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活动边界模型精确检测果实表面缺陷 被引量:9
1
作者 何东健 耿楠 +2 位作者 党革荣 龙满生 宁纪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9-162,共4页
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果实表面缺陷中 ,为解决泼水算法分割出的缺陷区域比实际大的问题 ,探讨了活动边界模型 (ACM)的原理和求解方法 ,改进了活动边界模型 ,使 ACM在开始收缩时位于目标轮廓外侧 ,且公式能记忆边界的方向 ,当存在两... 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果实表面缺陷中 ,为解决泼水算法分割出的缺陷区域比实际大的问题 ,探讨了活动边界模型 (ACM)的原理和求解方法 ,改进了活动边界模型 ,使 ACM在开始收缩时位于目标轮廓外侧 ,且公式能记忆边界的方向 ,当存在两个相距较近的缺陷时 ,ACM会收敛于正确的边界。提出插值算法对得到的不连续边界进行插值 ,从而得到封闭的缺陷边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边界模型 计算机视觉技术 果实表面缺陷 泼水算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I潮汐模型的活动边界方法及其效应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燕初 蔡文理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前 言 ADI方法是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模拟浅水波方程的最有效数值方法之一.由于它的隐式特征,计算稳定性并不受Courant数的限制,使得ADI方法的时间步长可达显式格式的数倍(5~10倍)仍保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这是ADI方法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 前 言 ADI方法是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模拟浅水波方程的最有效数值方法之一.由于它的隐式特征,计算稳定性并不受Courant数的限制,使得ADI方法的时间步长可达显式格式的数倍(5~10倍)仍保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这是ADI方法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港湾河口海域的潮汐潮流数值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模型 活动边界 扰动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活动边界域上分布参数的非线性控制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燕侯 吴清松 +1 位作者 杨学实 于景元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19-125,共7页
本文导出一类活动边界域上分布参数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其背景是热防护中的发汗冷却系统.这类系统有第三类边界条件;有活动的外边界,在域内还可以有活动的弱间断面;控制变量一般出现在边界条件中,在特殊条件下还同时出现在方程中.... 本文导出一类活动边界域上分布参数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其背景是热防护中的发汗冷却系统.这类系统有第三类边界条件;有活动的外边界,在域内还可以有活动的弱间断面;控制变量一般出现在边界条件中,在特殊条件下还同时出现在方程中.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系统的基本特征,提出系统控制的两类模式,研究其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系统的开环控制和闭环反馈控制,给出数值结果,并从计算机仿真证明了一维系统的适定性、稳定性、可测性和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汗冷却 烧蚀 分布参数控制 反馈控制 活动边界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从柱型高聚物基体内扩散释放的活动边界问题
4
作者 谭文长 吴望一 +1 位作者 严宗毅 温功碧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1-336,共6页
采用修正积分法 ,得到了药物从柱形高聚物基体内扩散释放的活动边界问题的近似解析解 ,给出了扩散边界和药物释放分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在不同初装浓度下的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进而 ,对药物从片形、柱形、... 采用修正积分法 ,得到了药物从柱形高聚物基体内扩散释放的活动边界问题的近似解析解 ,给出了扩散边界和药物释放分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在不同初装浓度下的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进而 ,对药物从片形、柱形、球形等不同几何形状的基体内的释放问题进行了对照 ,分析了基体的不同几何形状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还给出了药物从柱形基体内扩散释放的有效时间的近似计算公式· 这对临床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扩散释放 活动边界 近似解析解 修正积分法 控释系统 柱型高聚物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政府的活动边界及其公共管理职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志君 《沧桑》 2007年第1期100-101,共2页
政府行为对市场经济介入的合理度“,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屏障以及避免通过推行意识形态对“私人领域”的侵入是现代政府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边界,从而决定其公共管理职能是为法律和产权奠定基础,维护一种宽松的政策环境,投... 政府行为对市场经济介入的合理度“,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屏障以及避免通过推行意识形态对“私人领域”的侵入是现代政府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边界,从而决定其公共管理职能是为法律和产权奠定基础,维护一种宽松的政策环境,投资于基础设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市场机制的发育和成长,促进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维护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政府 政府行为 活动边界 公共管理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深方势阱活动边界系统的几何相位
6
作者 张鹏飞 朱栋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0-325,共6页
在边界活动的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的粒子,是一个非绝热的量子含时系统.通过适当变换后,它可转换为一个边界固定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对这一固定边界问题可采用绝热处理.本文利用变换法和绝热近似求得了系统的演化解,计算了相应于... 在边界活动的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的粒子,是一个非绝热的量子含时系统.通过适当变换后,它可转换为一个边界固定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对这一固定边界问题可采用绝热处理.本文利用变换法和绝热近似求得了系统的演化解,计算了相应于周期演化解的AA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边界问题 几何相位 无限深方势阱 量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活动边界的常系数抛物型方程的解法
7
作者 高夯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讨论了具有活动边界的常系数抛物型方程的边值问题,给出了该问题的广义 Fourier 级数解.本文结果可用于实际问题的近似计算.
