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储层构造裂缝活动期次及开启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文龙 王垚 +5 位作者 张子游 刘天顺 程晓云 勾通 王生晖 刘霆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共16页
随着我国在非常规油气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大量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页岩储层裂缝是影响油气富集、高产和稳产的关键因素,页岩储层中裂缝的存在不仅可以改善储层的物性,还有利于后... 随着我国在非常规油气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大量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页岩储层裂缝是影响油气富集、高产和稳产的关键因素,页岩储层中裂缝的存在不仅可以改善储层的物性,还有利于后期的压裂改造。特别是储层中发育的构造裂缝,其活动期次与开启性的研究对于揭示页岩油气富集规律、保存条件等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对于页岩储层裂缝的研究集中在裂缝分类、识别与表征、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分析与分布预测及建模等方面,而对于裂缝的形成时间与活动期次厘定、裂缝开启性的主控因素、裂缝开启与闭合机理、裂缝开启程度定量表征研究相对薄弱,制约了我国盆内页岩油气的高效勘探开发。为此本文在充分调研了国内外页岩储层构造裂缝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页岩储层构造裂缝活动期次及开启性这一主题,重点梳理了页岩裂缝期次划分、充填脉体定年、开启性主控因素分析及开启程度定量表征方面的研究进展。裂缝活动期次的划分方法可分为两类:地质定性分析和裂缝充填物地球化学示踪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法只能得到裂缝活动期次相对的先后顺序,且会受到埋藏史、热史等基础地质资料精度的影响,其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裂缝中脉体多为碳酸盐岩矿物和石英,高精度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的出现,使得厘定不同组系裂缝脉体形成的绝对年龄成为可能,避免了由于热史、埋藏史认识差异带来的流体活动时间的多解问题。影响构造裂缝开启性的主控因素较多,不仅受到岩石本身特性的影响,还受到现今地应力、地层流体压力等因素的控制。裂缝中广泛分布的纤维状充填物岩石学特征记录了晶体的生长过程,此类特殊的晶体形态是裂缝曾经存在多期活动的证据,揭示了裂缝多次开启闭合的演化过程。目前主要应用开度这一参数来表征裂缝的开启程度,或是通过计算及实验获取裂缝开启压力间接表征其开启性。在总结并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后指出了页岩储层构造裂缝活动期次及开启性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丰富和完善页岩油气储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我国页岩油气的构造保存条件和富集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构造裂缝 活动期次 裂缝开启性 裂缝脉体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280
2
作者 张拴宏 赵越 +4 位作者 刘建民 胡健民 宋彪 刘健 吴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4-842,共19页
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 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时限在400~360Ma左右,岩性主要为碱性岩(正长岩及二长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二长闪长岩、碱性花岗岩及流纹岩,出露面积较少。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0~265Ma左右,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其次为辉长岩及英云闪长岩。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250~200Ma),岩性主要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碱性杂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呈近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其中泥盆纪及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隆起上,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岩分布范围更大,其南界可以到达燕山构造带最南端的蓟县盘山及太行山北段的河北涿鹿矾山地区。这些广泛分布的多期次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地块北缘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及构造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可能与白乃庙岛弧岩带与华北克拉通弧-陆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华北地块的俯冲作用有关。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南缘蒙古增生褶皱带拼合后的伸展及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期次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华北地块 大陆边缘 锆石U-PB定年 兴蒙造山带(中亚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周公山-汉王场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中流体类型及活动期次 被引量:12
