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5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多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的因素分析
1
作者 申晓菲 梁雅雪 +1 位作者 夏文娟 范晓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3,共6页
目的分析肺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ATB)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部感染MDR-ECO的住院患者204例,其中合并ATB患者共89例为观察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 目的分析肺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ATB)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部感染MDR-ECO的住院患者204例,其中合并ATB患者共89例为观察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ATB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活动性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抗生素暴露史、1年内手术史等均是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ATB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高龄(95%CI:0.949~0.992,P=0.008)、中性粒细胞降低(95%CI:0.750~0.922,P<0.001)、抗生素暴露史(95%CI:1.202~2.596,P=0.004)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部分肺部MDR-ECO感染患者易合并ATB,应加强对高龄、中性粒细胞数少、既往有抗生素暴露史的高危患者进行ATB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活动性结核 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王微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潜伏感染或活动性结核患者86例,以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潜伏感染或活动性结核患者86例,以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自我管理水平、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FEV_(1)、FEV_(1)/FVC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饮食、良好睡眠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6MWD均长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延长6MW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潜伏感染 个体化护理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下机器学习的活动性结核病辅助诊断
3
作者 肖敬达 黄玉麟 +4 位作者 刘博闻 刘伟 黄辉彬 张东旭 夏宁邵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1,共8页
[目的]对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并通过多种结合特征选择的机器学习算法对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分析,以实现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方法]基于42位活动性结核患者和38位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数据,采用改进的多... [目的]对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并通过多种结合特征选择的机器学习算法对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分析,以实现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方法]基于42位活动性结核患者和38位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数据,采用改进的多种群遗传算法(IMPGA)、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皮尔逊相关系数(PCC)筛选4种特征选择方法,结合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3种分类器,探究活动性结核病分类效果并甄选关键特征.[结果]结合特征选择的机器学习方法相对于无特征选择的机器学习方法直接应用有明显提升,所有方法中IMPGA-SVM分类效果最佳,筛选结果平均特征个数为4.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0.分析最佳算法特征选择结果,发现使用结核抗原ESAT6/CFP10融合蛋白刺激后的γ-干扰素诱导单核细胞因子T(MIG-T)出现的次数较其他特征更频繁.[结论]综上,结合特征选择的机器学习方法可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活动性结核 特征选择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的Meta分析
4
作者 李晓颖 肖江明 廖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的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选取从建库至2023年4月有关miRNA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的文献,并严...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的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选取从建库至2023年4月有关miRNA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的文献,并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估量表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以及Stata16.0软件进行数据提取和汇总分析。通过计算I^(2)对研究间的异质性进行评估,并通过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采用Deeks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涉及13项研究的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miRNA在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病的合并灵敏度为0.79(95%CI:0.69~0.86,I^(2)=86.24%),特异度为0.73(95%CI:0.64~0.81,I^(2)=81.80%),阳性似然比为2.96(95%CI:2.22~3.95,I^(2)=63.84%),阴性似然比为0.29(95%CI:0.20~0.41,I^(2)=84.04%),诊断比值比为10.33(95%CI:6.43~16.61,I^(2)=99.9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5%CI:0.79~0.86)。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量可能是导致灵敏度异质性的来源,miRNA的失调状态可能是导致特异度异质性的来源。Deeks漏斗图显示研究间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miRNA在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诊断能力,为改进结核病管理诊断策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潜伏性结核 微小RNA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IL-2在诊断活动性结核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磊 尹相玉 +3 位作者 乔治成 潘兆宝 刘光福 贺晓英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9期1729-1733,共5页