关键词 活动边界 抛物型方程 边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积分方法求一类活动边界问题的解析解
8
作者 马国瑜 张根秀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6-79,共4页
考虑一类具有任意边界条件的活动边界问题 ,用误差积分方法求出此问题的准确的解析解。借助于变量为x/t的函数和多项式及变量t,将解表示为无穷级数的形式。此方法的主要理论是基于误差函数、它的累次积分及一些递推公式。
关键词 活动边界问题 解析解 误差积分方法 化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边界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学实 于景元 朱广田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21-329,388,共10页
本文归纳出飞机、导弹和电磁炮进行发汗冷却及其控制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由此抽象出活动边界分布参数系统控制问题。文中介绍了目前发汗冷却控制研究的数学模型、控制特性、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的现状和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它... 本文归纳出飞机、导弹和电磁炮进行发汗冷却及其控制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由此抽象出活动边界分布参数系统控制问题。文中介绍了目前发汗冷却控制研究的数学模型、控制特性、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的现状和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它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边界 分布参数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有限元建立的带活动边界冷却系统解的存在性
10
作者 宋旭霞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0-72,97,共4页
本文研究带活动边界的发汗冷却系统,提出动态有限元的建模思想,并利用此法建立了冷却控制模型,研究了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
关键词 动态有限元 活动边界 冷却系统 解的存在唯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特征及强震孕育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文俊 孙鑫 +5 位作者 雷启云 龚志康 王银 刘兴旺 李传友 冯子鉴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24,共19页
鄂尔多斯地块是位于中国内地中心位置的典型活动地块,由于受西南部青藏地块和东部太平洋板块远程作用的影响,地块各边界带构造活动特征和变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文章总结了多年来围绕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边界带开展的活动断裂... 鄂尔多斯地块是位于中国内地中心位置的典型活动地块,由于受西南部青藏地块和东部太平洋板块远程作用的影响,地块各边界带构造活动特征和变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文章总结了多年来围绕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边界带开展的活动断裂定量、地震孕育机制及活动特征等的已有研究结果,对地块周缘断裂活动特征及强震孕育机制进行系统总结。鄂尔多斯活动地块不同边界带断裂第四纪晚期活动特征的不同是强震孕育环境差异的最直接的证据。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边界构造变形样式复杂,受青藏高原向北东挤压扩展的影响,西边界南段断裂以走滑、逆走滑和逆冲为主要特征。而向北到西边界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要特征;以青藏高原最新扩展前缘的三关口-牛首山断裂为界,北部的银川盆地表现为典型的断陷盆地,边界断裂有右旋走滑特征,地震活动多以正走滑型为主。北边界的河套盆地以北侧的正断层为其控盆构造,历史和古地震多集中在北侧边界断裂上。南边界的渭河盆地构造特征相对较为复杂,由两组正断层组成,历史大地震多发生在盆地南缘,盆地中北部有中强地震发生。东边界的山西地堑系由多个裂谷型盆地斜列组成,历史大地震表现为南强北弱,北部盆地受张-渤构造带的影响,盆地走向和断层运动性质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多具备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构造条件。综合认为,断裂活动特征典型的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周缘各边界带,未来强震多发生在大地震离逝时间长的地震空区/空段,或是构造带的转换和交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强震 孕震机制 活动地块边界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实验场地区活动地块边界新划分参考方案
12
作者 孙晓 鲁人齐 +2 位作者 张金玉 王伟 苏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7-1047,共21页
活动地块边界带是现今地壳应力高度积累和构造变形显著集中的区域,地震频发,是研究中国内地强震活动规律的重要对象。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所在的川滇地区位于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碰撞和持续会聚引起的强烈变形区,是中国内地西部与周边板... 活动地块边界带是现今地壳应力高度积累和构造变形显著集中的区域,地震频发,是研究中国内地强震活动规律的重要对象。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所在的川滇地区位于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碰撞和持续会聚引起的强烈变形区,是中国内地西部与周边板块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位。根据前人划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方案和依据,文中综合分析了地块的整体性、立体性、层次性和活动性,将川滇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带划分为3条一级活动地块边界带和16条次级活动块体边界带。通过川滇地区有记录以来的强震分布特征、地震数量和震级的分带分级性、GNSS揭示的现今变形分区性、速度结构和重力资料反映的地壳深部构造差异性等结果,新的参考方案将金沙江-红河断裂带、甘孜-玉树-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归为一级活动地块边界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南汀河断裂、龙日坝断裂等研究区内其他主要活动断裂归为次级活动块体边界带。基于对研究区强震活动、现今变形特征、活动断裂规模、地壳深部结构及古地震等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一级边界带具备发生M≥7.5大地震的潜力,次级边界带有发生M≥6.5强震的能力。川滇地区活动地块边界新划分的参考方案,可为后续川滇实验场区活动地块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数值模拟、强震概率预测分析及大地震危险性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边界 地震活动 构造特征 地震危险性 川滇实验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马宏生 张国民 +1 位作者 刘杰 王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60,共13页