3
作者 侯明才 王文楷 +5 位作者 张本健 王维 李秀华 邓敏 裴森奇 杨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09-2718,共10页
来自汉王场-周公山地区周公2井和汉6井峨眉山玄武岩钻井岩心样品显示峨眉山玄武岩有:隐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角砾岩,绿帘石岩,赤铁矿染玄武岩,红土化玄武岩和脉岩等九种岩石类型。其中发育的杏仁体成分有:赤... 来自汉王场-周公山地区周公2井和汉6井峨眉山玄武岩钻井岩心样品显示峨眉山玄武岩有:隐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角砾岩,绿帘石岩,赤铁矿染玄武岩,红土化玄武岩和脉岩等九种岩石类型。其中发育的杏仁体成分有:赤铁矿杏仁体、绿帘石杏仁体、石英-绿泥石杏仁体、蛋白石-赤铁矿杏仁体、磁铁矿-赤铁矿杏仁体、榍石-玉髓杏仁体、绿帘石-葡萄石-绿泥石杏仁体、钛铁矿-玉髓-绿泥石-玉髓杏仁体等8种,脉体有:长石脉、赤铁矿脉、石英脉、绿帘石脉、绿泥石、榍石脉、方解石脉、玉髓-水铝英石脉、方解石-赤铁矿脉、方解石-绿泥石脉、石英-方解石脉、石英-绿帘石脉、石英-沥青脉、赤铁矿-玉髓-绿泥石脉、绿帘石-绿泥石-玉髓脉等15种。这些脉体和杏仁体形成于峨眉山玄武岩形成演化的不同阶段,喷溢期流体受岩浆原生组分影响,大气降水影响程度低,温度属高-中温,脉体包裹体盐度-温度为正相关,代表性产物为赤铁矿脉;风化期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氧化作用和水解作用对脉体的发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δ13C为低-中负值,包裹体盐度、温度低,以水铝英石脉最为典型;进入埋藏期以后,上覆地层水和深部的卤水对岩石进行改造,这一时期的流体属低-中温,包裹体盐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受有机质影响,δ13C呈高负值,以绿帘石脉最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流体 包裹体 同位素 活动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期次划分 被引量:20
4
作者 白志达 徐德斌 +1 位作者 魏海泉 胡久常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12-20,共9页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据火山作用方式、火山形貌及风化程度、火山喷发产物与沉积地层以及火山机构之间的相互叠置关系 ,结合同位素年龄 ,可分为德义岭、道堂、杨花、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等 6期 ,其中德义岭期为中...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据火山作用方式、火山形貌及风化程度、火山喷发产物与沉积地层以及火山机构之间的相互叠置关系 ,结合同位素年龄 ,可分为德义岭、道堂、杨花、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等 6期 ,其中德义岭期为中更新世 ,道堂和杨花期为晚更新世 ,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期属全新世。不同期次具有不同的火山活动方式、喷发强度及火山结构类型。德义岭期火山活动以溢流为主 ,火山锥为低缓的熔岩穹丘。杨花期为射气岩浆爆发作用形成的低平火山。雷虎岭与马鞍岭期主要形成由碎屑锥和熔岩流组成的夏威夷式火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活动期次 第四纪 活动方式 琼北马鞍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活动期次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黄春菊 陈开远 李思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6,71,共4页
莺歌海盆地是中国近海最重要的天然气探区之一 ,具有超高温及异常高压的独特地质条件 ,中央坳陷形成了众多巨型泥底辟构造。根据对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解释 ,精细研究泥底辟构造分布区的地层结构 ,分析泥底辟活动期次。分析结... 莺歌海盆地是中国近海最重要的天然气探区之一 ,具有超高温及异常高压的独特地质条件 ,中央坳陷形成了众多巨型泥底辟构造。根据对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解释 ,精细研究泥底辟构造分布区的地层结构 ,分析泥底辟活动期次。分析结果表明 ,莺歌海盆地的泥底辟构造发育具有不同期、不同步及纵向叠置等特点 ,泥底辟活动具有多源、多幕的特征 ,而多期幕式活动直接导致了油气的多期幕式充注。图 5参 10 (黄春菊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泥底辟构造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活动期次 成藏机制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含油气流体活动期次与石油充注史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凯 曾溅辉 +1 位作者 刘涛涛 雷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2-388,共7页
