河道坡比1∶2、泵站规模50 m^(3)/s、起排水位7 m为最终的河道规模,进而研究泵站规... 为科学规划建设新城区排涝系统,合理设置各项参数,避免泵站频繁开停缩短泵站使用寿命,以雄安新区截洪渠二期为例,通过构建水动力模型,确定河底宽24 m、河道坡比1∶2、泵站规模50 m^(3)/s、起排水位7 m为最终的河道规模,进而研究泵站规模、起排水位、河底宽、泵站开停频次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河道宽度接近的情况下,增大泵站规模,则水面线随河道里程的变化越来越陡,且泵站开停频次比小规模泵站开停频次有所提升;增加泵站起排水位,在相同泵站规模条件下,可有效降低泵站开停频次;增加泵站起排水位,为满足河道设计水面线不超过涝水位,需增加泵站规模,而这又会增加末端泵站开停频次,因此工作中需综合比较,选取合适的泵站规模和起排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规模 泵站规模 起排水位 开停频次 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排涝泵站布置形式对泵站规模的影响
5
作者 文承荣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11期60-64,共5页
为了确定平原河网区排涝泵站布置形式和涵洞底标高对泵站规模的影响程度,采用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泵站的分散布置形式和集中布置形式进行了调蓄演算。根据泵站分散布置和集中布置形式,以及涵洞底标高等不同工况,建立了模拟演算模型,... 为了确定平原河网区排涝泵站布置形式和涵洞底标高对泵站规模的影响程度,采用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对泵站的分散布置形式和集中布置形式进行了调蓄演算。根据泵站分散布置和集中布置形式,以及涵洞底标高等不同工况,建立了模拟演算模型,分析研究了对泵站设计规模的影响过程,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泵站采用分散布置形式设计流量比集中布置形式设计流量要小;当采取一定的工程处理措施,将河网区内的涵洞底标高降低至规划河涌底标高以后,能够减小泵站集中布置形式的设计规模,但是对泵站分散布置形式的设计规模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区 排涝泵站 调蓄演算 泵站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河网模型的引江泵站规模论证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万红 曹命凯 程建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1,106,共6页
以江苏省南通市引江供水区为例,建立了水动力河网模型,论证了新建泵站的必要性和泵站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仅靠目前五大引水闸自流引江不能满足规划用水的要求;泵站规模越大,抽水量越大,但泵站规模大于180 m^3/s时,内河最低水位的抬高会... 以江苏省南通市引江供水区为例,建立了水动力河网模型,论证了新建泵站的必要性和泵站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仅靠目前五大引水闸自流引江不能满足规划用水的要求;泵站规模越大,抽水量越大,但泵站规模大于180 m^3/s时,内河最低水位的抬高会导致水闸自流引江时间、引水量相应减小,而自引、抽引总水量增加并不明显。从增加供水量、抬高河网水位和影响水闸自流引江量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认为新建规模为150 m^3/s的九圩港泵站经济、合理且可行,满足规划用水要求。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滨海感潮河网地区长江潮位、水闸自引、泵站抽引以及河网输水能力与内河水位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为类似区域供水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型 供水工程 泵站规模 感潮地区 引江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河网排涝泵站规模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博静 杨敏 李会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3,共4页
近年来围填海区域的开发利用率明显增高,为避免该地区遭受洪涝灾害,排涝泵站规模规划设计研究至关重要。现根据围填海区域河网信息,首先通过概化该区域排涝系统,建立排涝数值计算模型;其次利用河网涌容进行调蓄,分析排涝系统的排涝能力... 近年来围填海区域的开发利用率明显增高,为避免该地区遭受洪涝灾害,排涝泵站规模规划设计研究至关重要。现根据围填海区域河网信息,首先通过概化该区域排涝系统,建立排涝数值计算模型;其次利用河网涌容进行调蓄,分析排涝系统的排涝能力、河道初始水位和排涝泵站位置对系统行洪排涝的影响,得到排水过程与排涝泵站规模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影响排涝系统排涝能力的相关参数无量纲化,以衡量环形河网的排涝能力。研究结果提供的分析方法与思路可为环形河网地区排涝泵站排涝能力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河网 排涝能力 泵站规模 围填海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感潮河段排涝泵站规模论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丽娟 沈优 +2 位作者 闫辉雪 林农 李晓坤 《东北水利水电》 2023年第10期8-11,50,71,共6页
本文以广东省中山市西河泵站工程为例,根据中顺大围现状排涝分区与体系,采用水量平衡法、等流时法、一维水动力模型法对泵站规模进行论证研究,分析得出泵站的排涝设计流量,为平原河网地区感潮河段排涝泵站规模论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平原河网感潮河段 泵站规模 水量平衡 等流时 MIKE 11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水动力模型的天津市海河口泵站规模论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涛涛 王维 王南 《海河水利》 2015年第5期43-47,共5页