目的单中心研究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IL-2诊断活动性结核的诊断性能。方法连续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来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血液标本,将血液标本进行T-SPOT.TB试验,并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 目的单中心研究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IL-2诊断活动性结核的诊断性能。方法连续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来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血液标本,将血液标本进行T-SPOT.TB试验,并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液中淋巴细胞经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IL-2的水平。结果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共有199名疑似肺结核症状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38例被临床诊断为活动性结核,58例为临床确诊病例。T-SPOT.TB诊断活动性结核的敏感度为89.13%(123/138),特异度为65.57%(40/61),阳性预测值为85.42%(123/144),阴性预测值为72.72%(40/55);IL-2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1%(116/138)、88.50%(54/61),阳性预测值为94.30%(116/123),阴性预测值为71.05%(54/76)。IL-2与T-SPOT.TB诊断活动性结核的特异度分别为88.50%(54/61)、65.57%(4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5,P<0.05)。结论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IL-2在诊断活动性结核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一种潜在的区分活动性结核与结核潜伏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活动性结核 潜伏感染 T-SPOT.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分别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活动性结核病的疗效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状态的影响
6
作者 孟祥国 杨拴盈 +1 位作者 田思嘉 毛晓辉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050-3054,共5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分别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活动性结核病的疗效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体蛋白(mTOR)信号通路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分别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活动性结核病的疗效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体蛋白(mTOR)信号通路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就诊的90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临床诊治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左氧氟沙星组(左氧氟沙星联合2HRZE/4HR方案)44例和莫西沙星组(莫西沙星联合2HRZE/4HR方案)46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Treg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莫西沙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略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86.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时莫西沙星组的痰菌转移率分别为91.30%、100.00%,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75.00%、8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中CD3^(+)Akt^(+)细胞、CD3^(+)p-Akt^(+)细胞、CD3^(+)mTOR^(+)细胞、CD3^(+)p-mTOR^(+)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莫西沙星组患者T淋巴细胞中CD3^(+)Akt^(+)细胞、CD3^(+)p-Akt^(+)细胞、CD3^(+)mTOR^(+)细胞、CD3^(+)p-mTOR^(+)细胞比例分别为(14.36±2.77)%、(11.43±2.25)%、(13.43±2.55)%、(13.64±2.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87±2.45)%、(9.81±2.27)%、(10.79±2.07)%、(10.48±2.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reg细胞中Akt^(+)细胞、p-Akt^(+)细胞、mTOR^(+)细胞、p-mTOR^(+)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莫西沙星组患者Treg细胞中Akt^(+)细胞、p-Akt^(+)细胞、mTOR^(+)细胞、p-mTOR^(+)细胞比例分别为(86.96±7.77)%、(90.28±7.34)%、(89.73±6.65)%、(90.32±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7±7.25)%、(86.62±8.79)%、(86.88±6.37)%、(86.96±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70%、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分别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活动性结核病均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其可能通过影响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2HRZE/4HR方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IGRA阴性活动性结核患者免疫指标分析
7
作者 吴辉飞 余旭良 +3 位作者 潘清波 黄炜晔 祝进 陆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阴性的活动性结核患者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诊断明确的57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为IGRA阴性结核组(70例)和IGRA检测阳性结核组(509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血... 目的探究外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阴性的活动性结核患者免疫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诊断明确的57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为IGRA阴性结核组(70例)和IGRA检测阳性结核组(509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组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免疫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NLR、PLR、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CD3^(+)CD4^(+)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流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警惕老年患者以及患者外周CD3^(+)CD4^(+)细胞计数减少,NLR>7.16、PLR>343.91的活动性结核患者T细胞检查易出现假阴性,建议优先考虑其他结核相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朱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48-0151,共4页
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治疗的100例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在征得本人同意下通过双盲随机的形式进行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治疗的100例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在征得本人同意下通过双盲随机的形式进行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结局。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FVC、FEV1、以及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3个月的急性发作和再入院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6个月、护理1年的急性发作和再入院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通过个体化护理能够利于病情稳定控制,降低再入院率以及急性发作率,提高肺功能,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干预 结核潜伏感染 活动性结核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血小板及部分炎症指标检测在鉴别活动性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9