利用显微荧光与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并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分析,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含油气流体活动期次及石油充注历史。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延长组烃源岩开始排烃的时期为早白垩世早期(约133 Ma),主要存在两期含油气流体活... 利用显微荧光与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并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分析,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含油气流体活动期次及石油充注历史。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延长组烃源岩开始排烃的时期为早白垩世早期(约133 Ma),主要存在两期含油气流体活动,第一期含油气流体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主力源岩排烃期间(133~100 Ma),第二期含油气流体活动发生在晚白垩世构造抬升期间(100~70 Ma)。早白垩世期间石油的充注表现为充注强弱程度不同的连续过程,晚白垩世以来生烃停止导致石油的充注与运移逐渐减弱并在晚白垩世末期基本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活动期次 充注史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21
7
作者 柳长峰 刘文灿 周志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2-1002,共11页
通过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近年来获得的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锆石U_Pb及少量Rb—S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古生代-早中生代至少经历了奥陶纪、石炭纪-早二叠世、中晚二叠世以及三叠纪等4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奥陶纪岩浆活动时限在5... 通过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近年来获得的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锆石U_Pb及少量Rb—S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古生代-早中生代至少经历了奥陶纪、石炭纪-早二叠世、中晚二叠世以及三叠纪等4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奥陶纪岩浆活动时限在508-454Ma,出露面积少,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经历较强的变质变形作用。石炭纪-早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1~299Ma,分布面积最少,岩石组合为辉长岩、闪长岩及石英闪长岩,有弱变形或未变形。中晚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为271~253Ma,出露面积最大,岩石组合有富含暗色包体的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少量的角闪正长岩。三叠纪岩浆活动时限为250~224Ma,出露面积较大,岩石组合有白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碱性岩。这些广泛分布的多期次岩浆活动表明四子王旗地区在此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及构造作用过程。奥陶纪岩浆活动和石炭纪-早二叠世岩浆活动可能与古亚洲洋多次俯冲作用相关。中晚二叠世岩浆活动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作用有关。三叠纪岩浆活动与造山后伸展作用及岩石圈拆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四子王旗 兴蒙造山带 锆石U—Pb 侵入岩活动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紫金山铜金矿田石帽山群下组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与白垩纪岩浆活动期次 被引量:20
8
作者 肖爱芳 黎敦朋 柳小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3-623,共11页
通过对石帽山群下组底部火山岩两组原位锆石进行LA-ICP-MSU-Pb测年,准确厘定了福建省紫金山铜金矿田中石帽山群下组火山岩的时代,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13.0±1.9Ma(n=16,MSWD=1.02)和110.1±0.7Ma(n=16,MSWD=0.16)... 通过对石帽山群下组底部火山岩两组原位锆石进行LA-ICP-MSU-Pb测年,准确厘定了福建省紫金山铜金矿田中石帽山群下组火山岩的时代,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13.0±1.9Ma(n=16,MSWD=1.02)和110.1±0.7Ma(n=16,MSWD=0.16),并取得了131.8~162.7Ma和501.3Ma的捕获锆石或继承锆石的年龄信息。结合近年前人发表的锆石测年成果,将紫金山铜金矿田白垩纪岩浆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1)115~110Ma为早期火山爆发-溢流阶段;(2)110~105Ma为中期岩浆溢流-隐爆-填塞火山通道及四坊岩体侵位阶段;(3)105~95Ma为晚期多阶段花岗闪长斑岩侵位与斑岩-热液成矿作用阶段。这为紫金山铜金矿田白垩纪岩浆活动期次与成矿时代研究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U-PB测年 石帽山群下组火山岩 白垩纪岩浆活动期次 紫金山铜金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花垣—茶洞断裂的活动期次与运动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阳 李瑞雪 +2 位作者 高伟利 薛长军 苗强军 《地质学刊》 CAS 2016年第4期631-639,共9页