在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与活动地块边界带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陆区6个Ⅰ级活动地块区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之间的共计24个活动边界带上的强震活动特征。从各边界带上强震活动的频次和单位时间、单位长度的地震应变能释放出发... 在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与活动地块边界带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陆区6个Ⅰ级活动地块区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之间的共计24个活动边界带上的强震活动特征。从各边界带上强震活动的频次和单位时间、单位长度的地震应变能释放出发,讨论了各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强震总体活动水平;并从震级频度关系出发,计算了各带的理论最大震级与复发周期。通过与实际地震记录对比发现,由中国大陆各主要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地震活动参数(a/b)所推算的强震活动强度与实际地震活动强度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强震复发期与构造活动速率则呈明显的反向变化关系,这也表明本研究给出的各边界带的a,b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中还利用历史强震资料以及各带强震活动的离逝时间,基于泊松分布,探讨了各活动边界带的现今地震活动水平及其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 活动边界 强震活动 地震活动参数a 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边界抛物型方程迎风差分格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明荣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241-247,共7页
对在一给定的依赖于时间的区域上的三维线性抛物型方程,给出显式和隐式迎风差分格式及修正的迎风格式,证明了差分格式在最大模意义下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关键词 活动边界 抛物型方程 迎风差分格式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一类活动边界分布参数系统具防碰撞的移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建中 崔宝同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4-640,共7页
考虑移动多智能体的动力学行为,在保证其不发生碰撞的前提下,研究了一类具有活动边界的分布参数系统的移动控制问题.假设每个智能体上安装了并列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传感器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值传递给控制器,由装备了控制器的... 考虑移动多智能体的动力学行为,在保证其不发生碰撞的前提下,研究了一类具有活动边界的分布参数系统的移动控制问题.假设每个智能体上安装了并列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传感器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值传递给控制器,由装备了控制器的执行器执行相应的反馈控制策略.基于活动边界分布参数系统的抽象发展方程和李亚普诺夫方法,设计了一类输出反馈控制器,并得到了使系统渐近稳定的具防碰撞的移动控制策略,同时证明了系统的活动边界对所提策略有很大影响.所提策略能有效提升系统的控制性能,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参数系统 活动边界 移动控制无线传感/执行器网络 防碰撞
原文传递
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现代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8
16
作者 郝平 吕晓健 +2 位作者 田勤俭 傅征祥 陈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9-450,共12页
利用哈佛全球矩心矩张量解数据和许忠淮认为1920—1999年可靠的中国大陆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了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上现代构造应力场.通过对FMSI反演程序多次的输入和检验,得到了边界带上的应力场.边界带上最大主压应力σ1轴... 利用哈佛全球矩心矩张量解数据和许忠淮认为1920—1999年可靠的中国大陆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了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上现代构造应力场.通过对FMSI反演程序多次的输入和检验,得到了边界带上的应力场.边界带上最大主压应力σ1轴绝大多数近水平.在90°E以西的中国西部大陆及邻区,σ1轴水平方向基本上为近SN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σ1轴水平方向基本上为近NE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σ1轴水平方向绕喜马拉雅构造东端顺时针方向旋转.最小主压应力σ3轴倾角呈两极分布,西域地块区内活动地块边界带和青藏地块区内东北缘部分段σ3轴倾角较陡,而青藏地块区内σ3轴倾角近水平,所以西域地块区和青藏地块区内东北部相对于其它大部分青藏地块区,有更多的逆冲地震.应力场在同一个边界带具有非均匀性.北天山带、南天山带、西秦岭—德令哈带、岷山—龙门山带和安宁河—小江带的非均匀性相对要小一些,西昆仑带、海原—祁连带、东昆仑带、玛尼—玉树带、澜沧江带和滇西西边界带的非均匀性相对要大,而喀喇昆仑—嘉黎带和喜马拉雅带的非均匀性最显著.由于震源机制解数据的限制,本文给出的是边界带上部分段的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边界 构造应力场 震源机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活动边界分布参数系统的移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建中 崔宝同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1-626,共6页
针对一类具有活动边界的分布参数系统,考虑移动传感器/执行器的动力学行为,研究其移动控制问题.考虑并列的传感器/执行器,通过传感器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值传递给执行装置中的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之间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分别设... 针对一类具有活动边界的分布参数系统,考虑移动传感器/执行器的动力学行为,研究其移动控制问题.考虑并列的传感器/执行器,通过传感器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值传递给执行装置中的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之间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分别设计相应的控制器,基于无穷维抽象发展方程理论和Lyapunov方法得到相应的移动控制策略,并证明所提出的移动控制策略与系统的活动边界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参数系统 活动边界 移动传感网络 移动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的强震震间晚期综合判定 被引量:14
