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分析
1
作者 刘群 马鑫 +2 位作者 付晓 程伟 许旻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抽取2019~2022年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13005例(涉及医嘱15401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病历资料中的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抽取2019~2022年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13005例(涉及医嘱15401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病历资料中的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银杏内酯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苦碟子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冠心宁注射液为医院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15401份医嘱中超疗程用药占23.83%,溶媒使用不当占14.54%,超剂量用药占0.94%,超说明书用药占34.66%,超使用禁忌用药占0.01%;在接受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的13005例患者中,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例共计29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3%,其中有133例患者用药不合理,占比为45.86%。结论临床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加强重点监控,保证用药安全。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亦与药品本身、患者体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 用药情况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与口服抗凝血药联合应用的出血风险研究
2
作者 杜秋 丁淜 郭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与口服抗凝血药治疗疾病的出血风险。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该院服用口服抗凝血药和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的住院患者158例,根据是否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分为联合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与口服抗凝血药治疗疾病的出血风险。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该院服用口服抗凝血药和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的住院患者158例,根据是否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分为联合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的口服抗凝血药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包括丹参、川芎、牛膝等。观察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等。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PT-INR、FIB、D-D、APTT和T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66.25%(53/80),高于对照组的42.31%(3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与口服抗凝血药后,虽然相关凝血指标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是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临床用药时,需重点关注含有丹参、川芎、牛膝和红花等的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或中药复方制剂与口服抗凝血药联合应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本研究为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 口服抗凝血药 出血风险 中西药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3
作者 娄璐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7-0140,共4页
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试验时间在2021.07~2022.07,实验对象为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运用双盲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2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活血化瘀类中药进... 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试验时间在2021.07~2022.07,实验对象为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运用双盲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2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活血化瘀类中药进行治疗,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率(5.0%)、用药后3项心功能(LVEDV、LVESV、dPmax)指标值低于对照组(22.50%),其SV、LVEF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较大;用药前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值相近,P>0.05;研究组治疗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且其显效时间(29.14±2.84)d低于对照组(44.58±4.28)d,P<0.05,差异较大。结论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进行治疗,效果更为优良,可以明显改善该类患者心功能,同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见效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活血化瘀类中药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伟 王德忠 +2 位作者 朱宗涛 柴守辉 夏作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554-2557,共4页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Meta分析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和涛 潘建科 +5 位作者 杨伟毅 曾令烽 梁桂洪 罗明辉 陈红云 刘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33-2245,共13页
目的基于累积Meta分析,系统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 目的基于累积Meta分析,系统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运用STATA 14.0进行累积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按照发表年限进行累积Meta分析提示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预防THA术后DVT有确切疗效初次被证明是在2015年,OR=0.59,95%CI[0.41,0.85],其OR值停留在0.38,95%CI[0.30,0.48],提示治疗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运用Egger检验法进行发表偏移检验,P=0.005<0.05,其95%CI[-2.37,-0.46]不包含0,提示发表偏倚可能性大,考虑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相关,后期研究应增加高质量文献以减少发表偏倚。按发表年限进行累积Meta分析提示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减少THA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初次被证明有效是在2016年,OR=0.15,95%CI[0.04,0.62],其OR值停留在0.32,95%CI[0.19,0.56],提示治疗组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按样本量进行累积Meta分析提示其OR值停留在0.32,95%CI[0.19,0.56],亦提示治疗组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对照组;运用Egger检验法进行发表偏移检验,P=0.476>0.05,其95%CI[-12.62,7.49]包含0,提示发表偏倚可能性小。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预防THA术后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更加确切的结论仍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Meta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疗效评价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波 邢润麟 +6 位作者 茆军 张立 张农山 黄正泉 梅伟 丁亮 王培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6-499,共4页