花垣一茶洞断裂带位于湖南西部,为松桃一大庸深断裂的分支,是松桃一大庸断裂北段的一部分。通过对断裂带两侧的野外基础特征、节理发育处的测量统计、擦痕与共轭节理的应力分析以及断裂带两侧的深部钻孔勘探揭露,得出花垣一茶洞断裂... 花垣一茶洞断裂带位于湖南西部,为松桃一大庸深断裂的分支,是松桃一大庸断裂北段的一部分。通过对断裂带两侧的野外基础特征、节理发育处的测量统计、擦痕与共轭节理的应力分析以及断裂带两侧的深部钻孔勘探揭露,得出花垣一茶洞断裂带的活动至少有2个期次:一期为北东向南西向的左行剪切走滑;另一期为断裂带北侧的地层下滑,下滑距离约为550-7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垣-茶洞断裂带 节理与应力 活动期次 运动特征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活动期次和滑移特性微观标志的识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大全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在鲜水河断裂带万木卡等地采集的第四纪形成并遭受变形的石灰华标本显微观测中,发现多期粘滑和蠕滑交替变形的证据;在该断裂带1923年炉霍、道孚间7 级地震和1973年炉霍雅德7.9级地震震中部位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沿地震断裂面分布有定... 在鲜水河断裂带万木卡等地采集的第四纪形成并遭受变形的石灰华标本显微观测中,发现多期粘滑和蠕滑交替变形的证据;在该断裂带1923年炉霍、道孚间7 级地震和1973年炉霍雅德7.9级地震震中部位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沿地震断裂面分布有定向排列的砾石和破裂。从这些最新活动断面上采集的变形物质定向薄片显微观测中同样发现与上述类似的微观变形标志。这些发现和标志对鲜水河断裂第四纪以来活动期次与滑移特性的识别及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 活动期次 滑移特性 微观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来山断裂带流体活动期次分析——断裂带内方解石脉的阴极发光证据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月 刘铮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3期5-9,共5页
浮来山断裂带为郯庐断裂带在山东境内沂沭断裂带的一条分支断裂,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通过对取自浮来山断裂带内方解石样品的阴极发光分析,探讨断裂带流体活动期次以及构造运动与流体活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断裂带内方解石表现为3期不... 浮来山断裂带为郯庐断裂带在山东境内沂沭断裂带的一条分支断裂,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通过对取自浮来山断裂带内方解石样品的阴极发光分析,探讨断裂带流体活动期次以及构造运动与流体活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断裂带内方解石表现为3期不同的阴极光,说明不同期次流体所含有的微量元素种类不同,断裂带内方解石脉受到的影响不同;浮来山断裂带流体活动分为3个期次,说明浮来山断裂带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与沂沭断裂带的活动期次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来山断裂 沂沭断裂带 流体活动期次 阴极发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桑托斯盆地岩浆岩成因类型划分与活动期次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程涛 康洪全 +3 位作者 梁建设 贾怀存 白博 李明刚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6,共12页
巴西桑托斯盆地发育多种成因类型的岩浆岩,给油气勘探带来了挑战。根据钻井及地震资料,桑托斯盆地岩浆岩可以划分为火山通道成因相、喷发溢流成因相及侵入成因相等3种成因类型,各种成因类型的岩浆岩在空间上相互依存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岩... 巴西桑托斯盆地发育多种成因类型的岩浆岩,给油气勘探带来了挑战。根据钻井及地震资料,桑托斯盆地岩浆岩可以划分为火山通道成因相、喷发溢流成因相及侵入成因相等3种成因类型,各种成因类型的岩浆岩在空间上相互依存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岩浆岩发育序列,其地震反射几何形态及内幕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火山通道成因相和喷发溢流成因相可进一步细分为3种地震亚相类型。依据断裂活动性、地震反射特征及同位素定年分析,桑托斯盆地岩浆岩活动可划分为断陷期火山活跃阶段、拗陷期火山活跃阶段和漂移期火山活跃阶段等3个活动期次。结合研究区岩浆岩类型多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差异明显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总结出不同的识别刻画方法。