运用一维水动力学模型,结合海河沿线排涝、景观、交通、航运等需求,经过多方案分析验证后,确定海河口泵站规模为230 m3/s。基于海河特殊的地理位置,海河口泵站成为北方最大的以排涝为主要功能的泵站,泵站建设能有效缓解天津市海河沿线... 运用一维水动力学模型,结合海河沿线排涝、景观、交通、航运等需求,经过多方案分析验证后,确定海河口泵站规模为230 m3/s。基于海河特殊的地理位置,海河口泵站成为北方最大的以排涝为主要功能的泵站,泵站建设能有效缓解天津市海河沿线排涝压力,破解长期以来景观蓄水、行洪排涝之间的矛盾,为天津市城区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 涝水 泵站规模 一维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七星河泵站规模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红霞 尹开霞 姜紫萍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1期102-105,110,共5页
通过分析大藤峡库区武宣县城区防洪排涝、七星河消落带治理等需求,综合考虑大藤峡水库运行方式,确定城区防洪排涝总体布局。七星河泵站是武宣县城七星河防护体系的一部分,为确定七星河泵站规模,根据大藤峡水利枢纽运行方式和干支流洪水... 通过分析大藤峡库区武宣县城区防洪排涝、七星河消落带治理等需求,综合考虑大藤峡水库运行方式,确定城区防洪排涝总体布局。七星河泵站是武宣县城七星河防护体系的一部分,为确定七星河泵站规模,根据大藤峡水利枢纽运行方式和干支流洪水遭遇情况,分析确定其抽排设计工况为主汛期干流20年一遇洪水遭遇支流2年一遇洪水,研究成果可为库区泵闸规模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规模 设计工况 大藤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铺湖排涝泵站规模核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金艳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4-25,共2页
文章以三铺湖排涝泵站为例,对缺资料地区排涝泵站规模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经分析,三铺湖排涝泵站规模满足排涝区域10年、20年和50年一遇24h暴雨排涝的要求。
关键词 排涝泵站 泵站规模 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的引水泵站规模论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嵩 金勇 +3 位作者 钱军 盛冰 沈杰 王灿 《水利技术监督》 2020年第5期177-180,共4页
以泰州老通扬运河引水工程为例,建立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论证新建泵站的必要性和规模。结果表明:新建引水泵站可有效增加老通扬运河水量,加快水体流动,提升断面水质,经综合考虑分析,新建泵站规模为20m^3/s,经济合理且可行,满足... 以泰州老通扬运河引水工程为例,建立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论证新建泵站的必要性和规模。结果表明:新建引水泵站可有效增加老通扬运河水量,加快水体流动,提升断面水质,经综合考虑分析,新建泵站规模为20m^3/s,经济合理且可行,满足水质目标要求。模型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反映平原河网地区闸站调度与河道水位、流量、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为今后的引水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型 水质模型 泵站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东水利枢纽引水泵站规模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长太 徐贵泉 李学峰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年第8期1-5,共5页
淀东水利枢纽具有防洪除涝、水资源调度和通航运输等综合功能,其中淀东引水泵站具有跨片水资源调度的重要功能,不论是对淀北片还是对青松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淀东泵站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采用一维水动力水... 淀东水利枢纽具有防洪除涝、水资源调度和通航运输等综合功能,其中淀东引水泵站具有跨片水资源调度的重要功能,不论是对淀北片还是对青松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淀东泵站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采用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从流速变化、水量交换、水质改善效果等多角度,对不同河道工况条件和不同引水泵站规模下的引水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为确定淀东泵站的规模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泵站 泵站规模 水资源调度 淀北片 青松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圩区联排泵站规模论证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梦 《陕西水利》 2023年第7期66-67,72,共3页
为确定长江中下游圩区联排泵站最佳规模,采用MIKE11软件建模,模拟陈家圩内陈家圩站、石船站两座泵站在不同规模条件下联排,并对泵站不同规模组合的排涝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陈家圩站流量为4.0m^(3)/s、石船站流量为2.0m^(3)/s... 为确定长江中下游圩区联排泵站最佳规模,采用MIKE11软件建模,模拟陈家圩内陈家圩站、石船站两座泵站在不同规模条件下联排,并对泵站不同规模组合的排涝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陈家圩站流量为4.0m^(3)/s、石船站流量为2.0m^(3)/s时两站联排效果最佳,说明MIKE11模型精度满足长江中下游圩区不同联排工况的排涝效益对比分析,可为长江中下游圩区联排泵站规模方案比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 泵站规模 Mike 11 长江中下游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流比法对河网水系排涝泵站规模的拟定分析——以广州市增城区十字海、百花涌、龙湖西涌泵站工程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天云 古苏浪 +1 位作者 李冠 安航永 《广东水利水电》 2023年第4期65-70,共6页
