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的宪法——巴尔金“活的原旨主义”及其理论脉络
1
作者 谢可晟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6年第4期197-219,共23页
巴尔金的“活的原旨主义”并不仅仅是调和“活的宪法主义”和“原旨主义”分歧的普通宪法解释学说,而是尝试应对美国宪法现代性危机的解构主义创新之作。现代社会面临着价值争议增多、宪法权威消散的宪政危机,而“活的宪法主义”和“原... 巴尔金的“活的原旨主义”并不仅仅是调和“活的宪法主义”和“原旨主义”分歧的普通宪法解释学说,而是尝试应对美国宪法现代性危机的解构主义创新之作。现代社会面临着价值争议增多、宪法权威消散的宪政危机,而“活的宪法主义”和“原旨主义”正是这种危机的表征。为了稳固宪法价值、挽救宪政权威,巴尔金运用解构主义技巧充分挖掘被遮蔽的宪法文本可能性,以容纳更多不同的价值观;也通过建构有关忠诚的宪法叙事,恢复宪法框架下的团结,进而实现宪政的整体救赎。活的原旨主义就是让宪法有组织、有方向地“流动”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的原旨主义 现代性 解构主义 宪法忠诚
原文传递
原旨主义支持同性婚姻吗?
2
作者 郭晓飞 《反歧视评论》 2019年第1期32-41,共10页
本文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奥伯格费尔(Obergefell v. Hodges)案的判决为基础,讨论了美国宪法原旨主义与同性婚姻的关系。从旧的原旨主义到新的原旨主义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从'原初意图'到'原初公共含义'的转变。新的原... 本文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奥伯格费尔(Obergefell v. Hodges)案的判决为基础,讨论了美国宪法原旨主义与同性婚姻的关系。从旧的原旨主义到新的原旨主义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从'原初意图'到'原初公共含义'的转变。新的原旨主义认为,宪法文本客观上具有开放的条款,拒绝承认这些开放条款赋予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本身就不是原旨主义的进路。带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原旨主义者,论证宪法的原旨主义解释方法也支持同性伴侣获得婚姻权。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被理解为反对等级立法,反对类似于印度那样的种姓制度,最高法院与时俱进地把这样宽泛的理解带入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案子里。对同性婚姻的禁止可以视作针对性倾向的等级立法,不能通过宪法审查,这样的解释体现了'救赎立宪主义'的宪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旨主义 活的原旨主义 同性婚姻 救赎立宪主义
原文传递
文本、历史与先例:解读美国堕胎权的“生”与“死”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晓飞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42,共18页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罗伊案和凯西案,认为无论是宪法文本、历史还是先例,都不支持堕胎权是一项宪法权利。本文通过对实体性正当程序、平等保护、原旨主义、活的原旨主义等宪法学说的探讨,揭示了历史叙述才是堕胎权生死之战的主战场...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罗伊案和凯西案,认为无论是宪法文本、历史还是先例,都不支持堕胎权是一项宪法权利。本文通过对实体性正当程序、平等保护、原旨主义、活的原旨主义等宪法学说的探讨,揭示了历史叙述才是堕胎权生死之战的主战场。反对堕胎权是宪法权利的一方认为,堕胎权没有深深植根于美国历史,无论是普通法传统还是19世纪以来的制定法,都因保护胎儿潜在生命这一价值观而不支持这一诉求。而支持堕胎权是宪法权利的一方认为,历史上普通法对堕胎的管制比较宽松,19世纪以来州法对堕胎权的严格管制,是一系列复杂意识形态导致的结果。宪法的原旨反对“等级立法”,而严苛的堕胎管制则强制妇女生育,强加给妇女母亲的角色,使得妇女更加成为依赖者,从而变成“二等公民”。本文认为,历史在断裂中有延续,在延续中有断裂,这不是价值观而是方法论,否认了这一点的历史叙述,讲述的就是“反历史主义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堕胎权 实体性正当程序 平等保护 活的原旨主义 历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