目的评价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及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等数据库中关于活血化瘀类方药对比西药治疗膝... 目的评价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及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等数据库中关于活血化瘀类方药对比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的试验根据Jadad评分量表和Cochrane Handbook 5.1评估文献质量和偏倚风险,采用软件Revman 5.3.5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临床研究、1878个病例,活血化瘀类方药组1007例,对照组871例。Meta分析表明:活血化瘀类方药与西药组相比有更高的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能更显著地降低WOAMC评分、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结论活血化瘀类方药可以有效改善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系统评价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方药 膝骨关节炎 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类方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玉华 赖远征 +2 位作者 张素平 冯光 刘思敏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3831-3833,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方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3,6h脑组织匀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一氧化氮,Na+-K+ATP酶的变化...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方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3,6h脑组织匀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一氧化氮,Na+-K+ATP酶的变化及活血化瘀4古方对其影响并比较4种古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能提高脑缺血损伤大鼠SOD,Na+-K+ATP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一氧化氮的含量(P<0.05,0.01),其作用补阳还五汤比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强(P<0.05,0.01)。病理损伤程度: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均较轻,补阳还五汤组<通窍活血汤组<血府逐瘀汤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对缺血大鼠脑有保护作用。以补阳还五汤作用最强,通窍活血汤次之,血府逐瘀汤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方剂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中医药疗法 血府逐瘀汤 通窍活血汤 补阳还五汤 桃红四物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效果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谢红娟 王育琴 +1 位作者 李晓玲 刘琛 《中国医药》 2015年第6期823-827,共5页
目的 评价阿司匹林联合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门诊处方,调取条件为年龄≥60岁,诊断为脑梗、脑梗死、脑卒中、脑梗塞、脑缺血、缺血性脑梗... 目的 评价阿司匹林联合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门诊处方,调取条件为年龄≥60岁,诊断为脑梗、脑梗死、脑卒中、脑梗塞、脑缺血、缺血性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服用阿司匹林.同时调取以上患者服用中成药的处方.按照使用人数由高到低排序,选出排名居前的银杏叶制剂、血塞通片、复方丹参滴丸、血栓心脉宁片、培元通脑胶囊、复方地龙胶囊、脑得生片、心元胶囊8种中成药,以阿司匹林分别加上述药物以及相应的英文词汇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PubMed和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筛选阿司匹林联合中成药组(观察组)与单用阿司匹林组(对照组)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银杏叶制剂5篇、血塞通注射液3篇、血塞通冻干粉1篇、复方丹参滴丸3篇、血栓心脉宁片2篇,涉及患者1 580例,其中观察组793例,对照组7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0.69,95%置信区间(CI):-1.12--0.26,P=0.002;比值比=4.57,95%CI:3.19-6.54,P<0.000 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1.64,95% CI:0.81-3.29,P=0.17).结论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服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可增强疗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仍需注意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方干预急性心肌缺血犬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小青 王大安 +2 位作者 罗尧岳 肖雅 谢小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12期707-708,共2页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类方对心肌细胞凋亡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3 5条犬随机分成对照组、心肌缺血组、丹参饮组、血府逐瘀汤组、失笑散组、活络效灵丹组、桃红四物汤组 ,每组 5条。采用H...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类方对心肌细胞凋亡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3 5条犬随机分成对照组、心肌缺血组、丹参饮组、血府逐瘀汤组、失笑散组、活络效灵丹组、桃红四物汤组 ,每组 5条。采用HE染色及DNA末端标记法 (TUNEL)分别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无细胞变性与坏死 ,仅见极少量凋亡阳性细胞 ;心肌缺血组与失笑散组有明显心肌组织坏死 ,心肌细胞凋亡增多 ;丹参饮组、血府逐瘀汤组、活络效灵丹组、桃红四物汤组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均显著减轻。结论 :血府逐瘀汤、活络效灵丹、桃红四物汤、丹参饮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 ,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而失笑散对急性缺血心肌无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 急性心肌缺血 心肌组织 病理学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方抗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小青 王大安 +1 位作者 肖雅 罗尧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4期187-188,共2页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类方对犬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实验结束后检测肌酸磷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LDH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丙二醛(MDA) ,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类方对犬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实验结束后检测肌酸磷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LDH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丙二醛(MDA) ,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心肌缺血组CK、LDH含量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 ,SOD水平下调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形态学观察示心肌细胞坏死增多。血府逐瘀汤组、活络效灵丹组、桃红四物汤组、丹参饮组CK、LDH含量及MDA水平均低于心肌缺血组 ,SOD水平上调 ,与心肌缺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形态学观察示心肌坏死程度较低。失笑散组CK、LDH含量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 ,SOD水平下调 ,与心肌缺血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府逐瘀汤、活络效灵丹、桃红四物汤、丹参饮可有效降低CK、LDH含量及MDA水平 ,提高SOD水平 ,减少心肌细胞坏死 ,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失笑散对急性缺血心肌无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活血化瘀类 实验研究 中医药疗法 肌酸磷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程芳 胡坤敏 朱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8期46-49,65,共5页