为保障增城区东江北干流沿线围内洪涝水安全,应对近年极端天气增多、外江洪潮水位抬升、城市化程度加大等不利情况,同时避免排涝分区不协调、泵站规模不匹配等问题,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内河涌河网水系各排涝出口泵站规模至关重要。通过实... 为保障增城区东江北干流沿线围内洪涝水安全,应对近年极端天气增多、外江洪潮水位抬升、城市化程度加大等不利情况,同时避免排涝分区不协调、泵站规模不匹配等问题,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内河涌河网水系各排涝出口泵站规模至关重要。通过实地踏勘、资料分析等方式,合理概化河网水系并划分排涝片区,确定分流口分流比,并基于分流比最终确定排涝入流量,采用“平湖法”确定各泵站规模,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比 河网水系 排涝泵站规模 平湖法 增城区 东江北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暴雨后期平均排除法计算排涝泵站规模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少南 《江淮水利科技》 2023年第2期18-22,共5页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排涝泵站建设需求激增,如何因地制宜确定排涝泵站规模尤为重要。淮北地区常用的方法有排模法、24 h降雨24 h平均排除法和调洪演算法等。其中调洪演算法是确定排涝泵站规模比较准确的方法,但淮北地区多数...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排涝泵站建设需求激增,如何因地制宜确定排涝泵站规模尤为重要。淮北地区常用的方法有排模法、24 h降雨24 h平均排除法和调洪演算法等。其中调洪演算法是确定排涝泵站规模比较准确的方法,但淮北地区多数排涝泵站所在河道缺少实测流量及产汇流过程线等数据,采用调洪演算法计算较繁琐。以七渔河泵站作为计算实例加以探讨,研究发现,采用最大24 h降雨时程分布24 h内暴雨后期平均排除法计算产汇流及排涝泵站规模方法便捷且计算精确,为淮北地区排涝泵站规模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流域面积小于50 km2且缺少实测流量等数据的排水区域,已在阜阳市芦桥沟泵站和临泉县白沟站得到运用,结果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涝 暴雨后期平均排除法 设计流量 泵站规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确定排涝泵站规模 被引量:2
17
作者 游畅 《陕西水利》 2021年第8期73-75,共3页
采用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InfoWorks ICM),对宁德市三屿新区进行排水模拟分析计算,对管道负荷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基于测绘数据及规划资料构建排水管网模型,利用InfoWorks ICM模拟和分析,合理确定排涝泵站规模。通过模型模拟分析,可全... 采用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InfoWorks ICM),对宁德市三屿新区进行排水模拟分析计算,对管道负荷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基于测绘数据及规划资料构建排水管网模型,利用InfoWorks ICM模拟和分析,合理确定排涝泵站规模。通过模型模拟分析,可全面反映研究区域排水系统的服务性能,可为区域防洪排涝和管网改造与维护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works ICM 管网排水能力评估 泵站规模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河洼地新建河口泵站规模拟定分析
18
作者 黄乘富 章启兵 《治淮》 2011年第6期25-26,共2页
本文通过洼地洪水调洪演算结果,从降低水位、缩短高水位持续时间以及减少淹没面积和抽排水量的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河口建站规模。
关键词 润河 调洪演算 泵站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区排水泵站规模论证与排涝方案演算
19
作者 谢健萍 《山西水利》 2023年第1期58-59,64,共3页
大旺开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开发区水面率下降,河网的调蓄能力减弱,随着开发区的建设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导致降雨产流时间明显缩短,对排涝造成一定压力。文章将大旺高新区的水系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设计洪水过程线与外江相应水位遭遇,... 大旺开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开发区水面率下降,河网的调蓄能力减弱,随着开发区的建设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导致降雨产流时间明显缩短,对排涝造成一定压力。文章将大旺高新区的水系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设计洪水过程线与外江相应水位遭遇,从整体上分析、计算排渠、水闸及泵站的相应规模等成果。结果表明开发区内泵站总装机14 790 kW,总排涝流量127.28 m^(3)/s,可以满足排涝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工程 圣维南方程 泵站规模 调蓄排涝演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淮新河泵站新建规模分析论证
20
作者 梅杰 刘佳佳 +2 位作者 王凯 高志发 严春华 《中国水运》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为维持秦淮河流域生态水位,秦淮新河泵站全年常态化运行,由于运行工况严重偏离设计工况、设备设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秦淮河流域外排长江流量呈逐步增大趋势,秦淮新河泵站急需新建。为确定秦淮新河泵站新建规模,从生活、工农业用水规模... 为维持秦淮河流域生态水位,秦淮新河泵站全年常态化运行,由于运行工况严重偏离设计工况、设备设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秦淮河流域外排长江流量呈逐步增大趋势,秦淮新河泵站急需新建。为确定秦淮新河泵站新建规模,从生活、工农业用水规模,生态补水规模两个方面进行供水需求分析。经调节计算,秦淮河流域生活、工农业用水需要引提水规模约为96 m^(3)/s;据统计,所需生态补水规模为81 m^(3)/s。为恢复原流域供水能力,基于各项规划,秦淮新河泵站确定设计流量为100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淮河流域 泵站规模 供水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