作者 姚心怡 陈兆军 +4 位作者 徐锦 刘晓婷 孟宪梅 许宁沁 张腊红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3期718-726,共9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联合外周血中血小板(PL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APTB)和非活动性肺结核(IPTB)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肺结核临床病例294例(A...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联合外周血中血小板(PL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APTB)和非活动性肺结核(IPTB)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肺结核临床病例294例(APTB患者207例,IPTB患者87例),另收取同期本院107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受试者临床信息,IGRAs及外周血中PLT、红细胞沉降率(ESR)、淋巴细胞(LY)、中性粒细胞(NEU)、hsCRP、单核细胞(MO)、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实验室结果,并分析各个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APTB和IPTB的鉴别性能。结果:APTB组患者IGRAs水平与IPT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APTB组患者PLT计数、ESR、NEU、MO、hsCRP、NLR均较IPTB组升高;LY计数较IPTB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IFN-γ release assays (IGRAs) combined with platelet (PLT)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 peripheral blo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PTB) and in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PTB). Methods: A total of 294 clinical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207 patients with APTB and 87 patients with IPTB)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22 to February 2024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and another 107 healthy medical checkups of the populatio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collected as controls,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the subjects in each group, IGRAs, and peripheral blood of PLT,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neutrophils (NEU) were compared, lymphocytes (LY), hsCRP, monocytes (MO), and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 laboratory results, and to analyze the discriminatory performance of each index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for APTB and IPTB.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IGRAs in patients in the APTB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IPTB group;PLT count, ESR, NEU, MO, hsCRP, and NLR in patients in the APTB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IPTB group;and LY count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IPTB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GRA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evel of hsCRP and PLT was useful in distinguishing APTB and IPTB with an AUC value of 0.905, sensitivity of 81.2% and specificity of 85.2%. Conclusion: Differences in PLT and some inflammatory markers exist between APTB and IPTB patients, and IGRAs + hsCRP + PLT detection are valuable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PTB and IP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活动性结核 IGRAs 血小板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鉴别诊断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晓非 黄山 +3 位作者 梁桂亮 吕松琴 资敏 刘永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4-39,共6页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在结核患者潜伏性感染及活动性感染鉴别诊断中的预测价值。以期在细胞因子水平找到能够区分结核活动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的指标,为临床诊断结核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流式微球阵列法检测72例确诊为活动性肺结...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在结核患者潜伏性感染及活动性感染鉴别诊断中的预测价值。以期在细胞因子水平找到能够区分结核活动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的指标,为临床诊断结核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流式微球阵列法检测72例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7例确诊为潜伏性感染者的23种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分析单个细胞因子在潜伏性感染及活动性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最后进一步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多个细胞因子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相比于潜伏性感染组,活动性结核组白细胞介素15(IL-15)、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a(IL-2Ra)、巨噬细胞炎症蛋白a(MIP-1a)这6种细胞因子水平均升高(P<0.05);其余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等17种细胞因子在血清中的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核活动性的鉴别诊断中,3个细胞因子的AUC值大于0.8,分别为IL-8(0.83)、IL-15(0.89)、IP-10(0.93);(IL-8&IL-15)、(IL-8&IP-10)和(IL-15&IP-10)两个细胞因子联合检测优于任一单细胞因子的诊断价值(P<0.05);(IL-8&IL-15&IP-10)3个细胞因子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值为0.97,可显著提升活动性结核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在IFN-γ释放实验的基础上,IL-8、IL-15、IP-10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区分活动性和潜伏性结核的理想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活动性结核 潜伏性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病人PBMCs中转录因子PLZF的表达降低与iNKT细胞的减少相关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艳华 翟斐 +3 位作者 王心静 曹志红 杨秉芬 程小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1-834,839,共5页