活血化瘀类中药主要用于内科诸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血瘀证,炎症是机体对各种损伤刺激做出的自然应答,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抑制炎症反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对延胡索、川芎、丹参、郁金、乳香、益母草、牛... 活血化瘀类中药主要用于内科诸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血瘀证,炎症是机体对各种损伤刺激做出的自然应答,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抑制炎症反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对延胡索、川芎、丹参、郁金、乳香、益母草、牛膝、马钱子、水蛭9味中药的抗炎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活血化瘀类中药主要通过核因子-κB、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3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并针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供研究方向,为今后进一步探索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抗炎成分靶点及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 炎症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5年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蒋玲 杨亮 李江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10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了解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方法:统计2013—2015年我院使用量排序居前10位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随机抽取600份住院病历(每年每个品种各20份),分别对其用... 目的:了解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方法:统计2013—2015年我院使用量排序居前10位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随机抽取600份住院病历(每年每个品种各20份),分别对其用药适应证、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600份病历中使用量排序居前10位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共使用673例次,多用于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代谢内分泌科,其使用率分别为18.87%(127例次)、15.16%(102例次)、12.63%(85例次);2013—2015年我院急诊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强度最高;妇科、骨科、肝胆外科等科室围术期的用药强度经点评整改后逐年得到控制;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适应证不合理、用法与用量不合理、溶剂选择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较广泛,但存在适应证、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等不合理情况。应进一步加强点评干预等整改措施,使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逐步规范化,确保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活血化瘀类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与活血化瘀类中药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杰 高下 王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7期1140-1142,共3页
针对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特征及其在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deafness,SND)临床、实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活血化瘀中药对SND防治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 活血化瘀类中药 综述 SND 药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对凝血功能检验的体外干扰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子坤 韩冉 +3 位作者 王琦 吴楠 徐杰 白雪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7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银杏酮酯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3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对临床凝血功能项目检测的干扰。方法选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且未服用任何药物的健康人群6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血浆样本进行研究,以C...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银杏酮酯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3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对临床凝血功能项目检测的干扰。方法选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且未服用任何药物的健康人群6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血浆样本进行研究,以CLSI EP7-2A推荐的干扰试验方法为依据开展体外干扰研究,对凝血功能项目指标情况进行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等,以配对差异实验为依据对选取的3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对凝血项目是否存在干扰情况进行明确。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银杏酮酯注射液对于凝血功能项目无明显干扰;舒血宁注射液对于PT、APTT、FIB、TT均存在明显干扰。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银杏酮酯注射液对于凝血功能项目均无明显干扰,但舒血宁注射液则可对凝血功能检验项目造成明显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 凝血功能 灯盏细辛注射液 银杏酮酯注射液 舒血宁注射液 体外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脑伤泰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血管构筑和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华 王宪荣 +3 位作者 陈志 吴国材 章翔 易声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4期7868-7871,共4页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引起SAH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要十分清楚。既往临床及实验研究均提示中药在某种程度上可改变SAH后脑血流变性质,改善脑功能。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HXHY)脑伤泰对大鼠...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引起SAH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要十分清楚。既往临床及实验研究均提示中药在某种程度上可改变SAH后脑血流变性质,改善脑功能。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HXHY)脑伤泰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后脑血流量(rCBF)及脑微血管构筑等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试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和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288只雄性Wistar大鼠。方法:通过大鼠枕大池自体血注入法制备SAH和CVS模型,并在1,4,12,24h,3,7,14d及21d等不同时相点,观测各组大鼠局部rCBF、病理变化、脑微血管构筑和BBB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大鼠皮质rCBF变化。②脑光镜下病理改变。③脑皮质微血管构筑。④BBB的超微变化。结果:SAH后大鼠的rCBF、病理变化、脑微血管构筑和BBB超微结构变化的动态变化符合CVS的发展规律,HXHY和尼莫地平(Nim)对上述改变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SAH后局部rCBF的变化可可以反映该时期CVS的状态,HXHY和Nim可通过多种机制对CVS发挥作用,其中“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 脑伤泰 大鼠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微血管构筑 血脑屏障 超微结构 发病机制 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及干预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晓鹿 马泽彬 许大庆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692-694,共3页