18
作者 邵志刚 武艳强 +25 位作者 季灵运 刁法启 石富强 李玉江 龙锋 张辉 朱良玉 陈长云 王武星 魏文薪 王芃 刘晓霞 刘琦 潘正洋 尹晓菲 刘月 冯蔚 邹镇宇 曹建玲 徐晶 韩立波 程佳 鲁人齐 徐岳仁 李西 孙鑫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43-4658,共16页
由于中国大陆强震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所以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成为我国大陆型强震研究的重要目标,各强震孕育阶段的判定是大陆型强震原地复发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主要内容,而目标断层是否处于震间晚期也是强震时间预测的重要... 由于中国大陆强震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所以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成为我国大陆型强震研究的重要目标,各强震孕育阶段的判定是大陆型强震原地复发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主要内容,而目标断层是否处于震间晚期也是强震时间预测的重要研究基础.虽然地震短临预测仍存在诸多科学难题,但最近20年来全球若干强震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放宽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有些方法也可用于强震震间晚期的判定.本文以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391条断层段为研究目标,利用地震地质的强震破裂空段、大地测量的断层运动闭锁段、地震活动的中小地震稀疏段、数值模拟的库仑应力增强显著段等方法,综合判定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可能处于震间晚期的主要断层段.本文结果仅是初步结果,该结果的可靠程度有赖于监测条件,其科学性有赖于大陆型强震孕育发生动力学过程的认识水平,虽然本文尝试给出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的震间晚期判定结果,但其结果可靠程度、精细程度等均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最后,从断层孕震阶段判定需求的角度,本文尝试给出大陆型震源物理模型的具体基础模型,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期望更多地震学家关注大陆型强震的物理机制及其预测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边界 强震震间晚期 强震破裂空段 断层运动闭锁 中小地震活动 库仑应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强震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14
19
作者 易桂喜 闻学泽 苏有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19-1725,共7页
以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为例,利用最近31年的地震资料,根据精细b值计算结果,研究该边界断裂带的应力空间分布及其强震危险性.研究结果显示:(1)沿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b值空间分布显示在不同断裂以及同一断裂不同断裂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反... 以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为例,利用最近31年的地震资料,根据精细b值计算结果,研究该边界断裂带的应力空间分布及其强震危险性.研究结果显示:(1)沿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b值空间分布显示在不同断裂以及同一断裂不同断裂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反映出应力积累水平的空间差异.(2)小江断裂带主干断裂上的嵩明凹凸体及存在于主干断裂附近巧家与东川间以及嵩明北西的2个凹凸体、存在于安宁河断裂冕宁附近和则木河断裂西昌附近的凹凸体以及位于鲜水河断裂中南段道孚—乾宁间大尺度的凹凸体将是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未来大震或强震的震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 B值 凹凸体 强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地震活动特征研究综述 被引量:7
20
作者 邵志刚 冯蔚 +1 位作者 王芃 尹晓菲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1-282,共12页
中国大陆80%以上超过7级的强震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活动地块边界带已逐渐成为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学科重点研究的对象。文中回顾了与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活动相关的研究结果,已有的主要认识和存在的问题包括:1)目... 中国大陆80%以上超过7级的强震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活动地块边界带已逐渐成为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学科重点研究的对象。文中回顾了与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活动相关的研究结果,已有的主要认识和存在的问题包括:1)目前,在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活动领域的大部分研究工作仍然停留在统计分析层面,针对其工作基础或实际工作条件开展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地震活动;2)活动地块边界带的构造运动速率决定了地震应变释放速率,但由于边界带内活动断层的复杂性,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平均复发周期与构造运动速率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对这些断层系统的复杂性进行深入探讨;3)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强震时间过程呈现出区域特征,如中国大陆东部活动地块边界带多为丛集型,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区的走滑型活动地块边界带多为准周期型,但仍需要深入研究其区域构造和区域动力学的物理机制;4)中国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环境整体上呈“纵向分层、横向分块”的特征,尽管随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地震地质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时空尺度的物理模型对解释活动地块框架下大陆强震的孕育发生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活动地块运动与变形并非只有刚性运动,壳幔介质物性的横向差异比较普遍,故对大陆型强震动力学过程的认识尚需完善,需要在活动地块理论框架下系统开展深入的研究,建立与震源物理相关的各类基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 活动地块边界 地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