目的:比较活动性结核病人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PLZF(Promyelocytic leukemiazinc finger)的表达和iNKT细胞含量的差异,研究活动性结核病人PBMCs中PLZF的表达与iNKT细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活动性结核病人和健... 目的:比较活动性结核病人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PLZF(Promyelocytic leukemiazinc finger)的表达和iNKT细胞含量的差异,研究活动性结核病人PBMCs中PLZF的表达与iNKT细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活动性结核病人和健康人新鲜的抗凝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s。每个样本的PBMCs分两份,一份细胞用Trizol法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检测PLZ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另一份细胞用特异性抗体标记iNK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iNKT细胞的含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样本PLZF的表达和iNKT细胞含量的差异,以及PLZF的表达与iNKT细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性结核病人PMBCs中PLZF的表达和iNKT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值分别为0.010 2和0.001 2),PLZF的表达与iNKT细胞的含量成正相关(r=0.480 4,P=0.027 5)。结论:活动性结核病人PLZF的表达降低与iNKT细胞百分含量的减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病人 PLZF INK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效果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定强 杨羚 向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9-793,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TB)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行T-SPOT.TB试验的住院患者975例,对其临床资料与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该试验区分活动性结核的最佳阈值。结果:T-SPOT.T...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TB)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行T-SPOT.TB试验的住院患者975例,对其临床资料与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该试验区分活动性结核的最佳阈值。结果:T-SPOT.TB试验结果显示,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n=793)的阳性率为29.26%,活动性结核患者组(n=182)则为91.21%,表明该试验在活动性结核检测中有显著作用(P<0.001)。T-SPOT.TB试验的检测敏感度为0.912,特异度为0.707,综合而言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对检测阈值进行优化发现当ESAT-6抗原刺激后斑点数阈值为11,CEP-10抗原刺激后斑点数阈值为9时,T-SPOT.TB试验对活动性结核的检测效能为最高。结论:T-SPOT.TB试验对活动性结核诊断效果较好,并可进一步对检测阈值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活动性结核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M)快速诊断结核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祝斌 潘金凤 +5 位作者 吴征斌 李春红 刘银开 林志新 曹敬银 朱友生 《临床肺科杂志》 2004年第5期542-543,共2页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标志物 快速诊断 结核 实验室诊断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转录组标志物用于活动性结核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向阳 邓晨希 +4 位作者 刘伟 吴智超 王涵 简丽娟 葛胜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探究转录组学结果对筛选用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的宿主蛋白靶标的指导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30例活动性结核和30例非结核全血中FCGR1A、DUSP3、SEPT4和BATF2蛋白的差异。对于差异蛋白,使用160份活动性结核和116份非结核进行验证。结果在3... 目的探究转录组学结果对筛选用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的宿主蛋白靶标的指导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30例活动性结核和30例非结核全血中FCGR1A、DUSP3、SEPT4和BATF2蛋白的差异。对于差异蛋白,使用160份活动性结核和116份非结核进行验证。结果在30例活动性结核和30例非结核患者队列中,活动性结核患者全血FCGR1A蛋白水平为2.424 ng/mL,高于非结核患者组2.154 ng/mL(Z=-2.979,P=0.036),其他几个靶标的全血蛋白水平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验证队列中,全血FCGR1A蛋白水平在活动性结核患者组(3.377 ng/mL)依旧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组2.003 ng/mL(Z=-5.738,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其对活动性结核和非结核肺病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AUC=0.702(P<0.01)。结论宿主转录标志物和其对应蛋白对活动性结核诊断价值存在差异,提示转录组学结果对指导研制宿主免疫检测试剂指导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生物标志物 转录组学 蛋白水平 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与潜伏结核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田建岭 刘晓灵 +8 位作者 孙琳 焦伟伟 肖婧 尹青琴 吴喜蓉 郭雅洁 韩锐 李勤静 申阿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简称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TB)与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价值。方法纳入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且未经过抗结核治疗的93例活动性TB(重症TB27例,非重症T... 目的通过γ干扰素释放试验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斑点数(简称T细胞斑点数)鉴别儿童活动性结核病(TB)与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价值。方法纳入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且未经过抗结核治疗的93例活动性TB(重症TB27例,非重症TB66例)和47例LTBI儿童,根据T.SPOT.TB结果对T细胞斑点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活动性TB组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84(6~710)显著高于LTBI组17(6~316),P=0.000;非重症TB患儿的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为99(6~710),显著高于重症TB的44(6~268),P=0.011,也显著高于LTBI组17(6~316),P=0.000;重症TB儿童T细胞斑点数中位数高于LTBI组儿童(44vs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T细胞斑点数分布在活动性TB、重症TB、非重症TB和LTBI之间均有较大范围重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T细胞斑点数43.5作为区分活动性TB与LTBI的最佳界值,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9.9%和70.2%。结论 T细胞斑点数在活动性TB尤其是非重症TB患儿显著高于LTBI儿童;T细胞斑点数的数量可反映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负荷,但不能用于区分儿童活动性TB与LT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效应T细胞 儿童 活动性结核 潜伏结核感染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患者单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的mRNA水平降低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艳华 王若 程小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9-952,共4页