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桑托斯盆地勘探地质风险的有效规避及有利勘探方向的优选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托斯盆地 岩浆岩 成因类型 活动期次 识别刻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楚隆起北缘吐木休克断裂活动期次再认识及其对油气勘探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湘飞 周成刚 +5 位作者 韩长伟 刘永彬 王雷 荆晶 刘利文 刘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42,共13页
吐木休克断裂是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一条大型基底卷人断裂,构成塔里木盆地次级构造单元阿瓦提凹陷和巴楚隆起的边界,由于断裂附近大量地层的缺失,难以确定断裂活动时间。通过对吐木休克断裂带典型地震剖面的系统解释,根据剖面特征,将其自... 吐木休克断裂是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一条大型基底卷人断裂,构成塔里木盆地次级构造单元阿瓦提凹陷和巴楚隆起的边界,由于断裂附近大量地层的缺失,难以确定断裂活动时间。通过对吐木休克断裂带典型地震剖面的系统解释,根据剖面特征,将其自西向东划分为5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沉积地层展布特征及其接触关系,重新厘定了吐木休克断裂的活动期次。结果表明吐木休克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特征,晚加里东期已开始逆冲活动,早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时期发生大规模冲断活动,巴楚隆起北缘构造在此时已形成雏形,喜山期为继承性冲断活动并最终定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巴楚北缘油气成藏演化模式,认为吐木休克断裂上盘第一排构造带的碳酸盐岩圈闭及断裂下盘碎屑岩断鼻圈闭是下步有利勘探区带,关键是加强油气保存条件评价,巴楚北缘仍具有较好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隆起北缘 吐木休克断裂 活动期次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遂昌柘岱口—湖山断裂带活动期次与萤石成矿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岩 裘建国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4年第2期96-101,共6页
遂昌柘岱口—湖山北东向断裂带在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晚期经历了多期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活动与该地区两个大规模萤石矿田的形成关系密切。晚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早期断裂活动表现为拉张松驰作用,为黄沙腰萤石矿田的形成提供了导矿... 遂昌柘岱口—湖山北东向断裂带在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晚期经历了多期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活动与该地区两个大规模萤石矿田的形成关系密切。晚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早期断裂活动表现为拉张松驰作用,为黄沙腰萤石矿田的形成提供了导矿和容矿构造空间,萤石矿主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带内。晚白垩世晚期,断裂活动表现为挤压环境,断裂带具有导矿作用,矿体受控于派生之北西向次级断裂内,湖山萤石矿田的形成具有此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活动期次 盆地 萤石矿田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断层活动期次研究方法及其油气意义——方解石脉年代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惠 《复杂油气藏》 2022年第1期30-34,共5页
断层多期活动对盆地的形成、演化及油气成藏等具有深远影响,方解石脉体作为断层活动最直接的流体矿物,较为完整地记录断层、节理(裂缝)的发育史,对其测年能够直接揭示断层活动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断层发育且具有多期活动性,是油气运移的... 断层多期活动对盆地的形成、演化及油气成藏等具有深远影响,方解石脉体作为断层活动最直接的流体矿物,较为完整地记录断层、节理(裂缝)的发育史,对其测年能够直接揭示断层活动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断层发育且具有多期活动性,是油气运移的通道之一,影响着油气的运移成藏及产能。方解石脉激光原位U-Pb定年在研究断裂活动时期具有测定时期老、测定精度高的独特优势,将方解石脉U-Pb定年、C-O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结合成像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断层活动期次和油气勘探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期次 方解石脉激光原位U-Pb定年 油气成藏 地震解释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断陷查干花次凹断裂活动对火山岩油气藏运聚的控制作用
16