目的通过干预我院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3年和2015年1-6月份骨科各240例病人的病历进行医嘱点评,通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用药品种、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 目的通过干预我院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3年和2015年1-6月份骨科各240例病人的病历进行医嘱点评,通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用药品种、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评价,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干预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构成比由66.67%下降至21.67%(P<0.01),用药品种由4种降至2种,不合理用药构成比由51.25%下降至5.77%(P<0.01)。结论经过干预后我院骨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明显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药物 中药注射剂 干预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玉芹 王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7期252-253,共2页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临床应用,除了传统上应用于治疗心脑疾病之外,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妇科疾病的治疗也有重要和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的角度,论述了丹参、川芎、当...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临床应用,除了传统上应用于治疗心脑疾病之外,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妇科疾病的治疗也有重要和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的角度,论述了丹参、川芎、当归、红花、赤芍5种常用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应用,梳理了活血化瘀药物的主要应用范围,包括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肝肾疾病以及妇科疾病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实验性血吸虫肝纤维化兔肝组织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因子-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志安 石淑仙 黄完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39-342,共4页
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对肝组织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对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从胶原降解的角度探讨中药抗纤维化的机理。方法:用血吸虫尾蚴120±1条经皮感染新西兰白兔,3个... 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对肝组织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对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质表达的影响,从胶原降解的角度探讨中药抗纤维化的机理。方法:用血吸虫尾蚴120±1条经皮感染新西兰白兔,3个月后经病理证实已形成典型血吸虫肝纤维化,实验动物分4组,每组8只,一组灌服中药,一组灌服秋水仙碱,病理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3个月后处死动物,取肝组织切片,采取原位杂交法检测MMP-1和TIMP-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蛋白的表达,并作Ⅰ、Ⅳ型胶原的免疫组化以及天狼红胶原染色。结果:与病理对照组相比,活血化瘀类中药和秋水仙碱治疗组,肝组织胶原蛋白总含量,Ⅰ、Ⅳ型胶原蛋白含量均显著减少。活血化瘀类中药组,MMP-1mRNA表达明显增加,TIMP-1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MMP-2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秋水仙碱组,TIMP-1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MMP-1、MMP-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抗纤维化的作用机理除了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外,还与其降低MMP组织抑制因子的表达,增加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促进间质胶原蛋白的分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肝纤维化 活血化瘀类中药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骨科医院临床科室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鸿江 白璐璐 +1 位作者 段秋霞 周瑾玮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5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某骨科医院近三年各临床科室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临床科室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排序比等数据,综合... 目的分析某骨科医院近三年各临床科室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临床科室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排序比等数据,综合评价该院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2014~2016年,该院各临床科室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和年销售金额均逐年递减;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序靠前的品种主要集中在脑外科、创伤科和手显外科;不合理用药数从4345例下降到274例。结论医疗机构应积极采用三级质控管理新模式,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逐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用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机制概述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丁海琪 张玉 +1 位作者 王玉英 万启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第1期49-51,共3页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文献资料,概述了注射液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活血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防止动脉血栓形成,抑制血液凝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增强纤溶活性,促进血栓溶解对心血管是通过...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文献资料,概述了注射液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活血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防止动脉血栓形成,抑制血液凝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增强纤溶活性,促进血栓溶解对心血管是通过改善血循环,增加组织血液供给,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代谢,降低血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达到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