目的研究活动性结核患者单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的mRNA水平与结核分枝杆菌(MTB)潜伏感染者和健康者相比是否发生改变。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患者、结核菌潜伏感染者和和健康者的抗凝外周血,从外周血中分离并纯化单核细... 目的研究活动性结核患者单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的mRNA水平与结核分枝杆菌(MTB)潜伏感染者和健康者相比是否发生改变。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患者、结核菌潜伏感染者和和健康者的抗凝外周血,从外周血中分离并纯化单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中Blimp-1 mRNA的水平。而后分别用MTB的H37Rv菌株全菌裂解液和ESAT-6/CFP-10的抗原多肽刺激健康者的单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刺激前后单核细胞中Blimp-1 mRNA的水平。结果与健康者相比,活动性结核患者、潜伏感染者单核细胞Blimp-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与未刺激的单核细胞相比,全菌裂解液刺激后的单核细胞Blimp-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而ESAT-6/CFP-10抗原多肽刺激后的单核细胞中Blimp-1的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活动性结核患者和MTB潜伏感染者单核细胞Blimp-1的mRNA水平降低,MTB全菌裂解液刺激的人单核细胞中Blimp-1的mRNA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活动性结核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婧 朱传智 +4 位作者 李洁琼 古淑香 贾红彦 申阿东 张宗德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686-691,共6页
目的研究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特征。方法利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了13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1例肺部感染性/肿瘤疾病患者以及1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 目的研究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特征。方法利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了13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1例肺部感染性/肿瘤疾病患者以及1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ESAT-6和CFP-10)CD4^+Th1和CD8^+Tc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2的情况。结果与肺部感染性/肿瘤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1)活动性结核病组具有较低比例的分泌TNF-α^+的CD4^+Th1细胞、较高比例的分泌IFN-γ^+和IFN-γ^+TNF-α^+IL-2^+的CD4^+Th1细胞;(2)活动性结核病组具有较高比例的分泌IFN-γ^+TNF-α^+IL-2^+的CD8^+Tc细胞。结论实验结果提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表达IFN-γ^+TNF-α^+IL-2^+的多能CD4^+Th1及CD8^+Tc细胞,可能在区别活动性结核病与肺部感染性/肿瘤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多能T细胞 细胞因子 多色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建敏 李永春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急性发作率、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结核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发作率和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潜伏感染 活动性结核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个体化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淋巴细胞DNA修复能力和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晓敏 彭卫生 刘桂英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 探讨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免疫状况。方法 对活动性肺结核 77例 ,肺外结核病 15例 ,健康组 2 5例 ,分别测定静脉血淋巴细胞DNA修复能力、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结果 肺结核组患者淋巴细胞DNA修复能力为 (2 0 9.82± 12 2 .5 6)cpm ... 目的 探讨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免疫状况。方法 对活动性肺结核 77例 ,肺外结核病 15例 ,健康组 2 5例 ,分别测定静脉血淋巴细胞DNA修复能力、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结果 肺结核组患者淋巴细胞DNA修复能力为 (2 0 9.82± 12 2 .5 6)cpm ,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为 (740 6.5 7± 4112 .65 )cpm ,明显低于健康组 (P <0 .0 1~ 0 .0 5 )。肺外结核组患者淋巴细胞DNA修复能力为 (2 45 .87± 117.81)cpm ,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为 (6885 .70± 3 3 0 7.75 )cpm ,明显低于健康组 (P <0 .0 1~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淋巴细胞 DNA修复能力 淋巴细胞转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Ag85B优势诱导活动性结核患者Th1型细胞免疫反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洁玲 唐余燕 +3 位作者 张毅 汤正好 臧国庆 余永胜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3期77-82,共6页
目的观察Ag85B抗原在诱导活动性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加Ag85B抗原刺激培养72h,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的IFN-γ、IL-2、IL-4及IL-10细胞因子浓度,流式细胞术(FCM)... 目的观察Ag85B抗原在诱导活动性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加Ag85B抗原刺激培养72h,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的IFN-γ、IL-2、IL-4及IL-10细胞因子浓度,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的细胞因子IFN-γ水平,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结果检测活动性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Ag85B蛋白实验组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浓度明显高于结核菌素(PPD)组(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与PP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两组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法检测CD4+T胞内细胞因子IFN-γ水平,Ag85B蛋白实验组高于PPD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bet水平Ag85B组高于PPD组(P<0.05),而GATA-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杆菌抗原Ag85B可以通过上调Th1型转录因子T-bet诱导优势Th1型免疫反应,为结核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 Ag85B抗原 Th1型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