作者 张睿晨 郝国丽 +3 位作者 刘玉虎 衣健 陆俊杰 庞赫 《世界地质》 2025年第1期94-105,共12页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查干花次凹可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次凹北部与南部的火山岩油气藏的源储配置条件和储层物性条件相近,但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次凹南、北部的断裂分布与断裂活动期次存在差异,且次凹北部的火山岩油气藏明显多于次凹南...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查干花次凹可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次凹北部与南部的火山岩油气藏的源储配置条件和储层物性条件相近,但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次凹南、北部的断裂分布与断裂活动期次存在差异,且次凹北部的火山岩油气藏明显多于次凹南部。本次研究利用地震解释资料统计了查干花次凹主要活动断裂的产状以及活动期次,结合烃源岩埋藏史,对重点过井剖面进行二维油气运移模拟,对比了南、北部断裂活动与充注期次的匹配关系,分析了断裂活动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及火山岩油气藏分布南北差异的成因。研究表明查干花次凹的火山岩油气藏共经历登娄库期和泉头末期-青山口期2个充注期。中生界地层中发育伸展背景下的3个级别的断裂,二级断裂对油气成藏起主要作用,其中次凹北部的二级断裂较为发育,持续活动时间长、从火石岭期至泉头期末或至青山口期末,与充注期次匹配关系较好,可以作为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配合不整合面输导形成了较多火山岩油气藏;次凹南部的二级断裂分布少,活动期短,从沙河子期活动至登娄库期,断裂活动期次与充注期匹配性较差,断裂的控藏作用相较次凹北部小,且在油气运移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部分活动性较好的断裂配合优势相带也能促进油气运移。断裂持续活动时间及断裂活动与油气充注期次的匹配情况是造成查干花次凹南、北部火山岩油气藏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油气藏 断裂活动期次 油气运聚 查干花 长岭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盆地内部小尺度走滑断裂幕式活动特征及期次判别——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47
17
作者 黄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9-389,共11页
叠合盆地内部走滑断裂一般具有多期活动特征,其幕式形成演化过程与叠合盆地形成演化的重要构造变革期匹配。一般情况下,走滑断裂带在不同构造时期的会聚(或拉伸)应力场中,会在同期近地表构造层形成特有的伴生构造样式,最终构成一个完整... 叠合盆地内部走滑断裂一般具有多期活动特征,其幕式形成演化过程与叠合盆地形成演化的重要构造变革期匹配。一般情况下,走滑断裂带在不同构造时期的会聚(或拉伸)应力场中,会在同期近地表构造层形成特有的伴生构造样式,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垂向构造序列。如果将各构造层特有的走滑伴生构造作为同期走滑断裂活动的地质记录,即可从现今地下地质结构中逐期恢复走滑断裂幕式活动过程,进而判定断裂活动期次。此外,在走滑断裂幕式滑移过程中,常会出现水平滑移方向改变和错断构造—沉积地质体的现象。这2种现象实际上体现了走滑断裂运动学特征的核心内容,即滑移方向和滑移距离,也可作为走滑断裂活动期次判定的重要依据。基于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背景研究,将塔里木叠合盆地划分为5个构造层,厘定走滑断裂体系的垂向构造序列及主要伴生构造样式。通过对塔里木叠合盆地不同构造层走滑伴生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解析,形成了基于地震资料判别断裂活动期次的2类7种适用性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活动期次 叠合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东南海域被动陆缘盆地岩浆活动特征及期次——以桑托斯盆地B区块火成岩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雪飞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2年第10期1309-1316,共8页
巴西东南海域被动陆缘盆地内部岩浆活动频繁,导致火成岩分布广泛。本文以桑托斯盆地B区块火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明确了区内火成岩岩石类型及分布,重点分析了岩浆活动特征及期次,尝试总... 巴西东南海域被动陆缘盆地内部岩浆活动频繁,导致火成岩分布广泛。本文以桑托斯盆地B区块火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等研究,明确了区内火成岩岩石类型及分布,重点分析了岩浆活动特征及期次,尝试总结不同期次火成岩的油气地质意义。B区块至少经历了阿普特期(113.3 &#177;1.2 Ma~122.5 &#177;0.6 Ma)和圣通–坎潘期(77.4 &#177;0.4 Ma~86.5 &#177;5.9 Ma)两期岩浆活动。其中,Aptian期岩浆属钙–碱性,以喷发岩为主,集中分布在Itapema组及以下,属盆地裂陷初期的岩浆活动,经历了多次喷发过程,通过改变湖盆底部地形地貌,影响并控制同时期Itapema组介壳灰岩沉积;圣通–坎潘期岩浆以碱性辉绿岩为主,属于侵入岩,不仅在盐下分布,也可以穿透盐层进入盐上或滞留盐内,并对围岩进行烘烤,产生接触热变质,降低储层孔渗性,增加储层复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被动陆缘盆地 桑托斯盆地 B区块 火成岩 AR-AR年龄 岩浆活动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沙坪沟钼矿区中酸性侵入岩期次研究——年代学及岩石化学约束 被引量:29
19
作者 任志 周涛发 +3 位作者 袁峰 张达玉 范裕 范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97-1116,共20页
近年来,随着大别造山带内沙坪沟、汤家坪、千鹅冲等多个大型一超大型钼矿床的陆续发现,大别造山带钼金属成矿潜力引起了地学界的广泛关注。沙坪沟钼矿床位于大别造山带内,地处安徽省金寨县银山地区,是近年来发现的世界第二大斑岩型... 近年来,随着大别造山带内沙坪沟、汤家坪、千鹅冲等多个大型一超大型钼矿床的陆续发现,大别造山带钼金属成矿潜力引起了地学界的广泛关注。沙坪沟钼矿床位于大别造山带内,地处安徽省金寨县银山地区,是近年来发现的世界第二大斑岩型钼矿床。沙坪沟钼矿区广泛发育不同类型中酸性侵入岩,包括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正长岩、钾长花岗斑岩等,前人对沙坪沟钼矿区内侵入岩的成岩时代、形成及演化过程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本次工作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沙坪沟钼矿区主要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工作。通过锆石LA-ICP MSU-Pb定年方法,确定了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正长岩和钾长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分别为136.3±1.6Ma、127.5±2.9Ma、117.2±1.2Ma和112.2±1.2Ma;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侵入岩野外地质特征,提出矿区内中酸性侵入岩的成岩时代可划分为136~125Ma和124~112Ma两个阶段。中酸性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由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岩浆系列由高钾钙碱性系列向钾玄岩系列、钙碱性系列向碱性系列转变,岩浆性质由氧化性向还原性变化,岩浆源区由壳幔型源区向壳型源区演化,成岩背景由构造格局转变的伸展背景向稳定的板内背景过渡。高钾、高碱、高分异、偏还原、壳型源区,形成于稳定板内背景的侵入岩可能更有利于形成大型斑岩型钼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期次 LA-ICP MS U-PB定年 岩石化学 沙坪沟钼矿 大别造山带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阿尔金古生代花岗岩U-Pb定年及岩浆活动对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响应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才来 雷敏 +3 位作者 吴迪 张昕 陈红杰 李天啸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76-2315,共40页
南阿尔金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西部的且末县南依干村花岗岩体年龄分别为352SymbolqB@4Ma、349SymbolqB@2Ma、343SymbolqB@3Ma,东部的白干湖村北花岗岩体的年龄分别为447SymbolqB@4Ma、444SymbolqB@5Ma、448SymbolqB... 南阿尔金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西部的且末县南依干村花岗岩体年龄分别为352SymbolqB@4Ma、349SymbolqB@2Ma、343SymbolqB@3Ma,东部的白干湖村北花岗岩体的年龄分别为447SymbolqB@4Ma、444SymbolqB@5Ma、448SymbolqB@2Ma,茫崖镇西花岗岩为444SymbolqB@6Ma、435SymbolqB@4Ma,阿克提山花岗岩为265SymbolqB@2M,柴水沟花岗岩为406SymbolqB@5Ma,常春沟石英闪长岩为469SymbolqB@3Ma,茫崖镇北花岗岩为462SymbolqB@8Ma。根据花岗岩的定年结果,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将南阿尔金花岗岩类划分出为五期:第1期岩石组合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属性,时代〉460Ma;第2期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具有S型号花岗岩的特征,时代为435~450Ma;第3期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属性,时代为404~411Ma;第4期花岗岩组合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时代为343~352Ma,具有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第5期花岗岩组合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时代为265Ma。根据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认为第1期(465~469Ma)花岗岩浆活动可能与洋壳的俯冲作用有关;第2期(435~450Ma)岩浆活动可能属碰撞后岩浆活动;第3期(404~411Ma)岩浆活动可能与板块碰撞后造山带块体均衡调整有关,第4期(343~352Ma)岩浆活动可能与特提斯构造活动有关,第5期(265Ma)岩浆活动可能与阿尔金断裂的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 Pb定年 花岗质岩浆活动期次 岩石成因 南阿尔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